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砖古厝,家训族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8:49:02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3-20 08:51 编辑 1 K( p8 V3 M! G5 ^9 `4 p
' Y! g) a- @% M0 }4 A8 a" _6 ^) r
        一、丧礼久废,多惑于佛老之徒诳诱,切宜禁绝之。其仪务遵文公家礼行事。亦毋惑于阴阳邪说非礼,而以方损拘忌,以乖大义。亦不可用乐娱尸。服中不可饮酒食肉,如有疾暂许,疾止复初。违者不孝。
2 v& @: V8 ^. M/ L9 q4 f
        古代正规的丧礼废弛很久了,因为世人多被和尚道士诱惑,往往大做佛事、功德,这应该严格给予禁止,丧礼必须遵照朱文公家礼来举行。不要相信那些看风水的阴阳家的邪说,什么冲克呀、避忌呀,停棺不葬,而忘了“哀哭尽礼”“入土为安”的道理。也不该在办丧事演奏音乐。三年服丧期内子孙不可饮酒吃肉,如果身体有病非得饮酒不可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允许饮用,病好后仍需禁酒。违反的就是不孝。
8 }+ f) y* r% |: r葬事可以随家境厚薄来营办,如果家里贫穷没法建造坟墓,也可以深挖墓穴,在上面堆土作墓。不要用外国人的火葬方法,这是违反孝道的,日后懂得这道理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4 j; [' K& L+ n; Y/ Z         一、族中倘有贫穷,死而无能棺敛营葬者,富盛者当为具棺入殓,召族众协力殡葬,勿使暴露。
( l: Z2 R5 [6 j
         家族中如果有人死了家中贫穷不能买棺材、办葬事的,有钱的应当为他买棺木,召集族人合力为他办丧事,入土为安。
* @, H/ l$ w+ k         一、祭田之事,自恨贫薄,不能及此。语及心痛,再三呜咽流涕。倘我后世子孙,如有余饶,能继吾志者,可拨出腴田三五十亩,以为祭祀之资,严戒后之子孙长久保守,毋致质鬻。: j/ I0 T( w! ]/ ~
       说到祭田的事,本人自恨家贫,不能为族中措办,说到这事就伤心流泪。如果后代子孙有富饶的,能继承我的心志,可将自己的田地拨出三五十亩,用作族中祭祖的资本,同时定下规条,让后代永久保守这些田产,不将其典卖给别人。
8 n% q" x* U! l2 B+ s2 m       一、凡有轮收祭祀祠墓田地,岁收子粒,务要依时祭扫,不得坐收其利以废祀事。敢有侵欺盗卖者,族长率诸尊辈共切责之,使复田地,以补其祭。
7 e" U+ u! T0 |) x; Z4 L' @
       族中的祭田、祠田、墓田,由子孙轮流管理,每年收成所得要按规定按时用作祭扫费用,不可归自己享用而误了祭祀。如有大胆侵夺或用欺诈的手段偷买祭田的,族长应带着族中长辈狠狠责备他,让他归还祭田,以供祭祀。
# k9 k1 C' |$ t        一、吾族昔日繁衍,坟墓散处晋 惠同南等邑甚多,而后子孙当为寻究。如有被人劫掘者,量力修葺掩埋,勿使暴露。若有被人侵占者,即为闻官究复,勿为他人冒占混平。其近世坟茔,岁时子孙须常展省。坟上树木,不许剪伐。
6 y) Y& Q; \! C6 r4 L" s
        我赵氏过去家族繁盛,祖墓散布在晋江、惠安、同安、南安各县的很多。后代子孙要去查看,如果被人盗墓挖破的,要尽力修葺、掩盖,别让骸骨暴露。如果被人侵占的,就向官府上诉要回,不要让人家冒充占有或把墓头平掉。那些年代的坟墓,每逢年节子孙应常去祭扫看望。墓地上的树木不要整枝,不要砍伐。7 E5 l: o5 |, g& Y8 C3 ~*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4:2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3-21 14:31 编辑 . H: a5 L7 w3 m9 P' H. U3 B3 K- j  l% x
6 P& w8 b) x5 E
        一、吾族众多,虽然疏远,以祖宗视之。均是一气。其中子孙,如有贫寒困苦,当深悯恻。其果无衣食者,当量力资助之。其有狐厘无告者,富盛者即当收留,教育成人,为之婚娶,使其有立 ,毋令流落失所,为他人奴婢。既收之,亦不可转瞬奴婢群中,而得罪于祖宗也。
+ M+ q0 g. y( J1 q8 e; R* p' ~. Z
       我赵氏人口众多,虽然不住在一起,从祖宗看来,都是一体。其中子孙有贫困的,应该同情他。无衣夫食的,应该量力给予资助。若是狐儿无依,富裕的族人应该收留他,教育成人,为他结婚成家,使他能够自立,不要让他流离失所,去做人家的奴婢。收留下的狐儿也不能让他当奴婢,这样是会得罪祖宗的。( k3 E$ I$ ^' A2 |, I: Y4 E
        一、宗人无子者,当择亲近昭穆相应之子以继立之,勿因其有产业,则争继而起官方;勿因其无产业,则不继以坠厥祀
2 @, \$ W$ J# @- E, a% B- n
族人中无子嗣的,应该选择亲近的族亲辈分相应的(如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做继成人,族人不要因为对方有产业而争着要继承,甚至打起官司;也不要因为对方没有财产继承而不肯过继,让他断了香火。6 o; |& I- C4 d, a1 }5 n
        一、族中有恃其富贵,不存尊卑名分之礼,而骄倨傲慢于族人者,族长率诸尊辈共切责之,使之知改则止。
  H$ f# m: x$ r# S7 y$ v6 ?
        家族中如果有仗着有钱有势,不存对长辈的礼数、傲慢看不起族人的,族长应该带着族中的长辈对他进行教育,直到他知错改正。
* G+ D9 L  I  L! Z" p6 g; i        一、后世子孙务要崇尚儒风,但凡冠礼丧葬等礼,一依文公家礼行事。切不可听信浮屠诳诱,供佛饭僧,遇有灾患,亦勿听师巫邪术及下神之人,妄言祸福,设醮关灯,禳星告斗,拜忏谢罪,祭犒解连,妄称作福等项造妖捏怪之事。枉费货财,实获罪于祖宗矣。  @" i3 R; p* \1 g; ~- h( X
        后代子孙一定要崇尚儒家提倡的礼仪。凡是明加冠、丧事等红白大事,都要依照朱文公家礼来进行。千万不能听信和尚的欺骗,礼拜佛像,请僧人念经。遇上灾祸也不要听那些巫师神棍的鬼话,举行祭拜鬼神祈求禳解等活动,听信那些捏造出来的妖言,让人白花费钱财,实际上是对不起祖宗啊。
" h+ |1 A. F$ g% M       一、诸妇必须安详恭敬,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娣姒以和。无故不许出于中门之外。夜行以灼,无灼则止。倘有淫狎无礼,饮酒败度者,即宜屏放。如是妒忌长舌者,姑教之,教之不悛,则置出之。其有()言无耻,干与阃外事者,当罚跪以愧之。
; f( ~5 |+ y1 ]; S
        家族中的妇女必须举止从容,态度恭敬,奉养公婆要孝顺,对丈夫以礼相待,待妯娌和气。没事不要到中门之外。晚间出行要带上灯烛,没灯烛就不要出去。如果有淫荡无礼,喝酒到失态的,这种女人就要把她送走。如果是喜欢说一些嫉妒、喜欢搬弄是非的,先教育她,教了不改就责罚她,再不改,就休了她。如果喜欢说一些放荡轻浮的话,不懂羞耻的,或喜欢干预闺房之外事情的,应该罚她跪拜,让她知羞。3 C7 X: @1 o( U9 J0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09:2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3-22 09:27 编辑 9 g& Y# z7 b9 x+ p
) X+ r* ~4 C+ j
        一、诸妇工作,当聚一处。机杼纺织,各尽所长。非但别其勤惰,亦且革其偏私。
0 B* S9 Y1 O' C- n& z# M) A
        家里的媳妇纺纱织布,要让她们聚在一起工作。会纺纱的纺纱,能织布的织布。让她们一起工作不单是可以比较出谁勤谁懒,也是让他们公平地担负家中的事务。& p, z, z! s0 S* A5 e% o
         一、诸妇亲姻,除本房至亲许相见,余并不许。如可相见者,亦须子弟引导,方许入中。见灯亦不许行,违者罚其夫。如是诸妇亲族有为僧道者,不许往来。其诸妇父母之家,如亲存有故,许其归宁。若已殁者,不许。或有庆吊,势不可已者,则不拘此。8 F$ n: h' a$ [. @. j# a: L. r
        族中妇女的娘家亲戚,除了是她本房份的至亲,其余不许接见。如有接见的,也要由家人带进来,如果到了掌灯时分,那也不可带进。谁违反了,就责罚她的丈夫看管不严。妇人娘家中有当僧道的一概不许往来。娘家父母健在的,可以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兄弟如果都不在的,那就不必回去了。娘家有红白喜事必须应酬的不在此例。
/ P1 d( [6 \; e! o  _/ a* u4 c& a       一、女子年及十岁者,不许随母出到外家。虽至亲之家,亦不许往。违者罚其母。若年及笄,为择女宾行礼笄之,亦制辞字之。
; P0 g/ f: g: P' x' q9 `
       我赵氏家中的女孩子过了十岁,就不许随母亲到外家去。虽是至亲也不允许。违反了就责罚她的母亲。到了十五六岁,就要择请女宾来为她举行及笄礼,为她梳头上笈,并为她取个正式的名字。
# M# P8 I) u2 k8 G, Z$ v       家族中统一做饭,媳妇们不可为了贪口腹,私自煮小灶,谁违反了就要教育她,再不改的,就加重语气责备她,直到改正。病妇、产妇不在此例。
4 f. S. O4 C1 Z/ I, H+ }8 J  a! V' w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10: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3-23 10:18 编辑 9 g* U& A+ n: l; e
% C" C# u# B+ w; ]0 l
         一、 庄妇尼媪之类,多无识之人,最能翻异是非,若匪高明,鲜有不遭其蛊惑者,不可纵其往来 。岁时展贺,亦不可令入房闼。1 x5 B# ]0 a7 G5 N
        乡下女人、尼姑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知识,又最会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如果不是很有见地的人,很少不被欺骗的。不要同这些人来往。就是逢年过节她们上门来拜贺,也不要让她们进入内房。3 G) A1 ]" u6 F
       一、男女不共圊溷,不共()浴,以谨其嫌。切戒男女,不亲授受。礼之常戒也。及诸妇女,亦不得用刀镊工剃面。
) u/ H2 [) s+ @8 J5 g5 y+ K0 R
       男女不得共用厕所和浴室,不得亲手递给和接受东西,这些都是礼教所经常教训的。妇人们也不要雇请剃头师傅来刮面。3 R9 G$ G- f" R8 }* G$ ^
        一、 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以娱宾,甚非大体。亦不得教子孙僮仆学歌唱、戏舞诸 色轻浮之态。淫奔之祸,多由于此,切宾禁绝。
1 h/ p  h+ h) ?" ?$ ?# N
        家庭中不可设夜筵饮酒作乐、演戏或演傀儡戏来招待宾客,这样不得体。也不能让子孙、僮仆学唱歌曲、演戏跳舞这类举动轻浮的事,那些不经父母主持私自与人结合、离家出逃的事情大多由此引起的,所以应该禁绝。
! J' m, Y5 c7 p2 m1 f7 l       一、围棋、打双陆、养斗鸡、饲白鸽、畜禽鸟、飞鹰、猎犬之类,皆足以蛊惑心志,废家败事。子孙宜禁绝之。
, Z( a/ Z$ Q  u) l
        围棋、打双陆、养斗鸡、饲白鸽、畜禽鸟、飞鹰、猎犬这类事,让人家玩物丧志,既花费金钱又耽误时光,子孙应该禁止做这类事。
5 R3 K8 M6 X, F        一、亲戚往来,当以诚意接待,务适其宜。若途远者来家,虽至亲,亦宜居宿于外馆。如有筵会,亦不许于夜间设宴。时有小酌,亦勿至于更深。8 j6 k/ p& T! z# q2 W' f( L
         亲戚朋友来往,应该诚意接待,礼数要周到。远路的客人,尽管是至亲,留宿时也应该在外面找个地方让他住下。如果举办宴席,不要设在夜里。有时亲朋来喝点酒,也不得到半夜三更。
" k# E5 I3 [+ S2 _5 r! f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5#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15:0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3-26 15:03 编辑
* N$ @0 L2 p! @+ m& m# B" o* {; _& l2 T& c
        一、亲姻馈送之礼,不可过奢,亦不可不及,一年一度。若吊庆之礼,亦须酌中而行,不可视贫富而加减厚薄。
3 Y& b8 |0 Z/ {5 g' }0 `
        亲戚之间互相交往馈送礼品,不可比平常人家送得多,也不能比人家少,一年就送一次。如果是遇上红白喜事送礼,也一样参照别人家。适中就行。不可看对方家境贫富而增加或减少礼品的分量。
0 o( q8 F/ S! o- X4 k        一、凡遇生朝,父母舅姑具庆者,可以摆酒席觞称寿。如无父母者,其中日当倍悲伤,终日追慕。
( g+ K: ?6 {; F7 n) M/ N+ o
       如遇生日,父母公婆一同来庆贺,可以摆酒席共庆寿诞。如果父母去世,在生日这一天就要更加怀念父母,不要举行庆祝活动。! o( T0 |, h; d$ b8 d1 A
       一、吾家所习无非积善之事,子孙皆当体此。不得妄肆威福,图协人财,侵凌人产,以为祖宗不植德之累。违者不孝。7 f: c1 T4 i# X
         我赵家的传统是多做善事,子孙都要履行。不要恃财势作威作福,霸占他人产业,让人看成赵家祖宗不讲道德,不懂教育。违背的就是不孝。$ T; T  p6 \4 |
        一、祖宗广储书籍,以惠子孙,不许假人,以致散逸。须各识卷首云“赵氏书籍”。如有不才子孙,以之散鬻与人及假借于人而不保惜,甚为不孝。
( {- l8 N" T- h/ g$ U
       祖宗遗留下不少书籍,让子孙阅读。不许随便借给人家,以免失落。应该认清书头写着“赵氏书籍”四字。如果有不听教诲的子孙,将这书籍卖了或借给别人,不能保护好,那是很不孝的。
! s$ h! L" \5 S# F4 G2 b. z        一、凡非礼之书,子孙不得观览。其涉妖幻、符咒、戏谑、淫乱之类,即当烧毁。4 N# b/ {6 f/ y3 d4 w
凡是不合礼教的书籍,子孙不可观看。那些涉及妖幻、符咒、戏谑、淫乱的书,一发现都要把它烧毁掉。
: i. r& u# s5 `  m% n5 U  b0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10:09:18 | 只看该作者
         一、屋宇、器皿、服饰、当遵国朝礼制,不得僭侈。
2 E: u3 e- w) E2 P  p4 @* {* w
         起盖房屋、家用器具、穿着衣装都要严格遵守朝廷的礼制,不能越级使用。
7 x- W; S0 L; {' d/ [% o7 ~& c         以上五十三条家范,悉皆让子孙光前裕后、修身齐家之法。后代子孙可视为靡文缛节哉?尚其遵行之勿忽!
- k# x2 X, L1 l4 A4 Z
         以上五十三条家规,都是让子孙能为前人增光,为后代子孙造福,修养自身,管理家庭的好规则,后代子孙可不要看作是啰唆废话烦琐的规则。希望他们能好好遵守,不要忘却。
: m4 i  |8 T9 J4 S! Y( x/ m/ t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7#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6:0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4-8 16:06 编辑
& N+ x: ^" j9 H: r
) `) q  ?4 h$ C: J, G! O                        青阳庄氏续训行义传序) d3 B1 A, {9 f# G- v
        前谱有行义传,徵言之典,以劝来者,甚盛心也。今自嘉靖丁未迄今壬戌,七十六年间,老成凋谢,文献能征,不知而传,失之诬;有善不知,失之疏。疏与诬,昌不敢任也。顾闻之曰: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揭家规以示来诸,若于训者,为有行义者,不若训者,为无行义。人非有胸无心,敦甘无行义,使乡族不齿哉?于是乎,用《训行义传》。
# @# A% e  R; X  D# E- Y* @7 ~% a0 B        以前的族谱(指庄氏十一世庄用宾重修的族谱)有《行义传》,那是篇有惩诫作用、对后人有启发的文字,用意很好。从嘉靖十六年(1537年)到现在天启二年(1622年),经过七十六年再来修谱,老一辈都过世了,一些事迹能以查考,不知道而乱编写,那是对先辈的污蔑,有好的行为不知道传颂,那是后人的疏失。疏失和污蔑,我都 不敢去做。曾听说,父兄不好好教育,子弟就会乱来,所以订立家规来教育后人。按家规来做的,就是行义;不按家规做的就是不义。人都是懂事理的,谁愿意做不义之人,让乡人看不起呢?所以我作这篇《训行义传》。
5 A! M, D! n; L  G7 }                         孝悌第一( R7 D  t! V( Q/ ]: ]# @$ i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夫庆非福利之谓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之肥也。人即不孝于亲,必不愿有不孝之子;即不友于兄弟,必不愿有不友兄弟之子。然不孝不悌之相沿,若出一辙,宁独出反报施,应固不爽。积习使然,曷足怪焉?伯劳之钉其母,递相及也。兰不茁萧,凤不字枭,敦使之耶?式谷之似,久祝必肖。此之谓积,此之谓庆。& L, ~+ Q6 X5 X( ^2 i6 N  F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庆”不是指得到许多金钱,兄弟和睦相爱,就是家庭兴旺的景象。一个人即使再怎么不孝,也不愿意儿子对自己不孝;即使对兄弟不和,也不愿看到儿辈兄弟不和。但是这不孝不和是互相延续的,就象车辆顺着车辙走,不肝改变的。因为看惯了父辈的不孝不和,习以为常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伯劳鸟会啄死母鸟,也是这样 代代相承的。兰花在艾蒿中就长不大了,凤凰不会与枭鸟做伴,谁让他就样呢?就像蜾赢带走螟蛉的小幼虫,训育久了,就变得跟自己一样了。这就中“积”,这就是“庆”。
- a* U4 W( w, F% C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8#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0:0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4-11 10:02 编辑
: E0 v2 ~  D5 I4 o! y1 T7 d
# h9 W# b$ m" F% s) H& w. z3 s+ l  C                                和睦第二
% t# `% {# [6 k3 ]* ?: c# H       孝悌行而家无不和不睦之人矣。推之九族,又推之里閈乡党,莫不有相友相助相扶持之谊焉。此谊不明,而小者阋争,而大者狱兴,文网之挂上扞,讼牍滋多。更有甚者,衷怀()忮,动作机巧,分甲乙而左右其袒,复斗彼此,而阴阳其口,此又与于不和睦之大者也。平心以处之,公心以谕之,去乖融戾,俗有兴乎。9 t9 i' K3 v3 z; V% B- B* g
             讲究孝悌,家庭就不会有不和睦的人了。这道理也可以推广到戚属之间,大家就会懂得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了。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了一件小事就争吵,大一点的事情就打官司、互相讦告,案子越拖越长。更严重的,是某些人心里存着怨恨和妒忌,耍弄技巧,一会儿说这个人的话,一会儿袒护另一个人,挑动争斗,指黑捏白,这更会引起不和争斗,对于每件事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出以公心来评论,这才能去除乖张暴戾,使地方上的风俗得到改良。
- y$ a. N0 }4 F3 q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09:5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4-18 09:57 编辑
7 I4 p9 f0 U9 Q( y, u' p/ y$ H( ?9 D) ~7 l7 L9 X4 T6 \
                                    安分勤业第三' P# `7 D$ w( a
      
  贵贱贫富,各有定分,士农工商,各有定业。有溢分之想,因有辍业之期,业无给其生,而求逾其分。今使士安于读,毋倦以嬉;农安于耕,毋惰以荒;工商安于营作,勿窳以废。而倖觊行险之思、游荡非法之为,庶乎可戢矣。乃又有影借威势,嚼人肥已,使怨毒盈胸,众思出反,此又近世非分之尤,而得罪于祖宗者滋大矣!3 b' N* W; v, J* I! q
       贵贱贫穷,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士农工商,各人有人的事业。有越分的想法,才会作停止本业的打算。本业还不能做好,却想改行去挣大钱。如果让读书人专心地攻读,不要厌倦读书耽于戏耍;农民安心耕作,不要因懒惰荒废了田园;工商用心经营,不要弄出一些粗劣产品
坏了招牌。那么那些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游荡或非法的事就不会发生了。近年进行反抗报复,这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也是最对不起祖宗的事啊!
, z7 E( X6 q- U3 u- \7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0#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0:5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5-7 11:00 编辑
% E) t0 b! }8 Y+ C# C& F' E. ~  p+ n7 E  |2 x9 {4 c4 @
                      青阳庄氏续训起家传序" m7 |- T, e$ r0 ]% E& H# u% W, x/ ^
       前谱之传起家也,曰:吾家可俭守,不可以奢用。信哉!
! u9 y# b9 d6 @; F3 @8 K阅谱牒,户丁生长不啻繁矣,素封之家缺焉无闻。唯读书一途,得则为功名之阶,不得亦明理义、知节省,不失为保家之子。即号称起家者,亦仅纤悉撙节,忍嗜辛勤,稍稍饶裕,未有以大商巨贾豪富传。其酗醉淫赌之子弟,至室家不能自保,虽缙绅之后,荡然无以看自列于人类,言之痛心,殊深殷鉴。观其所以失,则知其所以得矣。于是乎列“四戒”,以作《训起家传》。
' t" x) v4 y# Z5 b! h
        以前族谱有《起家》传,说:吾家可以俭守,不可以奢用。这话说得对!看族谱,庄氏家族人丁很多,可是真正富有的并无其人。只有读书,可以走科举考试、做官这条路,就是不做官,也能懂得道理,知道节省,能保全家业。而一些号称家境好的,也只是靠点滴樽节,吃苦辛劳,家境稍稍富裕些,没有一个是名商大贾。这种家庭若出了吃喝嫖赌的子弟,家财一下就花光了。虽是做官人的后代,也沦落到不成人样,说来令人痛心,是很深刻的教训。看到这种教训,人们该如何避免。所以提出“四戒”,作此《训起家传》。1 ?9 |- g' `0 A
                                戒酒0 ~3 S0 E7 C2 `* Y- |
        尝闻之司徒公曰:废事失时,莫甚于酒。中酒之时,虽谨厚之士亦不能自持,寡饮者还有三分人。旨哉!饮食之需无日可废,今日既然,明日复然,费实不赀。且酒能使气导欲,至丧身忘亲而不悟。戒之哉!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自贵及贱,自壮及老,何可一日,不廑是训也!8 ]& J  ]# f* C8 B2 s
       曾听司徒公说过:荒废事业、浪费时间,没有比嗜酒更严重的了。酒喝到一定份上,虽然是谨慎厚重的人也不能把持好自己,少喝一点的还还有三分人样。这话直真的不错。三餐吃饭要喝酒,一日不可缺,天天如此,花费是惊人的。而且喝酒会引起冲动,增加欲望,有些人因此喝坏了身体,让家人担忧还不觉悟。把酒戒了吧!这样狂呼乱叫,把白天当作夜晚的喝法,家族中不论有钱的、青壮年、老人家,天天要把戒酒这吉记在心上。
; c6 H" ]+ o6 n+ |1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4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