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老家在上海的市中心,西藏中路牯岭路,这里几乎处于戏院剧场的包围之中,电影院就有大上海、大光明、金城、皇后,东面都是京剧场子,中国大戏院、大舞台,天蟾舞台、黄金大戏院,游乐场有大世界、先施、大新。越剧场子也多啊!南面有国联剧场、国泰大戏院、新世界、皇后大戏院。北边有明星大剧院、大来剧场、老闸大戏院、丽都大戏院、浙东大戏院,我的大舅舅就在浙东里面账房间工作,在如此浓浓的戏剧氛围环境中,我从小受到戏剧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 F7 P. ?: H. G7 g) J% \
5 T" I1 W3 F* ^
小时候就听闻,越剧界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丹”之说,听大人讲,尤其是1954年学戏后,前辈老师讲,筱丹桂演出时很轰动的,但很多成分也是戏院老板张春范在宣传上的炒作,在张的迫胁下,演了很多格调低俗的戏,如《马寡妇开店》、《潘金莲》、《姐做媳妇妹做婆》。张春范对筱丹桂的迫害,筱丹桂喝“来沙尔”自杀,在万国殡仪馆赶去吊唁者近万人,弄堂里人拥挤的像潮水一样,草坪塌毁,门窗挤破,前赴后拥,致使挤压下来的绣花鞋有几箩筐之多。 3 ?- ?, f+ p7 P: n3 `$ i5 v
5 z& L U6 F" Q) \: N& p
“三花不如一娟”是由真正的艺术发展和历史依据的,“四工调”从“落地唱书调”、“正调”、“呤吓调”中脱颖而出,前辈施银花功不可没,后来她去了台湾,传说她做了特务,实是搞笑至极。1993年我去台湾文化交流,好多朋友、学生说她在台湾对越剧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终年在台湾。而“四工调”的完善、健全、成熟是姚水娟老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誉为四工调时期的代表人物,当之无愧。唱腔的改革发展,正是标志着这个戏曲剧种向前迈进。“任何事物都在改革中前进,创新中发展”。纵观男班两次进大上海成功到失败的过程,除了社会原因之外,自身的堕落。关键是满足于现状,不思提升,导致失败而告终。早期的女班也有如此的经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要生存,要站住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得符合城市文明的需要,满足观众新奇美的美学需求,姚水娟老师在大城市中见多识广,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要求,敏感的触觉清楚的看到了这点,再也不能墨守陈规,老演老戏,改是出路,改是希望,早在1932年就将路头戏改为幕表制,这充分体现出姚老师的胆识和远见,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1935年在宁波演《仙宫艳史》时,使用了机关布景替代了一桌两椅的单调摆设,还用立体光替代了大白光,化妆、服装、道具等全面创新,当时报纸上称她是继施银花前辈之后的新秀,并且赞美“越剧主席”。抗战以前她率班在杭州大世界演出了《碧玉簪》,她吸收了话剧生活化的表演,又引用了京昆的程式身段,演活了女主角李秀英。当时的浙江省省长兼杭州大世界游艺场经理的张载阳在看戏时激动的高呼“妙,三花不如一娟”(三花”指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一娟”指姚水娟),越剧界形成了花旦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鉴传历史!喔!原来如此———我辈只能从历史资料中略知个中玄机了。从中深深感觉到姚水娟老师刻苦广学,融会贯通,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满足于现状的越剧创新先行者。 - E- Y/ S/ [0 }1 x
& Y# I U+ s3 x, N, g/ M, n
1938年初,在上海通商,老闸的戏院演出,7月演出于天香戏院,她锐意革新,聘请专职编剧,上演了含有抗战意识、伸张民族正气的《花木兰》,打破了越剧直演老戏的保守路子,还演出了《西施》、《貂蝉》、《孔雀东南飞》等新编剧目,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被有关的报刊,观众投票评以“越剧皇后”的称号,京剧梅兰芳大师亲自为她提字。1939年出版了越剧改革史上第一本演员个人专辑《姚水娟专辑》。 1939年她毅然取消班长制,实行经理制,追求编导演音美综合性艺术,新编剧目之多,在各戏班中占首位,《泪洒相思地》上座率居高,连演近百场,创剧界记录,声名之盛达到顶峰,成为改良越剧的代表人物,越剧创新的先驱者。 1950年她加入了浙江越剧团,大力支持扶植越剧男女合演,甚至为青年演员甘当配角。后来调至浙江艺校任教,言传身教,尽心尽力,从事艺术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男女合演接班人。 1962年我们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赴杭州演出《红楼梦》、《十一郎》等戏,我特地去艺校拜访前辈一代宗师姚水娟老师,老远的就看见她顶着烈日站在校门口等待我,迎接我这个才21岁的青年男演员,当时我真的过意不去。老师是前辈,是越剧改革的功臣,是赫赫有名,红遍大上海的“越剧皇后”,居然如此热情对待我这个“小巴辣子”。她拉着我的手边走边讲进入校园,老师嘘寒问短,关心备至,坐下促膝相谈,对我演出的贾宝玉、十一郎、北地王充分肯定,鼓励我、表扬我,说我文武全才。她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而高兴和欣慰。并讲述自己在艺术道路上如何克服困难,大胆实践的经历。尤其是在人生低谷时,被人误解,打压,历经坎坷,饱受沧桑,仍然对党有着坚强的信念,坚定的走过来。真正令我感动,肃然起敬,受益匪浅。想不到这第一次的见面,却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后来听说文革中又遭受了残酷的迫害。 2 z! g3 A3 T K. p% t- ~2 j, G
" h7 c6 Y" ?6 G: `4 r8 F# Q8 e- r
姚老师留下的艺术资料仅仅是些黑胶唱片,影像资料匮乏。可幸的是1960年我们上海越剧院赴香港演出,姚老师留传下来的保留剧目《碧玉簪》深受欢迎,香港方面决定拍摄彩色电影,1962年开拍,袁雪芬老院长毅然决定请姚老师出山,当任李夫人一角,留下了唯一的、宝贵的、高质量的形象资料,这一决定在当时是要担当一定的风险的。 今年是姚水娟老师的百年诞辰,我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校园中,崇敬的肃立在姚老师的铜像面前,瞻仰着姚老师慈祥的脸庞,回忆起1962年的一次见面,细看镌刻着的文字介绍。我急促跑到办公室对支涛主任说姚老师不仅是留下了一些优秀剧目,她应该是越剧改革的先驱者。支涛主任说:“对!我们要传承前辈的优秀传统艺术,同时更要继承前辈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事业责任感”。 是啊!要传承才有根基,才有创新的源泉和能力。 文/越剧表演艺术家史济华老师 ( O# M$ m; c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