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胡传淮: A0 g4 G: M S( U' w
! C: {+ M2 C6 l8 f) b `0 s
清代诗人崔旭、梅成栋、姚元之三人,皆出自张船山门下,受业于张船山,得到张的教育、奖励与提携,在清代文学史上各有成就,人称“张门三才子”。张船山(1764-1814),名问陶,字仲冶,四川遂宁人,清代大诗人、乾嘉诗坛泰斗、大书画家和诗学理论家。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进士,嘉庆五年(1800)、六年(1801)两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1809)充会试同考官,故其门生极多,得人最甚。船山天才踔厉,名动鸡林,重视教育,喜欢交往,关心朋友,笃于友情,许多弟子都受其指点、鼓励、延誉与诱掖,后在其各自领域中成为杰出之才。门生们对恩师船山亦热爱有加,念念不忘,成为知交。船山诗风,亦通过其门生而影响了整整一代京津诗坛。现将姚元之与船山之交游,略作探析,祈高贤郢政。4 O) e. O9 u& x. L
# X# N0 D. a1 T6 Z% `5 ^/ c
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号荐青,又号竹叶亭生,安徽桐城人。其祖父姚文燮,系清代画家;父姚原绶,任六安州学政,也是饱学之士;族祖姚鼐,桐城派三祖之一(另两祖为方苞、刘大櫆)。元之受家学影响,少负才学。嘉庆五年庚申(1800)中顺天乡试举人,出张船山门下。嘉庆十年(1805)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1812),大考一等,升侍讲。道光十二年(1832),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三年(1833),升工部右侍郎。不久,调户部侍郎,顺天、江西乡试主考,督学浙江。十八年(1838)升左都御史。二十三年(1843),以年衰离开官场。
" w: y6 ? Z7 z, q6 [, h
% p4 N& F+ }5 }# }# o/ c3 I7 I姚元之有文名,兼工书画。姚莹称其诗:“古近诸作雅托唐音,绵邈其思,俊逸其气,清辞丽句不绝于篇,虽不同晋楚称雄,亦屹然周宋王者之遗矣。”姚元之是清代十六画人之一,尤善隶书及白描人物,行草亦很精妙。所绘花卉、蔬果,亦超逸出尘,气韵可与恽南田、华新罗争胜。四川宋瓷博物馆尚珍藏一副姚元之赠张寿门(名问莱,张船山之弟)隶书对联,笔力雄劲,堪称佳构。
! L0 G! V$ Q X! K$ r* g G7 R1 N$ t
船山与姚元之交往甚密,唱和频仍。嘉庆六年(1801)冬,船山作有《题姚伯昂诗》(载《船山诗草》卷十六),题注:“元之,庚申所取士。”诗云:“一月不相见,新诗陡胜人。奇篇能磊落,淡语见丰神。志定原生慧,才高恐更贫。聪明君自足,珍重葆天真。”姚元之继承了恩师张船山以清丽之笔作淡语,略形貌而取神骨。船山赞许元之诗:“淡语亦丰神”,惟其精神内敛,全以淡语出之,亦具丰神远韵,评论十分精当,可见船山对其弟子十分了解。最后,船山寄语才气过人的门生姚元之一定要“珍重葆天真。”船山认为“天真淡处能通慧”,即冰心不染尘,淡泊葆天真。同时,船山还专门对姚元之诗稿进行过题跋,分析其得失,使姚元之受益匪浅。船山题跋过的《姚元之诗稿》今尚存,是他们师生友谊的见证。姚元之说:“师爱余独甚。”信然。1 `) s+ S3 k5 w1 x$ }/ l
8 N. A2 m, a( h! K+ j% A: |& T4 |
嘉庆十五年(1810),船山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姚元之有诗《寄蓬莱太守张船山夫子》(载《晚清簃诗汇》卷117),诗曰:“蓬莱仙吏出尘姿,管领神山鬓未丝。堂上琴悬无长物,郡中乌集已多时。仙人楼阁春长住,水国烟波秋到迟。出海云霞天五色,不知何似使君诗?”称颂恩师船山躬身为民、为政简易、以德服人的政绩和多彩多姿的诗作。8 x, o1 X" _& G+ H
: @; h% L4 }" ^( e- C* T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船山病逝于苏州山塘寓所。姚元之从京师寄信至蜀中,将船山逝世之噩耗告诉船山之兄张问安。问安接信后,作有《哭船山仲弟》诗(载《亥白诗草》卷八),题注:“姚荐青编修以书来,南中消息未至。”可见,若没有姚元之的信,亥白还一时不会知道船山去世的消息。7 R) c0 z C2 h
! {# P, w' x! R! {# k- X( }道光五年(1825),姚元之在京师琉璃厂书肆得到船山《己庚杂记》二卷(又名《张船山日记》)。道光十四年(1834)姚元之追记云:“道光乙酉十一月六日,出吊于沙土园。归途小憩琉璃厂孔氏云林阁。主人方购得乱书半屋,率其徒理之。余略一检视,得吾师船山先生《己庚杂记》一册,向主人索之,慨然持赠。师之为此记也,小序引坡公诗云:‘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余亦恐岁月易迁,浮踪难定,聊藉此以留之而已。’师没二十年矣,手迹零落,无复存者,所谓聊藉此以留者,亦杂销于故纸堆中。使余今日不过孔氏,或付惜字纸者一燔,或流落于不甚爱惜之手拆以裹物,甚或作为还魂之纸,俱未可知。后之好事者往往求其人片纸只字,绝不可得。孰知当日飘零狼籍,一至如斯!古今来文人学士湮没不彰,不知凡几,盖亦大抵如是矣。师爱余独甚,此本今乃为余得之,岂其中有神灵护持之耶?感而益喜,因记之,姚元之。”此书今存南京图书馆。" j0 l: F0 [8 e( x
' B6 O3 Z# ]$ b姚元之曾在其《竹叶亭杂记》中怀念恩师船山云:“庆云崔孝廉,字晓林,号念堂,嘉庆庚申科与余同为张船山先生门下士,善诗,困于礼闱已二十年矣。己卯春,榜后不归,教读都中,以待庚辰之试也。复下第,八月将归。其先德事母孝,冬夜自起煮豆粥进母,念堂为作《寒宵煮豆图》,求文士题咏,因亦属余。余题云:‘花落棠梨春树枝,百年鱼菽不堪思。与君共有《南陔》泪,未忍题君煮豆诗。’念堂刻诗集二册,又为题词。余赋七言断句二篇:‘潦倒西风落木多,一杯相属且高歌。清词合供香山老,双屐龙门载酒过。’‘吾师一去吴江冷,零落遗编付剡藤。传得佛驮铁如意,人人争识雁门僧。’船山夫子守莱州,乞养归蜀,过吴门因暂留。岁甲戌春,遂卒于吴门。夫人以丧归,零丁飘泊,惟三女依母存焉。石琢堂廉访蕴玉为同年生,为刻其遗稿二十卷。念堂为诗深得师传,故次篇云然。题毕不禁南丰之感。其少君又刻《补遗》六卷。”(载《竹叶亭杂记》卷五)。
% F0 u5 a; X& X! l ?1 _9 D9 j& W' T2 v4 b
姚元之旧居,坐落于今桐城市北街小学内,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居现存三组建筑:前楼、东西厢房和后楼。前后楼与东西厢房之间,中成院落,称为“前院”。后楼后亦有一长方形院落,称为“后院”。整个建筑长45.7米宽20.4米,总面积为936.9平方米。前楼南北朝向,面积为132.3平方米,系前后廊式建筑,木构架保护完好。楼分五开间,各室均板门、板壁、木地板,地板下设气孔。壁间装木窗,镶嵌以环形、菱形和卷草纹饰,精致华美。前后廊各有八根木柱,汉白玉柱础上为鼓形,下为六边形,雕刻四时花卉图案。后楼朝向及建筑规模均同前楼。不同者,后楼设栏杆,走廊加设楼层,木栏廊檐,挑枋设枇杷斜撑。东西厢房各为三开间,面积均为47.9平方米。“井”字形长窗,砖砌坎墙,对称排列,布局规整。前院和后院墙高5.7米,墙上镶砌透空花窗,小瓦顶盖上施以墨绘。高墙深院,粉壁黛瓦,相映生辉。后院北,有姚元之手植玉兰花两株,现仍枝干挺拔参天,绿叶葱茏。楼西有小桥流水,假山怪石,名木翠篁。原山旁建有“竹叶亭”,姚元之因自号竹叶亭生。现亭已毁,尚存园林旧迹。旧馆整体保存完整,布局堂皇,清幽典致。现为北街小学使用。0 J E( z0 I1 X
9 A0 ^( a' }( t. o! k2 M0 o. ?7 R! g
姚元之著有《使沈草》三卷、《竹叶亭诗稿》、《荐青集》、《竹叶亭杂记》八卷、《小红鹅馆集》等。姚元之生事载于《清史稿》卷375、《清史列传》卷42、《大臣传续编》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等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