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姚氏家族及姚明恭其人
! d t& D" z( z7 B/ t7 @
. x, I% g5 | `; J' `$ S( y 浠水祖上传下来一个规距,见了江西人都喊“老表”,以前大家都跟着这么喊,但不知其所以然。近查浠水名人族谱,发现这些名人的祖籍,包括明代大学士姚明恭家族的祖籍,清代状元陈沆家族的祖籍,现代新儒学家徐复观家族的祖籍以及闻一多先生家族的祖籍都在江西。2 u+ B4 t" e: r! L; Q# n" I
0 m ^" V9 M: b& e: W: ~# m
查明末内阁大学士姚明恭的有关历史资料,其祖籍在江西饶州瓦屑坝筷子街。浠水姚氏家族的始祖为姚宗茂,南宋绍兴32年(1162年)由江西饶州迁到团陂镇牛东河长窑塘湾。姚宗茂光是男孩就养了8个。长子姚定一是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相继担任刑部主事和户部主事。次子姚定二(姚明恭的二世祖)的长子姚均举以儒行优选孝廉,刺授文林郎。三世祖姚均举 长子姚彦信在宋理宗年间是中南省的武解元,入进士刺授武德将军;次子姚彦良是宋理宗甲午科(1234年)进士,刺授直中大夫。四世祖姚彦信的长子姚志彰是元朝元贞年间的优选举人,刺授修职郎;次子姚志通也是元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出任过地方巡抚。……姚氏家族浠水境内这一支传至第九世姚廷鹤这一代,便从团陂顺巴水河而下移居到商贸及文化比较发达的巴口市(即今巴河镇),经过苦心经营,到第十世姚应盟时已达鼎盛时期。姚应盟五个儿子中有四人在朝廷做官,其中官职最高的应数排行老四的姚明恭。
- o& A8 x5 W8 r" ? ~$ {/ Z1 t9 j7 Z 9 I6 x& b8 R+ M4 J
据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蕲水县志记载,姚明恭,字昆斗,明万历己未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历任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浠水县1989年县志记载比光绪县志略为详细:姚明恭(1583-1644),字昆斗,人称“姚阁老”,巴河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0)进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礼部右侍郎,崇桢十二年入阁,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参与机要。相位一年,回归故里。
% D$ E4 M$ K8 |# |: O * {7 X0 ]7 U/ ]$ I2 {! w4 P
查姚氏家族宗谱,关于“姚阁老”的记载更要详细,且有些不同:姚明恭,字昆斗(癸未1583年3月出生)明万历癸卯举人(1603年),己未进士(1619年),钦点翰林院编修,接转詹事府掌翰林院印。崇祯庚午年(1630)顺天举考。己卯(1639年)进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随晋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光禄接拜中堂。# `, M! `( ?1 z) _' ^2 X
2 \9 Z" F r, T) T) |
此外,我省著名方志学家,民国时期湖北文史馆馆长王葆心(罗田人)在《蕲黄四十八寨记事》中也有关于姚明恭的记载:姚明恭,字昆斗,蕲水人。万历己未进士,官检讨,迁左庶子,再迁詹事、翰林院掌院学士。崇祯十一年,由詹事迁礼部右侍郎、东宫侍班、教习庶吉士,明年五月,为罪辅武英殿大学士薛国观力援入阁……加太子少保,晋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4 K$ _4 L2 K, ? / ]: O% w" c& B
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我们大体可以得知,姚明恭20岁考取举人 ,35岁考取进士,明崇祯13年(1641年)辞官回乡,在京城为官23年,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位皇帝,先后在翰林院、詹事府、礼部、户部、文渊阁等单位任职,没有离开皇城一步,从最起码的庶吉士做起,直至尚书入阁,参与机要,可谓步步登高,声名显赫。族以名人兴,市以名人旺。姚明恭入阁之后,他的父亲、祖父均被赠封为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位于长江与巴水河交汇处的巴口市一度成了姚家的天下。人们看到繁华的巴口正街建起了高大的“宰相府”(姚家大屋),逶迤的火炉岭上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姚家花园),高耸的城门山上建起了华丽的文昌阁,秀美的江滩边上竖起了宏伟的太乙阁(梳妆台)。姚阁老一高兴,还在《太乙阁初成赋》中写下了“太乙阁下江之水,苍茫海腹昆仑起,寰中日月发天奇,个里鸿濛吹浩髓 ”的诗句。由此可以想像明代的巴口市(今巴河镇 )因为有了姚氏家族而呈现的繁华景貌。3 }. P, \; t2 N, m- e2 [+ y9 r
- v/ m4 A) N# U- a) E+ N* x% l6 W 然而好景不长,大明江山在毅宗(崇祯)登基之后,便 迅速 衰败下去,一度以权柄国的姚阁老不得不在年近花甲之时去职回乡,随后不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姚明恭去世时正值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交替时期,前朝重臣的安葬就不得不增添几分玄机,“48具棺材同时从宰相府中抬出(老百姓口传之语)”,其真身墓葬何处,一直是人们猜疑的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