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又名红苕、甘薯、白薯)是一种古老的薯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几乎未施农药,化肥也用得少;因含粗纤维,对防止便秘、抗癌,防止心血管等疾病有独特作用,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和“最佳营养保健品”。民间素有用红苕加工淀粉,再把淀粉加工成粉条的习惯和经验。安岳属浅丘地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红苕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常年产量16亿斤以上。县委、县政府立足于红苕种植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两大优势,大做“红苕”文章,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大户、大户带农户”的红苕产业化体系。安岳县红苕加工已初具规模。年加工鲜苕达到了7亿斤以上,加工产品有:精白淀粉、各种粉条、快餐粉丝。全县从事红苕加工的农户达12万户、从业人员有30万余,其中专业村28个、专业社310个、年产50吨以上的粉条大户70户、25-50吨大户530户、一般大户700户。大型红苕加工企业2个(四川安岳县瑞发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兴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有粉条专业市场4个,其中西南最大的粉条专业市场1个。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加工企业与基地村、社、农户之间建立了联系紧密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基地村、社、农户签订粗淀粉和红苕购销合同,并负责红苕良种的推广,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 c3 U- U) V/ J4 F& l! p& T5 @( M4 l: H7 H5 f {
安岳县成立了红苕产业化办公室,全面负责红苕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红苕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建立了与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中国办事处、四川省农科院及部分大专院校的密切联系;大量引进红苕加工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高淀粉、高品质红苕新品种。目前全县良种繁育基地乡镇14个、村129个、社1201个,良种种源面积达5万亩。
2 x4 C% M/ l6 d2 L9 @& W3 I1 L c3 g8 r6 {) o8 U' S
红苕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多道环节增值,不仅给农村广辟了财源,也给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安岳红苕产业的兴起,使原来不被看重的红苕变成了经济作物,使之成为安岳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据安岳县人民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