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六安姚远铸 于 2014-2-20 21:10 编辑
) g- R3 _0 }5 a0 K9 S/ e6 m" G% N5 V* S: J: Y* Q1 k4 y; p
大舜后裔姓氏考$ V. W) q' j/ V1 E3 y
古籍称舜为虞舜,又说他姓妫,又姓姚。后世注家们对虞、妫、姚皆指为地名。诚然各地均有上虞、虞城、姚丘、姚墟、妫水、妫州等地名,且有同名异地者。但是这些地名的出现甚晚,不见于战国前的有关大舜的事迹之中,与其说是舜姓氏之出于地名,倒不如说地之取名乃附会于舜更合理一些。现在我们在其字音字义方面探索一下。
, F+ @6 C& W1 R& \ b/ i 按先秦时代人物的姓氏,一般有两个,即氏、姓。姓标志血缘,从出生之“生”再加女旁。氏为后出,一个同姓的氏族分支多了,人数多了,原来的姓不足应用了,就添加上氏。氏的命名来源多方,或以国为氏如齐、鲁,或以居地为氏如东郭、南官,或以爵位为氏如王、侯,或以职务为氏如虞、陶、司马等等。那时一般男子称氏,并把氏置于名字之前,如孔丘、田文;女子一般称姓,则把姓置于名字之后,如孟姜、怀赢等。也有例外,如男姓的吕尚,也称姜太公。大舜则有一氏二姓,盖是他兼祧两个氏族的血缘之故。
, O: `+ k+ h6 u
& w! N& |+ a! g3 i9 M T( g9 s& C& U大舜号为虞舜,此虞并非地名,而是职务,《尚书·尧典》中载,舜任命伯益去管理“上(山林)下(泽薮)草木鸟兽”,说:“益、汝作朕虞。”(今本划于《舜典》中)《礼记·檀弓》称此职为“虞人”。《周礼·大宰》则名为虞衡。按虞字本为驯养捕猎兽类之职官。虞字在《说文》属部,并释为“虎文(纹)也,象形。”《诗经·召南·驺虞》,后出的古文家《毛诗》释验虞为“仁兽”(类似麒麟)之名,但早出的今文家《鲁诗》与《韩诗》则以为是“天子之掌鸟兽官”,正与《尚书·尧典》之义相合。其实我们从其字形上来看,二字之偏旁为马和 ; B# c5 K+ b+ }4 e- d0 |/ ~
,属于家畜与野兽类,可证虞是指掌管鸟兽的职事人员。尤其是和他的姓“妫”配合起来观察,更为明显。2 |( v! k3 r1 n. k8 w) i% j) Y
大舜姓妫。先秦之姓多带女旁,如姒、姬、姜、赢、偃等。妫去掉女旁为为,为的篆书为"为",许慎释云:“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许慎的解释是“望文生义”。对于古文字望文生义也是一种重要的辨识手段,重要的是“望”得正确与否。此字上半为“爪”形,下半为“为”型
% x, J$ \5 e0 s( n$ `。这是两个象形的组合,而不是像一个抓耳挠腮的猴子,并非“其为禽好爪”即“它作为一种禽兽,喜好抓挠”。我们认为上端像一只人手抚摸,下半则是大象的象形字。合起来,"为"的释义应是驯象员。罗振玉据金文和石鼓文的“为”字形状,断定为“手牵象形”,以为“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在服牛乘马之前”。大舜的祖辈应是掌虞的驯象员。/ y7 ^+ h; [& W1 }
大舜的另一个姓为姚。古籍说他生于姚丘(或墟),故而姓姚。但是按古代姓氏的来历,姓多以氏族祖先(图腾)而取,即使用一般惯例,生于姚丘,也应取之为氏,而非用之于姓。但是若以为是氏,又显然不对,因为姚字带有女旁,与姬、姒、姜等相类,所以它是姓而不是氏,也即可证它并非取地名为姓者。今按古籍所载大舜活动地点有陶丘、桃丘、顿丘、寿丘、姚丘等名。考“陶”有二音,一为tao,一为yao。因此,烧陶也可叫做烧窑,陶器也可叫做窑器。大舜同时的皋陶之陶,至今读音仍为yao那么,姚丘即是陶丘的同音异写的词了。我们注意顿丘之顿,与陶、桃的声母相同,而寿丘之寿,古音也为tao。至今凡属寿旁的字如涛、焘均读tao音,足以为证。可见大舜是位制陶、烧窑的能手。
& S! j2 I0 O0 Y4 b/ Q# r 大舜既拥有一氏(虞)二姓(妫、姚),其后裔便由此分流而衍生若干姓氏。秦汉以后,姓氏不分,秦始皇本为赵氏赢姓,理应呼为“赵政”,其姊妹则应呼为“×赢”才合乎古俗,但在其时亦通呼为“赢政”了。故而考察大舜后裔自当合称为“姓氏”,或对姓、氏二字不加区分,视为同一名词为宜。, g* G: {& ^- g! d2 K& Y- H
大舜后裔享有封国者有三,即虞(大禹封舜子裔均为虞国诸侯)、陈(周武王克殷之后,封大舜裔孙妫满为陈国诸侯)、齐(陈厉公之子陈完奔赴齐国,齐桓公任为工正,其九世孙田和篡齐国而自立,是为“田齐”。按田、陈二字在上古为同音假借之字,故写“陈”为“田”)。其后,主要由陈国和田齐这两支派生出若干姓氏来。我按东汉王符《潜夫论》之《志姓氏》(中华书局排印,汪继培笺,彭锋校注本)、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之《姓氏》(中华书局排印王利器校注本,按此本将《姓氏》列入佚文篇之中)、唐朝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排印岑仲勉校记本)、宋朝郑樵《通志》之《氏族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影印本),以及近来出版之《姓氏典故》(傅永明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本)等同类工具书,检索出30多个姓氏,略去有异义者,如咸(有陈僖公之孙箴子之后,及巫咸之后二说)、来氏、皮氏等姓氏。又省去较偏僻者,如遂(虞后)、穰(田穰苴之后)、尝(孟尝君之后)、第八(齐国田英之后)等。这样共得25姓氏,其中王氏虽有多种来源,但齐国王氏宗大人多。又如庆氏虽有出自姜姓齐国大夫庆克的一支,但是《潜夫论》以为陈国公族之后,而又有为陈桓公五代改妫姓为庆姓之说;故均录入之。为了圣裔词堂奉祀的方便,拟出一祖、二姓、23氏,共25个姓氏列为谱系如下:
1 `( f9 _9 L2 L+ I' G 《 大舜圣裔谱系》
4 R$ x# ^9 m+ ~* r4 E (甲)一祖
5 x O* E# v# h: C- @ 皇始祖华夏圣帝大舜 & E5 C5 ^' C& ?
(乙)二姓 " ?# B, f7 |+ t7 k+ s* [: z
姚姓宗长汉朝博士姚平 : t& J/ ^7 ^2 W3 U" O3 t
妫姓宗长吴国大都督妫览
& |7 H' e, G4 A# @8 g/ s (丙)二十三氏 0 [. ~( X' p+ c- J3 J" C1 q
一、虞国宗系(二氏) , E9 N$ e) U, b$ M! {0 N
虞氏宗长周朝陶正虞阏父(又名妫满,谥胡公)
# l8 }+ p @1 z: \, @ 甄氏宗长汉朝广阳侯甄丰 4 R% R9 ]; g1 { o' Y4 m) O
二、陈国宗系(十氏)
0 W- W; l2 l: d) W. v 陈氏高祖陈国周朝陈侯妫满(又名虞阏父,谥胡公)
9 L* O4 x) Y! }3 o( q- o! Y. y 胡氏宗长东汉太傅胡广(胡氏高祖与陈氏同) # R9 o1 k# G* K# [
敬氏宗长唐朝谏议大夫敬播 ) T0 n8 E! z: I* V# D
文氏宗长宋朝潞国公文彦博
, M4 H; z! O* g# J i0 s. E 司徒氏宗长宋朝集贤殿学士司徒期
$ z6 p- s. _( i* x h 庆氏宗长西汉东平王太傅庆普
% C m, Y/ g. W2 [ 占氏高祖陈国公孙子献
* k% p7 J" v; \" S3 F 袁氏高祖陈国上卿爰涛涂(袁、爰、辕三字通假) 3 v0 ^# o3 D8 m
爰氏宗长汉朝厌次侯爰类
: D0 u; s' a/ Z- p7 l 辕氏宗长汉朝清河王太傅辕固
( p" B3 t3 P5 n 三、齐国宗系(十一氏) z. v+ Z8 B3 q _" }% ~, ?
田氏高祖齐国大夫田完 7 b3 l* B, e3 L. N2 x7 k
靖氏高祖齐国靖郭君田婴
z7 d, c+ I+ x* ]) S" c* U6 H 威氏高祖齐威王田因齐 : n+ p/ J: U' T0 c) M5 V- ]
陆氏高祖齐国宣王辟疆 ( }5 _ s* R# Q' R5 u$ l
法氏高祖齐国襄王法章
. `+ l; `; }0 ^2 Y1 t7 p2 F 胡母氏宗长秦朝太史令胡母敬
" C; S+ x: I# G& W c) z 光氏高祖燕国高士田光
5 [+ E" _; w! Z; d4 q/ f& E 孙氏宗长周朝孙武子
$ W1 @/ N; [$ r. W 王氏宗长先汉济北王王安(又有“五王”氏系齐国威、宣、泯、襄、建五王之后)
* H2 ]: t) \$ y0 C, ? 车氏高祖汉朝丞相田千秋
1 _/ V- Z9 s# M8 `/ k+ w; } 第五氏宗长后汉司空第五伦 4 c6 p3 l4 z1 A! X- H/ b5 ~. M. h
说明:①大舜称为“始祖”。凡得姓氏之最初人物称“高祖”,虞、姚、妫之姓氏均直接得自大舜,故不列“高祖”。( E5 E& @; U5 _ E7 B8 G
而胡氏高祖陈氏同为妫满,亦即虞阏父,其在虞氏因虞舜之后,不得称为高祖,故称为宗长;而在陈氏则可称高祖;而胡氏因不举高祖而只举宗长胡广而省去。②各姓氏之最初人物无考者,则选取该姓氏年代较早、名望最高之人物为“宗长”。" T0 o) G! e2 u; g' N6 f
关于大舜后裔问题,犹有一要事,不得不说明者,即舜应是殷商王朝之始祖。从甲骨文及全文字形来看,舜等五字之形状皆大同小异。故而近来许多学者同意大舜即殷商之先祖。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举凡殷商之后裔各姓氏,如孔、商、汤、宋、华、桓、戴、向等,都可以称为大舜后裔了。. L- z8 l" G7 N5 x% @( N; i, g
- ]! @ L t+ c! `0 B" j6 t
《本文出处:永州人民政府网》
|. u9 J6 E4 w
! M6 t& I8 [9 p: c1 P' T7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