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10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溪凹姚氏族谱·导读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5 18: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2-5 19:14 编辑
) c# l- |9 q+ o1 X9 g0 c; l- N" g& }$ s: v7 H4 Y
     敬启者:值此壬寅新春佳节,特向中华姚氏宗亲、“姚氏宗亲网”、“世姚会网”版主,致以诚挚恭贺!恭祝壬寅岁虎精盈盈,虎气凛凛,虎威振振,事业顺遂,阖家安康!
& ]% [# M2 l/ c/ p" T* J) W# K     清·嘉庆版《龙溪凹姚氏族谱》甚有价值,本人决定翻印200本分赠辰沅芷江黔川闽部分宗亲及有关省份图书馆、院校,以备稽考。翻印本附有本人所撰“导读”,意犹未尽,因续作一篇,今者委托晋江姚庆礼兄代为上网,叨叙辰沅“三公”祖原与迁徙史事,以期去伪存真,不再讹误而误导後人。是为至念。
' u7 B' X% w1 }; [, i. u' A       福州琴亭瞽耇姚恩健谨奉。壬寅初三灯下识。: z" t! b" J2 O* l
" K+ v5 l  v. O  m( L; G: s
       补注《龙溪凹姚氏族谱·导读》摘录页码暨叨叙
      沅州嘉庆版《龙溪凹姚族谱》记叙辰沅姚氏唐宋本源、明清世系,对闽漳州、辰沅黔川姚氏溯源归派颇有价值。对此,本人在翻印本中首页特撰《导读》一文,旨在说明:“三公”传衍有自:非江西滥泥湾,乃龙江天宝山!此文2018年初草撰之後,即上“姚氏宗亲网”公示“三公”祖源,缜密考辨,解惑释疑;盖时未翻印,故无编码以注明出处,为难读者检阅,恭丐谅宥。今斥资翻印,加编页码,为便于检索、循流溯源,特将《导读》一文中有关源流引文出处,补注如次,其它恕略:
      1、“唐初住在漳州。有宋聿兴,持盘向洪都而胥宇。大明定鼎,携手望辰郡以爰居。宝磁三片各珍,鼎足三区列势,更期世系无分。“建祠龙市,庶几明伦有地。”(见P56-57页乾隆四十四年姚文贤序)
      2、“念我姚氏,始自有虞,递衍预(豫)章。今盛,迁于辰沅者,累有馀世矣。”(见P66页康熙二十二年姚大玙序)
      3、“自明永乐时入辰沅三百馀年矣。”(见P80页康熙四十九年张家晟序)
      4、“始祖良珊公,起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许家港滥泥湾。明永乐时,奉诏来辰而迁于沅。”(见P104页雍正七年姚国宁序)
      5、“由蒲坂迁福建漳州,住孝贤坊下里。”(见P158页姚文贤《姚氏谱传》)
      6、“其後裔匿迹闽省漳州府城西北天宝山住。及姚荣出,偶因夜游,忽见有明珠从所住天宝山中飞府城东北、九龙江内······仅得八方炉子一个,携归,延相玊者视,为八宝磁炉,又名皮玊花盘,因珍藏之。後而流寓江西焉。此一脉,本支之不紊也。”(见P165页姚文贤《姚氏谱传》)
       7、“永乐十四年,奉旨征各处殷实民户、财力俱备者,适辰州安插。姚荣裔孙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应诏来辰。······”(见P186页姚文贤《姚氏谱传》)
叨叙:纂修《龙溪凹姚氏族谱》殊非容易。雍正七年姚国宁草纂、乾隆五十八年姚文贤参订之《姚氏族谱自序》云:“故有难焉:年远迹更,正如杞宋虽存,文献伤其不足;犹幸族中所遗,各计其支,各详其字;或一支而全得者,或数支而失半者,有焉。予虽不敏,委曲求详:“考高曾之发脉,察遐邇之由来,鞠子孙之分派,访之故老,参之传闻,草创成编。”可以想见其艰辛备尝之情景,知其搜寻残篇之劳苦。
      然而近年网上讨论“三公”祖原与迁徙,各异其说,凭添谱乱。细究之,殆未贯通读谱、比对文献而后按逻辑辨析之故也。厥如本源,该谱诸序“线条”明晰可循:
      A、唐初。“唐初住在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府城西北天宝山住”。
      B、宋初。至宋,序谓“及姚荣出”,固然不详其为房支、辈序。但姚荣为漳州人,家住天宝山麓、九龙江畔无疑也。宋时有一支迁南昌:“有宋聿兴,持盘向洪都而胥宇”,“後而流寓江西焉。此一脉,本支之不紊也”;这一支是“姚荣裔孙”无疑也。
      C、明初。“大明定鼎,携手望辰郡以爰居”,明永乐十四年再迁辰州,乃“姚荣裔孙”即所谓“三公”者也。(健按:胥宇,都建有屋宇)
      由方誌与谱序可知:
      A①、唐初。闽省姚氏,唐初始迁入,落籍漳州府漳浦、龙溪等县;
      B②、宋初。至宋,有一支後裔出姚荣;姚荣一支後裔宋时迁洪都;
      C③、明初。洪都一支“奉诏”再迁辰沅。此“三迁”流线清晰若河汉!
      且此“三迁”人物可考者,是:
      1A、唐初。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姚姓“府兵”自固始迁闽,代表人物是“府兵队正”姚廉洁。至今漳浦后姚村人仍传:“祖上是随陈圣王迁来的。”
      2B、宋初。某支姚姓“府兵”生姚荣,住天宝山下九龙江畔(入江捞明珠事在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姚荣裔孙宋时迁洪都。
      3C、明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姚荣裔孙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奉诏”“适辰州安插”。此三迁三段天(唐、宋、明)地(漳、洪、辰沅)人(廉洁、荣、三公)若北斗七曜,粲然时空,朗朗千秋!缘于时间跨度甚大,行文跳跃频繁:一语“及姚荣出”,从唐初跳到宋初;一语“姚荣裔孙”,从宋初跳到明初;自明初再跳到清乾隆五十七年;三次跳跃,跨度一千一百多年,昭穆世系无法溯及,可以理解;或有错谬误解,应予鉴谅。此谱价值不容低估,吾人尤应感恩、珍惜国宁、文贤、胜玢纂修、梓刻之遗泽。欣逢盛世,正值治谱佳期。有心同志者,稽古惟勤,考辨正误,笃力复原族史。此诚至要者,谨祈!
          天宝山中,明珠七曜千秋灿
          龙溪凹上,皮玊三迁万古传                  
          福州琴亭瞽  姚恩健  壬寅初三补叙

+ Z$ o) J/ j& 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2-2-6 17:36:03 | 只看该作者
川~姚波云:
$ h  h; f' e8 g* n, T) |     万历序(作者一龙云从氏)是三公后。
7 W: J5 Y& W  O8 y% X7 f      惟与一同辈,有用一,大部分都是用惟。添与天同辈,政与正同辈。0 I" x& h) c/ X3 i
      关键是三支姚都来源于这支,单说三公一支为这样,兆大公、永隆公、常德姚也是这样述之,难道凭空推翻
& E8 i% d5 v' }9 v      一篇合谱序翻不了天的
. _$ K' j* L. F3 W  U) x. F7 t2 g+ I9 O6 T
川~姚波说的“ 一篇合谱序翻不了天的”合谱序,是指下列清乾隆年姚文贤撰国宁公族谱序("合谱序"),国宁公是永隆公裔:
2 i- k2 v, B4 }3 a4 G  Y- q, T, R, _
; ^) f" t3 J$ o  k% a
" G) }6 ^& s9 J9 V國寧公族譜序
& G6 q( l- |0 B8 @4 i$ s1 N! H 姚氏族譜自序
2 t: E: [! H; B9 B/ w    粵稽帝胄之譜,演於天潢。士民之譜,關乎世系。其義甚大,所舉匪輕,無非欲其正名分、定尊卑,而使世世無容紊也。故堯篤九族,而親長之倫正,周不遺親,而昭穆之序明。所以覩前代之全倫,豈忍任後人之失紀乎。故欲定世系之傳,必當從宗譜之序。謹按姚氏,固虞帝之後裔也。虞帝生於諸馮,居於姚墟之地,遂因以為氏。其後子孫,或列土因以列族,更以分宗,支屬蔓延,而散處天下,隨在各省,皆族焉。* v" Z, X$ U4 x; r
    僅述吾始祖良珊公,起自江西南昌府豊城縣許家巷濫泥灣。明永樂時,奉詔來辰,而遷於沅。國歷多朝,人經數代,其間治亂相乘,滄桑幾換,廢興存亾,難於盡述。萬歷全盛之世,吾族人文標炳,耕讀相兼,不改起祖遺謀之範。傳至崇禎末年,兵火流離,吾族之眾,十存一二。迨大清定鼎,順治之初,而我沅尚在清明混宇。至康熙元年,人民稍安,又因吳逆兵變,人雖不乏,終聚散無常。至康熙二十年來,宇宙清平,殘黎復業,吾族教養生聚,漸次殷繁。橫經者,奉聖人之訓。課農者,安本分之休。人文漸起,世業日隆。雖不能媲美於先人,而熙熙穰穰,紛紜錯出,星分碁置,輝映後先。是人才之盛,為邦家所推重者,誠不乏人,謂非先世之盛,而後啟之昌乎!沿至於今,同源分派,人遠世遷,茍譜書不作,安知祖宗之源,子孫肇分之地也。恐即邂逅之間,視親族如途人,待同支猶異姓,而世序尊卑未免有冠履倒置之虞。
& k7 |0 G7 O* `* _    予也有懷於斯,每同宗人族眾商之再三,故有難焉。年遠迹更,正如杞宋雖存,文献傷其不足。猶幸族中所遺,各計其支,各詳其字。或一支而全得者,或數支而失半者有焉。予雖不敏,委曲求詳。考高曾之發脉,察遐邇之由來,鞠子孫之分派。訪之故老,參之傳聞,草創成編。幾經歲月,今以工竣告成。俾後人家藏其籍,展卷間,祖宗之昭穆,子孫之世派,森然目睫。任百世逓遷,東西南北,而循流遡本,皆得根源歷歷,不致世系混淆,尊卑倒置。
; A  X' C( W  p9 g    後世子孫,能以修譜之心為心,則世守不替,宗風永振,不更千古為昭也哉!是為序。1 w. f) o7 R4 _; p
    旹
1 v, G3 B1 p( b& J/ T  ?  }雍正七年歲次已酉季春之吉裔孫國寧草纂: B; I; F% ~$ |' o! I
    越6 N5 Q* H3 [/ J) ~: ~
乾隆五十八年歲次癸丑仲秋月十八世孫文賢參訂
5 S0 E$ m8 a) R! S& v: C, D6 T7 i5 F1 w8 R

7 `: m) Z5 e2 Q2 y, y5 l$ a) c4 ^川~姚波 之谈(2022-02-06)2 a1 q, f2 u% w" f0 u& k
        国宁公是永隆公支。) g. X6 i. l& ], X& D. l1 z' W
        文贤应该不是三公文字辈的。三公文字辈是明初后,大约明弘治年间。清嘉庆年间哪里还有文字辈呢 。' @+ r$ q4 h) x
        现代较为真实表述的是云南永善 安岳这几本。8 {) l$ e  }* b$ V* z  z: O
        永隆公支系现今在新晃和广西。
8 l2 d8 n8 F& o. b& ~        别人(永隆公,兆大公)早于三公入湘。江西共祖,三公的堂兄弟。 荣华富贵福寿六兄弟。三公是总贵的。/ b& H/ D9 ^8 Q' V1 h) O
        这谱把他们接为文献公后几代 。你说不出乱子才怪 。当时可能忍气吞声,后面壮大了还会吗8 n8 q' O8 B( L
        荣恭公乃文献公后。拿着七字派还是要记老字派,这个问题难道不是问题吗。
! O0 b# |% L9 u1 g        [贵州修文这里还有以“世文思……”字辈轮流转的。]遂宁,青川也是。青川是明代迁出,志子辈,是有记录最早迁出来的。9 z2 V7 A5 j! G0 i( C9 K' p
        湖南与外迁记录有别8 x: E, a' b' g% \: a9 V( h
        主要还是世龙、世虎子,差别。
9 w" A+ k, t8 s        湖南与外迁的相反。外迁记录一致,湖南当地的记录就不同,张冠李戴了。
& R2 i' F2 E+ X5 a7 K- v        (那时)文字辈好像才21人,思字辈44人。; L% l/ v6 [$ ?5 Z
         我们(四川蓬安)是明字辈修谱。华字辈再修合成。明字辈是入川出生的。
) [# n) _! W. z8 l8 m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22-2-16 19:3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2-16 19:46 编辑
; [/ e1 K7 M( w
! Q1 J5 R0 s0 N+ m2 N/ ]6 R* y6 J据考证,明朝时期为防止家族做大,影响时局稳定就有规定,始迁祖即为第一世祖,是为始祖。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三次颁旨对家谱严格审查,明确规定始迁祖就是第一世祖,即为始祖,禁止上溯。
! M) Z1 B, O1 [0 n$ {3 P- M你敢保证你家谱里没有野鬼?看到自己家谱世系完整直通舜帝还沾沾自喜吧?
! }/ a  c4 r2 Q
" w5 [' K* |5 J) r; Q' Z% L# |$ r" ?& y/ b1 m5 {% r
全国范围内的谱禁正式开始于乾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抚辅德发现该省存在同姓不同宗的家族合族建祠的问题,而且民间纂修的家谱随意攀附,十分荒谬,于是他奏请查禁祠宇流弊。乾隆帝予之高度重视,在上谕中要求各地督抚留心稽查,着手整顿。此后,乾隆朝的谱禁政策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严禁的范围由一省推广至全国;二是严禁的内容是对谱系中僭越现象进行规范;三是严禁的对象是全国各地宗族普遍的修谱活动。
% K$ w1 Q/ m1 C9 v) K乾隆中后期,谱禁力度逐渐加大,谱禁内容不断扩充且具体化,尤其是在四库全书纂修前后。清廷借修书的机会,彻底清查全国书籍,在此期间遭到禁毁的书籍无数,全国各地的谱牒和方志等也难逃厄运。这期间由于犯禁而招致严厉罪责者并不少见,比如乾隆三十年福建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乾隆朝采用政治力量干预民间修谱的谱禁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出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进而强化自身统治的需要。) p& H* u- |: s6 ]) F

, T8 Q" |5 l/ y, M/ w- k4 B, z      具体来看,谱禁政策的执行力度各地存在差异。有的宗族因此家破人亡,谱毁无存;有的宗族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核查重修,适当变通。后者较为普遍。当然,这也和各宗族的应对态度有关。在谱禁政策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宗族若主动配合审查,积极重修,或许能逃过一劫,息事宁人。5 ?/ f3 d+ n5 C# |

  l8 t) T( J, A; t( x/ O"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2-2-6 07:31:04 | 只看该作者
川~姚波 发言汇集
6 |% R8 A; k+ `' A' q2022-02-05夜晚
0 f4 A$ z$ `; v& F( y9 E8 a6 f  ?7 z
就是最早的万历序留下的资考修谱名单上,就出现思廉公裔,后面谱有零星记载常德姚氏迁辰州失入叙,侧面也印证有共修怀疑。但万历序是来源新昌,肯定是江西。% e4 p1 U' {! _0 Y5 W' J5 I
现在要佐证的是那个思廉公,是十八学士的随唐思廉,还是三公后的思廉(思字辈)。但我倾向于随唐,自己这族不大可能单单注明。. x4 @) C$ x" J' F- W5 x# s
龙溪凹谱后才出现的夜明珠,等等。康熙序也没有这个。. |9 L4 p% H# c& ^
变化大的,主要来源于新晃。因为这支家大业大,勤于修谱,一次一变,弄得后面都犯糊涂,自己人都不敢随便采编。
3 e; k/ E3 D" K- f; W' p4 |8 h3 H9 P侧面反映了荣恭公的大逆而非要单独出谱,改派。# P# K9 S3 E! y% Z# l. F2 I+ ?
几进新晃商议,而最终没有以家族官版,这本身就是立场问题。* l1 L$ ^  H1 d$ G
/ k  a: F3 a" c9 f
[礼先 云: @川~姚波 :关于龙溪凹谱的叙述,之前恩健老也曾经撰文让庆礼上网,现如今他老人家再撰文并独资赠谱,庆礼对此举虽不甚了了,但凭本人与恩健老交流交往这几年,坚信其中必有可取可信之处。]' m- k3 L7 n# I, z8 G  G. P
可信度高,为什么新晃后面的不用了呢?
% W/ G  X# ~1 L6 T4 p* a. l关联度非常高的另外二公,为什么不与新晃合流,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的。
$ M& w6 ?" K  F: n0 g! j6 Z连世龙,世虎二公子孙都错接,没有弄明白,你怎么看。7 A7 {; O! H; f
[礼先云: @川~姚波 :此事难说,或因历史所致,或因老毛所为,造成谱系紊乱,众说紛紛,诚非我辈所能,奈何[流泪]]$ A  o! {! l; @. Z# k7 }
这个当然不排除,个人理解会意,不主导任何观点。
, m9 F2 F% @' ~% o( x) x单看新晃出来的谱,每版都头头是道,连续看就难说了。
; z  L) W) u6 d% t$ d[礼先 云:能真正看谱,读谱的,姚网、世姚会网也就百数人而已,何妨坊间?兼且固执者不泛其人,或许这就是恩健老所沥心的。]
  b4 z) U) h; k. c4 k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22-2-9 12:2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2-9 12:28 编辑
6 N" _9 v/ c! x: r( h9 m
( |0 M; J, o* ?: G8 C'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广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五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了广告代言人的连带责任:“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h9 F8 O, F+ E' Z7 p; o

5 d( B' S, q. Q7 ~) g) z# i& Y, r3 J3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6 N6 J9 S$ V' n, [# {
, ^4 `* @2 a( Z' W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项,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增加了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n+ z( A- ^# _0 L8 \- p& W$ r* U& \* Y/ J( L0 V) S& O6 J5 P0 J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22-2-9 02:4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2-9 03:22 编辑
  S! X- g, `$ }. A# ?9 b. c6 K) |( F" E. ?, d
三公后裔家谱始于良能公后裔,创始人乃居沅陵六都五图七甲一龙公。一字辈来源:据族谱载,现居正宗祖源地江东支发祖一士公入泮时,宗师将惟字改为一字,又有改之字者,故派内增一字、之字二派。' M( W3 U, _  I8 Q2 O  V# H, n
原本我良能公后裔家谱简单如白开水一般,始乱自珊公后裔文贤公续修,离谱于酉阳籍珊公后裔荣恭公,时至民国新晃珊公后裔将家谱世系直通舜帝一飞冲天。6 C$ c+ M( b$ M0 j  K; S
清末珊公后裔复禄公代修会同望东谱开始影响不明就里的能公后裔家谱,好在能公后裔坚持己见,并没有抄录通天世系,但家谱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已经开始受到影响。
) o0 U5 q, l: S$ ?) N; a. g  J- N2 r还原老谱真相,好在有外迁支系抄录能公后裔老谱者一直未能联系上祖源地而得以幸存。能公后裔发现家谱乱源开始在祠堂树立石碑刻字纠偏始于雍正元年,再纠于乾隆五十七,复纠于道光二十五年。三次在祠堂里立碑刻字,两块石碑现在还保存完好在祠堂内。可惜后世修谱重视碑刻内容者甚少。得以出现今天三公后裔家谱之乱局。至今还有不明就里的三公后裔将乱谱当做宝贝,可悲可叹!6 N9 C% u1 R4 l$ i% x. e

/ P- u1 D4 m0 U甚有不懂家谱的能公后裔竟然说新晃珊公后裔家大业大等此种种,殊不知能公后裔字辈能引领西南五省至今的原因,岂能用家大业大所能形容得了的?真是可笑。% `8 j% R( J/ |: ~& w3 q

8 [, v/ e1 u/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2-2-5 23:31:40 | 只看该作者
世姚会网总版主  川蓬安姚波云:
7 w8 x5 C! y+ F( M$ q9 f% G7 G龙溪凹姚氏族谱•导读5 P  R9 r3 C. Y; w1 s
http://bbs.yaogens.com/forum.php ... 26256&fromuid=4% b, t7 @0 _( s3 G
(出处: 世界姚氏宗亲网), g7 O9 u+ |$ U" h

# D) a; d: h+ ^3 `  `9 L本谱是与永隆公合修谱,三公后面的谱基本上没采用了。
5 Z0 H9 M# f& o! V% B5 E上面把永隆公弄成三公永字辈排的。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M3 k1 U2 j9 S$ u& Q
这谱现在双边都不认可。没有什么意义。6 e! H3 [4 X4 y

; @/ d/ W0 F  P新晃珊公支的强势,导致偏激,因此产生的众多误解至今耿耿于怀。. b# ]/ P- a. y3 a8 o1 b8 ?3 F
双方都不往来。
+ i: S% X0 [7 L: I4 e- b0 K/ U' q2 Y3 y6 f
永隆公是三公堂兄,早于三公入湘。
+ t' r% z7 m" j. q* c; l8 v8 d龙溪凹不是三公。是永隆公祠。姚大榜这支。1 \" P2 V! |% [
  C$ ~" |, O: P7 g5 w5 S
@礼记 
. ^1 e' @4 g6 c) o2 ?% N* V1 y@礼先 % p. P- P, e9 Q8 J3 E$ s9 L
@川~姚波 
7 y; m! \) c( J* f( G- w6 d5 O将姚波在本群的发言汇集于上。转不转给恩健老由你们定。
3 t4 b. T! R. m& ^5 O; i7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22-2-6 08:00:56 | 只看该作者
尧曰:
6 J9 R" I4 H% c6 t* v
/ M# i% G- F" k礼先 云:
1 N  ?. d. A' X9 V8 V& p@老头子 :您辛苦,大老晩的,还在为姚家族事操心,诚如您老所言,三公裔姚氏的谱和事,众说纷纭,颇复杂。教人莫衷,也因如此,恩健老此文权当石投水池,清也好,浊也罢,能激发轩然大波更好,您老认为可是。​
, J7 s! U) n4 a. u1 n" i$ O
  ^; T% V) C- a3 G" `9 k) X) |  @9 S* L' S# l;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2-2-6 08:20:28 | 只看该作者
@礼先 早上好+ h. V/ L3 w1 g& }( ~
恩健老曾经撰文,现再撰文并独资赠谱。
' }3 K; ~- C4 a3 [. o! j( g5 k1 z' H" y) Q& F
请庆礼为我寄一本清嘉庆年版龙溪垇谱,或买或赠,谢谢。恩健老年事已高,不直接劳动他。
) g* m) a0 {; h0 s' f9 _' p9 U# `  I) H$ Y. h0 Q5 {
@川~姚波 
6 h0 n/ y* K$ J3 V: s" h恩健老持有的嘉庆年版龙溪垇谱,是不是贵州松桃姚松勇所赠?是不是孤本?) z! I8 [( U9 D' B, I! m
你读过全谱?为什么恩健老复印200本时要加注页码?- H1 _$ b3 ^3 A;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2-2-6 09:45:5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2-6 08:20
7 d" o) g0 b4 n@礼先 早上好
* b2 @- y5 U6 N( F4 a恩健老曾经撰文,现再撰文并独资赠谱。

" y8 Q) c- _: O' S3 d恩健老回复:即将付印,奉赠诸研究辰沅“三公”者。加注页码,用阿拉伯数字,为便于检阅,无碍原版。
* L+ L8 L& V: |$ Z4 }7 ^7 e: k$ ^/ B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14:09:2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2-6 09:45
9 c6 E3 r- J/ H2 _2 Z4 k( m恩健老回复:即将付印,奉赠诸研究辰沅“三公”者。加注页码,用阿拉伯数字,为便于检阅,无碍原版。

2 E; c. m6 i! `$ O1 y$ D$ s针对姚波所发,有关谱序,恩健老,回复如是:
4 W6 }2 l7 }1 |4 i" `' u- Y. M' M此序,说史却未必知史。问:莽汉封为代睦侯以奉舜祠者姓王?不是姓妫姓田?& T1 Z$ g1 u5 a0 q) ~1 c
汉侍郎姚云,迁硤石,生荣,出姚崇贤相,请核对渑池姚氏族谱,我想姚学谋先生一定茫然。至宋,出三状元丶出姚勉,请核姚勉集或雪坡舍人集,当可自打脸。
9 k: S# l& `/ p6 w" R古人序姚,未必皆合史,今人读之,宜多比对丶参证而后按逻辑定其自洽与否。仅依一篇断定,复不依逻辑与文献,古人之文可嗤,今人之说可笑!

3 a3 X$ o" x( c2 `' S2 W5 P% B1 H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2-7 09:4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2-2-7 10:43 编辑
% T/ ^1 z: O* ?, ?$ |. S0 A
pszyyao 发表于 2022-2-6 17:36
! y/ B* N5 h- f9 P+ K+ Y; x4 X4 s川~姚波云:
; C5 w3 v$ D' }4 d8 Q9 j     万历序(作者一龙云从氏)是三公后。
8 U( e& G5 S+ ?2 k3 f      惟与一同辈,有用一,大部分都是用惟。添与 ...

% v% I5 g; N4 p细读姚波所发多份谱序感觉:大都语焉不详。这也许正如谱序中所述:“國歷多朝,人經數代,其間治亂相乘,滄桑幾換,廢興存亾,難於盡述。……傳至崇禎末年,兵火流離,吾族之眾,十存一二。……至康熙元年,人民稍安,又因吳逆兵變,人雖不乏,終聚散無常。”因而误漏百出,难怪恩健老有:“古人序姚,未必皆合史,今人读之,宜多比对,参证而后按逻辑定其自洽与否。仅依一篇断定,复不依逻辑与文献,古人之文可嗤,今人之说可笑。
1 P8 f' X. H3 b8 O3 C& c" C3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2-2-7 09:49:2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2-2-7 09:41
8 l. {( e( r! c4 A& \  H6 J/ ]0 |( ]细读姚波所发多份谱序感觉:大都语焉不详。这也许正如谱序中所述:“國歷多朝,人經數代,其間治亂相乘, ...
) M4 C! L3 m: K) A% g
语焉不详是姚波发帖或回复的特点,但他知道的三公裔姚氏乃至四川姚氏情况比较多,又肯又敢发言,这是他的另一特点。
2 j. q6 ^) Y: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4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