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亲近先贤 因病在家蛰伏,无奈之中也做着必做之事。7 i' q7 q7 u! m1 `4 m
老人们又准备续族谱了,我正好参与其中。我姚氏的族谱,在我祖大恭公始迁阳信以来曾修撰过多少次现在已不得而知了。有载的谱书上说四五次了,我分析,可能还要多。$ G0 V7 @; s4 f: C6 Z4 h) _& p
大恭祖偕两胞弟自冀州东来阳信,遵皇命,析二弟二恭往庆云姚迁;三弟三恭(体恭)往县境西南沙河姚,也是被迫,不然三兄弟在一起也有个照应,这多好。
7 J6 L/ n3 k" _" i 据有雹泉庙(沙河姚后改名雹泉庙)的宗亲发帖,他们祖上来自山东省诸城市。熟悉家族史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他搞错了,我们祖上提祖籍言必称“山西冀州诸城庄”,后人不懂,再有族谱阙失,来自诸城的传说就牵强附会到了山东诸城去了。据他们说,来的时侯还带着“姥娘”,这又有点可笑,又有点悲情在读者的心里,可能,这是说三恭祖来时老母亲带来了,有没有父亲同来不知道,因为没有传说和记载。这样就有可能父亲在原籍早殁了,归入了列祖的怀中。三兄弟背井离乡,远离列祖来到这新地。曾有人问我,你们先祖为什么来阳信,为了生活吗?我无言以对。明初大移民,山西洪洞与河北武邑枣强两大宗,山西很多并不是为了混穷,而是被政府强迫甚至是欺骗出来的;枣强也有强迫的原因在里头,但又据我现在调查,不少枣强现居民是从山东青州或是济南高密等地因本乡地隘人稠无以自给而自愿往枣强占籍为民的(据《明太宗实录》)。还有不少到枣强后因为不少原因而又一次被迫而廻迁山东。这样,实情就杂乱奇怪,捉摸不定,先民们为了个理想的生活这是在折腾什么。洪武移民是因为朱元璋统一北方而与北元反复战争,据说朱元璋曾在山东搜杀三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山西一带没受战争波及,政府为充实山东抽取山西人移民,移民不愿走就强迫加欺骗。到了永乐年间,朱棣与朱允炆叔侄俩为皇位在山东及河北边界反复拉锯战,又一次造成百姓亏空,于是又一次移民。 |2 |4 v% m. @0 B: ~! {! m& T: s
我大恭祖本是冀州原居民,在永乐二年迁鲁的原动机就有点让我费思量,基于如上多种实情分析,大恭祖来阳信不是皇家所迫也不是生活所迫,而是他智慧的决定。他可能是一位先知似的人物,为了某种信仰,他选择了更利于后代生存的东方之地,来繁衍生息。就像后来去桓台县东埠村的“姚五神仙”,在北姚还人少地多的情况下转而再东迁去东埠,这是因为他精于“易术”,通晓天机。而纵观姚氏迁鲁六百年历史,没有一位能如大恭祖的,他的先知先觉是异于常人的,可能是为了迎迓或是等待某种更重要的人或事,他才来到了这里,而这是最重要的不可置换的,他就像是亚伯拉罕! 大恭祖有着高超的农艺,他所立的姚庄,后来因鲜花似锦,果蔬飘香而被叫作“姚家园子”。这样的农家生活在明代农村是高质量的生活。 都说过去愚昧,我也曾相信过,但现在我改变了对先人的看法,我的先人们并不是旁人所说的愚不可及,又不近人情,甚至讲的更加不堪。先人们很可亲很有智慧。 文化能教导良家子弟,可如果文化被邪恶之徒篡改又能深害良家子弟。不是文化愚,而是常握不了文化的人本身愚。无高深文化的农人可能是先贤,掌握不了文化又顽梗悖逆的后代就可能是不肖子弟,熟读经书又怎样?无视祖先,行恶事,追随虚假的道理,为虎作伥,让祖先心忧,行不忠不孝之事还满口仁义道德! 吾姚氏门中,可幸多是孝悌之人,本性质朴,良善,不负大恭祖之望,不作不肖之人。 儒学在两千多年间是显贵之学,本有它的深义,可后来的理学还有八股文的科举,就有些违背正常的人情,在今天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和抛弃。明清以来,士民受害最甚。我先人在读书时并没有被愚弄,他们读书是很明智的,耕读传家,不以高官厚禄为盲目追求,可吸取书中精华养家,不可取者弃之,选取其中本于先祖大舜之治天下的大智慧而高蹈清扬,为世既有精神层面的大智,又有成身养家的实用,才不负为舜帝贵胄。 在此,我忆起了舜祖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中化心法,这十六字大而易简,恢宏泽被,有初兴的帝王之气,也确是治世明言。 人常言人心不古,那以何时之古为范,则当是尧天舜日的大同天下之时。虚无的无政府主义是无益的,玄之又玄,故弄玄虚,假理硬如铁更是有害的,绝非舜之明德。 古时礼教束缚迫害人,我家虽是读书人,却绝非不近人情的家法人偶。最近的中国国情,抛弃了人本身,专讲义、理,造出了大量的人偶。我小时,这种感觉尤甚。他们讲所谓的“家法”,讲所谓的左倾道理,讲禁欲,讲祖先的种种不是,这些合在一起,天天刺激着人心。好像真理就在他们手上,一切都斥之以鼻。他们掌握不了祖先的智慧,就妄论祖先,不认祖先。 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在这些负面的影响中,我深感这一切的肮脏,这种心灵深处,令人作呕。 这种心灵的表现就是极端的残酷,灭绝一切,更无亲情! 实际上,这种非生命的残害一切的黑暗东西是一直存在的,陪伴了人类历史始终到现在。 县志的记载上,我祖上读书求实,学问精进。于家,义方教子以严又不失恩慈;于世,品行端方能为邑人表率。 在县志的“耆硕”与“人瑞”中,好多古稀以上之年的老人,记载他们,有时总不忘一句,“不失赤子之心”。就是这一句赤子这心,道出了生命的本意,这是最可贵的!又是最平常的,生命的本义也又体现在了这里。县志可能有好多的错误和悖论之处,足以让那些“法家”们所诟病,可就是他们这一句平常的议论,给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永久的生命之地。 生命之本义,轻柔却不软弱,没有那些坚深的刚硬的残酷的害人的理论,就像一株黍与粟,长在了有水的土地里,给人以活下去的力量。 二零一九年,六、二四日 . L3 E- ]6 B" z& p( {7 @; {7 T/ h+ j
" e; Y( E# p- x- t
i- W5 x) | ~7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