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7# 卧龙姚建中
) g6 a% o( w# G1 V1 R- \) P
; q$ D& D) e: ~/ M; ?4 {8 M% _+ ^ O: F( ?, I3 z$ `2 |+ O
注 释(1)《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一文选自《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又根据2002年10月《大唐故嶲州都督幽州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拓片(后简称姚懿碑拓片)校正。1988年出版的《陕县志》说:“姚懿碑原位于县东张茅乡西崖村西南姚懿墓前。1983年因发掘姚墓,将碑迁移至县西刘秀峰西侧山阿。碑高2.90米,宽1米,厚0.35米,龟座高0.70米,蟠龙首。碑由唐胡皓撰文,书法家徐峤之书。碑正面排文28行,行58字。额篆‘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字样。因风雨剥蚀,碑文缺损较多”。 (2)胡皓:唐开元三年(715)任朝请大夫、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 (3)徐峤之:唐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开元三年任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是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书法家徐浩之父。《中州金石记》谓徐峤之“其书疏秀方整,有初唐虞(世南)禇(遂良)遗意。”正议大夫,文散官,正四品上阶;将作少匠,属将作监副职,从四品下。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属官”,专司营造修筑工程。 (4)应顺相成:应天顺人的选择是上天所定。应顺:应天顺人。相:选择。成:定,既定。 (5)参庸作辅:参谒皇上得到任用作为辅佐。参:古代以下见上为参。庸:任用。辅:辅助,佐助。 (6)象阙:宫廷阙门。 (7)开分都野:开创都邑,分封疆土。开:开始,创始。都:都市,城邑。野,分野,与星次相对的地域。 (8)对乂天人:分别对应治理天与人。对:应对。乂:治理。 (9)爵:爵位。命:帝王按官职等级赐给臣下的仪物如玉圭和服装等。仪刑:效法。《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仪、刑均为法式、典范。 (10)邕熙:指和平盛世。邕,同“雍”,和。品物:众多事物。《易·乾》:“品物流形。” (11)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伯。 (12)吴兴郡:治今浙江湖州市南。辖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市地。 (13)明考:英明的父亲。考,已故的父亲。 (14)陕圻(qi):即陕州,治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圻:通“畿”。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因陕州距离唐朝京师长安“四百九十里”,东至“东都三百三十里”,故称陕圻。 (15)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这两句意为从前有虞氏部落的舜帝,他本姓姚。舜:上古,五帝之一。姚姓,有虞氏,名重华。相传其父顽母嚣,弟象傲。由四岳举于尧,尧命摄政三十年,除四凶(鲧、共工、驩兜、三苗),举八元八恺,天下大治。受禅继尧位,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于苍梧之野。 (16)蕃邈:繁衍昌盛久远。 (17)迨(dai):至。 (18)陈:朝代名。公元557~589年。陈霸先代梁,国号陈,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吴兴郡公:爵名。晋始定郡公制度,如小国王,谓之开国郡公。唯其有封爵无封地而已。 (19)青州:治今山东省青州市。汾州:治今山西省隰(xi)县。 (20)远图膺锡:因有长远之谋而受到皇帝的赐赏。远图:长远之谋。膺:受。锡:赐。 (21)大名垂休:伟大的名字流传久远。垂:流传。休:美善。 (22)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长史:州官员,在州刺史、别驾之下,正五品下。 (23)检校函谷关都尉:代理函谷关都尉。其职位高于都尉。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王垛村。战国秦置。 (24)炀帝:即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杨坚次子。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开长堑,辟驰道,开运河。大业七年始,三攻高丽。民不堪命,义军四起。大业十二年奔江都。十四年三月,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 (25)天险:清《直隶陕州志》为“交险”, (26)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这句语的意思是显贵门第世代读书求取功名,祖祖辈辈事业相承,这是多么荣耀而光辉四射呵!高门:显贵之家。晋烛:即举烛。晋:升,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说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仕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引申为读书求功名。象贤,能够效法先人的贤德。《尚书·微子之命》:“殷王之子,惟稽古,崇德象贤。”后来成为赞美父子事业相承的套语。纷:盛多貌。光:荣耀。 (27)毅烈昭融:坚强威严而昭明久远。 (28)蓄大容远:心胸宽阔,志向远大。蓄:积聚。容:容纳。 (29)学达无师:《全唐文》为“学远无师”,今从《姚懿碑拓片》为“学达无师”。 (30)燕雀:燕子麻雀,小鸟。鸿鹄:鸟名,即天鹅。 (31)奋:鸟展开翅膀。《战国策·楚策四》:“鼓翅奋翼。” (32)无象:意为没人执政。象:这里作执法,以法治理。 (33)部曲:豪门大族私人的军队。 (34)辑宁:和协安定。 (35)太宗济河:指隋大业十三年(617)九月,李世民(后为唐太宗)随父李渊太原起兵后向长安进攻时渡过黄河。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36)密遣相诏公:《全唐文》为“密遣相闻公”,今从《姚懿碑拓片》;“密遣相诏公。” (37)贻(yi):留下。慼同“戚”,忧。 (38)谒:拜谒,进见。 (39)高祖:即唐高祖李渊。 (40)墨书金帛:指高祖李渊赏赐的文书和金银布帛。 (41)阖州离患:全州避免了一场战争灾难。阖:全。 (42)太宗东伐王充:指唐武德三年(620),时任秦王的李世民率唐军东讨洛阳地方割据势力王世充事件。王充:即王世充。当时为避李世民讳名,故写为王充。王世充(?~621),字行满,隋新丰(治今陕西临潼东北)人。炀帝死,拥越王侗在洛阳为帝。后废杨侗自主,国号郑,年号开明。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为仇家所杀。 (43)鹰杨郎将:武官名。鹰扬府长官。正五品上。 (44)水陆道总管:主管河道漕运和陆路驿递以传输物资的军事长官。唐初,因战争等重要事务而特设。 (45)洎(ji):介词,意为等到……时候。 (46)举籍:拿出功劳簿。 (47)伪郑:指王世充所建的政权,国号郑。 (48)黜(chu):贬职。 (49)明略:高明的谋略。 (50)朋侪(chai):朋辈。即同时仕宦的人。 (51)道德幽栖:为修德养身而隐居。道德:指人的品学修养。幽栖:隐居。 (52)二陕:指陕原和莘原。陕原即今位于三门峡西南约二十五华里。莘原位于河南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一带。 (53)二陵:指崤山中的南、北两个山陵。《左传·僖公三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54)衍:蔓延。遐风:远去之风。 (55)紫芝:菌名,木耳的一种,可作菜食,入药。淹留:滞留。 (56)赤松:即赤松子,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57)晋州:今山西临汾市。高阳府折冲都尉:武官名,折冲府属官,从四品下。 (58)抗疏自列:不想从命,上书陈述自己的想法。 (59)硖州:今湖北宜昌市。因在三峡之口而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湖北宜昌、远安、枝城等市县地。 (60)六察:指考察官员的六个方面。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产,为私橐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踪,应时用者;其次,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61)百城:谓多城,很多地方。 (62)导济江门:《全唐文》为导齐江门。今从《姚懿碑拓片》:“导济江门”。 (63)龙朔:唐高宗年号,公元661~663年。 (64)邛(qiong):邛部县: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此指邛部的少数民族。作梗:作乱。 (65)使持节:古使臣出使,必持节作为凭证。魏晋以后以持节为官名。一般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总管(都督)则加使持节。 (66)嶲州:唐武德三年改越嶲郡为嶲州,治越嶲县(今四川省西昌市)。唐嶲州辖今四川越西、美姑以南,金沙江以西、以北,锦屏山、监井河以东地区。都督:地方军政长官,总揽本区军民政。掌督“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稟,总判府事。”唐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嶲州都督府为中都督府,都督为正三品。 (67)不战而澂(cheng):《全唐文》为“不战而徵”,《姚懿碑拓片》为“不战而澂”。澂:水清而静。此指平定叛乱。 (68)能以殷远:《全唐文》作“能以毁远”,今从《姚懿碑拓片》,“能以殷远”。 (69)启全:善终。 (70)返真:这里指逝世,回归本原。 (71)藳(gao)葬:草草埋葬。 (72)硖石县安阳公之原:即莘塬,因在安阳溪水之阳而得名。在今河南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一带。 (73)旌榜:旌表题榜。 (74)鹜(wu):家鸭。 (75)青云:喻隐逸。 (76)天理:天性。 (77)五善:即五德,温、良、恭、俭、让。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78)藏器迨时:《全唐文》为“藏器待时”,今从姚懿碑拓片“藏器迨时”。迨(dai);等待。” (79)藩翰:比喻保卫国家的重臣。藩:藩国。翰:柱子。 (80)要荒:指离京城很远的地方。要:要服、荒服。 (81)远夷交顺:《全唐文》为“远夷文顺”,今从《姚懿碑拓片》“远夷交顺”。 (82)缉熙:指光明。缉,通“辑”,和睦。 (83)殁(mo):终、死。 (84)彭城郡:治今江苏省徐州市。 (85)左常侍:内侍省属官,正五品下,共六人。掌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庭,内库出纳和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 (86)襄州:治今襄樊市汉水南襄阳旧城。 (87)宗正少卿:宗正寺副职。从四品上。协助宗正卿“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 (88)资:声望,地位。祉:福。 (89)四德:儒家以孝、悌、忠、信为四德。 (90)三从:《仪礼·丧服·子夏》:“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91)祖先导后:《全唐文》为“祗先导后”,今从《姚懿碑拓片》“祖先导后”,意为效法先人教导后辈。 (92)在闾成家:在家里完成培育儿辈成材之功业。闾:里巷。 (93)二子少孤:指姚崇和其弟幼年即丧失父亲。 (94)庶官:众官。 (95)乃敷皇极:于是施行帝王统治的准则。 (96)不宗:不尊崇。 (97)于休夫人:啊,这个人呀。于,叹词,表赞叹。休,语气词。夫,这,那。 (98)神龙三年:唐中宗年号,公元707年。 (99)邴根矩:即三国时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治今山东临朐)人。为人操行高尚。曹操执政时,历署丞相征事、五官将长史。 (100)沐德信:即沐并,字德信,河间(治今河北献县)人,东汉末历官曹操相府谋掾、成皋令、济阳太守、议郎等。主张俭葬,临终前戒止妻女送葬。 (101)同窆(bian):合葬。窆:葬时穿土下棺。 (102)龙门山: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所在的伊阙。 (103)窀穸(zhui xi):墓穴。长埋谓之窀,长夜谓之穸。 (104)冀:希望。 (105)景龙二年:唐中宗年号,公元708年。 (106)万安山之南阳:万安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姚崇母墓在万安山之南坡今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家营村北。 (107)纯德:大德。 (108)长号罔极:长哭不止。号:哭喊。罔极:无极。 (109)西兆未殷:西边墓地未正礼。兆:墓地的界限。后用以通称坟墓。殷,满,足。未殷指未完工。 (110)封树:古代士大夫的葬礼。聚土为坟叫封,植树为标记叫树。 (111)开元三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5年。 (112)时宰先人:当时执政者的先人。时宰:当时的执政官,指姚崇。 (113)特制追赠:《全唐文》为“特旨追赠”,今从《姚懿碑拓片》。 (114)神道:墓道。 (115)玄宅不移:《全唐文》为“元宅不移”,为讳清康熙帝玄烨名讳而改为“元”字,今从《姚懿碑拓片》。玄宅:墓穴。 (116)象制:。象:大。制:特指丧制。 (117)昭宠:彰耀贵宠。 (118)追崇旧烈:追怀推崇已故的功臣。 (119)制赠:皇帝下诏书追赠。 (120)命五品官一人监护:《全唐文》为“命五品官监护”,今从《姚懿碑拓片》。 (121)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因为纪念功臣、悼念亡者、显现光荣而依借这个丧制仪礼呵。存:思念。资:依借。哀:丧事。 (122)版筑相丽:形容原安葬姚懿的“安阳公之原”陵墓和现建筑的姚懿假冢陵墓,象版筑一样遥相对应。版筑:原意为筑墙时用两板相夹,以泥土置其中,用杵舂实。丽:两相并连成对。 (123)贲饰:华美的装饰。贲:大。 (124)密圹(kuang):坟墓。 (125)灵祗式叙 :神灵安排有礼有序。祗 :神灵。式叙 :式序。有礼仪的样子。 (126)裔裔绵绵:形容子孙蕃邈,分居四方。 (127)曷时无儁(jun):何时没有俊才?儁同“俊”。 (128)重象曜质:重重叠叠的阙门映出墓主人威严的本质。重象:重叠的阙门。曜:炫耀。质:本质。 (129)纷纷秩秩:盛多而又整肃有序。 (130)浩齐相亨:修业养德和救民济世本来就是相通达的。浩:品德纯洁。“齐”同“济”,济世救民。亨:通达。 (131)休复于吉:辞官隐退和复职从政都是美德。休:辞官。复:复职。吉:美、善。 (132)睟(sui):视。 (133)天爵:自然的爵位。《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134)粤:发语词,用于句首。符彩即符采,玉的纹理光彩。 (135)英图烈烈:英才谋略威武显赫。 (136)利用峨峨:物尽其用功勋卓著。利用:物尽其用。峨峨:指功劳大。 (137)瞻天历象,谒帝关河:上观测天象,下拜谒皇帝于函谷关、黄河要地。 (138)庸勋远大,锡命骈罗:功勋远大,皇帝赏赐爵位、车服的诏令一个接一个。庸勋:功勋。锡命:天子赏赐诸侯爵位、车马、服饰等的诏令。骈罗:骈比,密集。 (139)作藩荒遐:到边荒之地担任一方要职成为中原屏障。 (140)职职悟人:意思是足智多谋使众人领悟真谛。职职:繁多的样子。悟人:使人悟道。 (141)为范陶钧:意思是好象制作陶器用的转轮一样成为做人的典范。陶钧:制作陶器用的转轮。 (142)黩:过滥。 (143)陟遐未穷,归冥不复:登高升远没有穷尽,回归冥府再不回来。 (144)卜宅:以占卜择定墓地。离茔:两个相互对应的坟墓。离:相并曰离。 (145)尊尊:敬词。用于对皇帝、官吏的称呼。《礼记·丧服四制》:“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郑玄注:“贵贵,谓为大夫君也。尊尊,谓为天子诸侯也。”这里指姚崇。 (146)开元三年十月十三日:《全唐文》无此句,今依《金石萃编》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