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藏金,盛世修谱。家谱,记载我们生命的起源,见证家族的来源与变迁,承载中国普罗大众的文化。国人想要面对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必将往家谱里寻找答案。
南北朝时修谱之风盛行,唐宋时蔚为大观,明清修谱达到前所未有顶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修谱风气急转直下,日渐式微。屋漏偏逢连夜雨,与众多传统文化一般,家谱也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家谱,从此在人们脑海里,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过去记忆。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中国实现大国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二零一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时就强调:“必须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文化重新备受推崇。
家谱,其历史记录作用不异于国史和方志。在新时代里却面临尴尬的两级处境。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溯祖寻根意识复兴等因素刺激一些地方官员、民家修谱家和老人修谱的热情高涨,极力投入家谱的寻访、重修、续修中。另一方面,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家谱的认知严重缺失,意识不到家谱亟待拯救的处境。
此外,家谱的建设在新时代里还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传统家谱如何在新时代里发展?现代社会,无论哪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我们通过QQ、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交流,在网络上获得资讯和分享结果。家谱文化该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获得更多关注和重视,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女子能否入谱?旧时中国家庭重男轻女,一般女子不能入谱,特别是未嫁女,现在许多老人仍坚定捍卫此观念。然而现代社会,中国执行独生子女的政策,强调男女平等观念。女子该不该入谱?正视这个问题意味着正视家谱文化传承和旧观念的冲突。
三、家谱如何发挥精神家园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国人已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聚集生活。个体与群体割裂严重,焦虑迷茫的情绪蔓延。家谱,这本被誉为中国人最后的灵魂家园的书籍,如何发展才能让远离他乡的人得到慰藉,找到归属感?
除此以外,家谱也和其它文化一样面临着一系列如何传承保护等问题。
家谱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提高年轻人对家谱的认知,发挥家谱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切莫,让这一优秀文化陷入断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