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时节拜望谒文献公姚懿墓(唐相姚崇之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 22:43: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Q7 q" q* i5 q0 b4 ]- W" L6 v- l" K2 F5 a* V
   2023年4月2日,来自三门峡市陕州区、渑池县、灵宝市、卢氏县及湖北姚氏宗亲20余人,来到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南阳村嶲州都督姚文献公姚懿墓(唐相文贞公姚崇之父)。
& A# X% I8 |. s0 W) k: J* H! b
2、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姚林奠酒并上香
3、常务理事姚群才恭读祭文
4、姚学谋主持仪式并讲话
) W2 J1 U, y4 b" Q! P' H, Q

2 @, K2 x+ x% U' [+ T* H# k  {
记住谥号之差别:文献公姚懿(唐相姚崇之父);唐相文贞公姚崇。

9 K- y( [  x; Z9 ^. _# u& T
0 F: w1 i* n% ^( X0 Y
: x: X5 ]  x+ {5 e! o" L% e$ I& I

0 n) z. _& q! |; |- L. w9 j: Y

2 o  n6 O9 u* i2 j
; E/ a) S7 b% c  Z) @7 r

; i) H0 l; \( q1 y3 P' B; e
4 k! V. ?- Q( E: y' q, T

% z5 U4 G$ Y8 J4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23-4-3 09:57:13 | 只看该作者
附:姚懿简介
姚懿(690--661),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人,后居于洛阳,是唐名相姚崇之父。他身处乱世,一生经历坎坷,起伏跌宕。先后任硖石县令、硖州刺史、嶲州都督,后殉职边疆。
姚懿,字善意,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高祖名姚宏,洛阳万安山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郡墓志》(后简称《姚懿墓志》)赞扬他“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
曾祖姚宣业,南北朝时陈朝征东将军,爵封吴兴郡公。祖父姚安仁,任隋朝青州、汾州二州刺史。父亲姚祥,“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輿而就辟,仪端石而作范”,因任怀州长史有政绩,又被委以“兼检校函谷关都尉”之重任。
                姚氏宗亲网& u( W3 J! D5 p8 d8 @! c
文献公姚懿是怀州刺史祥公最小的儿子,名讳懿,字善意。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习武武艺超群,读书手不释卷。隋末,隋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陕州硖石县也不太平,官吏逃走,地方混乱。文献公时年十八岁,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借用祥公部属,保家安民,被授予硖石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唐太宗李渊起兵太原。九月,秦王李世民渡过黄河后。派人联系文献公。二十八岁的文献公,说服陕州州将道: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名天子,天命在唐,应举众应义!不然陕州将难逃祸秧。于是,他们从捷径拜谒了高祖,李渊惊叹许久,赏赐给诏书,全州避免了一场战乱。
唐武德三年(620)七月,秦王李世民起兵十万,征讨割据洛阳的王世充。破格提拔文献公为骠骑都尉、水路道行军总管,担当起唐军粮草、武器兵员的运输重任。由于工作出色,屡建功勋,又被授予左卫亲府右郎将。武德四年(621年)七月,王世充平定后,有人出于对他才能和功勋的嫉妒,就诬陷他和王世充曾有过联系。因此,文献公淡泊名利,隐身而退,率全家定居硖石县东北重岗之曲即今陕县张茅中学附近,躬耕垄亩,教读子孙,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
[backcolor=var(--weui-BG-3)][color=var(--weui-FG-1)]姚阿姚严选,,,
, M8 m+ o8 U1 m  t" y& z0 P( t3 w+ C; b. ^

2 Y) n! p: M& K' W* s' q[color=var(--weui-FG-0)]姚家老祖宗的教子家训
1 Q6 k4 ~4 J3 a: l: z) W2 O3 }8 ]- K
  ~( t9 H( ]5 m5 _/ y- i

7 @5 V% _9 b7 O8 u' J[color=var(--weui-FG-1)]小程序
: y$ R0 T& d& R- _/ k4 @
' J! ^! P" p4 `3 H4 k. b7 e
0 ^' F8 j: N  K4 ^7 u$ H& L: ~
唐高宗登基后,出于对开国功臣追念,召见了文献公,任命他为忠武将军、晋州高阳府都尉、文献公以为天下太平,偃武修文,不愿接受武职,上表请求笔试,以显文治之才。于是朝廷又任命他为常州长史。公以才华不能进展,以患病为由,谢职不就。不久,朝廷再次任命他为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年过六旬的文献公走马上任后,大展宏图,百废具兴,百姓讴歌赞颂。朝廷又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唐高宗龙朔初年,地处当时唐朝边疆重镇的嶲州,邛部蛮族首领作乱,地方动荡不安。考虑到文献公,兼有武略,朝廷下制书派他持节任嶲州都督(正三品,相当于今军区司令员),掌管一州军政大权。公以国事为重,不以七十三岁高龄为辞,不畏千里迢迢,山高水险,毅然填任嶲州正面训导官吏,公正处理地方关系,严格地整训部队,以武力为后盾,很快的平息了叛乱,稳定了边疆局势。龙朔三年(662年)由于长途奔波和繁忙的政务,七十三岁的老人患病卧床不起,经医治无效,十二月一日逝世于嶲州都督府。七月十五日,归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怀州长史祥公墓侧
& `& x% U/ G: M( N, x9 J0 I  w
姚氏宗亲网
景龙年,朝廷又追赠幽州都督。开元三年(715),又被追赠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十月,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文贞公崇于故里(今陕县张茅镇西)为父造义冢,树大唐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碣,且置旌贤寺护墓。公元一九八三年因扩建陇海铁路,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义冢,移碑于陕县高阳山之刘秀峰。
1 F* F( }+ F: V1 W+ Z  O9 I* u' ~# h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发表于 2023-4-3 11:09:01 | 只看该作者
附“祭姚文献公文”:    公元2023年4月2日,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渑池县、卢氏县、灵宝市及湖北的20余位姚氏后裔,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谨具鲜花果品、清酒时馐,来到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南阳村姚先祖文献公墓前,以虔诚鞠躬之礼,祭奠先祖姚文献公及列祖列宗,缅怀我姚氏先祖的德孝传家,泽惠乡邻,文韬武略,治国安邦的丰功伟绩。                姚文献公讳懿,字善意,出生公元590年,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且弓马纯熟,喜读经史。隋末天下大乱,姚懿以其勇气和智慧,被任命为陕州崤县令。李渊太原起兵度过黄河后派人联络文献公,公认为天命在唐,就劝说陕州州将一起应天命顺人心,归顺李唐,陕州地区人民以此免受刀兵之乱。 公元619年11月,文献公随同陕州总管于筠渡河策应李世民,英勇作战,屡立功勋。      公元 620年七月,李世民东征,任命文献公为“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又升迁为“左卫亲府右郎将”,为正五品官员 。       公元621年 ,姚懿遭人诬陷,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姚懿谢职不就 ,归隐山林。带领全家人隐居在陕县张茅镇西二里的张茅中学附近,农忙时躬耕垄亩,闲时教读子孙。        公元649 年五月,唐高宗李治任命退隐山林的姚懿为持节硖州诸军事峡州刺史等职。年过六十的姚懿赶赴硖州(湖北宜昌上)任职,由于他在硖州政绩卓著,百姓拥戴,朝廷又授其为银青光禄大夫。公元661年 ,边疆嶲州动乱,朝廷选材,任命文献公为嶲州(四川西昌)都督,71岁的文献公不惧山高路远,毅然赴任,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安定了地方,。662年12月1日病逝,殉职于嶲州都督府。663年7月归葬于其父姚祥的墓侧硖石县安阳公之原 。715 年1月,因文献公十子姚崇拥立之功,又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715年7月,唐玄宗诏崇贤相姚崇,又追封公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清明时节告慰先祖:我姚氏后裔适逢清平盛世,氏族兴旺,安居乐业,人才辈出。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活动方兴未艾,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事业如日中天,三门峡地区姚氏宗亲联谊会工作蒸蒸日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团结姚氏子孙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我姚裔子孙兴旺发达!伏惟尚飨!
; e$ {# v& D* o: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