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后裔来此签到和登记字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9-17 20:02:2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9-17 20:04 编辑
& u$ J- X# R% Q/ t
4 J+ e2 `% g  ^4 s. e- A7 B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 社情民意

关于筹拍大型电视剧《湖广填四川》的建议


" R2 d  S$ I9 D3 Q/ w) I
  

, F  R: V2 Q3 E; V        据反映:近年来,电视剧这种文艺形式的出现,使得一些经历时间长、历史跨度大的特大历史事件有了很好的表现形式。如反映我国近现代几次大移民浪潮的电视连续剧《走西口》、《闯关东》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走西口”、“闯关东”等移民事件相比,“湖广填四川”移民事件经历的历史跨度更大,对中国西南地区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湖广填四川》的时机已经成熟。
. V3 G5 B. e2 ]* c        第一、重庆市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主要承接地点和发生地,一部分移民在重庆定居下来,一部分移民通过重庆三峡地区逐渐分散到四川各地。当今,三峡移民和民工潮又有大批湖广移民的后代返回到他们的祖居地寻求发展。因此,拍摄《湖广填四川》电视剧有助于挖掘重庆市厚重的移民历史文化,提炼艰苦创业等移民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P, G0 U8 Q& X& r$ k" }        第二、近年来,“湖广填四川”的理论研究和一些文艺作品的出现为拍摄电视剧奠定了史学和文学基础。如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出版了《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一书,成为第一部系统研究“湖广填四川”的学术著作;西南大学蓝勇出版了《湖广填四川与清代四川社会》专著,对“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 b) H. [( R+ \        第三、借助该剧推动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目前,重庆市的一些文学作品在全国获得了不少的大奖,实现了艺术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但这些作品的经济效益则差强人意,有的甚至是政府和有关文艺团体赔本的“买卖”,导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通过拍摄《湖广填四川》探索文艺作品走市场化道路,实现艺术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力求探索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的收入来源路子。
: B5 N. V' ^! N        为此,建议: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组建班子,整合我市文艺团体资源,尽快开机拍摄大型电视剧《湖广填四川》。2 w- M, c/ X, h8 B0 L9 R6 e% F% m
来源:(市政协办公厅信息处)
9 t" q) p3 i( F" O& I: H) \
http://www.cqzx.gov.cn/zxdt_show.aspx?id=4940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 社情民意

关于筹拍大型电视剧《湖广填四川》的建议


/ g* m* t; C% X9 z/ p4 Z6 N& J
  
/ G* B; O/ i- z* p, x6 Y
        据反映:近年来,电视剧这种文艺形式的出现,使得一些经历时间长、历史跨度大的特大历史事件有了很好的表现形式。如反映我国近现代几次大移民浪潮的电视连续剧《走西口》、《闯关东》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走西口”、“闯关东”等移民事件相比,“湖广填四川”移民事件经历的历史跨度更大,对中国西南地区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湖广填四川》的时机已经成熟。
# p3 q+ P3 n3 |) {        第一、重庆市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主要承接地点和发生地,一部分移民在重庆定居下来,一部分移民通过重庆三峡地区逐渐分散到四川各地。当今,三峡移民和民工潮又有大批湖广移民的后代返回到他们的祖居地寻求发展。因此,拍摄《湖广填四川》电视剧有助于挖掘重庆市厚重的移民历史文化,提炼艰苦创业等移民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B5 c3 n0 W- k4 `3 D2 P/ T, s
        第二、近年来,“湖广填四川”的理论研究和一些文艺作品的出现为拍摄电视剧奠定了史学和文学基础。如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出版了《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一书,成为第一部系统研究“湖广填四川”的学术著作;西南大学蓝勇出版了《湖广填四川与清代四川社会》专著,对“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N4 k: `5 R3 l( Q, U  q        第三、借助该剧推动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目前,重庆市的一些文学作品在全国获得了不少的大奖,实现了艺术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但这些作品的经济效益则差强人意,有的甚至是政府和有关文艺团体赔本的“买卖”,导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通过拍摄《湖广填四川》探索文艺作品走市场化道路,实现艺术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力求探索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的收入来源路子。1 t" M- S' M$ T2 x
        为此,建议: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组建班子,整合我市文艺团体资源,尽快开机拍摄大型电视剧《湖广填四川》。
) K  g2 v8 a6 P1 l& t来源:(市政协办公厅信息处)
1 L7 U6 J4 \$ O. r; ]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9-23 21:39:43 | 只看该作者
湖广填四川的确切年代及事由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9-23 21:40:32 | 只看该作者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再问从何处迁来?往往仍是同样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 C+ B, X( r) M4 F2 K4 j1 y, R! W  "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过程确实是存在过的,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 c! Q7 r7 m0 R1 a, `. E; Z# [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 ~/ u1 U' o- e% o* m  可是,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9-23 21:41:21 | 只看该作者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 r2 l: f) Z) K. k' g/ n" @+ N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 E! u: v7 k% I9 R( ?1 v6 J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T& r+ g7 O" F
  所谓"湖广",包括今湖北与湖南,而湖北的麻城与孝感县籍的又占第一位,估计这一地区是清初大规模移民入川时的重要的中转站(我的祖父对我说过,我家也是从"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在蜀中老人口中与民间文学中,几乎都将麻城与孝感二县误为"麻城县孝感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胡昭曦根据部分地方志和家谱中所载的716户人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元末以前即已居于蜀中的只有65家,仅占9%。在清代以前迁入的220家中,湖广籍就有171家,占77.7%。其中湖北麻城又有151家,占湖广籍的88.3%。在清代以前迁入的移民中,大多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如从现存家谱的资料统计,清以前迁入者共58家,其中在元末明初迁入的有40家,占69%。见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多年来,我曾注意过明清时期若干知名人士的祖籍,如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明代著名诗人张佳胤,清代著名经学家廖平,自贡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王三畏、李四友,五通桥盐业界最大的盐业经营者吴金三等,他们的先辈都是在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过程中举家入蜀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9-23 21:42:09 | 只看该作者
元末明初大量移民入蜀,又可以分为四类:( L1 b# d- b6 P; q9 R
  1.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开始之后,湖北地区若干家资较丰者(包括一些蒙古族)纷纷"避难入蜀"。
: g) ?: y# _: I1 {3 {# F. t  2.如上所述,明玉珍率领大批湖北军民入蜀。当朱元璋的军队攻占湖北之时与之后,若干原来红巾军旧部或与红巾军有联系的人,为了逃避朱元璋部下的打击,也纷纷逃奔巴蜀境内的明氏"大夏"政权,求得保护。* T+ L' w2 M7 h0 A* t, N7 r
  3.朱元璋派汤和率大军由湖北攻入巴蜀,派傅友德由陕西攻入巴蜀,以后驻在四川也就成了巴蜀人。7 Y% j$ @. C3 L" O, g  J- X9 r
  4.明代初年,为了控制巴蜀局势,若干官兵被留居巴蜀。鉴于巴蜀地区人少地多,急待垦殖,所以明中央有意安排邻近巴蜀的湖广移民入蜀,这是整个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现存的很多家谱族谱中,都记载着先世在明初洪武年间是如何"奉旨入蜀"的经历。; n( v9 a6 p) m
  以上,就是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9 e5 e% U" \! v* r8 u
  由于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由于明代前期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所以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人口也有所增加,然而,明代的巴蜀经济还未完全复苏,又进入了一个比宋元之际时期更长、情况更烈的战乱与残破时期,巴蜀人民遭到了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浩劫。对于这场浩劫的存在,古今均无异词。但这场浩劫的原因,看法却各有不同。
: e1 q. s; }) c& J1 O" u6 ^$ \) O  在清代的史书中,多认为这场浩劫是因为"张献忠屠蜀",或者说"八大王剿四川"。
) P: S5 c) E- L4 w) f  另一种意见认为,张献忠农民军在巴蜀与明军作战,与地主武装作战,以后又与清军作战。几年的拼死战斗中,当然要杀人;为了巩固新建的政权,镇压反抗者,当然也要杀人。但张献忠在巴蜀活动不到四年,在巴蜀地区长达80年的战乱中只占一个很短的时期,对于巴蜀地区人口锐减与生产残破,张献忠农民军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史学家大多持这种看法。' o3 Z% ]5 ~$ o# p
  明初清初巴蜀地区人口锐减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s' @5 T4 K+ X" G' E/ N
  先说天灾。在明代最后的70年中,有大旱,有大水,有蝗灾,有瘟疫。如"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道殣相望"(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五);川南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尽没"(《明史·五行志》)。清初又有大疫,江津地区不少地方"全村皆死"(嘉庆《江津县志》卷五)。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 ~$ O9 t* {- o/ r# ]  所谓人祸,主要的不是指战场上两军的杀伤,而是指在战乱中对平民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天启、崇祯年间,又有土司奢崇明的叛乱,当时"围城百日,大肆屠掠,所称沃野,已半没于荒烟茂草中矣"(康熙《成都府志》卷三五)。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李自成、张献忠军曾几度入川,最后张献忠在成都建国,农民军要镇压"乡绅"、"官员"和各种反抗者,明军要镇压各地"喜于从贼者",双方拉锯般作战十几年,也就是十几年的粮荒。张献忠摧毁了明代各级权力机构,但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在张献忠牺牲,农民军退走云贵之后,全省出现了十几年的权力真空,呈现出空前的无序状态,用当时人的记载,是"四方乌合之众云集成都,……互相吞并者指不胜屈。孑遗无几之民复见毙于群氛,田园荒芜,饥馑频仍,父子流离而人相食"(同上)。张献忠部退出的同时,清军又进川来。清军与残余明军和抗清武装的战火尚未完全熄灭,吴三桂叛军又与清军在四川大战,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0年)以后,巴蜀的战火才基本停熄。8 l4 h0 b4 r  _& [9 Q9 k0 D
  巴蜀地区就是这样地经过了约80年的战乱加天灾,造成了人口的急剧下降,生产的极度荒残。作为历次战火中心的成都平原情况尤为恶劣,原来的繁华城市竟有虎豹栖息,以至清初的四川巡抚不能进驻成都,而驻在川北的保宁(今阆中),顺治十八年才入驻成都。至于有的县城,则到康熙年间才修造县衙。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9-23 21:43:02 | 只看该作者
面对四川人烟如此稀少,经济如此残破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若干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将明代所设州县大量裁撤合并,就以过去最繁荣的成都、重庆两府为例,成都府裁撤了双流、彭县、崇宁、华阳;重庆府裁撤了大足、安居、璧山、铜梁、定远、武隆。这些县,直至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才陆续恢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尽可能从外省移民入川。# v/ n. t* z; ~3 O3 N  ~
  清初的移民入川,规模大,时间长(从顺治末年开始,实际上结束于乾隆中叶,共约100年),官方措施具体。顺治十年,清政府尚未控制全川时,就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官府还设法支援耕牛种子。本省逃亡在外省,准予回籍。外省移民四川者,准予入籍。以后又以种种措施鼓励地方官招抚流民,州县官凡安插300户者,现任官提升一级,候补官授以实职。在种种措施之下,清初从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省招来了大量移民,因为仍是以湖广地区为主,所以一般都称为"湖广填四川",这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为了组织移民入川,顺治和康熙年间两度在湖广和四川地区只设一个总督,时称川湖总督,先驻湖北荆州,后驻四川重庆。8 G# z, z9 [/ @. D8 a- o7 t5 N- \
  清代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究竟有多少人移民入川,这个数字很难估计。但从若干材料分析,在清代人口中,移民多于土著是毫无疑问的。如乾隆年间窦启瑛在《四川通志·序》中说:"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当然,各县州的比例不一,成都及川西平原各县又比其他地区为高,最高者可达90%以上。如康熙《成都府志·序》说: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清末人傅崇榘《成都通览·成都之成都人》说:"国初乱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站地土,故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人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人次之。"嘉庆年间,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更为形象:"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从全省情况估计,外乡移民约占总人口的70%左右。' n# n, W! V6 N: a
  这样多人从外省进入四川,大量垦殖荒地,促进经济复苏,这是必然的。我们更要看到的是这样多的"士、农、工、贾、技术、胥役之类"(沈荀蔚:《蜀难叙略》)的外地人入蜀,必然将各地的生产技术、各地的先进文化带入四川。例如,在今天四川粮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红苕(即甘薯),就是那时从福建、广东传入的。嘉庆《资州志》卷八载:"(红苕)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又如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烟叶,也是清初传入的。如川大图书馆藏《重修傅氏宗谱》载:江西瑞金人傅沐荣于雍正时迁入四川金堂,"广种烟草,时蜀中未谙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所必须,故一时傅姓烟草重于锦城"。我们在本书中专门论述过的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赞扬的三绝:川菜、川酒、川剧,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传入的多种成分之后发展起来的。
2 Z0 {3 {3 T+ M& `4 B' K; b  以上,就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致情况。通过上面的论述,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湖广填四川",是由于四川地区几度人口锐减之后,从明代初年开始的,在清代初年达到高潮的大规模移民入川的一个历史过程。其结果是使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总数超过了四川本地的土著。大量移民入川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四川地区清代以来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更加具有兼容并蓄、汇纳百川的显著特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9-23 21:44:42 | 只看该作者
这里不难看出先祖进川的艰苦磨炼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8#
发表于 2012-9-23 22:19:02 | 只看该作者
这里不难看出先祖进川的艰苦磨炼
4 c1 E% X9 b2 t9 L7 n, U1156824942 发表于 2012-9-23 21:44
4 n& M+ N7 t" ~9 k; }  a

1 [: @) [/ }$ W% D, A$ i! k
: L  n. C+ j$ A, T阿波这个“湖广填四川”的帖子,应该作为主题帖单独发出来。:victory:/ S' V  e" f: U  s& r+ Y, w* c; ?

% H% }& T" K" v/ v- I这样的话,就能突出主题,宗亲们想找这个内容时,也方便快捷。: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9-23 22:29:09 | 只看该作者
阿波这个“湖广填四川”的帖子,应该作为主题帖单独发出来。7 Q/ }5 ?: P7 t! B
8 W5 K& G& [. A
这样的话,就能突出主题,宗 ...) c2 c$ d2 J# W7 r+ M/ n2 z& l! U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9-23 22:19
4 f4 {9 ]! s+ p+ R
. j8 [# S6 s: N/ a" m
8 K$ {! ?' D; _! `
    是啊.可惜现在这里的家门像吃了火药.一谈就吵.少说点.以免碍眼。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0#
发表于 2012-9-24 12:59:40 | 只看该作者
建中宗亲说的对,“湖广填四川”题材很丰富,是可以集中到一个帖子,便于信息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00: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