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9 20:42 编辑 4 Q. X2 X7 E4 M
6 c A2 ?) ]! e& B0 T. [ J回复 2# pszyyao & r$ ~ o$ z! s4 c- W+ }2 I
- q: G S3 G, \6 T) C) E9 }) B: R9 D# K6 A6 g% b" L
三不斋主,《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下)》——以上报道有误,应是: 三不斋主,《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
% N8 F1 X0 ^6 n$ p9 e' W
实际上,《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是发表在期刊《图书馆》上的一篇文章,如果寻根问底,则是: 寻霖,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图书馆,2006年第5期,P49~51 ' K' {& H9 ^7 u0 d" R+ s
作者简介:寻霖,湖南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湖南长沙2 H& N$ U: l' g8 m. ^9 E5 ]0 D" B
410011),毕业于武汉大学。湖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2006年2月来稿。
# m3 N0 t5 t) R, `4 l) T 我补充作者发表此文后的情况:湖南图书馆是《中国家谱总目》编写单位,后来编写《湖南氏族源流》一书,为此成立《湖南氏族源流》编纂委员会,主任张勇,付主任寻霖。寻霖是《湖南氏族源流》的著者之一;至于其中姚姓部分,谁是编者,因未读《湖南氏族源流》一书,则不得而知。0 r, g: e/ c* C H8 q5 y! C
. O Y- e; e6 R0 x0 X7 V: C0 A9 u+ W" R- B7 c
4 w4 j- w! |, Z) g y9 i
湖南图书馆作为全省家谱收藏最全、保护最善、利用最便的国家文化事业机构,其所藏家谱很大部分都是由全省各氏族所捐赠。由于时间的原因,凡2005年6月以后所入藏的家谱都未能及时收入《中国家谱总目》及本书中。同时由于篇幅限制,即使已入本书之氏族,其迁徙源流也多限于200字以内。因此凡未入本书,或已入但内容有误、不完备者,请速与本馆联系,以便补充修改。本馆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169号,电话:0731-4174006。 凡欲购《湖南氏族源流》一书者,请与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联系。
) p( A9 d. G# Y0 j7 ^% I% O5 s& R$ v# G
(7) % Z$ O; e U: E9 H( a) x- O
( A$ X* l5 \3 `. b( d+ Z2 i) y* Q以上(7)修改为: 据说三不斋主可是真正的名人,湖南图书馆的专家,《湖南氏族源流》就是其著作。 经过检索可知:三不斋主的实名是寻霖,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在湖南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湖南长沙410011)工作,湖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编《湖南氏族源流》。《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是他发表在期刊《图书馆》2006年第5期(P49~51)上的一篇文章(2006年2月来稿)。 三不斋主撰写《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时(2006年2月前),《中国家谱总目》(2008年12月)未出版发行。湖南图书馆也是《中国家谱总目》编写单位之一;在编写总目之后,又编写了《湖南氏族源流》一书。其中姚姓部分,谁是编者,因未读《湖南氏族源流》一书,则不得而知。该书是这样描述新晃姚氏及其族谱的: 新晃姚氏 谱尊河南鼻祖云公,汉侍郎,为一世,居河南陕州硖石。二十五世尚忠徙江西瑞州新昌县,至四十二世,良删(一字珊),行三,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谱牒一修于河南陕州硖石,二修于江西瑞昌灵源,三修于湖南辰州浦市,乾隆末晃州四修,道光29年(1849)五修,光绪12年(1886)六修,1944年又修。原派: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循环使用)新派:绍祖本源茂,敦伦瑞应长,彤廷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我认为,可以将其中创修谱过程“谱牒一修于河南陕州硖石,二修于……,光绪12年(1886)六修,1944年又修”,视为是对三不斋主的“1944年首修”说法的修正。我敢于指出三不斋主的不是,有赖于《中国家谱总目》对湖南新晃姚氏族谱的报道;反过来说,三不斋主有这种错误,是那是未有总目可读。这是不是《中国家谱总目》的一个效用? / J9 |6 H; Y: i6 f0 V5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