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9 22:27:24
|
只看该作者
儿子眼中的悍匪司令胡肇汉8 l2 o3 v8 ` ]- I
J6 Y' ?1 C( `' {9 j3 G, B ◎胡肇汉之子、著名画家胡中元首次向本刊披露那些真实的往事
2 Y2 F( |) M# U) S4 ?
- Y7 G! s7 s9 Q3 @ ◎胡肇汉娶的老婆真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吗,他为何没有带着妻儿一起去台湾
7 [/ t3 q1 q; H% Q i* c: l: ^0 z: W
" I5 W8 \5 w3 ?, ]; Y ◎在儿女心目中,胡肇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 g J- Z, P( Z) J( p3 Y% G, w! W1 U; w; C5 [. X6 f( U2 F/ Z
自从1950年胡肇汉在上海被抓,同年年底在苏州公审并执行死刑后,“胡司令”的历史随之灰飞烟灭,家人下落也成了谜。
* A! b7 y& y& t' v- X }) J
6 A5 r8 J8 O( D" }8 S: A 近日,根据知情人提供消息称,其实胡肇汉的家人一直就住在苏州,他的长子还成了一位著名画家。
5 X* w. D8 |( k ]4 r0 L
. c4 d7 u: @) {4 R' f" ] 在苏州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里,笔者有幸采访到了胡肇汉的长子胡中元,并听他讲述了诸多堪称首次揭秘的胡肇汉家族往事……/ w/ a/ E/ q) v) ~6 v R+ |# s
) [# t4 n$ p( c: W
太平镇“超级地陪”透露胡肇汉婚姻秘密5 G& N. }* y' v0 k: y7 l
7 T: W6 ~- N* T Z( r% s
在样板戏《沙家浜》中有这样的唱词,“常熟城里办嫁妆去”、“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说的就是胡传魁娶亲的事情。现实中的胡肇汉,娶的老婆真的是“周翻译官的妹妹、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吗?
# L+ A; {1 I6 F6 j: H Q) ?4 y& `7 A+ _; v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及阳澄湖畔的苏州相城区太平镇。2009年以来,太平镇大力发展旅游业,“胡司令”胡肇汉的经历也成为一个“卖点”。
* e3 Q/ D$ @6 B3 x
3 G6 H0 E/ _- d) D% B 王振昌老人今年已是古稀之年了,被称为太平古镇的“超级地陪”,讲起这里的历史头头是道。据他介绍,抗战时期,阳澄湖地区的“江抗联络处”与“胡肇汉据点”,其实很多都设在太平老镇区。当年叶飞与胡肇汉谈判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太平桥王梦九家。一套由两进住房组成的老房子,如今空关着,屋内十分破旧。而胡肇汉曾居住过的老房子,需要穿过几条曲曲弯弯的狭长走廊,据说这是为了安全起见。. Z3 A" u9 w1 R9 y" C9 s
3 O2 a) S3 ]* d- _8 [6 C
“胡肇汉带着队伍来到太平后,娶了当时王氏族长的女儿,还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王振昌说,按家谱算,胡肇汉娶的那名女子,还是他的堂姐,如果活着的话,应该是96岁了。如今胡肇汉的四个孩子都还健在,最大的儿子已经70了,去年他们还回太平来,大家碰了一次头呢。
4 L& U, c9 y7 ~1 i' i: d G" E1 p) \4 b9 w& N
胡肇汉之子披露父母的真情4 D6 L% e5 e" P7 f
1 d6 `/ O" [1 `6 Q
冬季的午后,苏州一个老旧小区住宅楼上的小画室里,胡中元正握笔作画。胡中元生于1940年,18岁时师从苏州工笔画画家张辛稼,擅画花鸟,画鹤更是江南一绝,入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现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的多幅作品被艺术馆收藏并参加展览,还受到姜昆、濮存昕、赵忠祥、黄宏等众多名人的好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就是曾拥有国民党少将军衔的胡肇汉的长子。* R5 b0 x @7 {% v
* S& K1 ^& u( ?' W9 i& I “我母亲叫王佐君,人很漂亮,又有学历,因此上门提亲的不断。”胡中元说,当时外公很有钱,在苏州和太平都有生意和房子,母亲是独生女儿,还上过初中,当时各界提亲的很多,不少苏州人都跑来提亲。“听母亲说,当时提亲的还有苏州一个银行家的儿子,但考虑到这个人是银行家娶的‘二奶奶’生的儿子,觉得影响不好,就回绝了。因为条件太高了,母亲直到27岁时还没有成家。直到嫁给父亲后,母亲还在说,那么多人来提亲,都没有出嫁,偏偏嫁给了他。”
6 E+ {4 J3 Q5 u# D' v: [- h
% |1 h$ L! y! j “至于母亲是怎么嫁给父亲的,那些细节我也不是太清楚,据说当时父亲的司令部驻扎在太平镇,而且平时与王氏族长也有联系,经常来往也就娶了母亲。母亲一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我们住在上海那段时间,外婆也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全家人在一起很快乐。”8 w3 i5 c; l: }% I9 Q
9 N5 |1 }- a" U' Q4 e z& t 就在胡肇汉被捕后押回苏州,他们全家人还一起团聚了两次。
! ^. v( d0 i/ F( i( H
- L" b2 l F+ ?+ ~ 胡肇汉为何没带妻儿一起去台湾8 \8 |% Q0 d$ d( o
) l, T7 R7 G1 D# y4 } 根据胡肇汉被捕后供认,上海解放后,他不得不逃往广州,后又转至香港。因人生地不熟,他并未与匪特机关联络上。到了1950年3月,他再转至舟山,这才找到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丁治磐,被委任为“江苏省第二行政公署反共自卫救国军第二纵队”副指挥官兼行政委员。起先,他企图带着一帮匪徒从宁波沿海登陆,但因解放军戒备森严,未能得逞,只得仍从香港入境。他准备先到上海,再潜回阳澄湖收集旧部,哪知到了上海,就钻进了公安人员布下的口袋。& @! [7 t P" k+ V; i+ p1 n; j& V$ Z
( K0 Q6 R2 Z) R2 I/ N# Z! Y* C* k
胡中元至今还记得父亲被捕前、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场景。“那是1950年的春夏交接的时节,父亲从台湾回来,不知道是怎么与母亲联系上的,母亲就让我在几点几分到楼下的十字路口去接父亲。当时是晚上,我有一年多没见父亲了,看到他后,我很高兴,喊了一声爸爸。他穿着长衫,戴着礼帽,和我一前一后保持着一段距离往家里走,到了家,我开门进去后,他才跟着进来。至于父亲到底是怎么被抓住的,虽然我们也都在上海,但我也只是听说的。”: ^( ]3 v1 p D- D' S: M9 U
8 {: i0 T8 g+ L/ S 不过对于父亲在1946年前后的一系列遭遇,当时9岁的胡中元还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懵懂的他没想通,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全家,要去他不知道的那个地方——台湾。7 ^" \4 J% h' n- ?* Y* Y1 d d* |
" x& X# N" o8 V “当时父亲是想带着我们全家一起走的,但是母亲没有同意,因为母亲一直跟着父亲的部队跑,都跑怕了。母亲说,抗战还没胜利时,有一次夜里急行军,她坐在藤椅上被士兵抬着赶路,都能听到山顶上日本兵的说话声,她心里害怕极了,所以当时她也不晓得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就说‘你一个人走好了,我带着孩子们住在上海’。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就走了。”4 r6 i1 N5 u8 F; ? k+ o
; r$ V# H) N" R2 o' \
胡肇汉去台湾接受训练后,开始带着任务返回。但他还没有到上海,江苏这边已经得到情报了。胡中元说:“听母亲说,当时父亲都安排好一切了,谁负责什么都定好了,他本可以不用再回来的,但这一回来就栽了。”0 C& c. K; L4 `# g6 P6 I$ w6 R, A
1 U. @3 U8 Q# R5 `7 k/ \& t 胡肇汉在一个朋友的布店里被捕
6 e: L( k5 ~0 R/ L4 Q, K0 \
& ~% U& _, b3 W7 ^6 `* p+ S; t 就此,笔者辗转在吴江市找到了当年赴上海抓捕胡肇汉的谢德文老人,抓捕胡肇汉时,谢德文为苏州专区公安局侦查科情报股股长。
4 L" \/ K+ U0 _1 Z( S
# O6 J4 q3 ~% q5 H0 g, F 谢德文说:“当时像胡肇汉这样的土匪头子是很多的,只不过他的罪行比较大,所以格外重视了,并且派了好几路人马分别奔赴各地抓捕。”但他们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一次行动,根本没有怎么当回事,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沙家浜》这部戏。而且胡肇汉长得什么样,他们也都不太清楚,连个照片都没有,只能根据介绍的特征去抓人,譬如年龄、身高、脸型、口音等。
5 E8 |7 W* _0 \- V3 B) x6 f9 \$ a3 Y& J( r# m3 E! N
当时苏州公安局去的一共是五个人,谢德文记得一共去了三趟,才在上海一幢老的居民楼阁楼上抓到胡肇汉,“上海公安局也派了人配合抓捕工作,来到这幢居民楼后,上海公安人员敲门说要查户口,当时是夜里12点半多,睡在阁楼上的胡肇汉已经闻风起来了,上海公安局七个人带着枪进去抓的人。当时看胡肇汉个子不高,甚至可以说有点矮。当时已经是5月份了,他还戴着个帽子,让人感觉很奇怪,一查才知道,帽子里有委任状。当时,他很快就承认了身份。”
( n3 d/ C0 R+ l3 i& B3 {7 {$ X$ T% G4 |% H X# j
其实那个时候,胡肇汉已经非常警觉了,在上海经常换地方居住,太熟悉的朋友也不敢借住的。但那次被抓的地点,恰恰就是他的一个开布店的朋友。
i N' z0 T6 }3 E; Z, E2 `; W$ W- E
“这个布店老板确实是父亲的朋友,父亲还曾在他那里寄放了两样东西,是一块金表和一支派克金笔,说家里在紧张时可以应急用。后来母亲去要时,那位朋友的妻子却说,她的丈夫也为此被抓了,她已经把这些东西卖掉了。”胡中元说,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也就没有再去纠缠。
# l+ Z" u: h4 G
0 K- k) ]3 D5 [" Z3 i" G* q 谢德文老人说,这次抓捕胡肇汉应该说是比较平静的,连个打斗和争执都没有,抓回来也没怎么特别重视,连个立功受奖都没有,只是当地报纸上写了个报道而已。直到审判时很多人对胡肇汉进行血泪控诉,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土匪。! O Z3 _3 R6 X7 e# G' H5 x. F0 D; |: M
' B/ c( V3 v3 g. @# W2 k( R: C
1950年11月30日,在苏州金门外华东革大礼堂内,召开了对胡肇汉及其同伙的公审大会。随后,法院当场宣判:判决胡肇汉、王群两首恶死刑,立即执行!据说当初胡肇汉是软瘫在地的,后来是被公安人员拽拖上车、押赴刑场的。7 K4 V, t; U- f1 W7 N& f; n" u
& g4 H4 q2 ?7 F* E; M) f
最后时刻的胡肇汉劝妻子再嫁
8 @; ? V4 s k1 H j" I0 D4 f9 T& T& R! H% q( ^) L
但胡中元对于父亲最后的印象是:干净、精神、平静和米色长衫。对父亲被捕后两次全家团聚的场景,他仍然历历在目。/ i/ T: N' U; g; d) j# B
& ~, k+ Z# ^* V3 m) I% y
胡肇汉被捕后,被关到当时的苏州司法机关,地点就在现在苏州的桃花坞大街东头一带,“当时是1950年五六月份,我们全家被通知去见他。下午4点多钟,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在司法机关大礼堂见到了父亲,解放军在旁边站岗,父亲一身米色长衫,没有戴刑具,衣服干净,人也很精神。父亲当时很平静地和母亲说,‘我不会活着出来了,你要把四个孩子养大,孩子送人也可以,你自己找个人嫁了,我不会怪你的。’母亲没有掉眼泪,只是怪父亲这趟不该回上海来。”, x& `6 y8 _: D2 O1 P5 k, D5 |# D
6 }. E) z' F3 [+ i; l
那次与胡肇汉见面,一家人是从上海赶回来的,胡中元还算懂事,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大人说话,其他弟弟妹妹都因为太累,在一旁睡着了。但是到了第二天,全家人却哭成了一团,“当时还不知道是谁说的,说父亲会不会被杀掉什么的,反正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对我这个长子说,一定要听母亲的话,至今我都牢牢地记得。”' S6 z% E* M) l5 l! M# H
1 H& k% @" | f0 g" G
就这样,胡中元和弟弟妹妹、母亲在关押父亲的司法机关住了三天,临走时被准许再见一次父亲。当时是在办公室见的,胡肇汉依旧长衫衣着,没戴刑具,只是这次大家都没有说什么话,可能大家心里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 @6 ^) h U+ C* a4 Q: u* H8 [; A9 v1 O% n
两次见面后,母亲带着胡中元他们从上海回到苏州居住,“每个月母亲都要给父亲送菜、送棉被和衣服什么的,但就是不准再见面了。”4 \: S5 L8 a, P& J7 I
6 N/ Z( ` u' d: Y% \3 V8 _
天气由炎热转寒冷,胡肇汉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 \- ^/ |% W; c5 i) W: b( w
) A+ ?) R) \! H m* E; ?+ `$ T 如今“胡司令”墓碑已无处寻找
, z/ z% H, w- d1 M
: p. H. d3 ~: n) h7 W1 B 作为胡肇汉的家属,胡中元一家当时是怎么知道这一结果的呢?
4 T. Z) a9 {% o' `( U8 S- I- d- I$ \1 T* n6 V1 ]- ]0 N
“不好了!先生出事了!”寒冷冬季里,苏州临顿路东花桥巷拉黄包车的师傅冲着胡中元家就喊开了。胡中元说,这位师傅以前经常拉父亲外出,并尊称父亲为“先生”,那天他正好在拉车时看到了公审和行刑现场,飞奔回来报信。$ Z. g* s& x" i9 g8 m- T! x
# _8 \4 u2 j" R% `! U' R. j7 d “我们急忙坐车过去,结果还是去晚了,父亲已经被枪决了,尸体已经装在了简易棺材里。”胡中元说,母亲当时就为父亲重新购买了棺材和衣服,还出钱买地,在现今朱家庄一带安葬了父亲,但是没有具体墓碑,毕竟原因特殊,后来随着历史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父亲的墓地就找不到了。% U& R( k3 U1 t9 p: \
( ~* a' X6 p- } 一位女人带着四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我母亲卖掉了所有的金银首饰来过渡,几乎就到了去要饭的地步,后来再靠打一点零工补贴,到了1958年,母亲去世了,全家再次陷入了困境。”
1 d; j& @2 r' X4 d! K, E; Z
) {0 P+ j# w. v5 N: h 艰难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胡中元18岁,爱好绘画的他被苏州民间工艺厂招录为美术设计人员,一上班每月就能拿到50元钱了,养活弟妹的重任就落到了他身上。! F/ ]& Y& r& Y7 J8 V( a
, T5 h$ y* R9 ^8 N8 x “或许在历史上和人们评价中,父亲会是一个汉奸或者土匪,但是在我们儿女心中,他仍然是有另一种印象。”胡中元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父亲,他对子女们都很关心和爱护,平时带着孩子们到观前街闲逛和购买点心吃,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衣食住行都有具体要求,譬如坐姿要端正,出去做客要有礼貌,大人坐着,小孩子要站着,还有吃饭不能有声音……”- g9 h" W+ a f5 v- ?. B
9 S7 }& j2 _& `/ ]
胡中元说,在他印象中,父亲不喝酒不抽烟,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练书法,或许自己的绘画爱好也算是受父亲的一点影响吧!
7 F$ n: _2 ~9 G0 C; u" ]5 h3 {1 ^) ^: B& k2 @1 [
“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家里父亲的照片都烧光了,现在这张还是我从纪念馆里翻拍来的,希望能留个纪念,毕竟历史已经远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