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25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姚僧垣,还是姚僧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8 06: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1年10月萍乡《姚姓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含有我的6篇论文,其中一篇《是姚僧垣,不是姚僧坦》6篇论文。近日,湖北姚高才以姚高霖之名请姚道海发了《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帖”,特转发于下,并欢迎讨论:是姚僧垣,还是姚僧坦?& X& m* u. }6 _8 a4 y
    本人现外出,也将参与讨论。$ I) v+ s6 ], v; s6 b, B
- D4 s9 c& C' k8 _
1 F/ K: n5 @& G; N

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

姚僧坦,是南北朝时期著名人物,也是姚姓历史上代表人物,尤其在医学上作出的历史贡献,影响深远,对其名字因古本出现差异,历代相传,多是人云亦云。尤其是中华书局误校为“僧垣”之后,现在的出版物多称姚僧垣,其实本名应为姚僧坦,其由有三。

一、旧本史书多称“僧坦”

旧版《南史》《北史》《陈书》均称“僧坦”,仅令狐德棻撰《周书》称“僧垣”。由此中华书局在点校出版史书时,特别注明:“僧垣,各本作‘坦’,据《周书》本传改。”其实《陈书》与《周书》同时成书于唐贞观十年。《陈书》中虽无姚僧坦本传,但姚察传中提及其父“僧坦”。《陈书》是僧坦嫡孙姚思廉所撰,思廉公在《陈书》中称祖父为“僧坦”,当是准确无误。中华书局的编者也许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点校《陈书》时,采用了两疑之法,凡见“僧坦”二字,都用括符标注(坦)与(垣),表示不作定可。特别要说明是其医学专著,旧本《集验方》署名为姚僧坦。

二、旧本族谱称“僧坦”者多

姚思廉不仅在《陈书》里称“僧坦”,他在“姚氏源流世系图说”中,也写作“僧坦”。因此,他们的后裔在族谱里多是写作“僧坦”。如浙江上虞等地“姚氏族谱”,广东三江地区的“姚氏族谱”,福建多个地区“姚氏族谱”还有安徽姚昶编撰《舜裔姚氏世系研究》书中也写作“僧坦”,这说明他们采用了传统的正确写法。

三、“僧坦”符合取名的本义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用“僧”取名者甚多,仅《梁书》中就有 5人,如王僧孺、胡僧佑等。用坦作名者,也不乏其人,如南朝刘坦,宋代姚坦。僧坦公一家三代,信仰佛教,史书可证,菩提公、姚察公信佛心诚。僧坦公,以医行世,良善为本,一颗佛心,胸怀坦荡,遇事坦然自若,这就是取名“僧坦”之本义。《高僧传》称姚僧坦为济世名医。

上叙之由,足以说明,“僧坦”是其本名,“僧垣”是因历史之故形成的代名。“僧坦”、“僧垣”为一人之名,我们要用客观的历史态度去看待,无论“僧坦”与“僧垣”,在我们心目中总是值得敬仰的那位历史人物。

(备注:笔者此前,从现代出版物上看到是“僧垣”,也以僧垣相称,兹考究实为“僧坦”,作为姚氏子孙,对于历史上的姚姓先祖误写其名,属于不孝,特表歉意,请有关人员也正确面对。)

湖北  姚高霖谨撰

壬辰初秋于东郊小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06:33:03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姚高霖,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壬辰初秋(2012-10)于东郊小筑,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4842&highlight=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1:41:31 | 只看该作者
国庆长假前,姚高才短信问我:为什么是姚僧垣,不是姚僧坦。
- {1 ?1 O8 f# h0 j" I0 }" o2 V我答道:据正史和中华书局。8 c3 N! H7 F& u4 i2 ~+ W9 X
8 C: B6 J" h# o. J1 ~# R) {& t
3天前姚高霖(姚高才)撰的《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上网。! W: T( Y( Z/ \" L' [9 e% {! }' E

4 M% m3 c& x6 X& u昨天(2012-08-07)姚高才短信告知:在姚网发表了《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请指正。. d, a( s/ b/ F3 F
     我回应:我读了,也做了简单回应,可惜你不上网,你应当将中华书局的注全文录出。问题与古版本有关,所以我说你未完全考证。我在外。3 A+ v+ ]& o! \$ W
     姚高才:我只是说,不可能大加考证,我只要说明白就行了。" N5 `- A& {0 x& i4 y8 e
     我说:你是说明白了你要表达的目的。若不赞同或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你参加讨论和考证吗?
. b; x. m- z- a1 X; b0 K     姚高才:可以各抒己见,我也可听不同意见。2 K: B! ^$ ?) ~  `2 D  ?. ~1 v$ T/ Q
      我说:好!各抒己见,求同存异或求得一致。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1:45:44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姚僧坦与姚僧垣》上网后,已有读者表态。9 ~5 C9 a+ p9 i' Z/ P) }, g* y

; h- ]+ j- \7 k; F' ~" x     重庆姚闻闻:这个考证是可信的。: i! ~, l; N8 E6 t. D6 E6 S" t
     安徽姚维侃:虽然后来连百度百科都统一以“姚僧垣”相称,但看了道海宗亲的考证,还是觉得挺有说服力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6:56:53 | 只看该作者
先做一下讨论的资料准备。4 U: U5 o" A4 q$ r/ ^4 ^
     议《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表》6 J: ]. `" P1 F, i
       安徽贵池姚维侃转了《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表》帖,对研究和更正和补充姚僧垣系的世系表很有好处,特再转于下.) d8 U6 n% W, J7 {; E4 a
       南京大学历史系张学锋在华夏考古2005年第2期上发表了研究唐代姚无陂墓志的文章,其文后附列了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图,我曾抄来发在姚网上,现再一次跟帖在后,以为研究之线索,或可参考。
" e! h5 ]+ I# P姚氏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表(这里略):
& d2 z* b# y0 J. U' C    原文表下有注:世系表主要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制成,其中憺、无陂、无陂子据姚无陂墓志,敬节据《旧唐书·姚璹传》、《新唐书·姚思廉附孙璹传》,思明一系据《大唐故朝议大夫上柱国杭州长史姚璹府君墓志铭》(开元廿三年)补。
$ m3 L1 e! v* l
. n' F, W$ n+ f6 z9 q
3 k8 K! Y4 v  W* o评论:- \7 d+ T6 a) p- b5 T% \
    姚维侃所转《姚僧垣以下五代世系表》,全文称“姚僧垣”。. t' |6 t& E8 P. w
    表作者南京大学历史系张学锋,是不是称“姚僧垣”呢?应该是。' [6 I2 P$ d) p* ?3 F& ~
    “注:世系表主要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制成,其中憺、无陂、无陂子据姚无陂墓志,敬节据《旧唐书·姚璹传》、《新唐书·姚思廉附孙璹传》,思明一系据《大唐故朝议大夫上柱国杭州长史姚璹府君墓志铭》”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旧唐书》、《新唐书》有没有“姚僧垣”或“姚僧坦”的称呼?是什么时候的版本?是中华书局或哪个出版社出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7:02:47 | 只看该作者
姚维侃在本网发表了《北周书•姚僧垣(附姚最)列传》和《北周书•姚僧垣(附姚最)列传试译》。
* N1 C& E5 a* |       姚维侃在这两文中称“姚僧垣”。他所依据的《北周书》,是什么时候的版本?是中华书局或哪个出版社出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7:11:26 | 只看该作者
大医家姚僧垣(或姚僧坦)有《集验方》行世和存世,今天医学界还在用。
# I0 W) P) {  J. G8 X; x$ l# Q- c    姚网站长姚尚明发表“姚僧垣之《集验方》”并附《集验方》全书。
! s; ?/ A2 X9 K; F8 ~, @    姚僧垣之《集验方》,是什么时候的版本?是中华书局或哪个出版社出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7:19:23 | 只看该作者
姚网站长姚尚明发表“姚僧垣——姚思廉的祖父》”,全文如下:
% b' e( ]7 j* ^% \' }# H7 ]4 g8 v    姚僧垣,南北朝时北周医家(499-583年)。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人。父菩提,为梁高平令,通医理,受梁武帝所重用。僧垣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讨论医学,酬对无滞。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获愈。武帝誉曰:“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九年(公元543年)还领殿中医师。十一年(公元545年)转领大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阁将军。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小畿伯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任太医下大夫。医术高妙,用药审慎精当,治武帝发热病,谓大黄乃是快药,不宜轻用,武帝不听,以致危笃。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能言,次之又治目,目疾愈,末乃治足,足疾亦廖。一生治验不可胜记,声誉远闻,达诸蕃外域。著《集验方》十二卷,今佚,部分佚文尚存《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 f7 r0 Q3 t  U3 A7 O  s# b. a8 a6 U% H5 T
    这人物词条来源?尚存《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是称“姚僧垣”还是“姚僧坦”?是什么时候的版本?是中华书局或哪个出版社出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7:54:19 | 只看该作者
[清]姚振宗编纂,《姚氏百氏源流考》.此书是光绪年间的刻板(当然不是中华书局误校对)。姚振宗称“姚僧坦”。0 F: S. A: ?) m7 x+ H# @
   姚振宗纠错:“湖(州)志陵墓志,周开府仪同三司姚僧坦墓在武康县南三里。按:周当为隋,僧坦当为僧垣,县南三里盖亦在石城山也。……”(见《姚氏百氏源流考P102)3 G4 b: C0 _. L$ }$ Q3 f( }5 J" a
; p, R$ [4 j; p$ ]7 f" _3 d
    我并不一定要承认姚振宗是正确的。“是姚僧垣坦,还是姚僧坦?”是个古老的问题,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不是去年我撰此文时想象那么简单。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0-8 22:20:20 | 只看该作者
上述教授所贴留言为读《说》文后,为直觉所考可信,未认真按文祥证,对我之妄评,实为轻佻之举,确不容我故在,致欠教授、高霖二宗亲及姚姓众宗亲,以谅此之轻浮,望不学我。姚闻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