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闽籍清官姚宝铭(两任四川富顺知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25 22:4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11-26 17:52 编辑 ' C/ i- r7 Y2 Q, E# @( B7 x
. @$ M1 ?9 v- ]7 a
& A, |0 T6 x( u7 u" q
清代闽籍清官姚宝铭     两任富顺知县,福建闽县人。) t8 v  f  J2 c& \, a2 L. |5 \
& h1 O) S, L% ], j( ^
来源:刘刚,闽籍清官姚宝铭任职四川富顺等地事略,原载:福建史志《人物春秋》2022年·第2期(川姚波提供) 
& a, |% T* q4 L  * A3 K- E. F: N/ w- `# e
摘要  姚宝铭是四川省富顺县历史上第三位福建籍行政主官。他一生宦游巴蜀大地,先后任富顺、大邑、荣县、巴县、犍为等县知县和涪州知州,在四川做官时长达二十余年,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中,他两任富顺知县,留下崇文重教、爱民如子的佳话,蜀人称之为“姚婆婆”“青天”。1 q! w% Z3 M- n' N
% ]3 M9 Z: y) H% h3 P; I* a" h. N( [

  Y2 v/ m+ R0 b( k- G   姚宝铭号蓝坡, 福建省福 州 府 闽 县 (今 福 州 市 区 )人, 是鸦片战争殉国身死的定海知县姚怀祥亲侄子。+ D2 ]# E- M9 n; ^
   姚宝 铭 生 于 清 嘉 庆 二 十 一 年(1816年), 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由副贡生考取甲辰恩科举人, 道光二十五年成功考取乙巳恩科进士, 成绩列第二甲五十四名。
3 n! |5 B8 r; _# X
/ K; |, P( I$ K- z& j

6 o! z+ M! ]3 |3 X知县任上处处留声
1 ~* K+ z8 R* G) R. I* w' j   据同治 《富顺县志》载,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十一月,姚宝铭入川署任富顺知县,成为富顺历史上第三位福建籍行政主官。 在富顺知县任上,姚宝铭特别重视培育文风、兴学育人。
8 H  }5 b4 M  ]   当时,素有“才子之乡”盛誉的富顺县当数江阳书院 (又名西湖书院、 景阳书院、学易书 院) 最为著名 。 该书院自明嘉靖初 年(1522年) 建立以来,先后考取举人四百余人、进士近百人,为富顺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3 D& W6 a9 l  C9 ]+ U) A8 ?$ ]7 O/ I   县志还载,姚宝铭于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捐廉七百金为书院生童膏火 (银),月课校士亲加点窜。 暇辄过书院, 廉诸生, 勤惰驺从,不事见者几不知其为邑宰也。“为了办好富顺这所最高学府, 刚刚履新的姚宝铭不仅慷慨捐出了700两 “养廉银”,专门用于贴补书院学生的学费, 同时还亲自参与学生的学业考核,与学生一起温习功课、 润饰字句。公务之余,姚宝铭还喜欢到书院视察督课, 俨然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书院先生, 以致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竟然是一县之长。  此外,姚宝铭还是一位“爱民如子”的法官。县志载,其每次审理诉讼案件时,总是讲求公平公正,断案明决。为此,在公审之前,姚宝铭都要亲自询问原、被告双方:“耗钱若干?来何时?胥役有无婪索?”他的临审三问,意即“你打官司花多少钱?什么时候来的?胥役有没有贪婪勒索?”一旦发现有贪赃枉法之徒,姚宝铭必“严惩不贷”,县衙顿时形成“弊绝风清”的良好风尚,他自己也成为“兴教化、听治讼、厉风俗”的好官典型。可惜的是,姚宝铭在富顺任职仅一年光景即离任而去。此后,他先后任大邑、荣县、巴县、犍为等县知县和涪州知州,在四川做官时长达二十余年,其中两任富顺知县和犍为知县,在涪州主政更是长达九年,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 X' Z1 i* o* U8 f# v  W! G7 z1 }2 ~    咸丰三年(1853年),姚宝铭任大邑知县时,“以团练保甲为急务”,将全县政区改为乡、甲、团、甲、牌五级(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团,几个团为一甲,几个甲为一乡)。《大邑县志》载其“洁己爱民,矢勤矢慎,以团练保甲为急务,实心整饬……卒得团练之力保境无虞,人咸服其先事之妙。”在任犍为知县期间,由于姚宝铭“恺悌慈祥”,为政和乐平易,审理案件从不用酷刑,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姚婆婆”或“青天”。) O# |, Z" [# J. ^
    光绪《荣县志》记载,姚宝铭于咸丰五年(1855年)出任荣县知县。到任后,姚宝铭颁布施政纲要二十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惩办狡诈之人,杜绝贿赂,清除贪蠹,整理团练等,都属当时急务。姚宝铭在厅堂办公时,围观的百姓众多,但他从不禁止。他沿袭在富顺崇文重教的执政风格,又捐出养廉银奖励士子,与生童讲授学术时娓娓道来,不知疲倦。他不屈从上司的指派,拜请德高望重的山长主讲书院,一心聘任能胜任教职的人主持教席。当上司发现县里有多余款项,来函想提走时,他顺应乡绅和百姓的愿望,请求上司将之留作地方公费。他又考虑到保甲团练的费用不够开支,于是买粮充实义仓贷给民户,待秋收时加收利息偿还,既充实了义仓,又有助于通过借贷生息以备荒年。从此以后,荣县公事无碍,也消除了分派税赋的弊端。次年正月,姚宝铭即离任。百姓听说他将要离开,都叹息不已,甚至为之落泪,为他立“去思碑”,记载他的德行,称颂曰:“矫矫元之,公其后身。仁慈如佛,威重如神。公来何迟?公去何速?德动四民,官居百日。民怀众母,士庆名师。公身虽去,公德常贻。”虽然姚宝铭在任荣县仅百余天,但官德官声良好,百姓赞誉有加。
' ^: L. {% _; i! s' y
7 m1 ^: _6 ^+ n7 M
) b7 |/ @. x; e6 n" p- J
(1)
5 Z, h/ n8 i6 Q
2 t' E6 ~- H8 l3 ]4 c* n

- h# ?# A9 @3 d" q

5 w9 o5 z1 Y# g3 P% p! L
" Y/ J/ {7 Q$ A/ _
7 q) Q) k: K( t, m; ~6 U+ H, w; g0 w& K/ P7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6 17:38:21 | 只看该作者
9 i: p# D! |/ E, A1 s* c: o$ P

2 q$ I; q/ c1 k* h8 k$ A刘刚,闽籍清官姚宝铭任职四川富顺等地事略,原载:福建史志《人物春秋》2022年·第2期
- p3 w. g9 B3 x* [- I
  摘要  姚宝铭是四川省富顺县历史上第三位福建籍行政主官。他一生宦游巴蜀大地,先后任富顺、大邑、荣县、巴县、犍为等县知县和涪州知州,在四川做官时长达二十余年,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中,他两任富顺知县,留下崇文重教、爱民如子的佳话,蜀人称之为“姚婆婆”“青天”。- r. K( J: D# }* }. w# \# G5 I
% S6 ^9 t* M7 l: G3 ?8 B; Q

& Z2 u; c$ Z* |7 F) s4 e0 ]3 A$ B9 i1 p

0 g( V2 P( g9 ]8 k. |  L& \' j, Z知州任上一战成名
) w0 Z- Y# O- `    咸丰九年(1859年),姚宝铭经朝廷考核,政绩卓异,随即调川东任重庆府涪州知州。涪州地处长江以南、乌江以西,上通重庆,下连夔州,枕江依山,形势十分险要。清末富顺籍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曾将涪州称作“川东要地”,并在其《南旋记》中以两个史例证明:一是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光武帝刘秀派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兵讨伐蜀郡割据势力,自称“白帝”的公孙述“遣人御岑彭于此(涪州),故(岑)彭力破此地(涪州)”,为东汉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大西军从湖广入川,首先夺取涪州为基地,然后“始绕上游下重庆焉”,仅用10余天即攻下重兵把守的重庆。由此可见,涪州对于拱卫重庆、扼守长江天险是十分重要的。
, G, g6 _0 O2 ]; s8 X# {' q    饱读诗书的姚宝铭,自然深知涪州区位的重要性。况且,那时的清王朝外临列强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尤其是百年不遇的李蓝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搞得咸丰帝焦头烂额,不得已下旨让民间倡办团练,实行“坚壁清野”之法以对抗起义军。因此,姚宝铭到涪州后,以“治国平天下”之志推行宽简治理之策,牵头筹划主持“改修城垣,重建文武庙,设志仁堂”,为建设好川东重镇殚精竭虑。特别是在修筑城池过程中,当公家经费难以为继时,他又捐出薪俸以促成其事,形成“城垣共九百余垛”的涪州城。谁知竣工没多久,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就于同治元年(1862年)率领十万大军逼近涪州,伺机攻城渡江。不仅如此,李蓝起义军首领蓝大顺、周绍勇等也率重兵驻守长江北岸鹤游坪,与太平军一起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时“人心恇惧,官吏多遁”。
. `, S$ Q! E. c    当时,涪州城防异常空虚,为防不测,早在石达开到来之前,姚宝铭就已落实“坚壁清野”之策,用大火焚烧“近城庐舍肄”。同时,姚宝铭利用清军名将徐邦道回涪州探亲之机,委托他组织城内青壮年编成民兵大队日夜训练,以应不时之需。在石达开对涪州形成合围之际,姚宝铭一面以血书向四川总督骆秉章告急,一面组织除妇孺以外的士民固守待援。好在经过“誓死守八昼夜”,姚宝铭在湘军和川军的支援下成功退敌,涪州之役取得绝对胜利。按当时法令,凡是被太平军掳去的百姓头发超过三寸者,都将被杀头。姚宝铭爱民恤物,用比普通尺子长一寸多的尺子测量,由此得以保全性命者不计其数。为铭记姚宝铭的恩德,涪州百姓特为他建立生祠一座,春秋两季农事后隆重祭祀,并尊称他为“姚公”。1 z6 o* O5 x" U

, a% h8 n4 m; x2 S: l9 ~& ^作者简介:刘刚,男,四川省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科科长。% E; Q* N) w( E" J; _  ?) K
注释:; Y7 o' A. Z: H, a6 R5 P+ t6 r0 T
①〔清〕吕上珍等:《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三辑·同治富顺县志》,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6年,第304页。
! p4 C  i% Z& Q/ [* T4 Y0 ]②〔民国〕宋育仁:《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三辑·富顺县志》,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6年,第232页。
& m. e2 p1 _+ A  z) ~③〔清〕赵霦等:《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二辑·同治大邑县志》,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5年,第497页。* z% Y2 l% W! A. M( N  P
④〔民国〕陈世虞等:《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三辑·犍为县志》,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6年,第383页。
# ~3 _. x+ q( w1 }! _9 M4 K" k, H⑤刘平中:《荣县旧志通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03-204页。
6 x( L4 d1 x& q2 P8 V" Q⑥〔清〕吕绍衣等:《同治涪州志》(复印件)。
3 S5 r" W! j$ K: e! |! f7 R% \7 [. F6 D5 f0 u9 J
9 `" b* {8 L, ^+ I2 D" c

: K5 @8 _( b+ ~' B4 j8 b2 D, r+ N(2)! k5 k- r6 N+ T) t1 O$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6 18:08:55 | 只看该作者

0 T( B& {3 Y& n! `: _5 u2 H+ r; S! R5 n4 F0 G3 |6 R: c/ _7 D% }" O
《姚氏述先记》,姚璧撰,姚家琳编,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M4 c# ~7 t' O4 G
' g( G" j; u& Y$ p, {; ?% }     
       此书记载了以下人物,包括楼上的“闽籍清官姚宝铭”(祖父姚蓝坡讳宝铭,清道光乙己恩科进士,历任四川富顺、涪州、泸州):
      姚璧,字建斋。少补弟子员,潦倒名场,幕游数省,终以时命不齐,遂归隐焉。自云予少年游幕四方,虽未登仕版,罔识为政奥窍,然吾家数世为县令,仅就予所闻见者为子述之。姚家琳要到甘肃当官,向叔父姚璧问政,于是便有了这《姚氏述先记》。  4 ?$ i4 m! `' S' t% F. A& j, `3 `
     姚家琳,又名幼仲。工诗能文。甲寅之春(民国三年,公元1914),姚幼仲以保送赴京应法官甄拔兼第一届知事试验,及格后分发甘肃(任职)。初权盐池,继宰静宁,补授毛目。所至士民爱戴,卓著循声。姚家琳整理了姚璧的述先并请五叔父姚抑斎作了补充,又请世交、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和祖先当官地的乡人读述先记和题辞,于是便成了《姚氏述先记》。* K  G$ P0 a# _- Q. u) j) c/ p3 v7 j& H2 {) p- N; X: d, \( \
      述先记叙述和记录了姚家一门四世数人为官之道以及政绩和事迹,可认为是姚家族谱的先德传,也可看作循吏传。所涉及的姚家琳之先世是:0 [7 t! \+ o- c" d' R7 B( B6 a, B8 h
      曾叔祖姚履堂讳怀祥,清嘉庆戊寅恩科举人,历任浙江象山、龙游、新昌、嵊县等,最终在定海抗英斗争中殉难。
  K8 Y: Z+ w0 C3 D( E4 f' Q      祖父姚蓝坡讳宝铭,清道光乙己恩科进士,历任四川富顺、涪州、泸州。坚决抗击翼王石达开攻涪达三年之久,涪州民为其建生祠姚公会。% f, d; @$ V, _7 y# P& v( X; R" E, r2 d, V. y
     十叔祖姚禹九讳宝谟,以秀才保县丞,捐生知县,初任四川蘆山,后补平武。因丁忧去官,坐是淹滞四川者十年;后改选广西迁江。

. q( u1 d1 L* V6 H" v
      父亲姚仲容讳世贞,以光绪己卯优贡、庚辰朝考一等分发甘肃。历任张掖、狄道、皋兰,皆有政声。在狄道时捐三千金修城垣,峻不及年,回(民)乱作城围而不至陷。五叔父姚抑斎曾在甘肃随姚仲容任临洮、皋兰等地,认为所述仲兄政绩太略,补述了更多更详的姚仲容事迹。& }" e& U3 w; B3 o
      本书可供姚家琳的族人或同宗、对姚氏宗族文化有兴趣者、研究勤政为民和廉洁为官者、研究清末民初福建、四川、甘肃等地方历史者、研究民初文风者阅读或参考。
7 w$ K! O: U, M9 z' o
! G, O5 X+ a$ B) S
1 L6 ^. w0 e; F- H

) E! O9 h+ {2 z& Q

. {6 t6 @7 z2 b1 i/ T4 \/ {8 Y
# o" a8 B# o3 [0 E; j  f5 Q
7 U' T! V3 W3 {, U2 K

# `" j; [9 W3 F7 \4 n+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6 18:11:51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11-26 18:08, [* h; V% P- y: B7 X
《姚氏述先记》,姚璧撰,姚家琳编,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M4 c# ~7 t' O4 G
* }. m% q* @4 p7 S$ G$ Z         ...

& D' \" a3 l" e2 `/ e) p" P8 V. @   《姚氏述先记》,姚璧撰,姚家琳编,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 Y$ W3 T% T3 m) r2 d* b+ r  Y5 g' L; B) J
' u% t; m6 g0 L

; d" ^# F- h$ z    晋江姚庆礼已在姚网公布《姚氏述先记》全书,见: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410&highlight=%CA%F6%CF%C8&_dsign=d99940a1: P, k! \& s$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