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与尧舜 顾颉刚 童书业 鲧禹与尧舜的发生交涉是由于尚贤说和禅让说的发展。尚贤说和禅让说本是墨家因要适合时势而提出来的,并不是古代固有的思想和事实。但墨家虽主张尚贤禅让,他们却只知道有尧舜禅让说,并不知道另有舜禹禅让的故事。等到禅让说流传既久,人们觉得单是尧舜禅让还不足资鼓吹,非使舜禹也发生传位的关系,不见古先圣王的心心相传于是舜禹禅让说便又应运而起了。 孟子是战国中晚期的儒家大师,他深得墨家的三味,善于创造古史;恰巧他有一个学生叫做万章,偏偏专会怀疑古史,他常常想出了难题去窘难他的老师,有一次他又问他的老师道: 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因为汤武征诛说阻住了禅让说的发展,逼得禹不能传贤非传于子不可,于是人们起了“禹德衰”的怀疑。 万章拿这个去质问孟子,确是一个难题;只因在儒家的观念中,尧舜禹的道德是均等的,怎能使圣王的禹有“德衰”的嫌疑呢?这非解释不可。幸亏孟子有本领,他立刻辩护道: 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万章篇》) “传贤”和“传子”满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只因舜相尧,禹相舜的年岁长,对于百姓的关系深,而益相禹的年岁短,对于百姓的关系也浅;加之尧舜的儿子都不肖,不足继承天下;而禹的儿子偏偏贤能足以继禹,所以舜禹能受尧舜的禅让,而益没分受禹的天下。这个回答是何等的巧妙!在这段话里就出现了“舜荐禹于天”和“禹避舜之子”等故事;于是以“百里诸侯”起家,受天命征有苗而有天下的禹,也就轻轻的改成了匹夫受天子的荐而有天下的禹了。 (《古史辨》第七册,开明书店,1941年)
! w; C j8 M( X( C8 C6 q%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