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5-6-6 14:06 编辑 ( d: B% K, b# b9 b/ C# `
}: A6 n! {6 A5 ~ 最近,我发现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江西宜丰的一位作者,出了一本书叫《宜丰人物》,此书介绍说南昌姚氏始祖彦国公也是江西宜丰县姚氏始祖,是最早迁到宜丰的姚氏族人,现将文章复制如下:
/ N( q' M, m' Y' S" H6 G慎终追始 扬清激浊——《宜丰人物》序 (2014-08-03 21:08:47)[url=]转载▼[/url] X( ?0 `% p" M/ K- j: z
- L- O) O8 M# H3 }* b' B9 T" y- g3 \# K0 [1 W6 C* z+ ~% M# w
《宜丰人物》序 对许多读者来说,宜丰,这个地名也许很陌生,甚至从来也没听说过。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我完全理解。因为,宜丰确实地处偏远的江西的西北山区,境内层峦叠嶂,山高林密,山环水绕,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很不方便,加上在历史上又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其社会知名度自然就很有限了。 然而,如果只是以社会知名度来看待宜丰,那就有点“门缝里看人”之嫌了。 其实,宜丰的历史,还是有得一说的。 首先,它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县份。它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222—229年),嘉名“宜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宜丰县为新昌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浙江新昌县同名,又恢复旧名宜丰县。至今,它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了! 此外,且不说宜丰的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仅这里人杰地灵,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就足以让宜丰出人头地、让人刮目相看了。 宜丰名人辈出,代有英才。据统计,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医学家大辞典》者四十余人。其著者,东晋有大诗人陶渊明;唐有临济宗始祖希运、曹洞宗始祖良价;宋有诗僧惠洪,文学家、状元姚勉,音乐家彭几,画家超然,理学家张子博;元有著名诗人圆至;明有爱国将领袁彬,“铁面”监察御史冷曦,主持茂陵、贵妃陵及京城、通州二粮仓营建的工部侍郎陈政,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厦门的名将邹维琏;清有名医邢增捷,才女李乔松;近代有讨袁名将蔡锐霆,学者、藏书家胡思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以后,有中国共产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熊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刘元昌、陈潮、杨渊和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皆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毫无疑问,如此多的杰出人物,是宜丰拥有的一笔丰富的人文资源与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 事实上,宜丰有关部门也这样做了。 随着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举国上下呈现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气象。198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16号文件,正式号召全国各地“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服务”。宜丰县委、县政府闻风而动,立刻组建了“宜丰县志编辑委员会”及“宜丰县志编撰办公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人与宜丰结缘了。 本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接着,又考取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读的是“中国历史文献”专业,而研究方向恰恰就是地方志这类地方文献。 大概是1986年春。江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在赣州召开修志动员及经验交流会,我陪同导师黄苇也参加了。正是在这次会议中,我与宜丰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暨《宜丰县志》主编姚行先,以及县志办另几位工作人员认识了。 此后,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做编辑工作。不久,接到姚主任来信,告诉我《宜丰县志》已完稿,意欲与鄙社洽谈出版事宜。这当然是件好事,理应玉成。经向领导汇报后,我们接受了,并签订了出版协议。之后,我去宜丰参加了定稿会。1989年10月,《宜丰县志》正式出版。1992年12月,该书荣幸地被江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评为一等奖;1993年10月,该书又荣幸地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二等奖。 在这本总共四十三卷、洋洋一百五十万字的志书中,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当地的建置、区划、乡镇、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国民经济、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水利、小水电、工业、建筑业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与邮电、商业、粮油管理、土特名产、财政、金融、人民生活、党派群团、政权与政协、苏区、民政、劳动人事、公安与司法、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医药、体育、文化艺术、谣谚传说、文物与古迹、著作、风俗、宗教、方言、人物等,全包括在内,确实统合古今,横涉百科,乃宜丰一地之总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本《宜丰县志》中,人物部分虽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占了一卷,但只是其中四十几分之一,限于篇幅,只有区区两万多字,许多人物只做了点简略介绍,有关资料只能忍痛割爱,束之高阁,而一些当时认为一般的人物,则只能列入名录,那就更简单了。这个遗憾一直深藏在宜丰县志办有关人员的心中! 从1989年10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了。在这期间,宜丰与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的杰出人物也不断涌现。真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有鉴于此,原宜丰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宜丰县志》副主编蔡交云先生尽管已年过古稀,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仍再作冯妇,重操旧业,决心编著一部尽可能详尽的《宜丰人物》,以不负宜丰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经过二十来年的努力,近六十万字的《宜丰人物》终于杀青了。这自然是件大喜事,作为他的老朋友我为他感到高兴,并分享他的快乐。 现在,这部书稿就在我的案头。读了几天,人物的多样,内容的丰富,资料的厚实,自然不在话下,另更有几大特色令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值得向广大读者介绍。 一是收录了宜丰主要姓氏移民的始祖事迹。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以孝治天下”,历来注重慎终追始,敬祖敬宗,遍布各村落的祠堂,以及历代编修、续修的族谱、家谱,无不说明宗族文化在广大农村影响深远。从一定角度看,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宗教,祠堂就是教堂,族谱、家谱就是《圣经》,列祖列宗就是神灵。一个姓氏或一个家族,来自何方?根在哪里?祖宗是谁?家族中出了什么杰出人物?这都是有必要弄清的问题,因为数典不能忘祖,忘本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俗话说,“祖宗在看着你呢”!即使在今天,对祖宗的敬畏,这种浸透在人们血脉中的文化意识仍然非常浓厚而强烈。 毫无疑问,《宜丰人物》撰写了宜丰漆姓、姚姓、蔡姓、毛姓、雷姓、卢姓、晏姓、赵姓、唐姓、冯姓、宋姓、左姓、李姓、巢姓、熊姓、阮姓、伍姓、何姓等几十个姓氏始迁宜丰的来龙去脉,并介绍了始迁祖先的事迹,对宜丰人来说,确实意义重大,更加强了他们热爱家乡、敬重传统的感情。如: 漆 彬 南朝人,刘宋时官龙骧将军,于南北朝时(420-479),由建城县新城(今之高安)迁居望蔡县(辖今上高、宜丰、万载县)之石台,即今之良头村石台源自然村。漆彬为宜丰漆氏的始祖。在宜丰全县各姓氏中,漆氏乃迁居宜丰最早的有历史记载的姓氏之一。子五,三子漆寒仕齐,为云水县令。 姚彦国 字安邦,号仓监,行都一郎。隋末唐初人。祖居汴梁(今开封)续贤乡。父为姚鹏,母钱氏。兄弟三人,长彦国,次彦都,幼彦相。彦国,隋炀帝丙寅年(606)进士。任江西丰城儒学教谕,后因避战乱,隐居新昌县北之天宝。递传至六世姚世忠,唐朝时由天宝迁天德乡(今新庄)之灵源。姚彦国为宜丰姚氏始迁祖。 宋 祁 又名定祁。宋朝人。官至翰林学士,正三品,与兄宋郊在文坛上齐名,世称“二宋”或“大小宋”。世居河南雍丘,后宋祁由雍丘迁九江,徙豫章,再迁新昌四都茜港,今桥西大畲村境,为新昌宋氏始迁祖,子德通。 试想,宜丰漆姓、姚姓、宋姓人读到以上内容,能不怦然心动、心潮汹涌吗?当然,也应该认识到,诸如此类的内容,也是研究移民史、社会史、宗族史、地方开发史的宝贵资料。 二是着意官员政绩与士绅作为。 中国自古就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就讲究崇德报功,饮水思源,只要有人为民众做出了卓著贡献,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社会及民众都会由衷地尊崇他、纪念他。这正如《礼记·祭法》所言:“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可想而知,凡为人作则、以身殉职、以劳定国及能抗击大灾大患者,皆应受到后人祭祀。事实上,《宜丰人物》一书中,就缕述了不少地方官员及当地士绅这方面的事迹,有利社会公德与民风的教化。 官员,作为朝廷命官,管理地方事务,保境安民自然是其第一要务。但由于各人素质、品行有差异,具体的作为就大相径庭,有的作威作福,高高在上,视百姓如草芥,有的爱民如子,为民请命,造福一方。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对清官拥戴、纪念,对贪腐官员则鄙视、痛恨。 例如,明朝况钟担任苏州知府九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苏州人誉其为“况青天”。九年任满,例应上调朝廷,而苏州府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联名上书,恳请朝廷恩准况钟连任。明英宗朱祁镇准奏。明正统七年(1443)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任所,享年六十。他死后,苏州人痛哭罢市。其灵柩从运河运回江西靖安县故里时,自苏州府衙门至运河码头,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以后,苏州府及所辖七县都建了“况公祠”,而百姓家中均立况钟牌位祭祀。 又如,2014年6月14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前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次日一早,省会南昌市民就放了长时间的鞭炮,各地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对苏荣这个恶贯满盈的贪腐官员终于被拿下表示由衷的高兴! 《宜丰人物》也注重了这方面的内容,事迹也比较典型。 如福建汀州上杭人王筠,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5)以通直郎任新昌(宜丰旧名)县令。任上数年,勤政爱民,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县内棠浦乡有一处河流隔绝交通,往来不便,王筠特捐出自己的薪俸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平桥”。后来,当地人为纪念王筠,特将平桥改名为“通直桥”,因“通直郎”乃王筠的官衔也! 又如湖北武昌人宁麟,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庆历(1041-1048)初,以中书舍人来任新昌县令。当时朝廷有诏令,要各州、县办学校,响应者很少。宁麟刚到新昌,随即选择新丰门外(今南门一带)创办学宫。并将自己的薪俸捐出来购置学田,以供养贫穷的学子。工作之余,常召集学生考课文艺,研究经史。受他的栽培而成名的有龚子与、陈奕,后来都考中了进士。宁麟在新昌任上十余年,廉政爱民,为政不扰民,民风日盛。病逝之日,两袖清风,家无余资,县人感其高尚道德,特在学宫侧建庙塑像祭祀之,庙名“兴文相公祠”。学生陈奕撰文纪之。元朝时,新昌州同知敖仲实又专门写赞语刻在石碑上,以资永垂不朽。 士绅,一般指当地有一定财产、文化、身份、名望的人士,也许没有获得功名,也许获得功名后告老还乡,在地方事务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与话语权。在传统中国社会,士绅地位举足轻重,不可小视。我一直认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几千年,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基本保持长期稳定,士绅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5月底,我去景德镇参加作家胡平新作《瓷上中国》一书的首发式,晚上与胡耀邦儿子胡德华聊天,他也有类似的看法。事实上,士绅就是地方上的非公职性的领导人或代言人。举凡地方上的修桥、铺路、建校、兴仓、设渡、治安、民事、生计等等,无一没有他们的身影与声音。毫无疑问,公正、客观地记述他们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应该是史志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宜丰人物》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记载了不少当地士绅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 如宜丰建县就与当地士绅的积极活动密不可分。据书稿中蔡嵩、蔡岑两人的传略,这兄弟俩积极参与了宜丰的建县事宜—— 蔡嵩、蔡岑,乃宜丰蔡姓始祖蔡剑的元孙。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兄弟俩商议,“盐步去高安西百里而遥,其林壑川涂迴绕,且南与蒙山为邻,不为县,恐不足以便民而戢奸,愿竭力以佐公府之费”。请求改盐步镇为县,七年(982)九月三日得旨,始置新昌县。二人乃献出自己的居所为县治,凡公家建造所需之费,悉数供给。皇帝闻此义举,特敕封蔡嵩、蔡岑兄弟为“孝义灵椿王”,立祠县署后,塑二人像于祠内,春秋祭祀,凡上任县宰亦先行前往拜谒。如清乾隆已酉年(1789),县令徐名午来此拜谒后,立有碑记,高度评价蔡氏兄弟的义行,“夫以新昌万户之民,永远而受太平之福者,皆二人之力也,则二公德泽,将与新昌之江山相为久长也。”灵椿祠遗址尚存,在宜丰宾馆后面。 另据《宜丰人物》陈自量传略,他也是当地一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及慈善活动的士绅。 陈自量,本名陈德,南宋人,为人仁和忠厚,乐善好施,不思官禄,朝廷多次征用而不从,平时常以钱物周济乡邻。凡有来籴米的都减价售出,并由籴米者自量自取,大家便称他为“陈自量”。传说有一年大旱,江南西路抚按使设坛祈雨不得应验,梦中有神告之说:“大仓出粟,不由他手。”抚按不解,释梦者解说:“寓意是仓出米,自已量取,就是说要找一个叫“‘自量’的来祈雨,这人能给大家带来福气。”抚按遂下令各县遍访名“自量”的,新昌县令范洁于是将陈德推荐上去。到省城后,陈自量斋戒洗浴,登坛焚香叩头,三日不吃不饮,及至第三夜,忽然阴云密布,雨骤至。众官员欢呼庆贺,纷纷登坛要谢陈自量,而陈自量却已“仙化”。众官员便商议奏请朝廷旌表,皇帝即准,诏封陈自量为“盐城福主显忠大王”,并按王公规制塑像立祠常年祭祀,陈自量妻胡氏封为后宫夫人。其中虽然有点荒诞,但此士绅颇具善行义举则是千真万确,塑像立祠常年祭祀也真切地表达了人民对他的尊崇、认可。 士绅或者文人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或慈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宜丰也不例外,进入近代,这种情况仍然延续。据《宜丰人物》伍继祖传略,他用私产资助办学兴教育的义举就颇值得赞扬。 伍继祖,字述之,宜丰石市镇照溪村人。1902年生。出身农家,家境一般,幼年过继叔父,得有上学机会。不久,叔父母相继去世。民国四年(1915),由本族众会资助,考入宜春中学。民国十年(1921)又考入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因政局动荡,中途辍学。期间,曾在南昌省立第一女中、鸿声中学、中洲中学任教。民国十七年(1928)武昌师范大学毕业,任宜丰县教育科长,以后相继在宜春、高安、上高、武宁、万载、宜丰、樟树等中学任教,直至逝世。伍继祖一生热爱教育,除应聘在外地任教外,还在家乡创办私立锦江中学。为凑集办学费用,他毅然卖掉家里的一幢房屋、两架织布机和八架纺纱机。这种精神广受社会好评,一直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在大力提倡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当然要讲爱国主义,讲民主、文明,讲诚信、友善,如此等等,《宜丰人物》所收录的人物传略自然也有这些方面的典型事迹,如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的邹维琏、刚正不阿的“铁面御史”冷曦、舍己救人的少年英雄刘灿英,以及为国捐躯的英烈刘元昌等,内容也同样丰富,意义也同样重大,特色也同样鲜明,但是这些情况一般的人物传略都必然记载,所以,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而言之,我认为,《宜丰人物》确实是本好书,而我着重推介的两个特色,也确实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城市化的浪潮正席卷华夏大地,传统农业社会、乡土文明、道德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宜丰人物》这样的图书出版正逢其时,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说,真是功莫大焉,广大青少年读一读,我觉得一定会开卷有益,大有收获!果然如此,我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是为序。 褚赣生 2014年7月22日 草于沪上梯航斋
( ~; j4 M- P) E2 S
8 e' m3 _4 a) t( o( b
) |: ]" ?- Q; K9 K9 W9 p* b5 h" X D'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