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的传说与东夷部族的文化地位(节选) 王子今 与仰韶文化比较,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石斧较少而石铲较多,并且普遍多发现蚌镰、骨镰、牙镰,说明从耕作到收获,技术都更为先进。酒的出现,一般是以农业发展,粮食剩余为条件的。这就是所谓“清之美,始于耒耜”(《淮南子·说林》)。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尊、盉、鬶、觚形器等专用酒器。《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然而考察帝喾事迹,显然与东夷部族有密切关系。《拾遗记》卷一记载:“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女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所谓“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正与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相合。帝喾以东夷之女为妃的传说,暗示东夷部族的文化影响已经西渐至于伊、洛地区。 舜活动的主要区域,确实都大致在东夷部族文化圈之内。 舜的传说与东夷部族鸟图腾崇拜的关系,除了前引诸例外,还多有例证可以说明。如《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安国《传》:“‘韶’,舜乐名。”《世本·作篇》:“舜造箫,其形参差象凤翼,长二尺。”《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载处。”“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绎史》卷一○引刘向《孝子传》:“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以《黄帝梦书》占之,此子孙当有贵者。”敦煌变文《舜子变》中也写道,舜“取西南角历山躬耕”“百余倾(顷)空田”时,自有“百鸟衔子抛田,天雨浇溉”。敦煌变文《孝子传》中的第一则故事,就是“孝友舜子”事迹。其中也写道:“(舜)手持双笠上舍,叟从后放火烧之,舜乃与(以)雨(两)腋挟笠投身飞下,不损毫毛。”这当然仍是“鸟工”避难传说即所谓“言以笠自捍己身,有似鸟张翅而轻下,得不损伤”的翻版。此外,《琴操》卷下《思亲操》的有关内容,也体现出舜的传说中鸟图腾崇拜的遗痕:“舜耕历山,思慕父母,见鸠与母俱飞,鸣相哺食,益以感思,乃作歌曰:‘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冷。深谷鸟鸣兮嘤嘤,设置张罥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 舜管理天下大政的时代,可能正是东夷部族文化逐步影响中原文化面貌的历史时期。 (王子今:《史记的文化发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 d8 Z5 \0 f% d# ^3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