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28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近代江西中医界名医“四大金刚一尊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4 09:0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应琰 于 2019-5-14 10:45 编辑
( o! e: A, \' n! K/ @4 X/ O6 s8 s, A
    标签:名医  ☆国美 江西 金刚 穉山    分类:经方医家     来自(2011-04-25 21:32:51)  铁杆中医论坛 7 ^+ ?' G# w* L, a$ K/ C

% _( a+ A- \( [+ w2 C    姚国美(1893—1952),字公裳,号佐卿,江西南昌县人;姚国美出生于中医世家,系黄帝御医传承八佰年,有家谱可查巳祖传十代。十八岁时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江西医学堂,曾得到名医文霞浦的精心教诲,次年即独立开业行医,逐渐名声噪起。他操内、妇、儿科,精于诊察、遣药,往往医到病除。中医学家谢双湖称赞姚国美医术精湛。姚国美治病,取法和缓,精于诊察,遣药不敢稍有疏慢。他曾说过:“医和、医缓,古圣以此自称。议病果真,方药自然中肯。”20世纪20年代初,姚国美被公举为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会长;姚穉山被公举为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监委主席。1929年国民政府意欲立法废止中医,他与医界及广大人士极力反对,始告寝息。同年,他带头捐赠三年诊金募化重修佑民寺,兼售中医书籍,并设门诊部为劳动群众治病,后来南昌有“请了姚国美,死了也不悔”民谣流传。为改变中医教育靠“父传子、师传徒”的落后状况,以振兴中医,培养人才,他于1932年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自任教务主任兼病理学、诊断治疗学教师。后又在庐山开办高级中医人材进修班,将优秀毕业生加以提高,其中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孙书伟、杨卓寅、王家瑞等,后来均为江西中医界的中坚。
1 @# @! t6 \$ y+ N& e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中医事业,创办了江西实验中医院,邀他出任院长,他由衷感激,欣慰平生夙愿在新社会得以实现。姚国美逝世后,留有中医教材《病理学讲义》、《诊断治疗学讲义》,该二书约于1933年经姚穉山老先生修辞润色脱稿,由 “國醫専門中醫學校”内部印刷,作为该院的大学本科教材。现二书合为一部取名为《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讲稿精炼,诊断治疗的关键处阐发详明,多有点睛之笔,对学习中医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 ]/ E6 p! T: y1 s9 X1 J     1949年南昌解放,不久党中央批准江西创办中医实验院,基建经费恰恰为二十万元,历两年即已告成。省领导有意邀请姚国美先生出任院长,时先叔卧病已自知不起,骤闻喜讯,竟狂欢如儿童。家人为之诧异,盖平生夙愿,得共产党领导才算完成,一时喜出望外,不禁啼笑交作,热泪挥洒,数日即安祥逝世。逝世之前一天,仍曾力疾起坐,为人看病。逝世之后,吊者盈门,出丧之日沿途设祭,络绎不绝,其医效之深入人心。   
" @( W  @+ b! X+ {; g" B9 D6 T" S姚国美先生一生可谓与学用祖国医学相始终。事业虽非过分伟大,但隐隐具有教学、临床、科研三结合之雏型;著作虽不算多,但隐隐具有以科学方法整理古典医学,使成较明显的系统,而且言简意赅,无一言无文献根据,亦无一言无临床现实意义,不失为理论紧密结合实践之创作。所以它的作用,虽然出于江西,但流传外省,辗转传抄,几乎形成学用一致的江西风格。其侄子姚荷生,江西中医学院终生名誉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 U& Y- @! s0 \7 s$ S: i/ ~
5 K) M: `! l  `* v: ]) |
    姚穉山:(1870—1952),字繼鍢、号本崇,江西南昌县人;姚穉山出生于中医世家、祖辈世业医,系黄帝御医传承八佰年,有家谱可查巳祖传十代。幼读书,攻科举,举廉生;后因废科举,秉承庭训,14岁刻苦专研岐黄之术,精读医道自《灵》《素》《难经》而始,又遵熟背先贤金元四大医家著作之旨,熟心熟读、博览群籍、沉思力索、常彻夜不眠……。随父世培公游学直隶省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悬壶济世十载有余,尽得其传。世培公悬壶直隶,享有盛名;祖父盛杰公亦为乡里名医,治病救人,随行方便,医术医德,誉满乡里。先生于32岁时由河北返回故里,悬壶南昌,名满江城,抱济世之心,以精湛的医术,对妇科疾患及疑难杂症,莫不药到病除,当时就有“请了姚穉山,胜过吃仙丹”之民谣。
5 j: I3 A  |% ?+ t    先生与姚国美、谢双湖、张佩宜、张心源、江镜清等人创办神州国医学会,任该会监委主席。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教育为本,先生独具慧眼具有远见卓识,执意宏扬祖国医学,培养中医人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遂愿与神州医学会同仁商量,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积极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现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夜以继日亲自校阅并修辞润色(侄孙)姚国美中医教材。造就一批优秀中医人才,成为我国近代中医界泰斗,如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等,均为国家特殊科技人才,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作出了卓越得积极地贡献!大黄先生、名噪杏林。先生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方法具有独特见解,特别对气机的升降,血液的流通,脾胃的健运尤有独到之处。如在用药上,恒以大黄与干姜配合,当归与紫苏配伍,栀子与厚朴相伍,大黄与川乌合用,干姜与黄连配合等;说明了先生独具匠心,运用灵机,辨证施治,泛应曲当,著有《伤寒论金匮补正》和《临证心悟医案》两部传承珍宝巨著。
4 G# g- b# Z& B. {      一九四九年南昌全城解放爆竹喧天,先生喜出望外,拍手称快,一致庆幸总算盼到尽头了。先生思想新颖,平易近人,破除迷信,适应潮流,对待新鲜事物非常欣赏,接受很快,平时订阅三种报刊:上海申报、新闻公报和江西日报,若白天诊务繁忙,晚上抽暇也要浏览,先生目光远大、心胸宽广、修德养心活到八十三高龄。先生号本祟,就是以姚祟为榜样,常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事实上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良医,一生冰清玉洁,为国家分忧,为民众解困,医德第一,医术高超,堪称医界典范,永为世人所敬仰的表率。其长孙:国家级名老中医姚奇蔚就是其弟子。' i+ h) n% H) w; F' m9 S
其中儿子:姚舜文没有继承祖业,而是从事的教育工作;姚屏,号舜文,乳名新世,谱名武宪,8 |- }% D# q" F1 J& S) k
1911年农历二月初五出生于南昌县斗门村,中医世家。在家中行三,从小受父母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茁壮成长,由初中而高中, 1933年春
' a) P* v3 }; ]4 v' `7 L' S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7年秋在暨南大学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本科毕业,为文学士。姚舜文从事教育工作一生一世,先后创办‘四所’私立学校,即解放前〖私立东南国医专科学校〗、解放后〖诚信会计学校〗、〖洪都业余学校〗及〖中华业余学校〗为国家培育十万以上人才!; ]* G6 Y6 Z$ {/ y& W
" J) u5 ^0 n  A- Z
     谢双湖:(1880—1951),江西清江人,清末秀才;年少家贫,幸邻村有一个精于医学的姓杨的举人,看中了双湖聪慧好学,既欣赏双湖的才华,又同情双湖的处境,当时正好碰上废除科举、提倡新学,便特地聘请双湖做自己的家庭教师。他对双湖说:"你是聪明后生,将来大有希望。但是生儿育女以后,何以为生?如果不嫌弃,你就教我的小孩读书,我教你学医。"于是,谢双湖便一面教书,一面学医。后学有所成,悬壶乡里,常以经方重剂起人于沉疴,民间有传唱:“请了谢双湖,死了也心服”之谣。
! q+ B1 d8 ?/ _( [/ s. T/ O- N% c    谢与江西名医姚国美、姚穉山、熊鼎成等共创南昌神州医学会;门下桃李,多为江西中医界之中坚力量。谢秉性刚直,重信誉,自认以医治病而不可以以医自瞻,故遇到贫病每每步行送诊送药,而于富豪则必备轿收取重金。商界仰慕其名,争先罗致。抗日战争后,家境破产,信佛,居赣州及樟树之寺林,不悬壶,每遇求医者,必先推荐给学生,喜治学生求教之疑难病例。谢曾以白头翁汤治疗尿闭,后屡试屡验;谢之长孙,患伤寒,高热持久不退,谢处以大剂量大黄、芒硝、犀角等,其媳私减其量,至五剂方退热;后邻居某寡妇之子亦患此病.其媳即以所减剂量之药连同晒干之药渣送服.亦愈.著有《伤寒论批注》手稿,惜因战乱丢失,未能刊印,甚为可惜。
, N8 P# O% M' G1 O. L3 j" [5 ~ ) x0 v2 L( d. E! I) e
    张佩宜:(1863—1937)字恭甫,江苏镇江人氏,自幼从扬州名医李宏道习医,又在扬州小茅山攻读医书,学业有成后,张佩宜来到南昌,投奔亲友开业行医。先生医术精湛,擅长于治疗内科疾病及妇科病。现张氏传人保存有张佩宜撰写的部分医案。张佩宜的医案以温热案为主,能药到病除,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先生熟谙《内经》、《伤寒论》、《金匮》等经典著作,对温病学说更有深湛的研究,在临床上精于时病及妇科,疗效卓著,誉满江西;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撰写医学日记四十一册,医案十余册,其中温热案占十之七八,风格近于叶、吴;对《伤寒论》方姜、附、麻、桂更有悉心研究,并有独到见解。当时温病流行,湘赣医界习用辛温之剂,然先生用药十分清灵活泼,遣方择药,临中时弊,每能药到病除,声誉鹊起;先生曾任江西最早之中医学校——江西医学堂堂长,著有《中医病理学》一册,又曾与南昌同道创办神州医学会,为江西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子张海峰,国家级名老中医。
1 _  d, e' m. Z黄帝御医姚氏传承世家:3 m3 P7 T3 S3 e  _6 ~7 g

+ I$ T, M, s' k
, y. a( t8 F3 ^, X5 k     谢佩玉(1873~1953),字清舫,号石禅居士,又号石叟,江西南城人(南城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中部,居盱江下游),清拔贡生。名医谢映庐之孙,谢映庐祖居江西南城,三世为医,熟读医书300余家,临证40余年,声誉卓著,其宝贵的学术经验主要反映在《得心集医案》(又称《谢映庐医案》)中。谢佩玉随叔父谢甘澍学医,家学渊源,精研《内经》,擅书法。1915年在南城悬壶应诊,著书立说,撰有《方论集腋》一部,于1916年正式刊印问世。1921年赴南昌挂牌行医,1933年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成立,受聘为该校《内经》课教授,编写《素问节要集注》一书,作为教材。抗日战争爆发,返回故里,仍操旧业,亲自授子庄泉习医,口讲指划,务穷其理,1949年冬迁居抚州金溪县浒湾安度晚年。+ h7 W9 t, \3 _7 ^4 }* o0 R
    谢佩玉不墨守成规,博采众家之长,涉猎西医,并吸收其精华、融会贯通为己用。曾言:“西医解剖之实验,分科专长,循学术无国界之先例,研习其理而有吾医学臻完善严正,则诸君所成就必有以杰出其群,宣国粹之光华”。他医德高尚,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对贫困者抱济世救危之心,施诊赠银。他亦冲破世俗的框框,广纳名徒,把祖宗的中医学真正发扬光大,一直被誉为江西中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中的一尊佛,成为又一代谢氏名医。1953年12月无疾寿终,享年81岁,葬浒湾镇藠岭羊子山。( x  h, {, N9 W4 s4 ]
        - M4 L- x; z, X* E) B
    四大金刚一尊佛除一位在1937年去世外,其他四位都在51-53年期间离世,是江西中医界的重大损失。
$ c7 {1 \' R( _- r3 C
: c  N# t; [% v* x+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5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19-5-14 12:5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昌中医姚明明 于 2019-5-14 13:04 编辑
5 Y( q, S9 y6 Y+ L# ]; ]: Q' D$ R
5 e6 W4 E+ F/ a3 q历史上印迹是难以磨灭的!0 Y! z$ s4 Z) }4 _: u* D; N

6 H4 J, x  v# S# Z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姚氏家族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姚氏医学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以繁荣家族人脉、灿烂夺目姚氏医家“金饭碗”自立于民族之林,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姚氏传统中医药文化。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科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姚氏医学的八百多年的光辉足迹。学好历史,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姚氏中医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发扬姚氏家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j9 a' E: N4 M' D( F3 k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9-5-14 16:30:58 | 只看该作者
南昌中医姚明明 发表于 2019-5-14 12:567 }+ n4 d6 J/ A* l: I
历史上印迹是难以磨灭的!. E( B; A2 ~9 q( C4 j) W

. }$ m  @1 ]" L6 r" s% V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历史 ...
' Y- I7 t/ {( U; _2 {
下列名医是江西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 V- F( M% g6 l5 c( {4 ]3 o
姚国美、
% X% K) _6 _& P0 v* n# l姚穉山、
# k( G# {( l! \% z* O9 C6 K& h谢双清、
9 A; K# f' U8 {; N2 F9 u张##;
( Q5 M1 l7 k- [2 v石禅居士###。! Z9 G) R( f) P& g1 s+ p! I% M
9 n% l7 W6 C& ]5 g; A1 k5 E
/ Z) _, c+ I  q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4#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16:58:0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9-5-14 16:30
! ^4 F" B+ r) P+ t) _下列名医是江西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 h% h& q% x/ F
姚国美、
' ~# D$ A5 e. _- |, ^7 {" ]+ j姚穉山、
' W" {% g6 @8 [$ J. F, N0 W# g1 [
来自:
>

8 Y6 T% t. |% [9 K$ @)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0:50:20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 L; h+ K  c$ i! u* d7 w) V8 [! L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副会长谢强教授的专著《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中,关于民国时期的名中医,存在“四大金刚一尊佛”的有趣说法。当时“四大金刚”历史事实真相是指姚国美、谢双湖、姚穉山、张佩宜四人!而非文章内(江镜清、姚国美、张佩宜、刘文江)“一尊佛”是谢佩玉。谢强的文章中对“四大金刚一尊佛”有专门介绍,我们注意到,这其中的“四大金刚”与其中的成员略有出入,但他们都是江西民国时一群优秀医家的缩影。读者或许可以找来一读,由此透过历史烟云,可见一番民国医家的风采与传奇。
6 n* s0 j/ A5 k# Q;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7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