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阳市社旗晋庄镇常湾村姚姓根在襄县 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2024年3月14日,许昌市襄城县姚姓宗亲一行5人来到南阳市社旗县晋庄镇常湾村认亲,给常湾村送来了一份珍贵的《襄县姚氏世系图》,彻底弄清了常湾姚姓的渊源,破解了困扰常湾村姚姓宗亲200多年的心结。两地宗亲饱含热泪,深情拥抱,弹冠相庆。
9 Q% \: x. y% G( [ l) [. M
据《襄城姚氏族谱》载,清初,襄县姚姓始迁祖子宽公的九世孙孝征,其长子翌,为武秀才,迁居南阳东唐县桐河乡附近。清末,襄县姚姓第四次刊修族谱时,拟派人到南阳探访,恰逢土匪作乱,道路梗断,未能成行。于是便将此事记录于族谱之上,以待后世修谱之人再次寻觅。1916年,襄县姚姓第五次刊修族谱时,再次派人到南阳桐河寻亲,没有找到。两个月后,南阳翌公后人回到襄县,告诉族人说居住地并非唐县桐河,而是距桐河约20里的常凹村。为了确认两地姚姓同宗,随后,此人怀抱翌公神位,再次从南阳来到襄县认祖归宗,于是两地宗亲相认,并将此事载入族谱。此后,南阳宗亲坚持每年去襄县祭祖,直到解放前夕中断。
8 ]* F+ p6 `9 d9 |5 ^! s! }2 d
% A1 I; F& F& D+ P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原因,两地宗亲失联。2023年底,襄县姚姓第六次刊修族谱时,苦于找不到“南阳常凹”,就在抖音上发出寻找南阳常凹亲人消息,但没有回音。2024年3月8日,襄县宗亲再次在抖音上发出寻人启示。当天,便有网名为“高庙种子站”的网友留言说:“南阳常凹现名常湾”,于是,襄县宗亲当天下午迅疾联系上了社旗县晋庄镇常湾村的宗亲。交流后方知,近年来,南阳常湾宗亲曾两次前去襄县寻根,2018年寻根无果后,他们决定单列一支,自成一派。得知消息,3月14日,襄县姚姓宗亲筹备会立即派五人前往南阳认亲,最终实现了南阳宗亲的归宗连谱。
& l+ \" P: C) }6 S S F. @" o G$ s3 L) x d- u: t
( |6 m# t W9 D( D, i 据《襄城姚氏族谱》载,襄县姚姓自始祖子宽公兄弟二人,其与兄弟分离时以半口锅为媒,二人言道:“纵吾二人终生不能相见,子孙中必有贤孝者不会忘记此事。”此后二人果然终生未能再见,半口锅于家庙中供奉六七代之久,后因躲避匪乱而丢失。当年,翌公从襄县迁居南阳后,因思乡心切,分别给孙辈起名为:祖襄、望襄、思襄、本襄、自襄、从襄、根襄、来襄、志襄、起襄、仍襄。社旗县晋庄镇常湾村姚姓,从第一世子宽到第十世翌公至今,已发展到23世,繁衍人口300余人。
$ a2 d+ D6 U a7 h 姚河予于2024年7月
6 o+ p6 ]5 A$ ]; d( j2 O ~ ~
: I% |+ g$ K _" C! j$ O6 e" ]
. Y! v& d) G: Q9 p& j8 J; g. G/ }' M$ h: V7 _
附: 河南省襄城姚姓概述 (姚瀛艇) 姚姓在全国分布的情况是“分散,⼩集中”,襄城就是姚姓聚集的⼀个县。我⽣于1923年3⽉,是襄城姚姓第20代。从我记事时开始,就知道襄城城内南⼤街、穆巷街、西⼤街、姚花园坑街、北⼤街、城隍庙后街、⼩关帝庙门街,都有姚姓聚集。城外乡间,凡以“姚庄”命名的村庄如城关镇所属的姚庄,⼗⾥铺乡所属的河西姚、前姚、后姚,⼭头店乡所属的⼭前姚庄,湛北乡所属的南姚、北姚等都是姚姓聚居的村庄。此外不以“姚庄”命名的村庄如茨沟乡的乔⽪村、孙祠堂乡的朱庄、杨湾等,也有姚姓散居。由此可见姚姓是襄城的⼤姓望族。 据《襄城姚⽒宗谱·始祖⼦宽公传》可知,⼦宽公原为⼭西洪洞农家⼦。元朝末年,因战乱及灾荒,流落襄城,为⼀杨姓⽼夫妇收留,招为⼥婿,遂在襄城定居。为纪念这对⽼夫妇,襄城姚姓祖茔有杨⽼娘坟,每年清明及⼗⽉初⼀,都有族长亲临或族长代表前往祭扫,以⽰不忘所本。⼦宽公有三个⼉⼦,⽗⼦四⼈努⼒耕作,⽇渐温饱,第三代即有读书⼈,第四代就有⼈做地⽅官,步⼊仕途。⼦宽公第三⼦名让,让⽣礼,礼⽣伟,伟⽣泽,泽⽣汝皋,是为襄城第六代。汝皋之⼦名继可,继可之孙名成性,⽗⼦、祖孙四代三⼈或在地⽅,或在中央均做⾼官,从正德到崇祯历经七帝⼀百余年,是为襄城姚姓最为辉煌的时期。 汝皋字舜卿,正德⼗⼀年(岁次丙⼦,公元1516年)举⼈,明年(岁次丁丑,公元1517年)成进⼠,为三甲第118名(据《明清进⼠题名录》),授⼤理寺评事。明武宗是个荒唐的皇帝,经常外出游幸,百官上疏谏⽌,汝皋⾔更切⾄,武宗怒,杖四⼗谪刑部照磨,世宗⼊继⼤统,⾸录⾔事诸⾂,复原职。世宗⽣⽗为兴献王 杭,即位后,按当时礼制,应尊崇孝宗,但他却尊崇其⽣⽗为兴献帝,⽣母为兴国太后,引起群⾂反对,当时汝皋官兵部郎中,遂同陶滋、贺缙等合疏,以慎典礼彰圣孝为⾔。跪左顺门外⼤呼⾼皇帝、孝宗皇帝。世宗命司礼监谕退,不去,遂系狱再受廷杖,谪都察院照磨。(详见《明史》卷⼀百九⼗⼀《何孟春传》)。汝皋在武宗、世宗两朝,两受廷杖,以直声名天下,但《明史》⽆传。清初襄城刘青芝撰《古氾 城志》卷五有他的⼩传。 姚继可字光⽗,号⼜轩。明世宗嘉靖⼗三年(岁次甲午,公元1534年)农历⼋⽉初三⽇⽣。嘉靖三⼗四年(岁次⼄丑,公元1565年)登进⼠第,为三甲第六⼗⼆名,初受南陵县令,为政清廉,有神君之号。穆宗隆庆⼆年(岁次戊⾠,公元1568年),以治最徵,选授四川道试御史,明年实授;奉命巡按直⾪宣⼤提督学政,以兴学育才振纲肃纪为⾸务。因陈⾔边务,指斥和戎之陋,拂当事意,外迁四川 事,分巡重庆等处。神宗万历四年(岁次丙⼦,公1576年),擢陕西参政,分守庆阳等处,屹然为西北保障,遂迁本省兵备副使,兵备定边等处,⼜擢⼭西按察使,刑名纪纲,⽇就振饬;⼜擢湖⼴右布政使,寻擢陕西左布政使,会计井然,毫⽆点染。时关中灾疹仍,⾢⾥萧条;贡酋潜掠,南蕃蹂躏,重以套虏多故,粮局徵发⽆虚⽇。继可拮掘应办,军民两利。⼊觐,即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宁镇与虏接壤,岁岁侵扰。继可恩威并⽤,制驭有⽅,边境得以稍息。万历⼗⼋年(岁次庚寅,公元1590年)以内艰归。服除后,以原官起,巡抚陕西。时西夏⽅平,虏众初伏,继可早夕调停,长⼦死焉,所不暇恤。万历⼆⼗⼀年(岁次癸巳,公元1593年),擢⼯部右侍郎,上疏请告,不许。时⼤⼯烦兴,任即奉旨提督⼯程。两宫⿍建,殚精以营,次⼦死焉,⼜不暇恤。次年再恳恩乞⾝,始予告归葬⼆⼦。万历⼆⼗六年(岁次戊戌,公元1598年)起复前官,仍奉旨提督⼯程,逾岁⼤⼯告成。万历三⼗年(岁次壬寅,公元1602年)闰⼆⽉任⼯部尚书。万历三⼗三年(岁次⼄巳,公元1605年)七⽉致仕。逾⼆年(万历三⼗六年,岁次戊申,公元1608年)六⽉⼆⼗⼀⽇病逝。讣闻,赠太⼦少保,遣官治丧,守⾂称制临祭者四。墓园在襄县城东三⾥沟西⾯⾼⾩之上,松柏参天,南与⾸⼭隔汝河遥遥相望,⽓象肃穆,令⼈肃然起敬。继可《明史》⽆传,但名列《明史》卷⼀⼀⼆《七卿年表⼆》(明代吏、户、礼、兵、刑、⼯六部尚书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合称“七卿”)。明万历末年焦竑编《国朝献徵录》卷五,有其墓志;明李维祯著《⼤泌⼭房集》卷⼀O九有其神道碑;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夏峰著《中州⼈物考》卷五及清初刘青芝著《古氾城志》卷五均有其⼩传。 * K/ G, g7 Z0 Z5 H. q7 j$ y6 Y
# H0 c! M+ D) B0 r' \7 T6 d9 j& Z( A# X, \5 r! N. t
! z+ D0 v( C5 Q/ T5 t2 Y
; S9 S& x# @ r
5 ^. o! l/ \7 A2 }$ H, F
1 U/ A* p2 S' V4 e& \+ Z. R8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