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冯国璋墓文革被挖:惨遭镰刀剖腹戳尸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28 16:46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冯国璋墓文革被挖:惨遭镰刀剖腹戳尸
7 J- @6 ^* R; K
冯墓遭劫,既是冯氏本人及冯氏家族的悲哀,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悲哀。我们期望这种悲哀的事情,将永远永远不再发生!
+ S H- x# a8 k0 c: B
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于1918年10月10日被皖系胁迫卸任后,郁闷寡欢,仅过一载,即1919年12月28日晚11时,因伤寒不治在北京帽儿胡同冯氏官邸逝世,享年61岁。随后,师景云等以冯显柄民国,故请国葬,经阁议通过,总统徐世昌允准,决定“举行国葬典礼,以昭崇服。”
/ W* S- n( n( M# T* m8 G
国葬期间,在北京公祭一月,遂于次年2月2日移灵运归故乡直隶河间县诗经村(今河北河间市诗经村)安葬。据说起灵那天北京万民空巷,人山人海,仪仗军乐长约二里,旌幡蔽日,经地安门,入安定门,过中华门,出正阳门,沿途黄土铺街,各机关高搭祭棚,步军统领王怀庆亲率骑、步、海军、保安、游击各一连护仪,然后从西站上专列驶往保定,再由曹锟的马队随杠送至诗经村。
( g5 L; M( d6 L6 W3 \
当时,冯墓地宫部分尚未完工,只好把冯的灵柩暂放冯之发妻吴夫人祠堂,直到3月20日,方大殡入土。
4 \% E- t. A: Q
冯国璋国葬墓早在1917年即行修建,三年始成。其墓距冯府仅一道相隔,民间俗称“阴阳双宅”。墓区占地138亩,地势平坦,树木葱茏。正中神道,由南而入,不远矗一筒 Œ帘掣何迕缀喊子袷尚焓啦 ldquo;冯公国璋之神道”描金大字。碑后百米,有6米宽人工护河,清澈见鱼,间有玉石桥,桥北立华表和石坊,接着是八对石像生。再往北,则是墓碑和功德碑,及后,是护坟宫墙,并亭、阁、享殿等。出宫门百米,五步而上石砌平台列石香炉与石羊、石猪等五供,五供两侧各设炮台一座,架铁炮。最后,则是南北均有四十米宽的方形三合土墓基,正中衬托着汉白玉垒筑包饰的巨大墓丘。
( f$ |7 S' j/ q6 `: G
出殡那天,各路军政官员齐聚,白棚逶迤三里,经班细乐军乐烟炮响声动地,人们眼见着引魂幡之后的冯国璋灵柩送进大墓地宫,且滚动宫内石球闭死宫门,其实哪里知道,灵柩里面是空的,并无真尸。原来,早在出殡的头天夜里,冯家的至亲便伙同从北京雇来的杠夫,悄无声息地把冯国璋抬到七里外的黄龙湾,偷偷的埋了,只隆一极普通的黄土坟头。
% z4 X! s$ s9 B/ h
这黄龙湾,在诗经村东,其后古洋河顺势蜿蜒而去,景色极为秀丽。有风水先生说,此处有沙龙眠卧,得水而活,久会腾飞。冯国璋深信不疑,高价购置,并把祖父和父亲的墓从冯家老坟移至黄龙湾,企借沙龙荫庇子孙。黄龙湾笔者去过两次,似乎确实有些跷蹊之处,如今已是良田的黄龙湾乍一看平展无垠,但仔细望去,正中部分仿佛微微隆起,脊背一般,可走到隆起处,又发现平坦无比,丝毫感觉不到比别处高!此现象早有文字记载,称“平中一突,最为奇也”。许多人亲自试过,无不诧异。也不知是视觉的错差还是在传说暗示下的心理作用。
' R6 y8 w# E* T+ ^# D
话说时间如驹过隙,已经到了“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初夏,天津师范学院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中文系和政教系八百余人开进诗经村,进驻冯府将军第及西大院,声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办校道路,宣布成立“天津东风大学”。没过多久,大部分师生就返回原校“闹革命”去了。直到当年九月的一天,该校学生段某某等三十余人,从天津乘一辆大卡车杀回诗经村,与留驻人员汇合,说是要“破四旧”,冯墓自然首当其冲。前不久我们赴天津调查这一事件时,校方有人回忆,讲因辛亥武昌起义时,冯国璋亲率他的北洋第一军镇压,攻下汉口后,纵容部下奸杀抢掠,火烧汉口三天三夜,生命财产损失不可计数,当地百姓对冯国璋恨之入骨。为此,有武汉的几个大学生串联来到诗经村,鼓动天津师院的学生掘坟扬尸,此说也未知是否。总之,学生们开始筹划挖墓,他们已清楚国葬墓是空墓,而且墓区内大部分地面建筑早在土改和1958年大跃进时毁坏,石坊等物都砸碎搞水利建设了,因此他们根本没动国葬墓。人们传言冯国璋另有疑冢数处,究竟埋在哪里呢?通过逼问冯的至亲,遂透露出在黄龙湾。
# O1 b) p& g0 H6 S
学生们乘坐汽车,好事的社员群众或步行或骑自行车,相继来到黄龙湾,在当地人指引下,镐起铣扬很快挖开了冯的坟墓。墓很简易,唯一长方形墓室,白灰夯实,混凝土抹壁,白石铺底,冯的棺木安放正中,颜色暗紫,看上去如铁似石。此棺可非等闲,系阴沉木所制。所谓阴沉木,亦称“阴桫”,有的是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有的是万千年来被水泡哺,性坚质密,极为珍贵。说起冯的这口阴沉木棺材,尚有故事,据讲是冯的两位南方籍部下所送。冯见部下相赠棺材,颇感扫兴,便将其搁置闲屋,不予理会。事隔一年,部下登门又谈及此事,并约冯同开此棺,见一年前部下放进棺材内的三条鱼仍鲜而不腐,冯才知是宝物。正由于棺木质地优良,又采用了一些其它防腐手段,因此开棺后时隔46年冯的尸体依然完好如生,须发顺然,肌肤润泽。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冯的随葬品并不多,先见脖子上有翡翠串珠一挂,计一百零八颗,今仅剩其四,余者不知归属。这时围观者有人高喊,嘴里含夜明珠!于是胆大者把冯的嘴撬开,果见有一杏核大小晶莹剔透白里透粉的“宝珠”,人们至今绘声绘色说夜里光可照数丈开外,实际上是一珍珠,但个头之大世所罕见。接着,人们又从冯的右手里取出一白料珐琅彩草虫图鼻烟壶,左手里取出一翡翠板指,另有元宝及银币数枚,仅此而已。尚有一翡翠如意饰件,已无人知晓是出自此墓还是国葬墓了。
4 p" L" O0 @9 m' c& N$ t
冯墓挖开的同时,冯原配吴夫人继室周夫人的一椁两棺合葬墓也被打开,尸体早腐,只有一些乱发,随葬物更是少得可怜,仅见一翠簪。周夫人周砥原为袁世凯家庭教师,湖南督军周盛传的嫡孙女,身世显赫,死后也不过是比吴夫人多了一顶鎏金银架凤冠。如此薄葬,人们猜测与冯国璋出身贫寒,一生主张节俭有些关系。
' p3 z) `. Z. E4 j4 o: B+ I/ P( a6 V
学生们折腾完毕,并将随葬物品收好后便乘汽车离开了。这时围观者仍旧不少,突然,人群中走出两个十七、八岁的农村青年,手里舞弄着几根青涩高梁桔杆,先是套住冯的脖颈拉来拉去,反复戏耍,继而用镰刀剖腹戳尸,一时红汤黑水,满地皆是,俩人好半天才心满意足啊呀啊呀一路叫喊而去……后冯尸残骸被亲友收集一起埋在附近的一眼枯井里。
4 a, b" G; i+ f2 e
1967年春,具体日期不详,当地造反派又将国葬墓挖开,但见地宫全部用进口耐火砖砌成(砖上模印外文字母),正中置柏木红漆棺一口,由平石盘托,托下有井,深不见底。棺内只见一幅绫布冯氏戎装画像,及指挥刀一把。棺前供桌上,摆放瓶、盒、熏三件白玉祭器,均精工细缕,润丽可人。其中熏炉三足较矮,与同类器物相比,风格特殊。玉盒得见原配铜托,玉瓶玉熏炉有否底托,已无人说的清楚。
! I, R5 E+ {1 j
如今的冯国璋国葬墓区,仍有高九米四围数十米的墓丘矗立,芳草萋萋,其下地宫保存完好,周边则是畦埂相连,一片田园风光,当日森严气派,已随风远去矣。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30 19:01
据说,相声演员冯巩,是冯国璋的曾孙。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0 19:28
一说冯姓是司马姓的后裔。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31 17:30
总版主和双全宗亲所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是不知道的。谢谢二位宗亲阅览。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1 18:18
陕西渭南城市是司马迁的故里,他的祠墓就修建在那里。然而,韩城却没有姓司马的。是司马迁没有后代吗?《汉书•司马迁传》明确记载到王莽时,还找到了司马迁的后代,被封为史通国子爵。
4 h! m5 ?# p( u! S4 k, c
据称,韩城世代相传的冯姓和同姓人,就是司马迁的后代。为避仇人迫害,改了姓氏。他们各取“司马”一字,“司”字加一竖变为“同”,“马”字加两点变为“冯”,“同”、“冯”合起来就是“司马”。自古同姓和冯姓不通婚。而他们的村中还建有司马迁祠,逢年过节,在司马迁诞辰日祭祀祖先。
( q- p1 c' k( n
对于这一点有人还有疑问,同、冯两姓却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是司马迁的后代。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31 20:20
回复
4#
姚元周
`# i1 H$ p' b( Y G3 R. _$ p% g
# e( \9 L' z1 x" s1 b4 w4 b8 E
% J5 j, e( V1 q. Q5 H7 i
当年冯巩是参加了央视第一届相声大赛而出名的新秀,后来,中国广播说唱团招他政审时,才知道冯巩是冯国璋的曾孙,为此,中国广播说唱团还专门请示中宣部“这样的家庭背景能否录用”?
# m$ `* y+ u% ]2 g
) M9 q4 ^1 z. x$ t
这些信息,是我当年在电视上看到的,也许不正确。
:lol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9-3 17:19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长知识了。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