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洋大屋与名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13:58: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1-21 14:00 编辑
  v+ v2 q" r: ?9 u% D
' ?6 ?6 v+ g" ~上洋大屋与名人

CCTV.com   2011年12月16日 09:2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阳江新闻网  


) m3 I/ @9 ?+ ^, y  [: c
, ~! ?- C% H  g
" O) m, [2 W; u1 V2 P
[内容速览]  上洋大屋,闻名漠海。一个金秋时节,笔者随姚氏族亲姚普瑾先生,踏访了阳西县上洋村,探访姚氏大屋。 上洋镇位于阳江市区西南部,距阳西县织镇18公里,古镇依山临海,物产丰饶。清乾隆年间,上洋墟成集市,人气旺盛,墟前南面原为大海,始名“上海”,后改为“上洋”。
. \; J2 R- H2 l) o5 x8 k2 z% Q$ y, F- u6 ^
! ^# J1 O* c( z8 a
            
% I3 L4 \; h' A
7 e, H& J& u! F                                           上洋姚宝光大厦。小伟 摄7 _- X( E1 m2 U
$ z' M/ E& v6 }9 \
  邓格伟* D! v! J- L: e6 q
5 K" S5 e. N3 Y+ `
  

2 ~2 S& w/ Q5 `# S上洋大屋,闻名漠海。一个金秋时节,笔者随姚氏族亲姚普瑾先生,踏访了阳西县上洋村,探访姚氏大屋。
$ @( x7 P- Q" Z3 n4 D9 k& a/ X$ i* y2 ]3 |8 m/ w! S8 \3 s: x
  上洋镇位于阳江市区西南部,距阳西县织镇18公里,古镇依山临海,物产丰饶。清乾隆年间,上洋墟成集市,人气旺盛,墟前南面原为大海,始名“上海”,后改为“上洋”。据载,上洋全镇125个村庄,70多个姓,姚氏为大姓,人口最多,阳江故有“上洋姚,北桂赵”之说。相传姚是舜的后裔,虞舜居于姚圩,故以居住地为氏,遂有姚姓。上洋姚氏始祖伯周公,乃福建莆田姚氏九十六世天明公之裔孙,原藉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珠玑巷,宋成进士,官至海南琼州知府,届满归乡,乘舟为风浪所阻,乃弃舟登陆,见此地山川灵秀,乃风水宝地,遂定居上洋、白石两村。姚氏自南宋始,历经几朝数代,清乾隆年间至民国年间,上洋姚氏兴旺达到鼎盛时期,名官迭出,势力雄强,经济雄厚,第堂林立,大厦成群,上洋姚氏大屋称誉漠海,阳江民间有“上洋屋,雅韶圹,北惯巷“之口碑。
& |% A& N7 h: `. ~, h1 }" x' Z4 d1 d& K
  上洋风水地,第堂显功名。上洋村有十五第、十五堂,第堂皆私宅,第为官者居,堂为富者住。十五第,名声赫,它们是:资政第、都转第、通奉第、二尹第、文魁第、司马第、秋官第、奉直第、朝议第、进士第、外翰第、大夫第(2个)、参军第(2个)。十五堂,堂名美,它们是:四余堂、五福堂、文华堂、德谦堂、锡贤堂、德兴堂、宝善堂、培兰堂、德槐堂、德裕堂、宝成堂、树德堂、翠香堂、协云堂、寿康堂。这些古第堂建筑散落于上洋村、白石村等村落。时移世易,风雨沧桑,上洋大屋存留迄今,已历历可数,目前保存较完整的第堂有白石村的二兴大层,上洋村的二尹第、参军第、宝光大厦、秋官第等。
# u: h' m$ J: K1 p2 J9 B/ F/ _, B  ~! V" `( H
  回溯往昔,在上洋大屋群中,通奉第规模最大,古第位于上洋村,创建于清光绪三年(1878),因姚嘉骥于光绪元年(1875)晋封通奉大夫而得名。该第府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座北向南,西朝南海,环境优美。古第有108个房间,大小厅堂36个,第前开三个门口,正中为大门楼,“通奉第”金匾高悬,大门联为“梁侯世泽,学士家风。”东西两侧为横门,门厅过后是天井,天井四周有围廊,每逢春节,这里龙狮共舞,喜气洋洋。再往前为三厅、天井、二厅、天井与神厅,三厅可设20桌宴席。厅堂西边为正屋,东西各5座,东西两边有11间横屋,各有一个磨碓间。大屋后面有厕所10间,整座大屋厅堂相连,能避雨防晒,可见通奉第之大名盖漠海。第府中珍藏之文物古玩久负盛名,当年朝廷恩赐围屏一副,奉为第中至宝,围屏有18扇,每扇高3米,宽0.5米,酸枝木框,正背面饰有名家书画,围屏两端各置1米高立体酸枝木雕狮子一个,以固定其位置。此围屏置木箱存放,唯每年朝礼和十年一届醮会才露真容。惜十年文革(1966-1976)期间,围屏贱作木料出卖而毁,此为子孙式微所致。
7 N: i6 ^% b) \+ ]- q
: |# _! Q% ]5 T3 B  上洋镇白石村二兴大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是目前上洋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宅院。2008年10月18日,二兴大屋子孙纪念大屋落成200周年庆典,200余归宁子孙聚集大屋举行庆祝活动,此盛事在当地轰动一时。 - A- n, g* O  N+ z# z/ X
$ e: ~' ~+ O8 j1 C; r9 g
  除第堂建筑外,还有10余间大祠堂、庙宇,如上洋村有天后宫、大王庙、灵王庙,白云村有三圣堂、二觉庵等。私宅大厦亦有数间,如姚宝光、姚雁秋、姚念秋等人的大厦挺有名气。笔者走进上洋村姚宝光大厦,只见大围塘四边回廊门口,有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据称大厦兴建于1946年,1949年落成,曾为上洋镇政府所在地,后改为敬老院,从外观看,大厦气势依然。 , n; C3 `' S  E; L! J

" @! ~0 x. l4 w- m  T+ k                 
, w1 c8 x2 A0 b* [+ T* M1 S
: Q! E* T" ]  ^; K" f                                        上洋参军第大屋外观。小伟 摄' X+ G  G# L# j8 c' I- j
1 E0 D0 [( [! j" T9 ]7 Y5 {
  上洋镇一村中路54号的参军第,其建筑基本完好,古色古香,风韵犹存。第府始建于清雍正晚期,为二进,坐北向南,有旁屋30多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正门上悬一块木匾,上书“参军第”,旁款题“乾隆二十四年奉旨赐匾”,原匾在文革中被毁。
7 D# a, W/ m  ]$ x+ a& S$ k) m  D4 v: J0 U+ o) g8 d
  1949年前,上洋大屋(指第、堂、大厦、祠堂、庙宇)约有100多间。1949年阳江解放后,历经土改运动(1952年)、大跃进运动(1958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以及1962年、1978年等5个时期,上洋大屋逐渐被拆毁。 ; ]5 \/ F; _( ^( F* Z- [& @1 b
2 f2 Q" D" r% o) q
  崇文兴教,上洋蔚为成风,村中建有育英、桂芳、育秀、陶情等四间书院,培养人才众多。育英书院规模最大,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设在洋峰公祠后院。在上洋大屋中,深藏许多珍贵的古字画、陶瓷等古董,如清代名画家李子尝的《芦荻蠏图》、马援铜战鼓等。83岁的姚兆宁先生说,过去他家中有一个青色花瓶,高40公分,此瓶盛水10年不臭。每年农历3月27日全村举行朝礼活动,有飘色、神像巡游,家人就将这个花瓶放在四方桌上,由2人抬着巡游,众人注目。1952年上洋土改时,这个花瓶落到一个农民手中,他将这个花瓶装尿水,后被一个收买佬(杂货小商贩)以7元钱买去了,当时7元可买100斤稻谷。这个花瓶被祖父姚国举视为镇家之宝,用玻璃罩住,防止损坏。上洋土改时,许多珍贵古字画被视为封建物品,作柴草之类付之一炬,历史就是这样无情。
% \+ X! D) D0 [# F4 p* |4 J6 P
3 [; T; E* m3 R  昔日阳江流传“上洋姚炳冕、雅韶谭大昌、岗美李惟扬。”之说,这三大名人,藉以富贵功名而扬名漠阳。清乾隆至民国年间,是上洋姚氏家族的全盛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收入租谷达10余万石(一石为一担,一担即100市斤),佃户和谷仓遍布恩平、阳春、电白、阳江、台山、吴川。经济雄厚,政治势力不断扩大,加上重学兴教,上洋官宦迭出,考中文武进士、举人、贡生功名者共17人,7品以上官职者8人,主事、道台、教谕、郎中等高中级官员不少,出了明代进士、刑部尚书姚文然,清光绪工部郎中姚观民等。清光绪年间,上洋村锡贤堂,姚穆久钦命工部郎中,姚若霞钦命候补道台,两堂兄均入宫(北京清宫)朝见过光绪皇帝。上洋村都转第的姚西台,清咸丰年间官至云南开化知府,其孙姚若思,民国年间,先后任过英德、茂名、电白、阳江等地县长。姚若思次子姚毓琛也任过遂溪、阳江两地县长,并在上洋创办若思中学。 2 v) r  ]# F  G
5 {& B  h0 D9 X1 R
  上洋名声显赫者当数姚炳冕,炳冕乃别字,以字行,原名姚家桢,附贡,清光绪官至兵部郎中,父子孙三代拥有地租三万余石,仅姚炳冕独有一万余石,计其子侄6人各拥地租三千余石,合计二万石有余,田产遍及阳江、阳春、电白、茂名四县。光绪元年(1875),姚炳冕之父姚兆嬴,以其子炳冕封资政大夫,故其第府恩赐为“资政第”,在其主宅四周还建有四幢大厦,可见姚炳冕家业之大,堪称当时漠阳首富。在上洋白石村,迄今仍保存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武进士姚见的“进士第”和“武进士”牌匾。至近现代,上洋姚氏涌现出党、政、军、工、学、商等各界人士,散布在祖国各地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5 e# M: C+ b5 A3 \
5 n0 p3 t% A' V  p
  上洋姚氏大屋,历经风雨,屡遭破坏,与当时的政治气候、人文观念等因素所造成。今阳江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名村名镇,对保存下来的大屋,应加以保护、存档,修葺应修旧如旧,挖掘大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古村古建筑旅游景区,促进上洋的经济、文化发展,此乃笔者所冀望的。
- e( c! F  O5 {' L6 g' n/ M& g" ~8 |! |, }( k2 n

; C% o" m) Y% _0 i%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5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3-1-22 01:00:02 | 只看该作者
宗明宗亲有空到吴川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17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