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yql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生大帝传奇故事(系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8:43:3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yqllz 发表于 2017-2-23 15:40( b$ b& N2 L! p3 k; k4 r' ?+ c* f
今年期间农历四月十五可来。
" I2 q4 |) _' }
传说吴真人曾用“竹仔枝炒肉”的方法治好了一个疯癫女人。据说疯癫女人名叫美霞,其父原在衙门供职,人称杨书办,因贪赃革职,忧郁而殁。杨美霞老大嫁作林家妇,因见丈夫林田,本份村夫,自恨命蹇,遂致疯癫,轻者污言秽语,谩骂家人;重则摔盆砸椅,毁坏家什。医生也请过,法事也做过,都无济于事,为治病,林家债台高筑,家贫如洗。吴真人这天刚好从林姓村子经过,乡邻们恳请他为疯妇诊治,真人把完脉,又拨开乱发,审视完后,即让人将疯女人捆绑起来。吩咐做丈夫的手执竹仔枝,抽打疯女人,真人则橫眉怒目大喝:“杨美霞,你既嫁为人妇,就该谨守妇道,本份做人,勤俭持家,何乃怨恨成疾,害人害己”,或许是竹棒敲打的作用,或许是哭喊所致,说来也怪,妇人昏厥醒来时,已仿若常人。杨妇自疯病痊癒后,洗心革面,勤勉生计,终得善果。经此一来,真人的医术,更加声名远扬,留传至今。
! p! ?3 e" o$ M5 _: `/ D' `8 u! G- o- h% V; E. O. A' h
   
8 k7 F3 k: C: I; O
& q$ S5 ]) X2 R$ o& p- G6 p& c& u: f* }( _! {7 @9 l+ T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8:44:5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2-24 08:43
4 C- b3 i" S! u0 n! d' u+ N传说吴真人曾用“竹仔枝炒肉”的方法治好了一个疯癫女人。据说疯癫女人名叫美霞,其父原在衙门供职,人称 ...
  x  N( D- m/ b% u& b. V; O2 c3 E
  林家妇,病疯癫,为疗疾,访医、拜佛,家遂贫。真人医之,不施药,无动针,竹挞而痊。药医假病,神医真疯,真人医术,出神入化,千古流传。4 [) I$ [5 y9 A- u
+ F* H) ?% A4 l/ n

2 M. C- z1 |/ Y3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9:43:3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2-24 08:44
* e9 F' ~9 R5 y$ C6 p+ ^; V林家妇,病疯癫,为疗疾,访医、拜佛,家遂贫。真人医之,不施药,无动针,竹挞而痊。药医假病,神医真 ...

. X4 Y3 a# x' O" v3 G. F6 ? 保生大帝在台湾尊称“大道公”、泉州则称为“花桥公”。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郡瘟疫猖獗,疫情扩散,伤亡惨重,致使田地荒芜,村落凄清,一片悽凉。吴真人,闻讯连忙背上医包,领着徒弟,翻越崇山峻岭,采撷草药,奔赴泉州,於花桥巷设馆义诊,救死扶伤,活人无数。据《同安县志》载真人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泉郡民众为感戴真人恵德,於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筹资兴建慈济庙,祀奉真人,俗称“花桥公”。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泉州绅士及商民于花桥宫内倡设泉郡施药局,以弘扬吴真人业医济世,救危济困之精神。  \: U2 ]: W9 G) E% O; ]
! c, b2 O! X, s) i& a; t9 ~

5 Y$ s1 `, B0 K; _" n*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0:53:3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2-24 08:43
7 J. G# b9 s0 H, }传说吴真人曾用“竹仔枝炒肉”的方法治好了一个疯癫女人。据说疯癫女人名叫美霞,其父原在衙门供职,人称 ...

* v8 l: I/ T1 c. |" T一天,真人出诊回来,看到村口大榕树下围了一群人,妇人嚎哭声远远传来。真人急忙分开人群,看到一个年轻小伙仰躺在地上,浑身是伤,奄奄一息,而身边半跪着白发苍苍的妇人,抢天呼地,嚎陶大哭。真人连忙俯身把脉,见少年虽然昏厥,但一脉尚存,马上教人抬回家中救治。原来,这年轻人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常年打鱼为生,早上出海捕鱼时,遇到海盗打劫,因而被打得鲜血淋漓,手脚骨折,幸好被村民及时救回,才没有命送当场。再说,当村民们把少年放平床上后,真人先是针灸,喂丹药,一会功夫,少年人竟缓了口气,慢慢睁开眼睛,在场的人无不啧啧称奇。盛赞真人:银针救人,灵丹济世,妙手回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08:36:0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2-28 10:530 {1 n, r8 N" w6 Q
一天,真人出诊回来,看到村口大榕树下围了一群人,妇人嚎哭声远远传来。真人急忙分开人群,看到一个年轻 ...
" m$ h: i! Z) i
为治病救人,普救众生,吴真人经常身背青囊,走乡串巷,川梭于村野僻道。这天吴真人与往常一样风尘朴朴,行走在乡村的羊肠小道上。只听身后传来凄惨的啼哭声伴随着急促、杂乱的脚步声,真人急忙闪在路旁,观看究竟。只见四个村民抬着一副薄棺材,后面跟着枯瘦的年轻人和白发的老妇人,哀哀嚎哭,而滴滴红血从薄棺的缝隙中洒下。见此情景,真人连忙跑到前面,拦住去路,大声喝道:“人还活着,不能埋”。有人回道:“人已死去大半天啦,怎说没死”。真人说:“我是郎中,看到棺木中渗出的血是红色的,因此断定人还活着。如果没猜错的话,棺中妇人因难产假死”。众人异口同声说:“正是难产致死,可能有救?”其中有认得真人的,连忙动员家人开棺让神医救人。众人七手八脚,撬开棺盖将“死人”抬出放在棺盖上。诊完脉后,真人打开背囊拿出银针,也不知往什么穴位上扎。一会儿工夫,只见“死者”眼睛微微睁开,长长叹了口气,随妇人身体快速蠕动,小孩呱呱坠地。真人当即开了一帖药方,扶起长跪在地的老婆婆,车转身飘然而去。从此以后,吴真人一支银针救活“死人”的传说流传至今。
, A* _7 @2 _: b5 B8 W# n5 E8 ]9 u9 s& Z
   & Z; ?. h# J* a$ k* E
8 k- C/ f% U2 R" z# W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08:37:0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3-1 08:36
, H$ b" D& n7 i2 U3 y* l, t为治病救人,普救众生,吴真人经常身背青囊,走乡串巷,川梭于村野僻道。这天吴真人与往常一样风尘朴朴, ...
+ K! W3 [+ V7 M9 n/ d, @* @; A
   真人道逢送殡队,见鲜血滴落,知妇人难产假死。即行施救,凭一银针,活其命。起死回生之术,流传于世.
4 t# @5 H- |  }- v. D  O7 C
9 f& E# u9 e( X/ a4 [# G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4:37:1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3-1 08:371 T0 l& v. x* t" Q' @5 n0 K1 ?$ s
真人道逢送殡队,见鲜血滴落,知妇人难产假死。即行施救,凭一银针,活其命。起死回生之术,流传于世. ...

3 l$ S0 h; S4 ` 吴真人巡医路过狮头山下山前社,看见村口大樟树下五花大绑着一个妇人,而村里老幼咸集,男人摩拳擦掌,装出一副吓人的怒像,女人则指天划地骂骂咧咧。真人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被绑女人早上把她的婆婆毒死了,因此将她拿住准备报官。真人当即拨开人群,俯下身子,审视妇人,心想这妇女慈眉善目,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不像行凶作恶、不甘贫穷的人,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于是问道:“这婆媳两人,平昔相处可好?”,有人回道:“妇人程石榴,丈夫张水池,平时夫妻恩爱,对婆婆极好,说话轻声细语,好菜好饭伺候,不想竟是佛口蛇心,做出这事来”。吴真人觉得此事必定事出有因,决心探个究竟。在村人争相引导下,真人来到张家,只见张大娘体泛紫黑、浑身浮肿,明显是蛇毒致命,而详细检查全身,并无毒蛇咬伤痕迹。游目四周,房子虽说简陋,倒也整洁,房中四方桌上,摆放着鸡汤、米饭及一双筷子。看到真人专注鸡汤,村民急忙说,张大妈就是吃了她媳妇做的鸡汤中毒死的。真人心想张婶中蛇毒不假,可是这蛇毒又是怎样进入鸡汤呢,百思不解,一筹莫展。于是叫来程石榴查问,妇人说:一大早,杀了自家养的鸡,备了坛酒到社后山神庙敬神,回家后先盛了一碗鸡汤让婆婆趁热吃,谁知婆婆吃了几口,腹痛难忍,七孙流血当场死去。真人问道:“你来回山神庙当中,可有停留担搁?”当得到妇人肯定的答复后,真人心知,蛇毒应与山神庙有关。真人当即叫程氏妇人带路山神庙,查个水落石出。原来这是一座建在荒山野岭,人迹罕至,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庙宇,走进庙门,只见蛛网密佈,一股呛人的腥膻味令人作呕。真人吩咐程石榴按早上准备的牲礼,依旧放好,然后引领众人退出山神庙外静观,只见屋顶木檐上,爬出一条巨型花蛇,探下蛇头,吐着蛇信,大滴大滴的涎水洒在鸡汤里。真相大白,不待言说,村民们一跃而起,将蛇乱棍打死。村民簇拥着吴真人,众口同声说道:“原来张大婶是被这可恶的花蛇毒杀,若不是先生明智,我等险些错怪好人,误杀良媳。”张水池夫妇更是千恩万谢,叩头不止。此事一经传开,人们盛赞吴真人,不但医朮精湛,仁心宅厚,而且料事如神。
  e1 `5 h' A1 `  \1 S( E1 U
1 s( q, z$ i' ~+ B5 W0 t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08:16:4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3-2 14:37  W3 D6 d4 N2 X! P4 ~4 x
吴真人巡医路过狮头山下山前社,看见村口大樟树下五花大绑着一个妇人,而村里老幼咸集,男人摩拳擦掌, ...

* i4 @4 c: z( x6 H5 K) G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真人年知天命,经历年深山茂林采撷草药,己识得千种药草,炼制治疗各种疾病的丹丸数百味。而数十年行医济世,精心钻研,博采众家,业经积累大量的偏方、验方。真人有感于人生苦短、昭华易逝,决心将毕生所学、医病所得,书成医案,辑为处方,以广播留传,分享大众,济世泽民。于是,真人日间采药炼丹,治病扶伤;夜则焚膏伏案,潜研歧黃,奋笔疾书,至死不渝。真人辞世后,徒弟们将他一生心血写就的救世验方,贡献于世。宁海白礁慈济庙、台湾学甲慈济庙,晋邑深沪大道公宫,将真人治世神方制成药签(药签分为:儿科、妇科、内、外科),为善男信女医病施药,千百年来,活人无数。真人传世妙方,经国家专家验证、确认,是治病良方、医学瑰宝。保生大帝一生救死扶伤,死后仍治病救人,因此深浮民心,万民膜拜。; g9 S  Q; Z$ ]( {& [7 T1 n
9 Z$ a' e2 H! b) S9 y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8:42:58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3-3 08:16
6 u  P- N2 x; K5 ^; b% ]$ a0 I4 z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真人年知天命,经历年深山茂林采撷草药,己识得千种药草,炼制治疗各种疾病 ...

5 @6 {+ S: s1 u1 E/ O! [" G* k3 Z0 R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日,天刚蒙蒙亮,真人与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稍事漱洗,吃了一碗饭泡粥。闲暇无事,惦记着配制治疗关节风痛的药材,尚缺少金不换一味,考虑徒弟们连日练丹辛苦,今日难得清闲,正好让他们休息调养,因此提篮荷锄,带上干粮,独自信步朝龙池岩走去。龙池岩畔,悬崖峭壁间,常年生长着各种各样草药,紫苏、鬼针草、穿山龙、一条根、白茅根等药材满山遍野,只有金不换是长在山崖间,比较难采,真人只好抓着盘缠在崖壁间的葛藤,顶着烈日,往上攀登。由于年事已高,兼且历年辛劳,双脚踩空,撒手跌落深崖。当上山砍柴的樵夫们发现时,真人全身多处骨折,气息奄奄,急忙将他背回白礁乡家中救治,但因伤势过重,隨即仙逝,终年五十八岁。吴真人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开,间南一带老百姓奔走相告,他们感念真人一生舍身忘家,救世济民,活人无数,功得无量,自发赶赴白礁乡掉念真人,并纷纷自发捐款,在真人的故乡盖了座庙宇,取名龙湫庵,祀奉吴真人,以纪念这位医理高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一代名医。
% [, I! K" ?5 _* b0 I% n! c1 T; q; B$ c: l, V( B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9:29:1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7-3-6 08:42/ @7 j. `% y' d/ k4 \: L2 y
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日,天刚蒙蒙亮,真人与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稍事漱洗,吃了一碗饭泡粥。闲暇 ...

( F# t1 p$ q! r, ^, P# h5 A) R 真人积德行善,治病救人的事迹,早已上达天听,登录在籍。真人辞世归真后,玉皇大帝即准其位列仙班,赐予法力,受飨万民香烟。真人心系漳、泉父老,为完成生前的遗愿,即刻返回故里。原来白礁村附近海域,有一条赤雄蛟与一只乌雌鳌,修炼成精,经常兴风作浪,掀翻漁船、淹没村舍,为非作歹,祸害一方,当地百姓,不堪其苦,纷纷迁居外逃。真人生前曾发愿要斩除妖孽,救护众生,如今得道成仙,正是斩妖除害,解民倒悬的大好时机。于是,恳请玉皇赏赐斩蛟剑、打鳌鞭,选定农历十八日,大潮时,腾身云间逡巡海面,只见乌雌鳌与赤雄蛟一前一后,踏着潮头,扇风鼓浪,剎时,浊浪涛天,树倒房塌。见此情景,真人怒火冲天,大喝道:“孽障,休得逞狂!”,急忙祭起打鳌鞭,打碎鳌头,喷出乌血染乌了礁石;赤雄蛟则腾空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奔真人而来,真人闪身一躲,顺势掣出斩蛟剑,手起剑落,蛟头坠落大海,红色的血浆,染赤了礁石。两害既除,潮流迅速退去,海面恢复平静,浮现出两大岛礁,“乌礁”和“赤礁”。除却灾害,白礁乡浪静海晏,一片升平,外迁的村民闻讯纷纷返乡,在赤礁与乌礁结庐定居,重建家园。村民们为感载真人的功德,祈求大帝的庇护,在村社修造庙宇,塑造金身。不同的是:赤礁村的真人塑像,手执斩蛟剑,而乌礁村的真人塑像,是手擎打鳌鞭。千百年来,保生大帝已深刻人心,信仰日众。. K1 P& s! y( \; Z9 ?5 X
# X% O5 d, B" M, \" Z4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5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