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4-4-13 18:30 编辑 ( ] M" ]! u' B' A
/ I$ v1 O+ Y& _. M% o9 E# g7 s& R3 w; ?" S& G: s, y
上海姚氏祠堂名录正文 0 h$ b4 y) |! s. D m
/ k& o5 ^( R4 f% Z4 ~/ q 广州姚钟尧迄今所知上海姚氏祠堂有3个,编号和排列于下。 ! \( M1 N) d) m0 n" k1 w
7 x& t+ U0 ^1 B$ W# F
YC沪Y001【不确定】、上海市东海姚家庙又称“姚大仙庙”,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姚家小庙路 见:祠堂 P278~279,供稿人姚良官——东海姚家庙与南汇姚家圈十世孙姚祖福(1906~1989)有直接关系:姚祖福字友才,幼随父迁至四团大沙路(今东海镇),就读于养蒙校, 尤爱书法、医学。师从南汇名医姚兰圃研习中医外科,学成后开设东海乡的第一家诊所,悬壶济世,为贫病者施诊给药不取分文,当地百姓称他为姚菩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东海地区群众捐钱建造姚仙家庙。 20 世纪 30 年代,当地流传着“天上姚仙家,地上姚菩萨(姚祖福)”的谚语。“文革”期间,该庙基本被毁。1998 年由当地村民自发捐款重建姚仙家庙,后又多次扩建和重建成现在规模,成为道家宗教场所。 # e3 [* _" ]7 n, U% h% h% W E8 ?
# D& Q5 }9 e2 T. j. a YC沪002【不确定】、周浦镇姚家厅就是姚氏祠堂南荫堂 联系人姚养怡-姚乃强父子——民谚“先有姚家厅,后有周浦镇”充分说明了姚家在周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族人姚养怡(1909~1992)字永年,号祖夔,南汇县周浦镇人。父早丧,家境贫寒,14岁赴沪谋生,勤奋嗜学,于古诗词深有造诣,为上海“乐天诗社”、《南社》社员、“上海市地方史学研究会”会员。生平创作古体诗词过1000首。搜集地方掌故不遗余力,其所辑《周浦小志》1949年钞本被上海博物馆收藏。编纂有《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周浦姚氏家乘杂咏》。所辑稿本有《周浦掌故丛钞》、《周浦文献》、《周浦竹枝词钞》、《周浦诗存》和《永定寺小志》等很有文史价值。遗有《养怡文稿》4卷。辑南汇县诗人苏局仙《蓼莪居诗钞》、《东湖山庄诗稿》极为精当,由上海市文史馆出版。 姚养怡的儿子姚乃强,周浦南荫堂姚氏21世,1936年9月生于周浦镇原刷布场街,2011年告老返回上海。1951年7月投笔从戎。执教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由教员晋升至教授、博士生导师,直至2007年走下讲台,享受军级待遇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视频「百姓口述周浦」,姚乃强教授讲述周浦姚氏家族与周浦的渊源。
. D Y N, Q$ v% @* g3 ~0 A2 a$ Z1 Q' k! v) i% y5 L
YC沪003、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新建路130号,姚光(南社姚石子)故居,张堰镇罕见的四进院落,含姚氏祠堂。曾是民国时期著名社团南社旧址,今是南社纪念馆,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姚光塑像和姚光家族世系图。姚光的两儿子: 姚昆群和姚昆田。 ! `" ^; \ m5 d4 e9 |; w
) Z& c6 l3 [0 U. h1 }4 I _结束语 广州姚钟尧所知的上海姚氏祠堂只有3个,分别分布在浦东区和金山区,其他13区是上海姚氏祠堂空白区。
5 J h- D* `" @& |& ^4 x $ H# V J* `: A! r, _6 R
参考文献 ① 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主编,《中国家谱总目》,全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截止收稿时间2003年),字数12,300千,ISBN 978-7-5325-5073-9/K.1151 ②路明(又名姚廷明),《中国姚氏祠堂》,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7年4月,ISBN978-7-5122-0968-8(简称“祠堂集”):十八、上海姚氏祠堂 P278~279 ③ 路明(又名姚廷明),《中国姚氏祠堂续集》,中国艺术出版社,2021年1月,ISBN978-99965-53-77-6,(简称 “祠堂续集”) ④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编,《中国地址邮政编码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2011年)
( C* K6 [3 p8 D8 O1 c, w# K. D" F(2-全文完) 7 Z6 {: \# o; U, {
9 F/ `# s6 X6 a0 @8 b& y* Z/ u' b9 H* }% j$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