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建宿松姚氏历史文化纪念馆并成立宿松姚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致全族宗亲—— 倡 议 书 ( 初稿) 我宿松姚氏得姓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姚重华,乃大唐贤相、著名政治家姚崇嫡系后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始迁祖木一公于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1年)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来至今,已有643年的历史,传26代。其子孙遍布本县各乡镇及周边各县,乃至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西、江苏、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新疆和台湾等地。子孙昌延,人文蔚起,已成望族! 我族宗亲,在各级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秉承先祖遗训,传承和发扬太始祖重华舜帝的德孝思想,和我姚氏家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家风家学,励精图治,团结奋进,为建设美好家乡,振兴中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水有源,树有根”,在中华民族事业蒸蒸日上,国泰民安之盛世,我们倍加思念先祖创造家业之艰辛,感念先祖哺育儿女之劬劳!然而,在兄弟姓氏纷纷重修宗祠、敬祖祭宗之际,我族先祖却郊野漂泊、魂无依所——我们愧对列祖列宗!况且姚氏一族竟没有一个便于祭祀先祖、缅怀宗功、传承家风家学、开展宗亲联谊交流活动的场所——我们也无法向后世子孙交代!为此,族中几位热心宗族事业的年尊长辈和后生才俊几番商议,决定重建姚氏大宗祠(为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特更名为“姚氏历史文化纪念馆”)。现就有关事宜倡议如下: 一、认识重建宗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祠堂是一个族人的精神家园、一个宗族的象征。尊祖敬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建宗祠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祖辈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兴木本水源之念,缅怀先祖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把祖先崇高的道德、优良的传统和淳朴的家风,铭刻于墙,铭记于心,永世不忘!并以此来教育激励后人为祖国为家乡多做贡献,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构建和谐社会,共创姚氏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了解重修祠堂的多种功能。之所以把祠堂命名为“姚氏历史文化纪念馆”,一则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与党的政策保持一致;二是为了扩大其功能,除了供族人公祭祖先、聚集议事、续修谱牒、举行家族典礼之外,还能为族人特别是老人提供娱乐休闲、健身养性的场所。让族人们在此舞文弄墨,研究发掘姚氏历史文化,加强宗亲间的各种交流,为有困难的宗亲提供各种援助等等。 三、明确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修建家祠,人人有责,个个有份。凡我族人都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相互转告,献计献策,求大同,存小异,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四、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修建宗祠的资金全靠族人慷慨解囊 ,无私奉献。我们号召,凡我族中有识之士,各界精英,姑念血缘之情,同宗之谊,不吝慨解仁囊,积极捐款。初拟鼓励办法:凡捐款五百元以内者,张榜公布;捐款五百元(含)以上者,在功德碑上刻名;捐款一千元以上者,除刻名外在祠堂内贴本人照片;捐款二千元以上者,除上述外,在堂内供奉自己先祖牌位一座;五千元以上者,供奉二座;一万元以上者三座;五万元以上者五座;数额巨大的除此外另行考虑褒奖。 以上捐款,不论多少,均当场开具收据,登记在册,张榜公布,接收监督。 五、组建一套坚强有力的办事机构:1.重修祠堂筹建小组;2.接收捐款、财务管理小组;3.工程质量监理及财务监管小组。以上各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委员、职员若干,要求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各司其职。 在此,敬请各位族人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向我们推荐(也可自荐)一批本房内威望高、能力强、有组织管理经验、有知识、有专长、有实力、懂建筑、会财务、正直无私、热情肯干的宗亲,参与管理和监督。并参与筹建姚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宗亲联谊会。 各位宗亲,“先祖创业垂千古,忠孝家风有后人”。让我们继承先祖的遗志和家风,发扬姚家优良的传统和美德,倾满腔热血,铸时代精神,以建设美好新农村、提高民族素质、兴隆姚氏伟业、造福子孙后代为本,团结奋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 T5 [8 L, }; }* f6 O. j" D7 [
宿松姚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筹备小组 2014年清明节 . i3 N: c2 n% }4 K7 G
& G+ P% L3 y/ }# ^% ~' ^
* f1 H. A. F2 W) ?0 k0 \
$ }' t: B% C; Q7 Chttp://www.susong1.com/thread-105461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