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孝中 于 2014-7-10 22:05 编辑 . W: e8 z* |# z7 [% l. d/ `
$ V9 I! [) b! i9 N转载: 关于“江西泰和圳上”的考证 对于历史的考证,既要有文字可考的信史作为证据,也可以从语言文字学、人口社会学、地理环境学说、以及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论证。
: S1 W6 y9 q. N6 ~* C: p1 U! t& H对于湖南湘潭方上周氏迁徙历史的分析,必须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来研究,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具有相同背景环境的姓氏迁徙记载找到很多旁证。
. J5 n; P6 r$ k$ H7 L从已有的记载来看,湖南湘潭方上周氏及多数中湘周氏从江西泰和圳上迁徙而来的事实是可以确认无误的。现在要验证的问题是,“泰和圳上”必须要有对应的地点,即族谱上所记载的“泰和圳上”是现在的哪里?# f, t% p- j; }6 K9 [1 U
1、从可以查证的古代行政区划资料来看,历史上先后有江苏的“太和”县、江西“太和”县,其中在元末,江西的太和县隶属于吉安府,属今天的吉安市(地级市)。今天多数族谱记载的来源地都来自这个吉安府。毛泽东、邓小平等等众多伟人其家族均来自此地。! v) a1 E4 |+ U. i- u
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到了明朝,因为避讳朱元璋太祖的名讳,改太为泰,就是泰和之来。为什么很多族谱上记载的是泰和,主要是因为,有些家族修谱是从明代以后开始的,这就存在一个奉哪个朝代为正朔的问题,所以,对比不同家族的家谱记载,可以反映出不同家族对当时朝廷的认可度。) \3 v' m5 {0 y1 f! q' Y' Z8 |
2、回到“圳上”这个地名。元、明、清三朝标注籍贯是有一定规律的,直到现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民间在祭祀先人时,“烧包”上面记载的族人地址,某州府某县某乡某都某里,其中,“都”是明、清时期特有的一级行政单位;保、甲则是民国以后的重要基层行政单位。9 Z- U& X$ J# _- X* v
周氏族谱只记载到吉安府泰和县,至于这个“圳上”,究竟是乡?是都?是里?是保?是甲?目前尚无法确认。不过,以湘潭县方上桥乡为例,明清时,该地区称为湘潭县十一都四甲。由此似可推断,圳上,极有可能不是一个行政单位名称,而是当时迁徙的人们根据祖居地的一个有着明显地理特征的标的物口传,其后人根据读音口传后记载下来的。同时,本人从其他姓氏的族谱中发现了一个线索,其中有些家族记载为徙自泰和县“墈上”。8 T% h; A2 }6 {2 r2 q+ w( h8 {/ z
3、找到了“圳上”、“墈上”这一线索,似是找到了解开众多家族的来源之谜的金钥匙。
9 _! M+ j B+ g# K4 D- M其一,“圳”,古代也写作“甽”,田边小河沟;“墈”,高大的堤坝、陡坡。
5 e9 u$ q0 c: I$ \7 j, [其二,两个字都是会意字,从“土”,均与农耕水利有关。
* F; }7 U& ]7 _* I# @# G' S$ A7 X其三,从湘方言、赣方言发音习惯来看,“墈”读kan音,去声,墈上,土坡上,堤坝上之意,位置指向更明显,地理标识的作用也更清晰。而“圳”,湘赣方言都读jun音,小沟上,意思不通。! l$ e5 ^' C- \6 z
我的分析结论是,“圳”应为“墈”字之误,当然也有可能两字的形态兼而有之。就是周家迁徙之地来自于泰和县族人聚居的某非常有名气、有标志的农田水利工程上。5 g6 A% k' o) P! i
3、据此,我们似乎可以对照再来翻一翻古代的江西水利工程史了,不翻不知道,一翻发现了惊天的故事。7 W+ ?3 X) ~3 w% N6 X) x9 {
据《泰和县志》记载:古陂长一百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故名槎滩陂。泰和县禾市镇桥丰村境内的槎滩陂,是江西最早的水利工程,为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父子凿石所建,距今1067年,至今仍灌溉泰和4万多亩粮田。水利工程附近,有一个以周家人聚居而闻名的“爵誉”古村!
4 ^; N/ h% d. U3 R- y/ Q8 \等一下,这个水利工程是“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父子”所建,“周矩”--怎么这么熟悉呢?翻县志,翻周氏通谱,果不其然,三国周郎之后!
4 _4 O6 P0 G$ T! h# B F这边是中湘周氏一直在找寻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