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自桐城网 作者:痛快
, r4 k' l$ N9 \& [; s- A- d0 l6 s6 u& a: R1 K) J- t% p6 w8 T7 V5 J
桐城姚家的先祖自浙江余姚迁入,先居在麻溪,后世姚之兰迁居县城,但仍称“麻溪姚家”。传至姚鼐这一代时,姚家已在县城定居300余年了。此后自明朝时,姚家人文蔚起,成为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8 x4 C3 D. E1 v0 h; k# X: r" h
+ E0 F6 I& X9 g: j- r; y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弟子称他为惜抱先生,清桐城人。其先世由余姚迁入麻溪,十世即定居县城,但定居县城以后,他们仍自称为“麻溪姚”。传至姚鼐这一辈时,姚家在县城已定居300余年。高祖姚文然,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曾祖父姚士基做过湖北罗田知县;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父姚淑,终身未仕。2 v4 p* U( U" G$ H5 Z9 [
' G; C* ]* c/ T8 z
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又号晚和,别署幸翁.清中叶时安徽省桐城县城人.姚莹是姚鼐的侄孙。2 ~* e! P* f2 }8 r
! F X' I5 Z9 R7 g4 A1 L清朝以来,桐城姚家以政绩,儒学,文艺,义行等而闻名者有很多人.就近亲说,官至刑部尚书的名臣姚文然,是姚莹的七世祖;以\"经学\"名世,官至翰林院编修的姚范,是姚莹的曾祖;以学术文章称师表,被目为\"桐城文派\"主将的姚鼐,是姚莹的叔祖.
% h: O6 d" Y* @' c3 ~
# ^+ R, R3 e+ u. D1785年11月8日,姚莹诞生于桐城县内北后街的这样一个名门世家之中,兄弟排行居三.先世的声名显赫,虽然对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留下深刻的影响,但到他出世时,家境已趋没落.他祖父姚斟元,秀才出身,并未发达,终生在外教书或当幕僚(就是今天所说的秘书).他父亲姚骙,虽自幼读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只好继续教书为业.
: ?) k3 e6 c. F7 H- [, d1 x
9 p8 |+ _, U. Z8 f2 @% V姚莹家自祖父辈分居,所承祖产本来有限,祖父两代又无什么作为,家境自然一天不如一天.姚莹生时,家中尚有仆妇四人供差役;到他七岁时,便不得不将旧宅售出,租房居住,父辈再行分居;到他九岁时,连最后保留的一名女仆也只好裁减,家务都由他母亲操作;他十岁时,正赶上夏天发大水,屋内水深三尺,他母亲拖带孩子借浮板于水才幸免于不死,断炊之苦,更不在话下.
2 y7 Q6 r2 ?/ H; I; z H' i" T% g2 a1 ^! P
所幸他母亲张氏也出身桐城名门,为清初大学士名臣张英的曾孙女,虽也家道衰落,但自幼知书明理,志当贤妻良母,特别注重教育后辈成人,家境再艰难,也要培养孩子读书向上,即令为此而典衣卖物也在所不惜.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每晚必亲自检查他兄弟的课业,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即使老师原谅他们,她也都丝毫不放过.有时,姚莹兄弟没有机会读书时,张氏便亲任教师,不让孩子学业荒废.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 z! ]& U: Q8 {4 T& G- B; m
5 U4 b% U' a( r" t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深刻激励着幼小的姚莹,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早年的生活坎坷,也使他对中下层社会的实际,具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养成了他后来为官时关心民间疾苦的宗旨与作风.同时也造就了他刚正不阿,实心实意办事,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1 Q7 U4 h7 D3 _; B6 `* b7 \6 d+ E; [: H _8 `
21岁那年,姚莹赴安庆参加府学考试(当时桐城县属安庆府).因为盘费有限,只好借住在亲戚家.这位亲戚势力眼,对待姚莹十分不好.姚莹不堪羞辱,一气之下,便拔脚回家,待另作经济准备,再参加下期考试.科举时代,应试是读书人的关键时刻.姚莹竟宁可放弃,而不受窝囊气.从这里不难看到他个性的一个侧面.8 J+ L5 ~1 B% t# s
" _( f* I7 M1 a他回家后,正逢叔祖姚鼐在家,见他提前回来,十分奇怪,便问他何故如此.姚莹只好实说.叔祖闻言,既赞许这个侄孙的志气,又不忍他失去这次考试的机会,便拿出银两资助姚莹赶去应试.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补为府学附生,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他父亲,成了秀才.回家后娶妻方氏,也是桐城名门之后.隔年,也就是1807年秋,姚莹又去南京应\"丁卯科\"江南乡试,考中第十八名,成为举人.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了他祖父.时年23岁.2 B9 d# s$ O+ L. G+ Q$ o( _
; y1 h- u: r( s- v" p
次年春天,又到北京参加\"戊辰科\"会试,考中第三十二名,成为贡士.继经殿试,考中三甲第十名,成为进士.在科举道路上,追上了他叔祖和曾祖.+ U# y2 _! V6 O `0 Q! w" P* B
' o& m8 F! s3 u5 e3 }3 t喜报到家,知者无不称赞姚家继起有人,贤母心血没有白费.依当时制度,考取三甲的进士,即可等待有官位时授官.由于官位有限,一时难于轮上,久留北京,又开销甚大,非家境所允许,姚莹只好于当年秋请假回家省亲,及早结束了有生以来的首次北游.3 M1 p* O( A5 i; @
0 F3 Y! F; P9 ~0 M$ e: z无论是去南京参加乡试,还是去北京参加会试,都使姚莹开阔了心胸与视野,并因同年(同科考中者称同年),师生(主考官为考中者的座师,分科试官为考中者的房师,考中者则为座师,房师的门生),同乡(同省者为大同乡,同府,同县者为小同乡),世谊(上辈有交往,后辈继之,为世谊)等关系,结识了许多新交,有的成为姚莹的终生知友,有的是令他终身不忘的知遇.在这些交往中,姚莹的器识与才能,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他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官场与知识界由此知道桐城姚家有个后起之秀姚莹.& l+ ^& ^6 k$ w' q4 [% f; f
0 D. F' J9 f# b7 N5 P' j考中进士,在当时固然是很风光的事,但那只不过是取得了任官的资格.在姚莹看来,距离实现他的抱负与理想甚远,并没有什么值得风光之处.他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呢 姚莹后来在《复李观察书》中,自称:\"自束发读书,则有志慕古,以为人生天地间,当图尺寸之益于斯人斯世,乃为此生不虚.\"这便是先儒极力倡导和知者推重姚莹的所谓\"志在经世\",即以治理世事,利国济民为职志.
& m6 m2 O! I$ ?+ C; P
8 d+ i( u- ?. h当时的风气是:一些人只为求作官而读书,因而对于官定的经义和\"八股文\"程式,用尽功夫,认为除此而外,再无学问,作官便是人生的终极价值;另一些人虽不为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所限,但受了清初\"文字狱\"的影响而脱离现实,不问时事,一意考究古书,古物,古事,古义,竭其专深,号为\"朴学\".姚莹正逢\"八股\"泛滥,\"朴学\"盛行,读书人奉为时髦的时代.当此之际,而\"志在经世\",便是难得的\"越俗\".由此出发,虽因科举考试而不能不留心于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但他却不为所囿,更博览群书,求其大义,着眼于有用,不斤斤于细琐,凡涉及治国安民的知识与学问,无不悉心讲求,反之,则不费精力去钻牛角尖.秉承家学,掌握% C/ N* i- A' t% v2 f, k
要领;关心时局,不为空谈.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正确和坚实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