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的兴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4 09:52: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自元代由浙江余姚迁居桐城境内大宥乡的麻溪,世称“麻溪姚氏”。3 \5 f8 b  ~: w& P3 L3 D3 h

3 k. w/ i% E; F6 B姚氏迁居始祖为姚胜三,至五世参政公姚旭科第有名,逐渐由耕读之家转型为仕宦望族、文化世家。1 D# q2 [; R2 l+ o! B

" `+ I6 i5 N" W$ Y* p有清一代,麻溪姚氏更是因与桐城派契合之深而闻名天下。
# h$ ]9 `. \' i3 l7 A1 e0 e; m# }2 k
姚氏作家自十五世姚范、十六世姚鼐至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六代传承,于桐城派开创、发展、兴盛、衰落的不同阶段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M; H. g; o  K( Q
& c8 K$ x4 C" J! f. ?# {在文学史上,像我们姚氏家族那样与文学流派关联之深、结合之久的甚为罕见。
, v/ V# d. L' E+ j4 e0 ~! o. y
1 V( A$ Y$ K6 P. K; F明清时期,桐城著姓望族林立,他们大多为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通过科举入仕,终于从普通的耕读之家发展成为声势显赫的科举望族、文化世家。桂林方氏、张氏、姚氏、马氏、左氏等钜姓望族都可谓典型代表。
& l# r6 z+ }( Z/ p# l, y& H; [7 `. T0 |" g" U
这些家族往往通过交游、师承、姻亲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桐城地域文化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也由此成为科举强县、理学重镇、诗文渊薮,是明清时期享誉全国的文化高地。
$ x6 u; Z: U& _8 b7 ~, t/ h4 I! h3 v1 l( g
这其中,麻溪姚氏多有贡献。
! L0 o8 S: T& h/ J" F( [/ M! W1 g$ Y5 R( E( h
麻溪姚氏作为文学世家,历经形成、发展、昌盛、延续、转型等不同阶段。
% t* }( F/ Q; m/ y1 m; i  y' g
& e$ ?' x+ v; C, x; |麻溪姚氏自始祖姚胜三迁居桐城至十世,是文学世家的形成与发展期。6 g$ ^- |3 \# M% G
* g. b: J; }. K- ~7 k' |) f3 o
自十一世至十六世,是文学世家的昌盛期,姚氏一门文运蒸蒸日上,蔚为大观。
5 T3 W& b6 K8 c; s# k9 E
. F6 ?6 f! ^: H, ]6 t自十七世至二十世,是姚氏文学世家的低位延续期。
: O/ g' X8 f4 K$ z* ?! b) {" S- t" u) h
自二十一世起,麻溪姚氏世家逐步现代转型,最终文学世家的光环褪去。
0 ^6 U( _( l, q6 x( s, \4 H/ m( W& @9 L2 g7 {* w2 u
麻溪姚氏的联姻行为对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有重要影响。
6 i; T  \( x5 z
0 F5 ?. p  }5 S; x) k麻溪姚氏主要与境内方氏、张氏、马氏、左氏等文化世家联姻,大多为世代通婚,甚至连环联姻。他们通过联姻营造出联袂共生、交相师友的文学场域,这不仅促进了桐城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创造出了桐城派在本土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发展景象。
6 h$ X3 s0 n2 H" `+ q4 u
8 \$ h. m$ I  z) j+ e麻溪姚氏的重教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麻溪姚氏历代重视子弟教育,拥有优良的重教传统,这有力地保障了麻溪姚氏在科举仕宦、文学艺术上的成功。0 B4 G2 Y% B. R/ o! U2 u

- f2 Q2 x9 l6 @8 ?3 U7 P4 u不仅如此,麻溪姚氏家族成员还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或创办书院,或主讲书院,或创办新式学堂,或主讲新式学堂,培育了大批师法姚学的桐城派弟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这尤以姚鼐掌教钟山书院最具代表。
  d! p% H5 s1 j0 s/ h$ D0 C9 c
5 h  x. g$ J5 G  H& ?, W姚鼐前后两次掌教钟山书院,长达二十余年,培养了大批服膺其法的门生,助推了以姚鼐为中心的桐城派文人群体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到了钟山书院乃至江南地区学术风气的转变。3 x7 g9 z+ x' q6 s8 L* p" N

# i% Y% m5 Q" @ 麻溪姚氏的藏书、编刻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学术文化传承。藏书、编刻是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有利于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以姚范、姚鼐、姚濬昌等姚氏典型代表对家族的藏书、编刻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不仅为家族自身的文化发展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也为桐城派学术文化的累积与传承创造了必要条件。 ( m- V2 p3 y- H6 M9 K' M$ {4 K% x
# H0 S$ b/ f1 p+ T1 O$ m6 k
麻溪姚氏代起英才,他们在桐城派不同时期的嬗变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e; D7 G; g' Q  h+ Z8 p3 _; A! @) R
3 T( N( u8 B) X/ j9 Y0 W
十五世姚范不仅对姚鼐有言传身教之影响,还对桐城派的形成有先导之功。
9 b. U2 ?) W; ^, v  F
" |& ]1 r4 u2 s! G/ v0 o, }- Z 十六世姚鼐是桐城派的立派宗师,也是后世麻溪姚氏的文学宗师。他创造的“惜抱家法”成为麻溪姚氏家学以及桐城派的重要文化资源。
+ g2 A. N( s# `" @# @! i# v) u 5 f) O" f% p( P! W6 M5 a
十七世姚景衡秉承家学,承继父说,在桐城派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
; N6 r9 G' M* g# z2 n 0 }' [. i  a6 y2 A1 _5 p
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三人师承姚鼐,以其政声宦绩、文艺成就继续支撑着麻溪姚氏世家望族的声誉,同时也为桐城派在嘉道时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q  r9 N5 E9 C/ @2 B4 v
0 X  N) O; e$ | 十九世姚濬昌,青年时期进入曾国藩幕府,在诗歌上得到曾国藩、莫友芝等名师指点与奖掖,充当了同光年间桐城诗歌振起者的重要角色。1 q# v9 _9 c( _* c# N8 i+ M
% p+ W4 ~5 O3 R" Y  t) a' |
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面对桐城派日薄西山之势,心忧如焚,意图力挽颓势。他们在理论主张、文学创作、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的枯竭生命竭尽了精力。2 i$ s" Q: J; I  b5 F

9 B/ s9 l4 E# h 他们既是桐城派的维护者,又是桐城派衰亡的见证者。

1 Y! c5 s' q8 a( ]8 x/ G5 g# v  W

640.jpg (66.29 KB, 下载次数: 92)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的兴衰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的兴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9:53:55 | 只看该作者
桐城麻溪姚氏荣光:桐城麻溪姚范家族) W6 A4 M6 Y3 \8 O  N
- E: c; _; h0 v( D2 G

姚范(1702--1771),清著名文学家,字南青,号薑坞,安徽桐城麻溪姚氏族人。乾隆进士,官翰林编修,任三礼馆纂修。与刘大櫆友善,论文继承方苞的主张,持论对其侄姚鼐颇有影响。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所著有《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等。


6 @4 y/ Z! ?7 ~" X# K自明朝以来,桐城姚氏300年来敦行积学、文化氛围浓重恬裕、传统教育正宗尔雅,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能振笔为古文词者,代有传人”。到了姚范这一代,更是将这种家学渊源发扬光大,为吴兴姚氏成为第一文学世家奠定了基础。


! O1 K8 m% }5 V7 U/ @+ P7 b" n姚范曾祖姚文然,明崇祯进土。清顺治三年任国史院庶吉士,转任各科给事中。康熙十五年任刑部尚书:以疏言敢谏、宽平刑律著称。家教甚严,“后嗣弥盛,名贤相踵。” 姚范的祖父姚士基,是姚文然第四子,名宦,以慈爱为治,颇具文名。


/ ]  N/ M* v- Q( U& y" D; ]) n姚范早孤,博涉多闻,尝与叶酉、刘大槐、方泽等约登楼共学,期十年不下,为举世不好之文。得方苞为文义法,其文沉邃幽古,绝去依傍,自成体势,务求精深,不事藻饰,力追古人而得其阃奥。又学问博洽,擅长考据,于经传子史无不综贯。

# |) i0 s& L7 o3 {  _
姚范从子(侄)姚鼐,亲受文法于刘大槐、姚範,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治之益精,所得实臻古人胜境,加以才藻纵横,遂显名天下,为一代宗主。其文高简深古,才敛于法,气蕴于味,尤近司马迁、韩愈。所选《古文辞类篡》七十四卷,为海内所传诵,是以言古文者,益推桐城为正宗。姚鼐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后致力于教育,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但主要成就在散文上。他提倡 “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其为文“以神、韵为宗”,在散文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与方苞、刘大槐一起,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并将桐城派推向最高峰,同时也将吴兴姚氏推上姚姓“第一名门”的地位。 . R. v3 Q2 v8 ?5 H% C

' E- S/ j% \4 `7 G: u2 P姚范之孙姚睽,家贫,客游为书记。诗、古文词、经学颇得姚範精粹,好有用之学,史事尤熟。


& N( L0 w% p) |0 |- z: Z! H" y+ u姚范曾孙姚莹,少孤贫,有大略。尽发范遗书数百卷,遍读之;师事从祖鼐,受古文法。其诗与古文词洞达世务,激昂奋发,磊落自喜,论事之作尤能自出机杼。姚鼐弟子在乡里,以方东树、刘开、姚莹最为知名。


* z* y5 L# q% y0 N) [3 I1 ]. @0 r姚鼐之子姚景衡,师事姚鼐、刘大?弟子桐城方绩,刻苦力学,于诗文尤用意。所撰多至数百篇,悉有法度,才笔超轶,雄气过于其父。


8 {7 [, }1 A; A6 r姚鼐从子姚宽,师事鼐,受古文法。后复师事景衡。


* D! S( |* d; \* ^5 I6 c姚鼐从子姚通意,师事鼐,从居钟山书院最久,得闻论诗文要旨,益深于诗,清隽不群。


" I* {# `! V) |9 E7 D& P姚鼐族父姚兴泶,师事鼐最久,受古文法。于古文、经义、骈俪之文无所不解,为之皆有法度,而尤长于诗。

) d. S+ |$ @4 |
姚鼐族孙姚柬之,师事鼐,受古文法,早闻绪论,以文学知名。

9 g( X# S! W' u2 b
姚鼐族孙姚元之,师事鼐。受诗、古文法,工诗、画及八分书。接姚鼐之后,重修《姚氏族谱》。


5 D# S* _$ h' o. U0 f  姚莹之子姚浚昌,少孤,幼承庭训,又习闻其乡老师宿学讲论,慨然以古作者自期。古文词雅气渊,谨守家法,并以义法教授诸子:浚昌子永楷。濡染家学,复师事桐城吴汝纶,受古文法,工诗,有冲澹之味;浚昌子永朴,师事武昌张裕钊及桐城吴汝纶、郑福照,受古文法。专力治经,其诗、古文亦古淡;浚昌子永概,师事桐城方宗诚、吴汝纶及武昌张裕钊,受古文法,从汝纶最久。论学于汉、宋无所偏,主治经学,独好《诗经》。其文纡回蓄缩,务使词尽意不尽,以至词意俱不尽。

- l& N7 l$ \, h* q; M
桐城姚氏由姚范而永楷、永朴、永概三兄弟,共十四人入《桐城文学渊源考》,凡历五世,代有人出。这样的文学家族,父子兄弟伯(叔)侄转相传述,不断地成长与壮大。桐城姚范家族,不愧为当时天下第一文学家族。

) s" E4 P3 K2 f% q, w8 f

# ^, e0 s% u;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