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蓬安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锡陈墅姚姓370年(2012-04-26 20:45:33)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23:24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16 16:18 编辑
( X2 Z$ o5 K5 L
0 o: i" H( S. q评论 * Y' j' N- N4 ?9 p' t
& J" c# t% g8 ?/ u  F2 ~
  • . S5 O3 Z5 x8 ^" ^
    老姚19482012-08-01 13:22:53 咸丰纪年,1851年至1862年[即爱新觉罗,奕柠。清文宗即位11年。]
    ! s4 c  O. I2 K9 D( b# C; b咸丰五年就是1856年,家族先祖19位前辈,历时一年刻印完成姚氏宗谱。我们敬仰先人无私保护,凝聚家族文化的壮举。我们希望160年之后的更加壮大,散居全国的姚氏族人,借助新浪博客遥望先祖,凝聚亲情,回头看看我们的祖训,看看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家族迁徙历程,族群地理文化,认祖归宗,我们衷心感谢叔叔,搜集归纳。
    : Q: L+ x1 u( k0 H0 J) x! P/ ]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1:55 | 只看该作者
博主留言;这是我父亲生前写的,希望姚氏家人浏览。填补,扩充。也希望并入姚氏族谱的大地图中。$ |) _$ s, \+ H6 X2 }! ]

7 g9 ?0 y6 n5 A/ b姚  氏  家  谱8 @4 t2 f+ c+ b, b& N1 Y

; Z/ \, a: P: C9 H6 D我们姚家世居在江苏省无锡县的东北乡陈墅镇,离无锡县城五十余华里,是个水清土沃鱼米之乡。祖居陈墅传到东明、南薰——我们这一辈已是第十二代,听老人道:我们始祖来自安徽省,皖南古城——休宁县,在县城的东北乡有一个姚村,村里人都姓姚。初来陈墅时,我祖是以做豆制品为业,后来在陈墅镇的河南街上有很大的姚氏祠堂,藏有姚氏家谱,有于战乱频繁,尤其是一二八后,日寇侵华南进无锡途径陈墅时家宅被焚,祠堂被毁,宗谱焚毁,家人四散,宗系无法续谱,幸三叔行三公,九十寿诞后缮写回忆录,由静中姑摘录寄我,能从第七代开始,第六代以上缺失。) F9 w6 s7 K" y: U
姚氏第七代伯勤公, 王氏 夫人去世早,续娶 沈氏 夫人, 王氏 夫人亲生一子一女,长子颂平公,女嫁于杨舍郭姓家。( K% N6 m* D' C+ @
姚氏第八代颂平公,名庆均,是曾太公之子,生于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戊戍年,殪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约1860年颂平公娶江阴城内高氏女,时值太平军进统江南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忆录


6 Z. t* U+ g% M) c) i- r! k3 R5 k% O                                        ——姚鸿达
, V8 P4 s! m2 U+ Z  |8 {一  出身
' S$ \( r& R& w5 E* F* K* T. M余生于一八九九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六月二十八日午时,在江苏省无锡县东北乡、离城约五十里之遥陈墅镇——一个水清土沃的鱼米之乡。3 m' A5 z$ y( o+ E( K: i
据家谱载:姚氏原藉安徽省休宁县,在明末其期)间,始祖仲云公东迁到江苏无锡县(金匮县)东北乡陈墅镇,传至我是第十代、聚族而居近百家。多数以地租收入或教读为生,少数经商。镇南头有建筑较宽大的宗祠,在近乡彭庄里有始祖仲云墓。有祭田百亩,每年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为春秋二祭,全族男丁都要参加。先祭祠祀)后在大厅里会餐,我也曾参与过一次。嗣后改发制钱贰百文。父讳钟康字循南,以宽厚待人、不计小节闻于乡。母严氏同邑寨门严熊占之幼妹,勤先父掌管祖遗田产四百多亩、年收租米约三百多石。母亲专管家务、安排日常生活,和我们兄弟的上学进修筹划。门楼为传家箴言,“家道小康,诗书继世。”
: }! M1 M' V8 l& H0 O: _二  幼年时代" o( w8 Y% v% T# Q) L# X9 m
余六岁(实岁四、五)随两哥入塾,启蒙于族中冠千叔凡四年,又从读于族叔申伯四年。当时主要的是管束,不让在外乱跑。年复一年、连续坐了八年,读了线装古书十多本。(论语、左传、幼学等)只读能背,不讲解。要经过十年窗下、一般到十六岁才开讲写文章,名谓开笔,是读书进修一生的大事。我们兄弟三人都经受过十年寒窗的苦功。由此都成了好静不好动的性格。时值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廷倾倒之际。乡间秋雨暴发、江湖泛滥,低地污农)田淹没成灾。乡间农民聚众组织(千人会)以抗租拒税为号召。临邻)镇王庄捣毁了几家地主富户,轰动全乡。惊警)报传至常熟、无锡、江阴三县政府,派兵会剿。下乡骚扰,农民遭殃,鸡犬不宁、凡三个月。使我初次看到兵匪扰乱的情景、(亦)稍许懂得少数匪徒乘乱起哄,敲诈勒索等的凶暴。
$ W* {/ c+ q- d( R    有几次看到挂着三角黄龙旗威风凌凌凛凛)的停泊在街抄梢)河边,船夫都穿着背上有一大字“兵”的号衣。据说是;“辑私营”的寻巡)查船,捉拿流动的私盐贩子。按清代的法律,民间的食盐都归官营,不准私卖,违者犯法判罪。这种律例是清皇朝控制内陆省缺份供)海盐的手法。苏北平民铤而走险,把当地盐产,走街穿巷地贩卖至外地。有的结帮成队,抵抗辑私,一般称他们为盐枭。( y' A/ x( R  c4 {
一九一二年即民国元年,社会维新。在春节后、二哥同余去寄读于舅家严氏经正小学高小一年级。(那时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自此开始读国语、英文、习数理。初次离开父母寄宿在校,改变生活,恋家之心切,每在星月期)假日,常和二哥步行十多里回家团聚。我幼年完全在清皇朝封建时代,见闻有几:?)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5:50 | 只看该作者

过新年


2 u# j' ]7 T' p( h- R春节是一年的开始,是最大的节日,也是除旧更新的节日。在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清除脏乱、搞整洁。到了大除夕的傍晚,郑重地祭祖,结束后合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自由自在、欢欢喜喜,不限时间,凭各人所好作些娱乐。延至午夜谓之曰守岁,此时、家家户户大放鞭炮迎接新年,所谓“炮竹一声除旧、桃符万家更新”。新年开始,男女老少更换新衣,相互道喜。开始在家,首先向家堂和挂着祖先的画像(俗名神影)前,燃点香烛、供糕团,行跪拜礼。全家吃糕团为早餐,谐音谓之高高兴兴、团团圆圆。事后由近至远,到亲友家拜年道喜。有功名的人穿着大礼服,一般到初五日为止,外地可拖至十五日。元宵节吃汤团观灯,新年结束。

灶君

0 C. ^8 T0 j* x
是一张红白)纸印上一个彩色神像,包在一小扎黄纸上,这就是“灶君”。每年正月十四日,接灶君,说是由天上到你家。把它安置在每家火灶的上层,设有一个小龛,称之谓灶家殿。说它是上天派到你家的监察员,专管你家每个成员的思想行动。凡是恶意坏念,乱争吵等的现象,到年终十二月二十三日任满上天,总结向玉皇大帝报告,作为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此对无知者一个警告,特别妇女们都敬而畏之,起到律己作用。

祭祖

  o1 E2 n& M3 H! u) B# ^# a
祭祖是子孙对亡故的祖先怀念的表现,是封建制度里的家庭最重视的。每当过年过节和有关家中的纪念日,要把丰盛的酒菜,摆成象请客模样,酒桌前面并摆上香案,点燃香烛,灵坐席位,按上三代祖宗的辈分排列分坐,每位都设上一份酒盅和筷子。全家直系亲属都要向灵座前郑重地跪拜。约半小时,然后燃烧锡箔折叠成的“银锭”、作为席散送行之礼表示。一切的一切都是尽向祖宗尽的孝意。

# q! o5 D! ?( Z
在照相枝术没有普及的时代,一般老年人为要给子孙后辈留念。请画家按照他的面容画一幅画,再扩大到全身,坐着姿,穿上大礼服,一般以夫妻合裱一轴,称为“神影”,(亦称“人影”。称“神”系对祖先尊重)。去世后由长房子孙保管。在每年年初挂出作供,郑重地供奉到正月半前后再收着保宝芷藏。现代多以照相留念,此类事不再见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2

恶婆

4 y( y" t% L' f
听母亲讲我族近房东墙门的叔祖父叫惠修,他是学者、得有“拔贡”字学衔。(秀才榜上前三名,的主考向卷上级贡推荐的)妻杨厍(?)镇童氏。生有三男一女,祖遗家产粮田五六百亩,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书香门第之家。不幸大儿和女儿先后夭折,留下二儿与小儿。大约在清光绪二十年代二儿娶了邻镇顾山周家的闺女。成婚后小夫妇和睦相处,翌年生一男孩,更是乐融融的温暖。但是反使那位做婆婆的、人称恶修老太的无故地不满。特别对媳妇视若眼中钉,处处为难,使她难于忍受。儿媳不得不离别亲夫爱子,在无人照顾一下,走回娘家去,闺中小姐小脚伶仃,乡间泥路高低不平,跌跌倒倒,啼啼哭哭回到了娘家。从此一去不回,病死在娘家。这里的丈夫丧妻顿成孤雁,幼孩失母,另觅乳娘。日久闷闷的汉子变成呆木,由呆木渐成疯颠。无母的孩子在奶娘和祖父的带领下,倒还聪惠,但是好景不长,又来剧变,孙儿病重不起,命终的那夜真是阴森森鬼临门似的,好像有人呼唤,将孩子带走。祖父破例地呼天喊地哭孙儿,声达邻居,哭声与家犬嗷声相夹,整整地闹了一夜,事后他家的气氛大变,关窗闭户,另走旁门。我们两家隔门如隔山,不相往来,过了一段时间听说老夫妇认为儿子精神失常主要是想妻室,如能娶到一个新媳妇作伴可以恢复康复无疑。祠嗣后逐渐地听到有人介绍,作代伐聘定常熟县张市镇张家的一个闺女。(此中大有阴谋在)择定吉日,女家送亲。这里邀请亲属铺张迎接,一切都按俗礼办事。到了大喜之日,花轿进门登堂。新郎在内室火大发疯病,大吵大闹,不肯登堂,在此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只得请叔父家的堂妹代拜堂,这真是千古奇闻。其它礼节从简,送人入洞房。待但新郎溜走,新娘寡孤单地看守花烛,到天明新娘才知道受骗。但是木已成舟,不是吵闹能解决问题。沉着几天,回娘家去。这里的疯子又受着了一次刺激,病情加重,成了饥饱不知,脏臭不识,到处乱跑。邻居不安,只得把他锁在家里,新房改为囚房。他不分昼夜地叫着;“还我周氏妻”,又不停地唱着:“拆开夫妻无情意,阎皇殿上看分明”等等的词句。不久他也一命呜呼。张氏妻得知就来照礼成服,益并提出要有一个嗣子,经翁姑答应,将来小叔有了男孩,首先挂线。(指小房将长子给长房做嗣子。)丧事结束,她回娘家,不久就提出要分家产,另立门户。先向族中长老请予同意,经多次调解无结果。张氏即呈到无锡县衙告状,因所在地区不符而退回,(镇区属两县,河南属无锡,河北属江阴),再投呈到江阴县衙。诉状由无锡转江阴,时间由光绪到宣统,没有听到有结案。张氏要求的继承后代,由于小叔所娶妻和妾都产生女孩不见男孩而落空。到最后“国破家亡人员散,万贯金钶钱无一存”这是最后的结局。(抗日陷时期我回老故乡,三十余年没见的她(张氏),面貌没有大变,言简语清告我她已在(??)的两间破房住着,是否在理?我说:物归原主理当,往事不提,处境不谈。我感到她真是性坚耐苦、无依无靠的孤老,应于予照顾。胜利后我回上海,不再见过,自感有憾)
; r1 `  [& I. X三  中学
) S- A9 J6 q% M( L( k一九一三年随大哥去常州府中学读补习班,英文、算术二课又是从头学起,学习认真,考试严禁谨。半年课程等于全部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班。那时中学还是府办。学生都来自八县,校长屠元博,采取日本式四年制,管理十分严格,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全部住校,学膳费不到三十元。星期日上午可以出校,中午点名报到。学课以英、国、算为主,史、地、动、植物为次。头两年多是中文本,后两年除国文外多采用英文原本,要求懂得世界知识,英语要能听懂和能说简单语言。每天正课六小时(上午四,下午二),课后增设艺术课,有书画、歌唱、篆刻、园艺等,不分班次,任意选择。教师都是专任,多半住校。备课认真,师生间较多接近。全校师生不到四百。校内设备相当齐全,有大小食堂,学生大食堂,八人一方桌,排队鱼贯而入,很有秩序。老师另设小食堂,有洗澡室,洗衣作,相当完备的疗养室等等,备师生使用,不收任何费用。每年在春秋季节,全体师生外地旅行一次。在我肄业年代曾去过常熟、苏州、上海等处。每次旅游,住饭食等都采用以水路轮船带为主。登陆时排成队,国旗,校旗,军乐队在前开路,严肃认真,浩浩荡荡。到目的地时散队,游览结束吹步兵号归队,军乐队是常中特有的设备,全队三十多人,各有、笛、鼓等。民国初期由校友刘天华指导,平时作为芝艺术课学习。我在常中读了四年半,除暑寒假期间回家离校外,都是关在校内过集体生活,自感德、智、体多都有进步,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有收获的阶段。一九一六年夏毕业考试结束,我的成绩是中上等。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四   大学
, S' t) X* L+ N2 l    省常中毕业时,正当年少志气高。我们兄弟三人感受当代以实业救国学识的薰淘,分头学读工、农、矿为志愿。(大哥读工,二哥学农,余读矿)一九一七年七月到上海报考国立北京大学和天津北洋大学,均录取大学预科,因为北洋以矿科著称,决定去天津北洋。. {$ [0 x) z8 b$ A+ V3 N* w' O# M
见到报载北洋大学开学通告后,即考虑去校问题。由于我没有出过远门,人地生疏等情况。大嫂为我安排指导,特地联系她的堂兄,朱杏庄,他是省实业厅科长,长住天津。在起程前随我同行者有寨门严应万,北涠,刘名树。大嫂特为我们各添置竹席一条,当时很以为奇。坐火车带席,由无锡出发,车过南京,渡江到浦口,争先恐后抢上津浦车,都是有门无窗的铁篷车。摊开竹席,席地而坐,方知竹席的功效。饥渴靠停站的站外农民供应。最难的是大小便,到了次日下午车到梁王庄,路局宣布天津闹大水,铁路淹没,客车不得前进,旅客改船运至万国码头。我们三人毫无主意随大众,在黑暗中走上码头。出口时在路灯光下听到叫我的名字随即迎上去自我介绍,从末见过面的在刹那间成了领路人。那时我们三人真似在黑暗中见到灯光那样的感觉,随即一同搭电车至北大关,再雇胶皮车直抵西沽进入北洋大学校门,进大门到丙宿舍。杏庄姻兄把我们介绍与同乡高级班同学王汝济认识。为我安排住宿,在同一个集体宿舍内的一小间读书棚内,日常生活安定下来。最后处理妥贴告别回去。伴同我们约二小时多,事后我深深感到他在见面前的一番周折,在交通如此混乱的情况,由车站变到码头,由定时变为不定时,候接我们几个没有见过面的小青年,他的热情,负责的精神和分析事物的才干,真令人钦佩,铭感。到了正式开学日,全校并不举行大会形式,由教务处公布各班的课。我们新生两班,定名为12年班,意是到民国12年毕业。预科的课程还是一般的普通课,主要是补齐一般中学的不足,着重外国文和数学课为主课,课程采访美国制,重课本凭考试定优劣。如有一门不及格者不得升级。教师多半是美国人,特别是在高年级专科方面,读的书本和器材全由美国进口由学校供给,学员负担很少。二年预科读完理工科基本课程,粗通两国外文。一年一度的年终考试真似一个大关,我的成绩仍能站在中上等。一九一九年暑假,预科毕业,由校长赵天麟发给证书。暑假后升入本科,我选定治冶金系,毕业后要去美国进修可由学校介绍,和美国大学同等学历待遇。争取出国进修,投入冶金工业中去。但是事与愿违,开课后一个月,北京学生掀起“五四”救国运动。在全国学潮影响下,北洋也卷入。开始由高级班同学无理取闹反对一个美籍教授的作风而罢课,进而驱逐校长。赵天麟随即挂冠而去,学生的要求,无人理会。相持了两个月之久,但仍照常考试结业。
% a4 G# s/ J+ W% W暑假回乡,到家后方知二哥已由江阴农校教书。因患肺痨提前回家,随即伴同去上海求医,讵知到沪后三天鼻孔流血不止。送进山东路仁济医院病房。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托在沪当塾师的表兄严进良照料,我先回家,仅隔数天表兄来信送回家来,从此卧病不起,我因学校开学,离家去津,中秋节后接到家信,知悉二哥去世,享年二十四岁,留下寡嫂徐氏,婚后仅年余,孤儿东明不到半周岁。丧殓身后之事由我父母含泪料理,家庭不幸,鸣呼痛哉。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7:33 | 只看该作者
学潮相持两个月后,为首的几个同学,请求北大校长蔡元培,得到恢复北大已停办的工科,北洋学生允准转学。由此学生分成两派,去或留由各人自己选定。那时我真是不知所从。“留”怕北洋学潮何时结束,拖延下去,无异失学,“去”把原先的出国深造的愿望变无望。同时听了部分南方同学的意见,认为北洋的学风太守旧,只知读书毫无一点业余活动,和外界隔绝,大大落后于北京的有声有色的校风。已定在下学期开课,在此现实主义的情况下,我在一九二零年春节后,告别北洋集体转学去北京大学工科采冶系。(原先于一九一七年北京工科并到北洋而停办)入校注册等手续很简捷地办妥。大学宿舍在粥少僧多,无法轧进,大部份的学员都借住在校的四邻小胡同内民办公寓,伙食全包,油灯煤炉等都要自费。因住公寓,吃饭店,逛市场等,由此每人每月的开支要为在北洋的一倍。而处境的简陋大大不如在北洋的安逸舒泰,学习和生活上都有较大不同的变化,有人穿马挂拖长辫的,有人西装革履。那时的北京大学主要分文、理、法、经济四科,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大学。着重理论研究,常有国外著名学术者来校作长期或短期公开讲课,如罗索等。校风和北洋不同,重自学,上课不点名,年终不考试,学业成绩优劣悬殊。学校政治气氛浓,校长蔡元培凭他的社会声望,不允许公安人员进学校干涉师生活动,所以各党各派有新有旧都聚集在沙滩红楼,讨论开会,印传单等等。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有皖、直、奉等系。连年内战,外侮日迫,学校经费长年拖欠,教授闹饥荒,学生忙于社会活动。我们北洋同学主要听课自习,在学习中渐渐觉得存在不易克服的问题。北京原先的工科,由于大学改变成研究理论性的专科大学。在前年已把工科学员转送北洋而告结束。这次复办,纯为北洋学潮,是短期班性,到一九二三年和我班毕业而终止。由于各科教授多半是兼职,同时在废止考试的倡导下无优劣凭分。在这样平稳的条件下,读书也不求正甚解,唯一的愿望三年后拿到一张大学毕业证书,荣归故乡。但是长期的轻松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年是耐不住的,由此想到家庭之乐,应父母之命而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 l) W, P0 B! X' u
五   成家7 a3 Z" e- e: d* q* i2 p( |" v' I
一九二一年趁校方教育改革,废止考试作试点,我乘机应父母之命提前回家作结婚准备。选定小暑前一天为吉日,送帖得女方同意,双方都叫时间紧迫,意图尽量简化。但由于姚杨两家素为地方望族,难于降格。幸得我母亲有经验,有成竹。先同厨师定菜定量准备好,次第和茶酒担、小堂名、管门、放炮等的人员约定时日(不讲工资,由喜事账房作偿金开支)办事。临到大喜日,杨府自备的大船、中船,载着新娘和送亲人员,全套装奁浩浩荡荡驶入我家码头,作为杨府临时公馆。我家派员慰问,送上酒菜,商定先起装奁,集中在大厅里展览,依次搬上楼,(再发花轿到船头迎接新娘)内外房两间基本摆满。接着发轿,由于码头近在百公尺内,不用向导,单由吹鼓手引导,一顶四人抬的花轿到船头迎新娘坐轿上岸。随着两个喜娘吹吹打打接进大门,登堂出轿,大典开始。全盘按照当地当时的俗礼,演戏般的一套行动。其中全家和近亲的全体老少按辈份先后和新娘行见面礼,定称呼,起着一点作用。经约二小时,礼毕,送入洞房。在花烛下新夫妇吃花烛夜饭,实际不是吃,而一切都是喜娘在旁调排,说些吉祥语言。接着所谓闹新房,看新娘,看热闹,进进出出,盛极一时,乱糟糟地拖到深夜,才得闭门静下来。在红烛光照下,我俩开始相互道安,为百年好合的开头。
2 J' d& ?0 ?9 v3 h6 b4 V2 J" m# h4 J大喜日后的第一天:早起洗漱后就在外房同桌吃早餐,餐后我下楼到厅堂会见留宿家中的亲友,表示招待不周的歉意,邀请光顾新房,果盘招待,介绍新娘相互认识并恳请表兄代我招待。在我下楼的同时,喜娘带同新娘下楼去向二老请早安问好。事后邻居老少连续不断来看新娘,要喜糖、喜果,络续应付,外加绣花织造品,都是喜喜欢欢而去。下午前来相帮的工种和人员都在收缩告辞,账房老先生相当忙,于结算。最后大至估算化去千元,此都为父亲承担,他是很乐意地说:今年我家是喜庆双临,巧遇他是六十正寿。母亲也很乐意,谓这番喜事一切很顺利。; b& x2 \6 z5 B( g6 a. l4 G' \
第二天所谓后三朝:今天全家情况渐属正常,远道亲友络续辞别。按常规新娘回家探望,带同新胥婿上门,俗谓双回门。上午坐船带些礼品到岳家,鞭炮声接进大门。献茶礼毕,开始行见面礼,首先是须眉皆白的老舅公,依次按辈份先后相见,礼毕酒席款待。傍晚回到家,至此完善成我俩的结婚大典,皆大欢喜。我父母认为完成了我们三兄弟的婚姻大事而欣喜,文英的母亲为得着半子而欣幸。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8:03 | 只看该作者
婚后燕好:我俩的婚姻原是天作之合,相互不知底,真是天晓得。在此大婚之后一个月内一般新娘不值厨房,不理家务。藉此新婚燕好之际,深入相互了解有关经历,愿望等的终身大事。1 p4 _( R+ u# T$ w
文英出身在封建的大家庭中,是一个千金小姐的闰女身份。但是长期受到家长的抛弃和家中的歧视,处境似个孤女。幼儿时代,社会正在风行放小脚的时代里而给她缠小脚,危害终身,寸步难行之苦。在民国初期提高女子文化,开设女校的时代里而把她关闭在家,不去学校,甚至不去私塾,使她目不识丁,素以重男轻女和女儿出嫁是外人的思想,可谓自私至极。文英性勤劳有男子凤风,心灵手巧,意气和平。她自己设想她是小脚令顶伶仃,步履维难和目不识丁,有眼无珠两大终身残废,不可能涉足社会,只能当一个家庭妇女,上侍翁姑,下扶儿女。求得生活安定,全家幸福。我善其言,怜惜其志,由此为百年好合无争吵,打下坚实的基础。0 o* \8 ~! R9 q
暑后九月学校开学,我照常规去学校学习。三个月后又是学期结束,年假中我又回南到家团聚,家中也已成了三房儿媳孙儿女,团聚一家成了大家庭了,在过年的家庭份外欢乐。一九二二年我是新婚后第一个新年,特地南回,更是高兴。去岳家拜年又是一套小喜事。学校开课再回北京,照常为一个大学生。到了春末夏初得到家信,说是文英产下一男西畴一切都很顺利,岳家又备了好多幼儿衣着,很非常郑重其事。我当时兴喜之余,感到忧虑添了孩子又劳累了老辈。到了暑假回家歆欢聚,又感享受荫下之福太过份而自愧,自相矛盾的心理深感无法解脱,唯一希望学而有成能自立以慰双亲。
! S+ ~" t; ^7 U, P6 A一九二三年今年是我十年窗下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人生变化的最大的一年。在四、五月间,科主任(?)杰带领全班同学去各大矿厂参观。首先去正太路中段井径煤矿,初次上山下井看到各项工程设备和实际操作以及各项各类的生活设施等等。约一个星期再搭车过黄河到达汉口,重点参观汉阳钢铁厂。看到大高炉,进矿石,出铁水,接连炼钢成条、板等不同形式的钢材出厂。又实地看各项不同的工程设备,短短的几天,看到了不少实质性设备和条件。在汉口几天,附带看到一些华洋两地段的生活情况,小街小巷石子路、高墙矮楼,不通风的旧区华界,令人感叹愤发。接着又去参观钢铁原料的产地大冶铁山。坐了一天江轮,下水到了长江南岸的黄石港,并由矿山交通车到大冶,进铁山采石地看到乌黑的整个山地,采掘百年不会枯竭,真是国家无价之宝。到此结束我们的学习参观,由原路回至北京。旅程约二千里,时间近一个月。实见胜于意臆测,见多能使识广。但在我们参观的矿厂,在那时都是国骨干大厂,属于清时代兴建的。民国成立十年余,国家建设基本没有,都由于各地军阀扩军备内战。六月下旬学期结束,全班同学和教授相处多年,一旦离别,何日再见,已无定期。代校长蒋梦麟授与予同学们毕业证书,散校。& W0 e% L) K) @: [' V! n7 o& T( `1 E
我生不逢辰,在初出茅庐,就碰到国家处在最险恶的时代。世界列强虎视眈眈,我国妄想瓜分我国,国内军阀备战闹分裂。中央政府号令不行,大局纷乱。国家建设全无着落。抱着实业救国的热忱,真是落空妄想,“毕业就是失业”的流言,光临到我的头上。留京一个月毫无眉目。最后还是束装回南回,和妻儿团聚,依靠父母。) _2 v2 E0 J6 h; z. h) d
回家后,开始父亲把1916年因二哥病故而停止内部装修的南窑我家的墓庐工程,交给我接着完成。(在一九一六年父亲由于二哥病故而停下的内部装修的工程)着于完成。我就从其事,把大厅的后墙拆掉,外移至界边。厅后正中添建一间台式小房。大厅铺方砖,挂上“归厚堂”扁匾。全部门窗修建完成。经此整理后,大至可以住居,作为我家的公产,在老年退居之所。在我失业时期整理一些家务倒也需要。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8:3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齐(燮  )元、庐卢永祥两军阀火,在沪宁沿线闹起齐庐卢之战,游兵散勇劫掠苏锡一带村镇。吾家地处要冲,不得不雇一小船,带同全家两嫂和子侄等暂避到近村后市张家数天,二老留家看守受惊。这次是平静的江南首次尝到内乱之苦,也是遭受劫难的开始。春天文英又产一男名西成。(堂注:西成何在?)
) W/ B8 a, W" q* ], c六  踏入社会
% T: V. d* C( |到一九二四年底接得浙江同学钱江来信,介绍我在下年度起去浙江省绍兴第五中学当师范和中学两班初三数学教师。得信后即应允,过春节就准备,到杭州城站住店,明早坐轿到南星钱塘江边。轿夫抬轿过数十条跳板到江中渡船过江至萧山上岸,换搭去绍兴火轮。整整一天到达绍兴,再坐车至仑桥五中,由同学钱江介绍见过校长沈肃文和在校教师。嗣后知晓,我当初中一班和龛山五师一班数学教师。后加县女中一班数学教师。我是无经验的初当教师,勉为其难。同事钱江、王世颖、徐蔚南等相处甚好。一般在校教师比较拘束,而国文老师徐蔚南较散淡,我们较多的接近,闲时同去城区逛逛。曾有一次二人雇只绍兴船一夜到萧山,会见过省会议长沈一定和浙大前辈老同学同乡蔡有常和李泰之,并游览西湖几个景点,看到空心的雷峰塔。在学校我一身兼任三校教师,上课时奔跑三处,感到劳累,平时很觉无聊,到了学期结束,校方不表示续聘,我也不想留任,就此告别回家。
, m) b. s" l; B% H5 _秋后澄锡一带农民由周刚直为首组织闹革命。先在北王家湾,捣毁富绅王姓家。风声传布惊动了大批富有之家,我家为大哥工作在沪,来往便利起见,移居无锡城内(  )黄坭桥杨宅,子侄辈上学到连元街小学。回家后无正常工作长期悠闲在家,终非久计,应当有些拼搏精神,方有出路。想到上海碰碰门路,但有无法住宿登身之处的难题,此时大哥还是单身在沪。         * B) k, k4 `4 d( U1 d7 c3 \4 X
七  弃矿冶转为城建工作  ]# k( x  o. D9 G5 Y
一九二六年四月见到报载上海成立淞沪督办公署。督办是南京督军孙传芳,会办是地质学家丁文纲,管理建设吴淞闸北两区,设公署在高昌庙。登报招收工程技术人员。名额不限,分工程,测绘两门。我报的是测绘,定期在闸北民立路工巡损(此处两字有问题!)局。考试很简单,不久就得通知,七月去闸北民立路办事处报到,任测绘员,工资微薄,月薪仅五十元。从此脱离了教育工作,同时也改变我志愿去矿山而转入城市建设。工务处的人员相当整齐,处长科长多自国外回国、有工程经验的,工务处处长原是龙烟铁矿的总工程伟度,有学识,有经验。下设总务、工程、测绘三个科,同事近百人,其中招考录取的共七十余人,大半来自专科大学毕业的、或已有多年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时的规模不大,人员不多,工作范围首先着手于闸北,吴淞两区,但在我国自己建设上海,还是由此开始。因此我们开展工作,从头做起,以测量地形总图为先。我任作先锋外勤内业(此处几字有问题!),人员齐,情绪高,事业性强,工作进展较顺利。在那段时期,我和大哥同住在福生路(江西北路)俭德储蓄会宿舍,设备完善、娱乐齐全、居住安定。常在星期六回无锡,星期一早车到上海工作。全家在锡由二老掌管,妯娌间和睦无间,一家三代怡怡(此处两字应为“三点水”右边加一个“曳”字,现在简化为“泄”字,音XIE,“怡怡”两字读音为YI,YI,没有两字接连用的文字,只有“泄”的繁体字可以连用,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中有:“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之句。行三伯启蒙教师为冠千伯公,也先教过陈君亚,而抗日战争中陈老师在私塾中教我读《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说是圈声读,要读YIYI,私塾每天午后要“理熟书”(就是老师教过和自己背过的文章。从头到位底要重读一遍。所以至今仍记得。)如也。城乡、锡沪间往来便捷,这段光景,值得回念。但是到一九二七年初国家形势又是阴云密布,广东北伐军逐渐向北推进,浙江已宣告独立,上海形势日见紧迫,山东张宗昌派兵援沪,人心惶惶。闸北居民更是不安。春节后当地别动队逐渐公开暴露,拥护北伐军,寻巡路街头,维持治安,这样原先的政府机关军警部队都成了反动组织。不许随便出入。闸北区变成禁区。在这样大祸临头的时刻,(  )说会办丁文江派员与北伐军先遣部队,商定和平过渡。原机关公署原封不动移交,改换牌面连续工作。闸北区民立路到了四月挂牌为沪北工巡捐局。内部除处科级首长辞去外,大部分还是原样,不过令到没事干。事后知晓这是一项过渡的机关,主要是为保留工作人员不散。! k8 P  n2 q5 V$ Q" A8 h
一九二七年八月文英由锡寓回乡,产一男,(题取名北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蒋于四月十二日下令上海消灭闸北区内别动队,由此国兴联盟变为敌对。七月初上海特别市政府于枫林路宣告成立。特委黄郛为市长,下设八局。工务局在南南市多稼路,合并南市市公所。委沈怡为局长。年轻有为同济毕业()德才( ),下设五个科,郑()经为第五科科长,专管路线和地测。我是留用人员,对业务有些基础,先在南市,闸北开始地测。渐绕租界测定连接闸北至龙华的路线,逐渐扩展至吴淞,江湾等区。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9:06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九三零春文英在无锡寓产一女(题名静中)全家平安。我在工作上相当顺利,从测绘员,二年后铨叙为技士外勤兼内业务参加路线规划。经过三四年的整理旧区建设新区的方针指导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逐渐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工作人员也扩充了几倍,江湾新市区规划向外公布,群衅众看到中华民族也能自力更生创造世界。由此引起了日本军阀的疾嫉妒,在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八日掀起了一二八淞沪战役。日军与我军驻防在宝山地区十九路军(军长蒋光鼎,师长蔡建廷楷)在闸北区宝山路一带无端寻(衅)。首先毁坏商务印书馆厂房,接着飞机大炮狂轰烂滥炸我们的民房,工厂,续渐扩大到吴淞江湾,闸北三区。连续三个月由各国驻沪领事的调解。在四月下旬停火,日军在四月二十九日(天长节)假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胜利大会。在阅兵礼毕突然一声轰响,炸弹引爆,总司令白川和另外军事、外交高官炸死炸伤多人,大块人心。; T9 L3 s: V# [$ q) @
在战斗地区,工务局业务无法开展,战事尚无法估计至何时结束,如何结束。为安全起见作临时解散。我住大哥家,在上海城内,很难保险不遭日兵的不侵抡掠,临时至法租界内借一间亭子间以防不测。我在上海闲荡,又因锡沪间铁路交通中断,信息不通,焦急万分,只有水道由上海外滩上船,由黄浦江南行过沪杭铁路大桥,经淀山湖过苏州到无锡,列历时一天昼夜。我由此道回至无锡。看到锡城的景象完全和上海华界的情况不一样,好像天下太平,一无国难当头的气氛。党部人员也在公共埸所寻欢作乐。那时族兄姚曙晖任无锡县建设局局长职,征我任无锡市市政工程处主任,允许我在上海市工务局恢复时可卸职。三月下旬接任,在公园内办公室上班,同事三四人。实际是无设备无规划,无事可为的闲职。在此期间,我受着一次无名的损失,同学薛是个有钱的瞒旰颟顸的大少爷,在汉中路独资新开一家绸布店,由亲戚杨某夫妇经理。杨某看到我家情况较好,对我十分殷勤,要求我银款存店起息。我当时碍于情面,允以五百元把文英的金触镯兑掉,以为死货变活有益处。没料到半年说是营业清淡关店清理。存款无还偿信息,杨某夫妇不见了,大少爷也变成穷光蛋,法院判决债务要清理偿还,结果拿到一包卖不掉的衣料结束了事。大少爷从此不再往来。
  e6 f! y& p& l$ S& }- p0 H7 _一九三二年五月淞沪协定签订,十九路军撤离上海,战区渐告正常,工务局恢复业务。我于七月份起脱离无锡市政工程处去上海复职。首先整理两个毁坏的战区,断垣残壁,一大堆瓦砾,爬扒出路形,逐步按照规划路线订立路界,由此大大改进了原无系统的地区。为有一定的系统性,对大上海的规划建设并不因日本的侵华而有所顾虑。江湾新市区的逐步由规划而实施。同时,考虑浦东一大片地区,沿浦江只有船运没有车运。由塘桥起沿江测定一条大道至高桥镇,并沿伸至海边建海滨浴场,这些我所参加在内的主要工程。此外如龙华飞机场,七宝至龙华的肇嘉浜轮渡工程和(   )宝路等工程,规划,测量是每项工程的开路先锋,也是无名英雄。我参加了十年,级别由测绘员升为技士,工资由50元增到200元。十年工资四倍增加也可以说明工作令人满意的报酬。当时江湾新区设计逐步落实,划地标纷纷认购规划的住宅基地,我也看好前景,购基地一亩余,正筹备建造家园。在此年代里城乡安宁,物价稳定。
; X% c7 v' o% H- h0 O. s一九三三年夏无锡的寓所由于二老年迈,客居渐感不便。乐于回乡而退租。是年冬至节前二老邀请塞寨门母舅来家,将全部家产划分四份(每份租田约百余亩,房屋五六间)兄弟三房各执一份及二老膳养和幼妹婚前化费等另一份。当时仍归二老执掌全部委托,族弟鸿文经管,二老日常生活,那时文英居家随时照顾。余在上海在一二八前寄居大哥家,往后住小南门测量办事处。再后寄居同事张嘉善家,住海潮路天德里。一九三四年夏租赁同事(庄调六)的房产在地方厅,西路松荫里20号三房楼新房一幢,(这里一段不通顺是否请西、北两哥和静中回想一下。)月租二十元。购置家具,打扫布置等等,好多由测工助我。暑假期间,文英带领三个孩子由乡搬来上海。我们小家庭开始生活常在一起。,那时物价稳定,生活水平不高,余的月薪应付一家开支有余。文英料理家务,孩子附近学校走读。西畴去制造路开明中学读初中,北权去(尚)文小学二年级,静中就在松荫里幼儿园,家庭安稳工作顺利,早出晚归为常,可称我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一九三五年七月文英生产一男(相翼)。是年冬令内姨素月和同德医院医生宜兴蒋垣字心石在沪结婚,岳母在我家,真似女方办喜事一样。内姨婚后就去嘉定城内育婴堂工作,36年春蒋垣去广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