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迹琐议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5 00:3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迹琐议
李明杰
虞舜是上古帝王之一,其传说甚多,流传甚广。舜迹也散布数省,大江南北。要梳理乱如丝麻的舜迹传说,非一人一地能为之易事。但是,虞舜的有关活动地望,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大体可以勾勒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范围,即虞舜早期主要活动在东夷地区,“东夷之人”;中晚期主要活动在晋南地区,并发迹于此,“冀州之人也”。拙文拟就上述问题及造成舜迹多处的主要原因,略述于后,祈求方家指教。
一、虞舜早期与东夷地区有密切关联
《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史记·五帝本纪》谓:“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其事又见《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尸子》诸书。上述虞舜早期生活及从事劳作之具体地望自古学者见解纷呈,考证有异,但在泰山以南汶泗流域及鲁西、鲁西南古东夷地区上述地望都能找到,而且考据充分,说明虞舜族团在此创造了大舜文明。
山东学者王献唐在其遗著《炎黄氏族文化考》(482页,齐鲁书社,19857月版)中对虞舜生活及劳作之所的考证独树一帜。据王氏考实,诸冯、负夏、历山、雷泽“均在泗水之东境”。“至谓河滨,虽不言何河,其为泗河。”“泗水为舜陶之区,更知泗水为东夷,与《韩非子》‘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相合。”王氏认为:“若历山,若雷泽,若服泽,若寿丘,若河,无一不在泗水一方。知舜当时泗水之人,生于斯,故耕于斯,渔于斯,作什器于斯,其后即举于斯。以史证地,无不一一相符。”王献唐先生上述独到见解虽属一家之言,但给我们一重要启示,说明上古时期汶、泗一带水量充沛,流域广阔,构成南北水上交通要道。立于汶泗之滨,有山、有河、有湖泊之利,“颇有桑麻之业”(《汉书·地理志下》)。呈较典型的内陆河谷文化特征。优越的自然环境,使汶泗流域发展为上古东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至虞舜时期成为东夷早期文明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虞舜族团主要活动区域。汶泗流域可视为虞舜族团之故里。
关于“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之地望,在鲁西南、鲁西一带理由更为充分。
舜耕历山地望,除山东济南、山西、河北、浙江、湖南说外,山东菏泽说可信度较高。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水经注·瓠子河》载:“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舜耕、陶所在。墟埠连属,滨带瓠河也。”这段记载不仅证明了历山位于雷泽的位置,又证明泽之东北即制陶处,且()墟埠(历山)连属,“陶河滨”之所而非它河,实为瓠子河。
据宋罗泌《历山考》:“在濮()之雷泽北十六里,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山东通志》(安作璋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7月版):“历山在县(菏泽)东北六十里,在州(濮州)东南七十里。”据张锡泰考证:今山东鄄城县东南闫什镇历山庙村,1980年曾发掘出土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时期文物300余件,由此断定,历山庙村附近之历山与文献所指地理方位相符,即上古虞舜躬耕之处之历山。(张锡泰《雷泽考》,载《联合日报》2004619日第3)这是舜部落起于东夷的重要佐证之一。
舜渔雷泽地望。《集解》郑玄曰:“(雷泽即)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正义》引《括地志》:“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由此知雷泽具体地望不出济阴、雷泽县之辖境,当在上属两地辖区。史载,济阴指济阴国,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其后几经变迁,至东汉元和元年(84),国除为郡,北齐废。济阴国(郡)辖境屡变,西晋相当今菏泽、东明、定陶、成武、单县等市、县和巨野、鄄城、曹县一部及河南濮阳市一部。雷泽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因雷夏泽得名,唐宋因之,金贞元二年(1154)废入鄄城县。《汉书·地理志上》:“雷夏既泽,雍、沮会同。”师古曰:“雷夏,泽名,在济阴成阳西北。而雍、沮二水同会其中也。”《汉志》又曰:“济阴郡成阳: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周)武王封弟季戴于成,其后世迁于成之阳,故名成阳。汉置县至北齐废,隋置雷泽县即此。《尔雅·释水》:“水自河东出为雍,水自济出为沮。”两水均入雷夏泽。司马迁虽言舜为“冀州之人也”,但在《史记·货殖列传》还是承认了舜早年曾在陶、睢阳一带渔猎过。《史记·货殖列传》云:“陶(今山东定陶县境)、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亦一都会也。昔尧作游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亳。”
《中国历史大辞典》“雷夏”条(302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月版)汇众家之说,作了最全面的解释:“雷夏,泽薮名,又称雷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菏泽市东北。为雍、沮二水所汇注。《尚书·禹贡》兖州‘雷夏既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皆即此。北魏时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唐时尚有记载。宋后为黄河决()所淤。”近期,张锡泰考证了雷泽的具体方位:“当今菏泽市东北境的胡集、都司集以北,鄄城县东南闫什镇和鼓楼乡一带,即为舜渔之雷泽。”(引文同上)此雷泽方位与文献记载正合。
舜作什器于寿丘地望。《集解》皇甫谧云:“在鲁东门之北。”《索隐》:“(寿丘)黄帝生处。”寿丘在今曲阜市东北,为史学界公认。
舜“陶河滨”之所。《集解》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上文《水经注》谓:“滨带瓠河也。”由此看来,“陶河滨”之所当指鲁西南一带之瓠子河,并非黄河之滨。又,《周礼·考工记》谓:“有虞氏尚陶。”《韩非子·难一》也说:“东夷之陶者苦窳,期年而器牢。”以此说明,东夷人制陶业已十分发达(可由考古材料证实),特别到舜,曾将高明的制陶技术传授给他人,使所制陶器精美细致而不粗糙。
综上所述,虞舜活动地望总体看不会相距太远。因古代的鲁西南一带东部是高低不等、起伏绵延的山岭地,西部接华北大平原,广阔无垠,加之雨量充沛,是北方著名的湖群区,分布着大量的湖泊沼泽,自古土地肥沃,很适宜农桑生产。虞舜族团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以原始农耕为主,辅之渔猎,兼营制陶等手工业,大有用武之地。这与考古所见东夷海岱龙山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符合。由此可以断定,舜部落早期活动范围不会出泰山以南,汶泗流域及鲁西、鲁西南及与之交界的豫、皖边境远古东夷之区。
除上述可证舜为东夷人外,舜与东夷有密切关联的尚有不少历史故实。如:
其一,封禅是“自古帝王受命”的定制。其源头是东夷人对自然山川的原始崇拜活动和敬天仪式。古代帝王受命,必封告泰山。《尚书·舜典》谓:“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这是最早见于关于帝王封禅泰山的文字记载。《管子》也记载了舜是72位部落领袖封禅泰山者之一。舜践帝位后到泰山“巡狩”,举行封禅仪式,一是以表他对自然山川的原始崇拜;二是追根祭祖。王献唐认为:“泰山一带为中华民族之发源地。盖中华原始氏族起于东方,东方尤以泰、岱一带为其故上,木本水源,血统所出,泰山巍然,同族仰镜,故凡得天下者,易姓而后,必告泰岱,示不忘本,犹其祭告宗庙之义。”(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537页,齐鲁书社出版社,19857月版)泰山一带是古代东夷人追根祭祖的上层文化活动中心。
其二,商汤灭夏后,封虞舜之后于遂,始建遂国。遂国故址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与肥城市接境。西周初年,周王封遂胡公于陈(河南淮阳),又使陈国成为虞舜的正宗。遂陈二国亦不出东夷之范围,固皆在东方。
其三,从考古资料看,东夷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阳谷县的景阳岗龙山文化遗址,是座宏大的龙山文化城,约38万平方米。山东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学海先生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东夷国家,很可能是有虞氏,也就是大舜的虞国”。张氏根据考古证明和文献记载,勾勒了一个虞舜早期的(中心)活动范围,“此范围东南到曲阜,南到鄄城东南境,西北到古黄河(当时黄河流经濮阳县西,折向东北,经鲁西北入河北),东北大致至古济水(今黄河)西岸的地理区间,而以春秋卫国的东部地区,或者说冀、鲁、豫交汇地区东南部的山东一方为中心”。“虞舜是东夷人,虞国是东夷国家;至少舜时的虞国,地望在鲁西一带。”(张学海《考古学反映的山东古史演进》第94~95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月版)
其四,从古文献看,舜出于有虞氏,这一支系后来势力大盛,以舜为首领,号称虞舜。传说中的舜氏族是个大部落,图腾也会多种多样。舜部落是以俊鸟为图腾的一支,这与该部落崇鸟有关,故舜有帝俊之名。《山海经·大荒东经》讲述了帝俊与五彩鸟为友的神话:“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珂案:“五采鸟有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帝俊与舜已是二而一也。”郭璞云:“帝俊之神本为玄鸟……遂为凤凰。”《大荒南经》则载:“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義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義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羲和,神话中为太阳之母。《大荒南经》中成了帝俊之妻,生了十日。显然,舜乃保持着东夷族所固有的太阳崇拜和神圣的太阳神格。《拾遗记》中有一则有祗稀薄支国给尧献重明鸟的故事。重明鸟“状像鸡,鸣似凤”,实为锦鸡又兼大燕,反映出东夷族是以鸟为图腾的。显然这则故事是由舜名重华演变而来,虞舜族团仍保留着东夷族的老古传统显而易见。
《尚书·舜典》载有舜摄政时采取的一系列政治举措,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代尧为盟主后,设立若干种官职,这些官职中若按族系,契、皋陶、益、垂、龙、夔等均出自东夷部族,其中益为少昊集团后裔,其他几位源于太昊集团。可见舜的用人观念偏于东夷,东夷部落占了主导的统治地位。
 又从古文献得知,乐舞制度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舜对此作出重大贡献,形成“舜乐”。舜乐主要是在传统东夷风乐基础上形成的。曾被孔子称之“尽善尽美”的《韶》乐即是舜乐的总称。它是以东夷古乐为源头和主体创制而成的。虞舜的这种天才,大概因袭其父瞽叟作为乐职,为盲人乐巫和舜之祖先曾在部落联盟中职司乐舞有关。由此知舜的这种天赋是从东夷祖上世袭而来。这都说明舜部落源于东夷,舜与东夷的密切关联是有依据的。
二、虞舜中后期发迹于晋南
晋南古属河东,是人类古老而又重要的起源地之一。这里有许多虞舜活动的传说遗迹见诸史籍,特别虞舜中后期有可能发迹于此。
《史记·五帝本纪》说舜是“冀州之人也”,自从穷蝉以下皆“微为庶人”,说明有虞氏先前“微而不显”。直到尧时,以舜为首领的部落才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原部落大联盟的新盟主。舜率部迁至晋南后,因其孝闻厚德,虽“虞舜侧微”,但“尧闻之聪明”(《舜典》),经尧多年考察、考验,众人举荐,被重用,尧禅让帝位于舜。“舜居蒲坂”,享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践天子位后即建都于此,即《帝王世纪》所言“舜都蒲坂”之所。考古材料证明,襄汾陶寺遗址即唐尧之所在。由此推知,舜都亦不会离之太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古曰蒲坂,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相传虞舜建都于此,可信度较高。
舜卒山西鸣条,是舜卒埋葬地传说中的重要一说。《路史·后纪十一·有虞氏》云:“(虞)帝乃死,以瓦棺葬于纪,是为鸣条。”罗苹注:“纪,即冀,故‘纪后’为‘冀后’。”山西鸣条在今运城市安邑镇北。坐落于盐湖区境内鸣条岗上的舜帝陵庙,相传为舜卒埋葬地。据县志和庙内碑刻记载,陵冢始于禹,庙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陵前嵌两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明万历辛亥孟春东郡邢其任书”。下碑刻“帝舜陵”,为元代碑刻。(《先秦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此舜帝陵大概是“以瓦棺葬于纪”之陵。
另外,晋南亦有历山、雷泽,相传为舜耕、渔处。史载,今山西垣曲县东北,中条山主峰之一曰历山,山上有舜王坪。今山西永济市蒲州,南有雷首山,《括地志》谓:“雷首山亦名历山。”《水经注·河水注》:“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又,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南有雷水,源出雷首山,南流入黄河。此地相传为“舜渔雷泽”处之雷泽。
上述史料说明晋南舜迹遍布,虞舜文化积淀丰厚。特别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充分展示了晋南地区的上古文明。从考古资料得知,陶寺遗址的时间、地点与传说中的唐尧接近,距今有4600余年,且具备了古代文明的众多因素。许多专家认为晋南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学术上是有依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上文所述,虞舜原本居鲁中、鲁西南及汶泗流域的东夷腹地。缘何来到晋南地区?有学者认为,东夷文明诞生不久,就出现西向“逐鹿中原”的现象,而且势力相当强劲。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守功先生从考古材料发现,龙山文化四期(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遗址在山东西部比比皆是,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也可能与龙山文化时期向中原地区大规模迁徙活动有关。舜本来是部族或族团的名称,其早期活动的地域主要在鲁南地区,是这一地区大汶口文化的主人。当时舜族团的势力很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扩张和迁徙。到龙山文化时期舜族团的势力继续发展,成为中原地区一支重要的力量。(王守功《山东龙山文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月版)还有学者认为,围绕着古老的泰沂山脉,曾经繁衍生息着夷人诸族,大约从北辛文化后期(约距今6600)开始,他们就与中原地区的华夏诸部族有了交往。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距今5300年前后),地球再度发生突然降温事件,天气变得干冷起来,居住在沂蒙山南侧的一些部族开始向西南迁徙,直接参与了对中原大地的开发。到龙山文化时代后期的尧舜时代(距今46004100),夷人有虞氏的首领舜以勤劳孝慈“行厚德”闻名于世,得到诸国联盟盟主陶唐氏的赏识,使“舜摄天子政”。在晋南的汾水流域,舜继位做了各国盟主,遂对晋南一带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徐基《商代的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月版)这大概即是舜族团与居住在晋南华夏族团联盟的渊源。可以说晋南是大舜成名之处,发迹之所。
三、舜迹多处的主要原因
山东、山西是虞舜遗迹较多的地区,然不止于此。《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山条,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八处历山,且各有所据。造成舜迹多处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
1.“族迁名随”,“族同则名同”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上文所述虞舜族团有向中原及晋南地区的迁徙过程。随着舜族团势力的扩张,人口的增加,也向周边及其他地区扩张。他们走到哪里就把原居地的名称和氏族首领的名称带到哪里,后世所见舜的遗迹就是这样留下来的。如山东济南、湖南宁远一带之历山、舜井都是舜后裔的迁徙之地,而非舜最初的活动地望。在古代氏族首领名字与部族的名称是可以一样的。例如夏商之际是东夷部族向西流动的重要时期,其中的“畎夷”很久之前即活动在泰沂山区,是这一带的土著,对夏人时服时叛,至夏末后桀之乱,乃长驱西迁。这种迁徙有个较长的过程。山东曹县境内有犬丘,河南永城有犬丘,陕西兴平县有犬丘,直到甘肃天水地区也有犬丘。从这些古地名所处的地理位置,仿佛略见其西迁的踪痕。这大概是一些古地名“族迁名随”,“族同则名同”的规律。
再如,顾颉刚先生认为:“舜耕、陶、渔之地皆在兖州,即鸟夷地。楚人南迁,舜之传说随行。韶山为舜奏乐之地;九疑为舜葬之地;湘水为舜妻为神之地,君山为舜妻葬地……‘妫水’疑亦为“潍水”之音转。舜为东夷之人,故其居地为‘妫汭’。妫水本在东方,其后乃移于河北及山西,更及于中央亚西亚。(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史学篇·舜》顾洪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4月版)顾先生的这种观点,亦属“族迁名随”、“族同则名同”之规律。这种“规律”使虞舜族团的后裔或分支迁徙到哪里,就把原族团所居地名带到哪里,这是造成舜迹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2.自古学人即有将舜迹误合而为一和“抢舜”现象。顾颉刚先生在其《学术文化随笔》中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左传》:引《逸书》:‘唯彼陶唐,在此冀方。’……《史记》承之,曰:‘冀州之人也。’亦以唐与虞为相近之国。今知舜出东夷,则知‘陶’必然为济水流域之陶丘。陶既在东方则唐亦必在东方。山西故自有唐,《左传》‘成王灭唐而封大叔’即此,然此唐必不能称为‘陶唐’也。陶丘之唐传至山西,即与山西之唐误合而为一。”(《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史学篇·陶唐》,顾洪编,中国青年出版杜,19984月版)
顾氏在他的《文化学术随笔·史学篇·晋、齐、楚、越之舜迹》中还指出:“《水经注·河水四》:‘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阪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按,此可见西方与东方抢舜,故双方俱有河滨、陶城、历山。郦氏于‘蒲阪县’下又云:‘魏……太和……置河东郡。……郡南有历山也,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眉批:蒲阪历山即雷首山,今名中条山。)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径历山下。上有舜庙。蒲阪舜迹,为不少矣。’注又曰:‘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按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行大舜,即此宁、怀,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此又郦道元与周处抢舜,一欲其在西北,一欲其在东南。实则舜之所在,晋可有之,齐亦可有之,楚可有之,越亦可有之;即远迁中亚细亚之大夏,其名阿母河为妫水,固亦可有之也。山西之舜迹,自因有虞国在,其后虞虽为晋献所灭,而传说未灭,随尧、舜地位之高而发展。”学人抢舜是造成舜迹多处的另一原因。
3.虞舜帝并非一代
《史记·五帝本纪》“……()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集解》引《皇览》曰:“舜冢在零陵营浦县。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据《中国县情大全》:“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舜源峰下有舜陵,陵前有碑石,上书‘帝舜有虞氏之陵’。秦汉之后,历代帝王或遥加祭奠,或遣官远程代祭。”由此证之,舜“南巡狩”时崩于湖南宁远九疑山,葬于零陵。《国语·鲁语上》载:“舜勤于民事而野死。”韦昭注:“野死,谓征有苗死于苍梧之野也。”《墨子·节葬下》谓:“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衣衾三领,觳木之棺,葛以缄之。已葬而市人乘之。”《礼记》、《淮南子》、《白虎通》等典籍均有类似记载,其义是说,舜崩原因是率师教化未开化的边远部族(三苗),死于异乡就地薄葬。此为舜葬地之一。
而《孟子·离娄下》言舜“卒于鸣条”。鸣条地望虽有争议,但舜卒之鸣条位于晋南安邑镇之鸣条岗为多数学者认可。此处有舜帝陵,规模宏大,气势威严,年代久远,始于禹,建于唐。专家考证,为虞舜葬埋之地。此为舜葬又一地。
尧陵有数处,虞舜葬两地,各有所据,理由充足,这又如何解释呢?
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虞舜主盟期间并非一代。唐、虞二朝并非各有百年,而其共计百年。
《史记·五帝本纪》谓:“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按上述计算唐尧朝应为九十八年,尧寿百一十七岁。又,《正义》引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又“二十年而老”,尧寿百一十六岁。)按此计算,唐尧在位七十载,时年八十六年时禅位于舜,又“试舜三载”,唐尧期计七十三年。据此,董立章先生认为:“如果尧十七岁为帝,立为天子七十年得舜,寿一百一十七岁,古今如此长寿者,万无其一,尤其在远古时代,考古学已经证明人多四十岁左右而逝,据此而断,尧寿百年绝无可能。……无疑尧帝之唐朝年数有误。……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下》肯定地写道:唐帝:《帝系》曰:天下号曰陶唐氏……即位七十载。所谓‘七十载’,当为孔安国所云‘尧年十六即位,七十载求禅,试舜三载,即唐尧七十三年之略。”(董立章《三皇五帝史断代》,第336~337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4月版)董立章先生之判断唐尧朝七十三年,符合历史实际,可信度较高,且对正确确定舜朝期有重要参考价值。历史文献所记舜二十岁以孝闻,三十岁尧所举用,“历试诸难”,五十岁开始代奉管理朝政;至五十八岁,尧崩,又“试舜三载”,至六十一岁正式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其寿百岁。有专家认为,这些都不可考实。如果推测舜部落曾主盟百年上下,则较为可信,其间同一部落首领之号是可以传承的。还有专家认为,帝舜传说较多,并且延续时间也比较长,从传说的背景分析,大致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显然也是部族的名称。在古代氏族首领的名字与部族的名称一样的例子很多。(王守功《山东龙山文化》第134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月版)上述观点与摩尔根对美洲易洛魁人的观察是一致的。摩尔根认为,每个氏族酋长都有一个较固定的名字,此名字普通人不能用,而且有传承的习惯,当一个人被选用为首领或酋帅时,就要废掉原有的名字,在就职时另外授以新名。这个新名便是沿用的酋长旧名。(摩尔根《古代社会》第77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因此董立章先生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并根据事理分析认为,历史文献所载“舜生三十征庸”之“三十”,实乃古人“二十”之讹误,舜被举用年非三十,而为二十。远古时未有年至三十尚未婚娶者而使舜得攀尧帝之二女。而史书中“三十在位”未误,其义为舜取代尧帝之唐,为天子“在位三十年”,其中包括“试舜三年”。历史文献中所述“()五十载陟方乃死”。“五十乃死”,即()死时年五十岁。“基于对历史文献的唯物辩证地分析研究,虞舜朝期为二十七年,舜五十岁南巡狩死于湖南宁远九疑;唐朝期七十三年;二朝共计百年。”其具体断代年代“唐尧期约在公元前2246年—前2174年,虞舜期约在公元前2173年—前2146年。”董先生通过对尧、舜死葬之所的探索认为,自帝喾时受封为君至唐朝之亡当有多位以“尧”为称的继位子孙,故有尧陵多处。就取代帝挚创立唐朝之帝王而言,就事理而断当有两位尧帝。而舜帝也非一代,说舜帝巡狩远至湖南宁远之九疑山,葬于零陵之舜帝为第一代舜帝。而晋南运城之舜帝陵即“以瓦棺葬于纪”之舜陵,此舜帝为“卒于鸣条”葬之鸣条之第二代舜帝。(董立章《三皇五帝史断代》第338页、339页、343页、401)
董立章先生的论断,解开了舜迹多处的若干谜团,这是造成舜迹多处的第三种原因。
传说的虞舜时代是形成华夏文明的关键时期。其传说遗迹与东夷古史牵联较多,与晋南地区多密切关联。这与后世称尧、舜为天下“共主”决非无故,也充分体现着华夏族东西融合的历史脉络和尧、舜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印痕。虞舜传说遗迹散布地广,说明虞舜族团创造的大舜文明是多元的。凡有大舜遗迹的地方都应遵循中国先秦史学会一贯倡导的“先祖大家祭”的原则,研究开发大舜历史文化,弘扬大舜文明,这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其积极地现实意义。
(《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2 G9 O- D4 [7 F3 v9 A& O% a7 {
) o' Z) X% K#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2-1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