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李白登九疑望湘川
0 U9 [" ^# ~0 V" N( `( L- [
3 J" w+ \# ? I随着李唐王朝对祭舜的日益重视,唐代文人前往九疑山舜帝陵祭祀舜帝者空前增多,掀起了一股文人祭舜咏舜高潮。据《宁远县志》、《九疑山志》等记载,唐代到九疑山祭祀舜帝的文人多达近百人,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作品。其中著名者有宋之问、李白、刘长卿、元结、张谓、戴叔伦、刘禹锡、韩愈、吕温、柳宗元、项斯、僧齐己等。还有不少文人,虽然没有亲自到九疑山舜帝陵祭舜,但是也以各种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写诗撰文歌咏舜帝及娥皇、女英,以表达对这位道德文化之祖的崇敬之情。如李峤、李颀、杜甫、郎士元、顾况、孟郊、李贺、元稹、许浑、贾岛、杜牧、李商隐等。在众多祭舜、咏舜的文人墨客中,李白是其中杰出代表。
3 Z+ C6 C; b" Q- C
* r, m, k0 r5 f* y李白(70l—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他诞生于西域碎叶城(今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李白随父迁居绵州隆昌(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青年时期,他在蜀中就学、漫游,受儒、道、侠等多种思想影响,隐居行侠,吟诗作赋。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全国各地,探幽访胜,求仙问道,广事交结,干谒权贵,以期建功立业。安史之乱中,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以“附逆”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时,李白经永州、道州,上九疑山谒舜帝陵,写下了《悲清秋赋》、《远别离》等作品。
& C, o6 e2 e2 d2 L- ^! S; F& v4 n6 q
* a* c1 Y. h4 j* D/ o+ d7 ]% i! Z5 ~《悲清秋赋》描绘了绚丽的九疑秋景,视野开阔,意象变幻,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远大抱负,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结尾“人间不可以托些,吾将采药于蓬丘”,则流露出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的思想。《远别离》则是一首有其政治寓意的诗,与安史之乱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该诗从二妃和舜帝生离死别的故事入手,讲到安史之乱前后一段时间内,政治昏暗,奸人当道,日惨云冥,猿啼鬼啸。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无可奈何,“我纵言之将何补”?即使自己发表意见,也是无补于事了。因为如果自己发表意见,玄宗会以为自己不忠,还会招来其他大臣的反对与憎恨。于是,李白等忠臣采取了沉默的办法。在总结安史之乱这段历史的时候,李白讲了几句非常重要的话,实际上也是非常沉痛的历史教训:“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也就是说,帝王如果失去了臣子的支持,就会像龙变成了鱼,不会再有什么权威和作为了;而大权旁落到臣子手里,臣子就会由老鼠变成老虎,反过来犯上作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尧舜也只好拱手将权力交给别人了。李白接着写道:“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李白在这里引用的历史典故,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儒家推崇的尧舜禅让典故完全相反,认为尧舜禅让实际上是失去权力的结果,是舜囚禁了尧而篡位;是大禹赶走了舜,使舜死于野外,而自己登上帝位。因此,如今在这九峰相似的九疑山,连舜帝的孤坟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了。最后,李白借用娥皇、女英哭舜、挥泪成斑的典故,道出了自己对安史之乱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与遗恨:“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在李白的诗中,作为个人的感受,写得如此深刻、决绝,这是不多见的。陈沆《诗比兴笺》云:“故《长恨歌》千言不及《远别离》一曲。”安旗所著《李白诗新笺》说:“《远别离》是诗人理想破灭的悲歌,也是诗人唱给行将大乱的唐王朝的一首挽歌。”
6 Z% V. q/ Q* ?4 e3 f+ l# d
8 J% |$ P; ]% r7 |关于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历史上曾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李白没有到过九疑山。其理由是,文献典籍中没有提及李白曾上九疑山。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这两首诗不是李白游九疑时所写,而是在其他地方写的。有的则认为,李白不仅到过九疑山,而且还到过再次。一次是出川之后,上长安之前。另一次是流放夜郎途中或遇赦东还途中。笔者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李白的这两首诗不是写作于同一时间。其中,《悲清秋赋》乃出川之后所作。诗的开篇之句就说:“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如果李白没有到过九疑,以他的性格是绝不会这样说的。诗中所表现出的那股豪气,也是李白出川后的心境之写照。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中说:“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也是李白出川后到过永州,登过九疑的铁证。而《远别离》则是流放夜郎途中或遇赦途中所作。诗中那种低沉和决绝,也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 i l$ t8 X! j
- A6 j( ]! g2 K- F4 M元结迁舜庙于道州城廓$ ^& m* Q$ K" p5 M
3 Z; i# B0 I( q% o- v2 \唐初,统治者将祭舜由大祀改为群祀,不仅影响了祭舜的规格与规模,也影响了舜帝陵庙的管理与维修。到元结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任道州刺史时,舜帝陵庙由于年代久远,失于维修,已经荒废。“每有诏书令州、县致祭,奠酬荒野,恭命而已”(元结《舜庙状》)。这种状况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对舜帝的例行祭祀仍在进行,但规格已经降低。第二,由于舜庙已经荒废,祭舜是在野外而不是在舜庙进行,并仅仅是应付而已。
! \* z9 \. {' J
; w8 ?, a6 J4 ` N' p; K元结(719—769),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鲁山人,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进士,中唐著名文学家、诗人。唐肃宗乾元二年(754),应召进京,被任为右金吾兵曹参军兼监察御史里行,授著作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九月至大历元年(766),元结两度出任道州刺史。尔后,升任容管经略史,加左金吾卫将军。50岁卒,赠礼部侍郎。
, _% R# U. Q* Z) z' t$ ~! c; K5 v& n1 Q. A8 h3 p8 i1 N
元结赴任道州刺史后,曾按当时地图标绘的位置寻找舜帝陵庙,但未找到。这只能有两种解释,其一,元结找错了地方;其二,舜庙当时已经荒废。于是,元结先斩后奏,就在道州城西的元山下,即今之道州宾馆所在地,修建了一座舜庙。然后具奏朝廷,请求将九疑山的舜庙迁至道州城廓。这一请求,得到了朝廷的同意。舜庙修好后,元结又具奏朝廷,请朝廷“许蠲免近祠一两家,令岁时洒扫,永为恒式”。也就是说,请求朝廷免除舜庙附近一两户人家的赋税,使之经常维护舜庙,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 A2 H6 A8 L/ j% K8 U/ v
5 @% f/ z: ?# u& m* ~' \% F元结任道州刺史时,不仅将舜庙由九疑山迁至道州城廓,而且还改革祭祀仪程,在正式的祭祀仪程中增加歌祭。歌祭有相对固定的歌词,有器乐伴奏。元结曾作《补乐歌·大韶》作歌祭之用。其词共两章,每章四句,内容为:“森森群象兮,日见生成。欲闻朕初兮,玄封冥冥。洋洋至化兮,日见深柔。欲闻大濩兮,大渊油油。”此后相沿成习,歌祭正式成为祭舜程序中的议程。( o+ U$ N) U/ |! {* R
A, \' X6 F/ }2 ?4 X4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