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嶷山泪竹成因探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0 08: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九嶷山泪竹成因探析
李锡泉 李国兵
泪竹,又名斑竹、香妃竹。主要分布于宁远、兰山、江华三县交界的九嶷山畚箕窝及其周围。关于泪竹的形成,历史上有过多种传说,最早见于晋朝(265—420)的《博物志》,中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后又见于梁朝(502—557)的《述异记》,中有“舜南巡,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上文为之斑斑然”。自古以来泪竹就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题咏的内容,其中不乏缠绵悱恻,哀惋感人之作。近代,毛泽东主席还写下了“斑竹一枝千滴泪”的名句。
调查还发现,光线充足的坡地泪斑出现得早而多,光线较暗的山谷和郁闭度较大的林内则相反;上坡面泪斑较少,下坡面泪斑较多;西坡较东坡多,避风坡较当风坡多;相对湿度为85%以上,气温在15~25℃的4、5月间,泪斑扩展最快;以前经过山火近几年已恢复的竹林,没有发现泪竹。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九嶷山泪竹是由一种真菌侵染苦竹而形成的一种病态,苦竹出笋后脱掉箨叶,表皮组织受到真菌侵染,随着苦竹的生长,这种真菌不断繁殖、休眠,待到第二年春季,温度、湿度适宜时,便在苦竹表面出现症状,呈现出褐色的小斑块,其边缘出现水渍状淡黄色晕圈。这是由于菌丝产生的酶,将苦竹纤维组织分解的结果;泪斑中的螺纹,是由于环境因子周期性变化,致使菌丝产生间隔性的生活期而形成的。在不良条件下,菌丝处于休眠,条件适宜时,产生新的菌丝分泌新的酶,分解新的纤维组织。泪斑呈椭圆状,是由于苦竹纤维的细胞呈梭形,菌丝横向扩展受到多层细胞壁的阻碍作用,菌丝分解酶难于横向流动,而纵向生长则容易得多。
这种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气温在15~25℃,相对湿度在85%时,最适宜菌丝的生长,闭囊壳最多,侵染也最容易。
土壤对泪竹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四个剖面差别很小,土层均在50厘米以上,山土黄壤,呈酸性反应,较瘠薄(其他未作测试)。在我国400多种竹子的家族中,竹杆上有斑纹的除泪竹外,还有斑竹、黄槽斑竹、筠竹、变竹几种。我省君山的泪竹斑内没有明显的螺纹,竹杆小,斑点分布部位较低,而不同于九嶷山的泪竹。
九嶷山区的泪竹是由真菌寄生于苦竹,经过几年形成的一种病态竹,不能作为分种、变种的依据,要保护泪竹,首先应保护其生态环境。而形成泪斑的病原菌及其最适环境条件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宜盲目引种。
泪竹观赏价值很高,可以出口创汇,在保护的同时可以开发利用。
(《湖南林业科技》1990年第1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