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明第一奇人和尚宰相-姚广孝(2011-06-14 13:19:41)转载▼ U( G8 h8 P9 J5 D' D6 b
( T% t l1 N6 i. \/ A$ x. |5 K( k% V# ?9 l
文/心如居士$ Q6 @; c& Y% b' G9 x6 ]! O$ V M
这是一位难以评价的僧人他既入佛门,却精通儒道之术;他矢志为僧;又是不避尘累,游走于宫庭,测划于密室。有人说他有奇功,可是他策划是一场推翻正统皇帝的军事叛变。有人说他罪不可赦,可是他结束了一个恐怖的时代。他居奇功,却不为富贵荣华所惑。继续在寺庙里吃素,不贪财色,在世俗人的眼中,他的生活实在很无趣。他倒底是图了什么?袁珙判言:道衍和尚“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安装在他大脑中的人生驱动程序仅仅是一个纯静版的嗜好吗?他有《自题肖像》诗云:$ P* b* r& e7 \; N- c# L
看破芭蕉柱杖子,等闻彻骨露风流。
9 R2 x' L; _; j9 t% i2 a有时摇动龟手拂,直得虚空笑点头。
9 Q9 ~% h: t9 U; k6 i一、等闻彻骨露风流
2 S: ?% A& U2 X& W* n$ `, j& d 姚广孝(1335—1418年),幼名天禧,字斯道。广孝乃朱棣赐名。祖籍河南开封,其先祖在宋末南渡江南避乱,落户苏州长洲。祖、父辈皆为医生。家里人准备让他子承父业,可他偏偏不愿意像前辈们那样行医为生。他也不想应试做普普通通的小官,14岁时(一说17岁)在家乡附近的妙智庵剃发做了和尚,法名道衍。又以‘逃虚子’自称。
" n! U, [& \1 i9 t W2 N1 l/ K 姚广孝虽身披粗衣,却不安于寺院里单纯的清修,他不避外道之嫌,拜著名的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易经》、方术、排兵布阵、用兵伐谋。5 r- R7 r: X8 _7 R: w$ V% Y
姚广孝广交名士,当时的高启,杨基.张羽,徐偾等都是姚广孝挚友。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宋濂等人结为诗文好友。
+ O! o& }; }$ b7 j6 m6 {- H" s他的前半生运气一直欠佳,别人在新王朝谋得一官半职,他却不感兴趣,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诏,命精通儒学的名僧集于礼部考试,他被选应考,考试最终成绩名列前茅,本可授予官职,但他固辞不授。他知道封赏的代价。
/ @5 J) Y1 H u: s9 {" \世人皆知大清朝文字狱残酷的另人发指,其不知朱元璋诛文臣杀武将的基本国策甚于清朝百倍万倍。道衍的好友高启于洪武七年被腰斩,好友徐贲于洪武十三年被处死。好友张羽于洪武十八年遭流放岭南,后投龙江而死。另一个好友宋濂躲过一劫后也遭全家流放。这是一个白色恐怖时代,知识分子人人自危。这是一个需要剃除的时代。8 e- _! i/ A$ J. J! T" l
如履薄冰的士宦人生,到头来仍不能善终,他的好友下场就是例证。他最聪明的选择就是效法元初的伟人刘秉忠。0 }2 w0 E3 N* R! O0 {4 \0 |
刘秉忠,元代僧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受到重用。元朝的名称、典单制度都出自刘秉忠之手。他始终没有脱下袈裟,刘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曾作散曲《乾荷叶》:乾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 k' f, d5 f+ t. ?, v9 Z. E) u刘秉忠就是道衍和尚要效法的榜样。6 S' x7 w& A2 ]" `
道衍和尚应试后接受了一套御赐的僧服便返回了,途中经过江苏丹徒县北固山,游览古迹,缅怀古贤,感慨不已,于是赋诗一首,以抒其志。其诗曰:
3 z d% y4 P* O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 `3 D3 Y' ]2 \! K+ }* _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 z5 G2 Y5 K3 j9 @- m) ^# Q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 W# r- w+ C% B: ]% Z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G$ M; c& \, { w+ Z; o! t
一位跳出三界之外的僧人问鼎帝业,这是释家子弟的发心吗?虽然同行的僧人有此疑问,但后来的事实确实表明,这是一位太不安份的僧人。不仰慕佛乘,也不觊觎道家的天乘,他要追逐修道人所不齿的人间功业。
* A3 p- e7 u9 T, }+ P然而,他并不在意人天的福报,他只是一个不安清修的僧人,他要发心以一已之力消灭那个恐怖的政权。他知道哪里埋藏着引爆炸药的引线。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
! F+ d" R5 z h$ W0 W3 x伟大的功业,往往属于有耐心的人们,他要再一次亲身验证大器晚成的良言古训,太久的等待也让世人为他神伤和挽惜,他本可以多一些伟大的事功,生命的钟摆确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空空摆过五十个春秋,他依然不悔,他要的就是那持久等待的辉煌。他曾作《秋蝶》诗云* g7 C* ^5 w: A5 K
粉态凋残抱恨长,此心应是怯凄凉。
) C5 [) Y" k6 G& L# k 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
( h1 \4 @! t# y6 J( W6 h3 \机会终于在他已快至天命之年来临,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斟选天下高僧到京,让他们辅侍诸皇子藩王.同时为已故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被燕王朱棣相中.随燕王来到北平.遇见当时之燕王朱棣,姚广孝年近五十而开启人生事功的大门。9 v4 y5 \6 L+ \8 P% c
二 有时摇动龟手拂 s. R( L9 R2 p" V0 R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脚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为表示怀念,决定选拔有道高僧侍奉诸子,并辅弼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的朋友,当时已出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借机推荐了他。姚广孝到南京后见到燕王朱棣,言谈颇为投机。他答应要送给王爷一顶白帽子,“王”字加上个白帽子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就惊又喜。于是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而事实上,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 N- L2 \$ w% b; E4 X" p 那位文弱的建文帝继承王位,却没有能力继承朱元璋的恐怖政策,毕竟太年轻,没有政治经验,政治根基还没扎稳时,就过早地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而且动作过大。大的让皇帝的叔叔大爷们陷入了到要么坐以待毙要么造反的二难选择。机会终于到了,姚广孝积极动员朱棣起兵反叛,并且把精通相术的袁珙和金忠介绍给朱棣,朱棣秘密招募军士,利用所住宫殿(原元朝皇宫)幽深的优势,在宫内秘密制造兵器。姚广孝为防止泄密,特意把兵器场安置在地下,还养了一群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盖兵器锻造声。
- {/ _" b" n: i 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侧”,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匆忙起兵,史称“靖难之变”。面临着中央军的讨伐,姚广孝充分施展了他的军事才干,指挥全城军民固守,并不时派小股部队出城偷袭,后又与回援的朱棣一起合击官军,大败南军。
: U' o0 V: ?' M 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议燕王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 @6 e5 T, p+ P% n1 v 只是特别提醒的是:勿杀方孝孺,“杀孝儒,天下读书种子绝矣!”。4 e' B2 A0 Z, T: P, ~
历史按姚广孝的计划稳步铺展,他成功地兑现了当年的诺言——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由王变成了“皇”。建文帝不知所终,一位知道内情的僧人溥洽被关进了大牢。& ^3 m$ T! [8 B$ m4 X
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皇宫。成为迫在媚睫的任务,姚广孝参与了定都北京的重大决策,确定紫禁城皇宫的堪舆方位,确定故宫的地理定位、规划、布局、功效、兴建。北京后数百年,直到现在都是中国的首都。$ p* w- X! L+ ^/ j) [- h
为了嘉奖姚广孝的功德,在北京城,在德胜门西设置水关,并在此地堆土为岛,水从两旁人积水潭。岛上初建有姚广孝祠,后改为镇水观音庵。' h% d+ }+ c+ V. l5 l
呕心沥血地著书立说,是他人生的重要工作,在文化巨著《永乐大典》的编纂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继解缙后姚广孝又主持编撰<永乐大典>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 ^9 u, ~6 V2 l0 }; K 大钟寺内被誉为“中国钟王”永乐大钟,为姚广孝所铸。钟体内外铸有佛教文献共23万字之多,全用楷书书写,故又名“华严钟”。2 ~$ I1 V% S5 F: y \
朱棣忘不了那顶白帽子来之不易,他要赏姚广孝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但姚广孝固谢辞。朝廷赏赐金帛财物全部散予宗族乡人,自己不留积蓄。朱棣让姚广孝还俗为官,姚广教婉言谢绝。最终的结果是,姚广教以僧人的名义担任了一个相当于“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官。却参与密议军国大事,永乐二年朱棣封姚广孝为太子少师。辅佐太子朱高炽和其后皇太孙朱瞻基,这位名义上“六品”的小官实则位隆群臣,显赫登峰。
; `- K6 X; l5 V 三直得虚空笑点头?2 B& h: p$ ?. `" ]" ?
有人说姚广孝坚持不脱袈裟,是以此作为最有效的隐蔽和伪装,功高盖世的元勋,为避“狡兔死,走狗烹”祸和功高震主之嫌,以超人的智谋,安度晚年,得以善终。 这种世俗析推理似乎过于糼稚了,纯粹为了善终,姚广教当他的和尚多好,为什么又绕这样一个大圈子呢?
+ g" Z' y) u! ^3 ^1 N 真正的僧人从事的是大丈夫的事业,世俗凡夫难以猜度。世人误会就罢了,自已的亲人也不容他,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又跑去见其姐,姐姐又骂他。广孝为之惘然,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他没有机会向亲友解释为什么要发动那场成功的叛乱,可能他也没有思索过,他发动这场军事政变时,他的亲人朋友要承担多大的心理煎熬,有多人少命悬一线,诚惶诚恐。他知道传统的忠孝观被这一们僧人颠覆地体无完腹,儒生而学道,道门而僧衣,僧人而朱紫,辗转三教之间,不体仁义之说,不察好生之德,不有慈悲之念,总是名利之心。世间翻搅。
; ^5 Q; D& Y v& X/ \& H6 F 她的姐姐和朋友又不是生活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里,怎么可能为有姚广孝这样一位亲友而不蒙羞呢?
4 y+ S, Z8 v- O t; g2 A6 T( O 姚广孝本是医家子,熟谙种种病痛人之苦难。为医者,救乡人于肉身顽疾之痛;为圣为贤者,则救世人于精神妄念之苦。姚广孝陷溺于此,成为一种在世的情感牵系。可他百口莫辩,抑或不愿去辩。因为真正的僧人不愿意去辩解。
" e3 b8 t8 n! I0 {2 }. q 姚广孝晚年曾作《少师真容自跋》诗云:“幼读东鲁书,长习西方教。抹过两重关,何者为悟道。不厌山林空寂,不忻钟鼎尊荣。随缘而住,任运而行。犹孤蟾之印沧海,若片云之浮太清。了无他说,即此,便是人问我,更何如手里栾珠一百八。”/ C. C; S; s7 [- f. _
好在有一位另类的思想家,高度赞美了这个发动叛乱的和尚:“我国家二百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姚广孝)之力也。”这位思想家的名字叫李贽。: Z3 V; t4 ?8 B% o! v K: ?
笔者综合各种资料,认为,姚广孝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僧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其彻悟和伟大,世与出世间法能够圆融不二,别人出世修行,他是入世修行。别人是财布施,他施行的是无畏布施。他还给了社会一个太平盛世。
& Q. F* v8 T2 V0 E3 e3 ~7 ] 作为僧人,他尽出世间法的本份,他在《道余录》序中,写出了自已的本怀:
3 y9 ^ h! i" t. X4 F1 A3 l “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年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先生语录。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杰,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太史公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诐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二程先生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晦庵朱先生语录中有二十一条,极为谬诞,余不揣,乃为逐条据理一一剖析。岂敢言与三先生辩也,不得已也,亦非佞于佛也。稿成,藏于巾笥有年。今冬十月,余自公退,因检故纸得此稿,即净写成帙,目曰《道余录》,置之几案。间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其在兹乎!”
3 W, `& s& `3 |人这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哀,临死之前他请皇帝释放建文时的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
8 Y- q4 I" u' {6 E, J《明史》上的记载很含蓄,也很晦涩,惟其如此才说明溥洽的背景和他身后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而也就是这么一个和尚,朱棣法办他竟然要用其它名义来进行,也是唯恐泄露天机。姚广孝临终最大的愿望却是失忘那位怀有天机的僧人,这里姚似乎又知道更多的天机。一切都随着姚的逝去,而淹没。
* `- J6 ^" M6 k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病逝庆寿寺,享年八十五岁,1 W' p$ Q2 r) V& D, s9 s
永乐大帝悲恸不已,辍朝两日。,百官吊唁者竟达“肩摩踵接,添郭溢衢”。& R. ?( L2 S1 L' n9 b( j
永乐大帝作铭文,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分别是:“天生哲人辅我国家于千汉年流光无穷”。
# _1 p4 K8 A2 b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称道衍为独庵道衍禅师。示寂,寿八十有四,荼毗舌根不坏,舍利五色,塔于西山。赞曰:$ \, V j5 y' q ?0 D: j0 p* C
大士垂迹,化非一端。
4 U* y2 u8 B) x! {/ ~# T7 l8 \2 _三十二应,顺逆观音。, F3 s7 }5 [7 c. g& M, F
4 S: C% u G2 ]
4 u. k4 J9 n! t! w# A( w*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