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92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4 10:4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译者:曹新平)
  K# s' ]9 r9 P' N
依照家谱记载,我的先大母、诰命夫人姚太夫人是姚圣安公之女。我对姚圣安公的道德品行知道的虽不多,但在我少年时亲见我母亲重仁忠义、乐善好施、勤勉不倦,承继家风,她称得上是“巾帼仁人”。

2 b7 f; F5 E. v* O
姚老夫人功德垂范、积善宏大,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吉庆,后人也受惠无穷。我们应虚心谨慎、磨砺操守,不可堕落情志。
$ U7 g! M- r4 E8 v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

, B# V5 i; }0 Q- |: V' e
到明初胜祖公时,他从小失去双亲,随舅舅李老伯由鄱湖迁徙到桐城西河,成为迁桐的姚氏始祖。他编户登记随舅舅李姓,舅家没有后人,他不忘舅舅收养、提携的恩德在参加科举考试时仍用李氏姓氏。而乡党们都称赞姚氏族谱是姚李两姓并存之。

. f4 F) O7 ~9 D8 y
     胜祖公单传二世至四世,他的后人们们出行有高大的车辆,四处说诗传礼,个个文采彬彬出入于学校,名列于官吏名册中,是我们桐城的名门望族,到现在已有十六代了。树堂是胜祖公十三代孙。当初树堂和我同在山右做官,那时他就有胜祖公遗风。他的三伯晓岑公是我的外舅,性情磊落旷达,时常来往于两地,以官箴之言谆谆教诲我俩,希望我们振兴两家门第。他又让树堂长女与我的长男正修永结百年之好,我们两家成为姻亲。晓岑公过世后,树堂也退居林下,专做宗族和睦的事,于是重修宗谱。此次修谱他做到了严明义例、厘清原委、分类亲疏、考究事迹、叙理伦辈、以希教化,谱序清晰、文辞明朗、这些都具备,可见他用心之深、之大、之远啊。我只就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人与事写下来,来表达自己的“饮水思源”的心意,也作为序言。
         诰授 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表弟汪志伊 撰写
# R: g9 m- `! m/ s$ T  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8-5-4 11:2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4 11:36 编辑
1 P/ r, y1 M. t& Y9 ~* K% ~# }
: `/ A+ ^/ ?" ^; K      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应当指出是哪里谁家什么时候的谱序——应是桐城西河姚氏的,什么时候的(清嘉庆年)?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8-5-4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5-4 11:28
( z: y0 p  b1 f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应当指出是哪里谁家什么时候的谱序——应是桐城西河姚氏的,什么时 ...

' ^2 a" q! N& y3 K2 q8 v2 q有原文更好,译文已经是翻译者的重造。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8-5-4 16:48:0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8-5-4 12:552 l: K3 g$ y% B5 B
有原文更好,译文已经是翻译者的重造。
" m4 g- X. @# J4 a; U
        同感。但站长是转发的,有什么转什么。- b+ |; H9 D' B; i( s" J: i9 T
        曹姓人译姚家谱序,有因由。* o$ J4 x4 @9 Z$ q+ p& c9 h7 ]&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8-5-4 17:08:08 | 只看该作者
清嘉庆年版桐城西河姚氏宗谱0 X0 g( ?: t( X4 w" }6 G
      含诰授 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表弟汪志伊 撰写的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W7 v; h5 v9 n$ G; [- o( ^

4 u4 v  R# }" C; y% P3 h8 z; t0 G     桐城西河姚氏与桐城望族张氏和汪氏是姻亲。
0 s. z: J  k9 ^+ v. v, K)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8-5-4 18:01:0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8-5-4 12:55
: |5 ]0 Q- t; ]' U8 O/ Q# b有原文更好,译文已经是翻译者的重造。

% l1 b( w  o; k8 ?& ?9 J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
% n1 i2 a3 \3 [8 ~2 v3 O$ m( {, |' ]
——- c% Q" ^  L3 W
         可惜没有原文。+ v0 ~! Y8 [! ]7 Z' b9 |. F6 f1 F# s
      曹姓译者不懂“二尹(官名)”。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大尹指知县。& |  ^) n$ T* T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并没有与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 @* }% J5 v) {- o: R. |9 q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L& @$ {" @4 t: f
      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南宋风节名臣宗之公,是我潮阳姚氏、平远姚氏和莆田中沁大孝祠姚氏的直系先祖,舜系103世,史书方志都有记载。有人要认宗之公是先祖,却胡编他的行实,我是不答应的。
- S  c4 z; d8 l+ z' Y3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8-5-5 06:0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5 06:09 编辑 9 g; j+ ^$ h+ i1 _0 k4 T
  {$ v6 p) j4 I0 q
点评清兵部侍郎桐城汪志伊的一段桐城西河姚氏谱序

* O& l9 ~5 K9 N2 ~       清嘉庆四年版《桐城西河姚氏宗谱》谱序“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乃是“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所撰,其中提及我姚姓几位先贤:4 I2 i; Z3 C( W; S0 J+ B$ T: j

0 T! F! d. v2 E& a     嘉庆三年冬,外兄树堂二尹(官名)寄信到福建给我,要我为此次续修家谱作序。我考证以前虞阏父是周代掌管制陶的官,以“妫”为姓,他的后代子孙更改“妫”姓而为“姚”姓,因居“姚墟”而取之。回溯汉代时有姚平,姚平曾向京房学习《易》,为郎博士,京氏《易》学由他发扬光大。官至冀州刺史、谏议上大夫。汉朝未年天子加封姚平之孙世受世袭罔替侯爵;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他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当时蜀地的官吏贪暴成风,在他的治理下,迅速改观,武后皇帝称赞说:一个官员自己清廉容易做到,他的部下都能清廉,那就很难了,只有姚璹两项都做到了。开元年间的名相应首推姚崇梁国公,唐玄宗曾说:我把事情交给他办,他是“政简纲肃,奏决如流”,真不愧为“济世良相”;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宋代还有姚镛,他以平寇之功擢守赣州。其他的有凭借节义、文章、政事出名、显赫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由此可知,姚氏家族源远流长”[见  姚网,姚尚明,姚氏续修宗谱序(卷首第七篇)]' [- o: z# ~, Z7 k4 H
       可惜以上不是原古文,而是曹新平的译文。其中有点错误,应当予以点评。
1 i! Q. s/ g- j- H5 n  z. n7 `7 z7 T7 W7 w
      曹姓译者不懂“二尹(官名)”。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大尹是知县的别称。6 F( Z$ X, o. ^* u9 A, V4 \' F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并没有与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只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 o3 ?9 h2 ^$ y7 e) f
     他【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N& r  j0 [( E# C
      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南宋风节名臣宗之公(舜系103世),是我潮阳姚氏、平远姚氏和莆田中沁大孝祠姚氏的直系先祖,史书方志都有记载宗之公的事迹。有人要认宗之公是先祖,却胡编他的行实,不能认可。& S* s# u; P- ^) C
& N! i  b0 [8 \# t. ^$ h

( U$ t. J2 z/ t$ f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8-5-5 08:36:2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5-5 06:00, |$ V9 q, ]3 D, b) p/ x- k0 a
点评清兵部侍郎桐城汪志伊的一段桐城西河姚氏谱序 & k1 L5 A8 Y. n3 y& l: f: F: R
       清嘉庆四年版《桐城西河姚氏宗谱》谱序“姚氏续 ...
% o# d; s' v& Y" z" a7 u
认真阅读教授的点评,可见本文的译者学识有限,希望我姚家人能将原文,上传分享大家,校对甚或纠错。+ g, }( l% g' }& y5 s)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8-5-5 11:35:31 | 只看该作者
晋江钱仓姚氏宗亲礼记对7#文的回复:6 t7 C4 K  y7 X
       认真阅读教授的点评,可见本文的译者学识有限,希望我姚家人能将原文,上传分享大家,校对甚或纠错。/ F3 [- l$ T: |/ \5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8-5-5 14:47:5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8-5-4 12:55
& Q8 Q! C. k9 t! ~有原文更好,译文已经是翻译者的重造。
/ c+ I* e; L& Q5 X2 g! C/ n+ V
      已发表《〔清〕桐城六尺巷张英序桐城西河姚氏宗谱》,誊录原文,并加以分段、断句和加标点符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04: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