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蓬安的衣食住行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3:02:34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3:03:26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24:40 |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至明朝时期蓬安县大事记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分阆中县地置大寅县,属隆城郡。: E) E0 `4 }6 k( S  s) I
    六年(507) 分安汉县地置相如县,并置梓潼郡辖相如县,郡、县同治今利溪乡两河塘。
0 ^/ \" d' u0 Z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 冬至次年五月不雨。
6 I9 C* E1 s' x2 L; n8 o7 B/ t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秋,洪水暴涨。6 C0 _+ U; [, ^8 D: x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 相如县徙治今锦屏乡陵江镇。
2 a1 G6 v- u: v4 M( l7 i( v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 蓬州徙治大寅县(今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  F7 m6 v7 U, B; G
    天宝元年(742) 改蓬州为咸安郡,后又改名蓬山郡,旋复改为蓬州。
& ]* Z# E. c+ h* {) P+ d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汉中王李瑀被贬任蓬州长史。% ]/ K" a& b3 a: o, @( ^# S; ~
    上元二年(761) 刑部尚书颜真卿被贬任蓬州长史。
  w) u' p2 v- t$ x9 m' `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大寅县改名蓬池县。
" ?' @) `& i( d3 w9 @9 H, q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 二月,鸡山(蓬州、果州交界处)饥民举义,攻果州、蓬州,遭果州刺史王贽弘镇压失败。
, L0 \: H- S8 R8 M1 p& |    唐懿宗咸通五年(864) 尚书郎薛逄被贬任蓬州刺史。* K9 ]' J0 E6 g0 n4 C2 C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蓬、果等四州虎害甚剧,朝廷派殿直张延钧前往除害。
. n' i* O: a9 U    八年(983) 四月,蓬州发生盗案,州民张导丰等三人被诬为盗,知州杨全冤定张等死罪,案已具;录事参军邵哗察其冤情,拒不署牍,要求复核,杨全不听。张导丰等临刑呼冤,杨无奈令监候复查。后正盗被捕获,杨全坐罪被削籍为民,晔受封赏,太宗并以杨全事戒谕全国。 ) a1 A$ X$ t% L; j9 j
    淳化五年(994) 正月,义军李顺部攻克蓬州,旋败走。五月,李部属张余复攻占蓬州,不久亦失利撤走。继后数年,李顺余部谢盛等再度起义,亦失败,被蓬州军事推官寇瑊抓捕送京师杀害。# g$ e5 a( A8 o2 w7 s5 L: e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受吕惠卿倒王安石之害而入狱的蓬州人李世宁(王之好友),因王安石复出而获释。 " S! b* K- T  |5 i7 }  h. L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嘉陵江水暴涨,洪水冲断石梁山(其处今为石梁沱),江流改道直行。
, o; j- }5 Y8 e9 k1 `( J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四至九月不雨。
: Z9 I4 E7 V) L9 j    开禧(1205—1207)中 蓬州瘟疫流行,死者甚多。 2 f4 O- C8 [4 f, L7 p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 九月,蒙古军攻陷利州路,并没蓬州,旋移兵西去。
& `% Q9 \6 g; i9 U    嘉熙三年(1239) 八月,蒙古军复侵蜀,再占蓬州,不久离去。3 b8 X; @3 O/ o9 O7 \
    淳祐三年(1243) 二月,四川制置使余玠,令筑运山城(今河舒燕山寨),蓬州、蓬池县等迁治于此。余玠以相如县接近蓬州、营山界,亦令其县民附入保聚。
& g* _8 U7 A5 c2 V    五年(1245) 夏,余玠亲临运山视察,下令扩大山城规模,加固城堡。7 K9 T1 _, F9 l* V
    宝祐三年(1255) 冬,张大悦增缮运山城,次年春,蒙军进攻未克。" B. b9 l5 C) t: ^
    六年(1258) 十一月,蒙军攻破鹅项堡后,运山守将张大悦以城降元,运山失守,退驻运山的利州路转运使施择善不屈而死。十二月乙酉,蒙哥汗帅军驻扎运山,仍以张大悦为蒙军元帅。 * T( d% }, w  d- b$ w
    元世祖至元(1264—1294)初 蓬州置宣抚都元帅府。0 s' i- Q. i+ P+ v
    至元十五年(1278) 移蓬州治所于相如县治。
4 F0 Z6 U& Y0 _  `3 Z    二十年(1283) 置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相如、营山、仪陇县。蓬池县废,分属仪陇、营山、相如。
: E  t3 U+ u4 o8 D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春,蓬州立社学,延请儒师教民间子弟。
, U0 A( ~9 C! R3 G4 K% g    洪武(1368—1398)中 省相如县入蓬州,十年(1377)五月,省营山、仪陇二县入蓬州,十三年(1380),复置营、仪二县。+ P0 J1 q7 D# z: g
    明英宗天顺(1457—1464)中 州以树木为栅,始建城垣。: S# q' A0 F) k0 {: Y7 A  d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户部郎中田锋被贬任蓬州知州。
( M( O2 O/ \/ ^5 C( u    弘治(1488—1505)中 州续筑城墙,建蓬莱、风山、龙溪、五马四座城门。
" O4 f- A$ z2 y$ E  Z" I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 五月,蓝廷瑞、鄢本恕等率义军入蓬州,后撤离,未几,廖惠又率义军攻入蓬州,不久亦撤离。
0 f. r+ V4 i4 C; V2 |9 C# t    十三年(1518) 顺庆知府吴德器主修《蓬州志》,十卷。) A# @& f1 q- z' U8 g" N0 q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 五月己未,蓬州降冰雹,大者如鹅蛋,禾苗、房屋损毁严重。9 d+ |# B$ b2 E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 蓬州疫疠流行,死者甚多。
- t/ _+ i5 @% _, u- V! \    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609—1610) 两年连续大旱。
/ _  H+ A6 U. T2 J5 ]# m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 大旱。
1 W4 N  e8 d& R* N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 三月乙巳,张献忠部攻入蓬州,未几,移师东去。) i. K  l  |2 T& T
    十五年(1642) 呼九思、马潮、袁韬等攻占蓬州嘉陵江以东。 4 S0 V! j: Q* k4 q* S1 {
    十七年(1644) 李自成部将马科率部赴蓬州招抚,被张献忠部逐走,李自成继派军反攻,不克,随即引去。
* J3 _' ~9 a5 V7 U/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26:37 | 只看该作者
清朝时期蓬安县大事记
6 U, ^" a& x: d5 J
% {! g- Y/ Z4 c0 O+ {
1 A$ M* M( k8 w  
. R/ q$ y0 `& j& S! o! ^& s& s6 h- N

" h5 K3 V  B. G+ o9 `! |3 h  1 u7 ?8 d* @' T
    清世祖顺治三年至五年(1646—1648) 蓬州连年灾荒,人食人。6 H$ M$ W" X% [, E+ O# `# T# L
    八年(1651) 清军攻陷蓬州。
4 z: f# @# g2 p9 N9 v6 y$ u7 l    十年(1653) 南明刘文秀率军逐清军,收复蓬州。
; g# w* R, S8 ^; B' \1 {" R) U    十六年(1659) 谭洪等降清,清军再次占领蓬州。
: g+ a4 \- c0 _: h9 I5 ?( a- a+ H    清圣主康熙四年(1665) 知州郑圣瑞重建州城,六年,重建州署。! \' x1 j4 o, |$ K  R; S; H
    七年(1668) 营山、仪陇直属顺庆府,蓬州不再辖县。: M; d9 ^' x& V( {& s2 M
    十三年(1674) 吴三桂反清,发兵攻入蓬州。- K+ [, S" v* n9 }
    二十年(1681) 清军陈良栋攻占成都后,蓬州复为清军占领。7 e3 N5 u$ k) ]% J9 u( w: v( |
    二十年 夏,时州城“空城寂邃,草木愈丰,豺虎异类,与民分域而居”,知州徐浩重修州署。
' b4 R( y9 G+ l9 D" Z/ c4 t& @    三十六年(1697) 按清廷《垦荒令》,湖广等地之民第一批进入蓬州,插占为业,辟畴筑宅。
3 s$ G0 q# p; K% l* {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 蓬州清丈田土,有田一千二百八十顷零六十亩,地一千一百六十三顷零二十八亩。$ B% L% s; p( y  {% Q* F
    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1759) 知州郑文坦续修蓬山书院讲堂及下舍。5 f- q$ D2 |# T
    三十九年(1774) 正月,知州周天柱于州城江南岸建青云塔。$ H  v3 _  `# k. r) m3 j& @
    清仁宗嘉庆二年(1797) 白莲教义军罗其清、冉文涛部由营山进入蓬州,攻铜鼓寨不下,退至徐家场,清军迭往,义军退走。  B+ U" a! Q, n5 Y. {
    三年(1798) 正月十二,燕山寨失火,死者200余人。5 Q: m# b+ q% S4 F$ E' \1 {
    三年 三月,张汉潮、阮文统、王聪儿等率义军数千人,由营山分取州北赛金、复兴(今属仪陇)和州东周口诸场镇,官军退守州城。义军在周口搭浮桥,拟渡江攻城,为官军以巨簟三张作假炮所惑,退走。
: B" }1 U/ w1 L# x$ [    四年(1799) 义军肖占国部由阆中抄袭官兵后,进据徐家场,后取道谭家山去营山。 3 o; k6 w, a9 u9 K8 J7 _9 M
    五年(1800) 义军周麻花部一度攻入州东境。
; @4 O9 K& Y% Y9 P    清宣宗道光五年(1825) 四月,蓬州北路许黄氏耕地得铁印,隶书“定远县印”,背镌“晏平元年颁”,亦为隶书。
/ n7 r& ?2 |% g% k: l7 E3 A' z    九年(1829) 知州洪运开主修《蓬州志略》十卷。
8 Z2 J/ ]. E/ w3 \1 j& I: d    二十七年(1847) 知州姚莹创建玉环书院。3 }" m6 L& F7 o- c! _/ E
    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 三月,彗星出现于西天。' @* x  X+ O7 P) D! {! R+ E
    十一年(1861) 四星联珠,日月合壁。
- E# P; C" d. ?/ E! c! C3 f3 A+ W    十一年 十月二十四日,云南李永和、谢大脚等率义军12万人,战马6000匹,由广安进据州东福德场,遭李文通率乡丁抗拒,受阻于凉风垭。间道突至杨家、柳树、河舒等地,游骑进于周口。后闻敌情于军不利,于十一月初六移师营山。十二月,兰大顺率义军自南部县进据州北境。十五日,义军与官兵激战于磨岩寨下,失利,退走营山,* t6 C2 h" M. C" {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 大旱成灾,斗米值银二两八钱。+ Y4 o6 {7 T1 }3 d
    十一年(1872) 夏,大旱。州城内玉环山有兽夜出,如小牛,长尾巨口,绿毛豹纹,食鸡、鹅、猪。1 k4 y( x: V" o! Y: i6 ~5 a  j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 夏旱。
3 m2 i( [2 d1 M1 B! z7 M' A    五年(1879) 三月初七,降大雪,四月二十八日,大降冰雹。
6 L% k2 {4 V0 [" q    七年(1881) 二月十八日,大降冰雹。
$ F1 a! k  E/ k7 T0 U$ l9 g  A    十二年(1886) 五月,有物自空堕于利溪场,如毯如火,其色绿,及地有声,飒然旋转,数刻而没,集视无物,唯一石尚热。
8 M5 Q  \3 p% m9 |    十五年(1889) 州北境大风,降冰雹大如鹅蛋,庄稼损失严重。2 z- P% P+ P) n# b& K( X: q
    十八年(1892) 夏,嘉陵江畔拂耳岩下出现地花。2 ^$ n/ P& ?' u/ X- X) B
    二十一年(1895) 二月二十日,降雪。五月二十五日,降冰雹。同月二十八日夜,大暴雨,杜家场侧寨垣骤崩,雷姓一家被埋而死者6人,蓝溪河(今白玉河)水陡涨,柏杨桥一陈姓人家被大水漂走,死5人。
$ e6 }( Z: o. q( R. p    二十二年(1896) 二月初七,降雪。是年夏旱秋霖,庄稼欠收。
  m8 B  T, S) X; i% E* i+ s& t    二十三年(1897) 十月,知州方2a主修《蓬州志》,十五卷。* Q5 k1 W$ w* n5 Q% x
    二十四年(1898) 春,魏鼎创办崇实学堂,并购置时务及西学书籍。) G9 h/ ^5 W" S8 H% ]0 W
    二十九年(1903) 嘉陵江水陡涨十余丈,淹没洪古岭山岩。5 f% T  X5 ~) h/ P
    三十年(1904) 夏旱,稻谷无收,大饥。- W+ F8 g/ P. r0 w9 D0 Z
    三十一年(1905) 罢科举,兴学堂,蓬州就原考棚改建官立高等小学堂。
: ]. b( X& W% S! H    三十一年秋 蓬州征收川汉铁路租股、购股。至宣统二年共解送公司股本银5500余两,1110股。
, R; s! @9 s. {  }- k    宣统二年(1910) 成立州议事会,州参事会。
1 W7 c0 Q/ T! v) O( [9 j* |    三年(1911) 秋,成立保路同志分会。# k. I, k3 B8 M: q# P3 }
    三年 十月十五日,蓬州奉四川军政府文告,即悬挂汉旗,城乡一律反正,知州曾习鑫旋即逃离。( _1 w+ E4 e4 w
    三年 十月二十日,广安大汉蜀北军政府周铭盘等率军攻破蓬州城,其部纪律松弛,抢劫衙署、局所、学校、当铺,并分队徇乡,索供饷需,到利溪北岸,为民团所败。十一月广安胡孟辉率队到蓬,以周部扰乱地方,将其逮捕入狱。十二月,川北宣慰使张澜赴蓬提讯周,断令偿银千两。同时与地方筹商善后事宜,安定民众,并委杨承宪权代知州署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28:33 | 只看该作者
清朝时期蓬安县大事记% V; {0 x$ }1 u8 u" Q8 r% o1 v) a
    民国元年(1912) 1月,遵照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改用公历纪年。' t6 k! i+ }0 _" T0 f  U; a; }
    4月,改“知州”为“知事”,改衙门为州行政公署。, C0 X: W  ?4 e! g% A. R" [
    5月,奉省令,州署下设六课,其一为征收课,裁经征局及粮房,粮税归该课收解。   
3 H! g' D4 J  E- E+ |9 G# ~    2年(1913) 3月,袁世凯通令,废除府、州制,蓬州改称蓬安县。
3 K" b! e0 ]9 e% Y: v/ v% S+ \    3年(1914) 1月,袁世凯通令全国,停办县属各级自治,蓬安县议、参两会及城镇、乡会均停止活动。. m9 t8 b* A1 f
    是年,袁氏密谋称帝,密令捕杀国民党人。国民党员吴行光,因参与反袁,于夔门被捕。以无证据,袁氏四川爪牙复派员至蓬查抄其家,并勒令国民党员缴证自首以免罪,但无一人自首。
5 ?* j! ]- E# A2 i4 A( l) u2 ]    4年(1915) 秋,冯玉祥率军在营山处决匪首赖贵三等后,路经蓬安停留一日,即往顺庆。2 f! r( E' `8 G2 `) Q6 `9 @
    5年(1916) 1月,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年号为“洪宪”元年。蓬安县各机关、学校行文,拒书“洪宪”年号。" [: Z* k- M% x0 |% n
    春,中医陈良谋、邹子明等,筹资创办医学研究所。, h! i. r$ j* ^2 ^6 ^5 b3 Z
    是年,《新青年》、《旅欧杂志》等进步书刊传入县境。
9 s* P' N- m. d8 Y$ N    6年(1917) 夏,滇、川、黔靖国联军第二路副司令陈炳坤率部自绥定赴保宁,道经蓬安力促县人恢复议会,兴师护法。
- k( Q' W" a- z9 U! i4 d' o' v    是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某,至周口下河街租房设立福音堂传教,用西药为人治病。
) p# [! ]1 J% T6 f# B% U5 ?5 ?, O    8年(1919) 4月,联军援陕第一路总司令石青阳驻防顺庆,派旅长郑经武率王国权团驻蓬安,王团潜通匪棚,常以人枪助匪抢劫分肥。& F' Z6 r3 a& C8 L! z
    9年(1920) 6月,胡占鳌率兵进据蓬安县城,委南充谯和生为县知事。时县境匪棚林立,巨匪戴青云等恃胡之势劫人掠财,县民多移逃避难。
8 c* _4 @0 h" V2 x) c  H) l2 N5 |; k    11年(1922) 2月,川军第5师何光烈部驻防蓬安。
/ `  d& m$ u2 |6 ~    12年(1923) 春,利溪场开办因利丝厂。
; F9 M& h8 U( I, ?$ f2 Y    13年(1924) 是年,于县城玉环山麓修建县立初级中学,将原小学改为女生部,于次年春招生开学。" U. L9 ]  Y6 H$ }
    14年(1925) 夏,大旱。# L5 d$ E, ?. a3 k& I$ t
    15年(1926) 12月17日黄昏,刘伯承率顺庆起义军数千人经过蓬安转移开江。
$ ^, B# g0 {/ M    16年(1927) 1月,川军十一师罗泽洲部驻防蓬安。" ]. h+ i3 x/ m& p" R
    17年(1928) 罗泽洲提卖全县神会产业,修建营山新民至蓬安周口简易公路。
& C9 ^; I2 P0 f' a( G- P/ O    18年(1929) 春夏大旱。
1 K3 A) b* C7 K7 Q    秋,县划地50亩,建蓬山公园。
: X) B+ N% x* G0 @: |    是年,改称县公署为县政府,县知事为县长。# u# e- a# W  f/ B9 X; }# ^
    20年(1931) 1月,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率部自遂宁进袭顺庆,第十一师战败退至蓬安,分驻城乡。该部勒令各乡垫缴饷款,供给军米,强派富家纳银洋数百至数千元。仅驻旬余,综计征索不下数十万元。5 Y, l5 m( Q+ J# ?
    2月,二十军杨森部接防蓬安。
2 M7 g4 C& Q9 I- |! H    7月,李家钰为陈光藻、陈鸣谦所败,退至蓬安利溪、周口等乡,师部设于周口,官兵2万余人全住民房。败兵搜索钱粮、衣帛、鸡鸭、猪牛、蔬果几尽。月余后移往营山,所住民房一切器物被运售一空。& `: X  a3 V" \
冬,军医何益顺于周口创办西医诊所——新西医社。
6 q) t# {+ O3 v) D, Q    21年(1932) 夏,杨家乡华家上半沟天花流行,病死小儿90余人。# d7 I+ V/ _, @1 P' _8 D( M
    10月,二十军杨森部再度接防蓬安。
$ Z0 o- y! V. @% @0 F* A    22年(1933) 夏,大泥乡船民谢××驾木船载客百余人自金溪下行,触礁沉没,除谢外无一生还。
# M5 F3 L7 Q7 s- X8 y; ?6 @    10月5日,红军挺进蓬安。6日,占领周口。8日,占领燕山寨,接着解放了石孔以西,河舒吴家大垭口以北,嘉陵江以东地区,面积共478平方公里。; M5 |+ o6 r* M% F+ l
    11月22日,红军完成大垭口、燕山寨等地反刘湘“六路围攻”阻击战后,实行战略转移,全部撤离蓬安。
  o" G- F' ?( F" ~8 W: M$ u    23年(1934) 元月,利溪乡船民鞠××驾驶6吨木船,超载夜航,于正源江面翻沉,30余名旅客全部遇难。
, C+ D  A9 e! \    24年(1935) 夏,江水暴涨。
5 W; U: }1 l) T2 c# `. m$ m    25年(1936) 3月9日,经县府注册,陈树槐、吴自力在周口上新街创办中西医综合医院——私立新生医院,有医、药人员6人,病床20张。
' H+ d+ q, M1 ?3 u$ r7 x! l    夏至秋,大旱。 ) S* D; @% g7 S  A+ P
    26年(1937) 春至秋,大旱,秋收仅二三成,县境葛根、野菜食之殆尽,更有以观音土充饥者。饥民成群结队逃荒,“吃大户”,饿毙道旁者无人掩埋,徐家、河舒等地挖“万人坑”以埋葬。. D; Y9 @& ?1 y
    7月,“七·七”事变爆发,蓬安成立抗敌后援会,各学校组织宣传队,分赴各场镇进行抗战救国宣传。/ B7 q9 k/ }# b. Q8 w3 h
    27年(1938) 6月,洪水暴涨,全县受灾作物3万余亩。, M# [* J" d2 Q8 D& l2 W3 J! I3 _
    8月,伍范九于县城南街首创西药店——广济医社。
( J+ r* y# ]# N, z    28年(1939) 春,苏眉生创办私立兴华初级中学。
6 q$ K# _. P/ t' {# f2 B5 Z    9月,为避日机轰炸,南充师范学校迁至蓬安县城,住天圣宫和文庙。
1 c+ q* P+ e9 N2 V' B0 z, q是年,中共南师校地下组织发展党员十多名。
6 m  Y) O( ~' O; L    29年(1940) 6月24日,日机34架由营山方向飞窜蓬安,后有9架中国飞机从渠县方向追击,一架日机投炸弹1枚,落于罗家乡牛头寨沟,炸坏水田1块,房屋2座。+ y' i1 {( |7 v* ?( g
    同月,县民教馆举办文娱晚会,南师学生衡平(中共地下党员)表演《王婆骂鸡》,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苏子易污言辱骂,被激怒的学生和观众推倒苏座位后木屏,苏狼狈逃走。 + I0 g! X. Z+ x9 V+ m' c9 R: G6 Q9 D# z
    7月31日12时许,日机10余架飞窜蓬安,其中重型轰炸机9架,投炸弹1枚,分别落于骑龙乡朱家坟、戴家湾,炸毁茅屋1座,损坏庄稼数亩,伤1人。午后,又先后有日机24架飞窜蓬安,于金溪、骑龙交界处的香炉山投弹5枚,毁茅屋1座。, m$ {4 M" j8 M. t$ C7 }) C9 y( l
    9月,县政府于公园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2 [8 a7 Q+ D  X% @. h
    是年,实行新县制,县府设科室,并改原联保办事处为乡(镇)公所,改联保主任为乡(镇)长。
3 D8 F2 j. B* @  `' V4 @    30年(1941) 9月,蓬安县田赋征收实物,次年改为征借。2 F% h7 W3 Z8 I9 X# L
    31年(1942) 4月2日,县续修县志局正式成立。
0 {0 H* C6 S0 V4 ~" C3 \0 z2 ]    7月,蓬安县卫生院成立。1 m. y0 E1 k. u. }& V1 G2 ?( c0 {
    同月,蓬安县临时参议会成立。- B3 U; G% o8 S# M
    8月28日,召开第一届县临时参议会。
0 V) j# u, I# U& V# ]! Y    秋,县境赤痢流行,患者甚多。
, L0 K, r% Q# f9 o2 p    是年,全县募解同盟胜利美金公债1亿元(折法币17亿元),同盟胜利公债10亿元。7 L; z6 Z2 \% D" g
    32年(1943) 1月,马回饥民林顺成、保长林顺之、副保长林克常等聚众3次向丝厂老板辛伯民借粮,遭拒绝。林等三人率饥民二三十人打开丝厂大门,赶场群众将辛家粮食搬运一空。辛向法院报案,林顺成等3人遭枪决。
2 [: O! _# |& Y8 y! W    7月,改高等小学为中心学校,改初等小学为国民学校。
" S7 C8 t- a3 p) ~) d    33年(1944) 1月,中国国民党蓬安县党部成立。
2 I" g; V* }% d& s    3月,美国红十字会及南洋侨胞向蓬安县卫生院捐赠西药及医疗器械计14箱16种。
$ Q0 a' D2 S$ M, J6 m    春夏,久旱不雨。
" r4 M8 k9 D! H: G$ @7 ~    34年(1945) 1月,莲安县公私枪弹管理委员会成立。9 u3 k% i  e. o, L6 p
    7月23日,暴雨成灾,洪水淹没田舍,冲走人畜。
6 K3 C/ m/ L4 a: G4 P' a    8月底,大雨,江水暴涨逼至城下。
# m% E8 w3 A* s    10月,蓬安县参议会成立。( Z1 B% o% L$ l9 y
    35年(1946) 2月,开办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
" d3 B. L; v3 K+ n    3月,陈抱一等发起组织仁厚慈善团,向地方人士筹募资金,以济贫救灾养老恤孤。" J% _6 x- k+ R+ ~) V) z
    春,大旱,收成十减六七;夏秋,再大旱。
" S$ \. W7 d9 g8 l( g; L; Y    6月13日,暴风,扬沙石,折木毁屋。! ^- H- Q) w! d" E
    7月27日,暴雨,山洪成灾。
) Z+ w8 i" a0 d2 N    9月7日,南(充)、蓬(安)、营(山)公路建筑委员会成立,修建南充长乐至营山公路。" M/ P1 s2 O1 _0 D) r! A! M
    36年(1947) 秋,县立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
. N5 x% C0 H' P3 f4 t    11月,伍玉雯等编修《蓬安县志稿》完成,共22卷,12册。
$ J5 L" W" J" p    37年(1948) 9月,渠县龙潭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派段景鄂、熊泽清、张肃民、唐玉辉等进入县东福德乡,开展地下工作。
, p# L8 n2 M& \/ b/ @  M    10月,中共地下组织党员段景鄂等于福德乡卿家沟建立县境第一个“农民互助组”。, X9 }6 Y. i. J) U2 o7 Y* q
    38年(1949) 4月,中共福德乡地下支部于福德乡段达家中成立。7 n+ H( J" R0 @$ [) V9 i3 R9 o
    6月21日,金溪逢场,风雨中,万和乡船民徐××、刘××用破损木船超载推渡,船翻沉,遇难70余人。    6 O+ w; Z- \( N
    6月23日,罗广文部两个连对福德一带进行“清乡”,搜捕中共渠、蓬、广边界特支地下组织党员谈剑啸、宋廉嗣、康电、段景鄂、张良诚等人,未得逞,将进步人士熊炳乾抓至渠县杀害。
6 R8 m4 G4 r8 p8 v! ~4 a    9月至10月底,县政府奉省府令,推行“二五减租”,由于地主事先强迫佃户加租变约,佃农租额反而较前增加4—5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1:30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时期蓬安县大事记(1949年—1985年)                                                                                                    1949年 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广安方向进入县境,经南燕、罗家、杨家、柳滩,下午4时解放周口,并迅速渡江进驻县城,蓬安县宣告解放。( r; H# M2 r, Y0 s
    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营山县地下组织负责人张乐山,派党员李逸愚、唐国璋赴蓬开展工作。
* X2 o5 |# o6 O! A    21日,蓬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经协商选举产生。卫生院院长沈照民任主任,李逸愚任副主任。
& C: k  N, |1 ?% S  J6 z: L    22日,县解放委员会组建二道、金溪、周口、罗家4个区和24个乡镇解放委员会。
. o; @4 ?; r9 R) E: I: E
: ?8 u$ G9 P# [8 b- u6 g    1950年 1月12日,蓬安县人民政府成立,随即由县长解成仁发布一、二号命令,宣布全县各级解放委员会撤销,各乡、镇解放委员会改为乡、镇支前委员会。  B% X( G) r- c
    13日,成立蓬安县接管委员会,赵文华任主任,开始进行接管事宜。% J; Y1 p: x9 }/ H* o
    15日,成立蓬安县支前委员会,解成仁任主任,唐国璋、沈照民任副主任。, ^/ W6 v' o* R4 w* f, y
    同月,中共蓬安县委员会成立。
2 F$ i7 ~% ]' M) z  C    3月23—28日,召开蓬安县第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 Z7 C. g2 P  ]2 v6 E
    4月12日,成立蓬安县剿匪委员会,由驻军543团团长傅东山为主任,赵文华、解成仁为副主任,开展剿匪工作。
4 p" W5 X- V! _/ Y; L$ i+ Q    4月28日,凌晨,扇匪肖英等纠合匪徒40余人,持刀枪攻打柳树乡政府,解放军班长张德文牺牲。- b3 g" |/ Q# ~. o1 ^' F+ Z1 U1 V1 ~3 G" q
    5月,全县开展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 F* h) p+ ]" ~# ?$ {' p4 i8 A2 R
    9月15日,成立城区、西北路、东南路3个人民法庭。+ d! @2 G' g" X4 ^
    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蓬安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5 b1 S3 \% O* O& V# x; B# {    10月14日,成立蓬安县禁烟禁毒委员会,严禁种植、贩运、吸食鸦片,并成立戒烟所。
. q. w4 v6 y1 j6 M4 m  r% ^    11月8—12日,召开首次县、区、乡农代会。! q1 [+ r1 K$ w2 v% Y
    11月12日,全县将4区24乡镇,改划为7区36乡镇,废除旧乡镇、保、甲长制,由乡镇、村农会行使职权。& C$ l, V8 X8 q6 t
    同月底,正源粮食分库仓管员王泽溥,被该库盗窃犯苏洪文及同伙杀害,苏等4犯被处决,县人民政府报川北行署批准,授予王泽溥烈士称号。$ o% c* u/ Z: f% ^
    是年,惯匪头目罗大汉被处决。. ~* d; M* {& O* `  L' b
    是年各乡、村成立农民自卫武装队。

: E" X5 ~8 q$ F
5 E! H  S$ j- C$ A/ R! t    1951年 1月22日,历时近一月的减租退押运动结束,凡地主、富农出租土地一律按原租额?5%。8 g5 s8 \6 I/ A8 {8 F
    同日,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公开枪决贩运烟毒犯刘长根。3 R) K+ Z( F% a; a8 a# f- b$ L( H- Y
    2月22日,蓬安县第一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劳模代表124人,分特、甲、乙、丙等级进行表彰。) s2 d& i4 u* m2 [8 a
    25日,县召开四级扩干会,部署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复查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和爱国增产运动。
5 b9 X  H4 M8 Y6 R' X    3月15—18日,召开蓬安县第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d0 V2 ~; D, a. L( R+ T
    同月20—23日,全县农民渥岸釉?560余人,于县城广场举行大检阅。
4 c) A1 V% P# h+ B    4月4日,蓬安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
7 g( c, F7 ]: w    5月下旬,中共南充地委派出以李国珍为团长、赵文华为副团长的土地制度改革工作团到蓬安。6月6日,全部工作人员分赴区、乡、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历时近两月,于8月5日结束。0 Y8 z4 i3 {. h% }
    9月,周口区农会副主席红军烈属文大才被选为“十一”观礼代表,赴北京参加冈庆观礼。
0 s# V) \" P8 h/ U2 o" F1 x3 ~. M    10月,周口乡1村3组8户农民组建全县第一个农业互助换工队。8 H; h3 z( d$ B+ h; m8 Z
    12月8日,南充县正源、兴隆两场划归蓬安。
$ b& m  L1 V1 l4 L- R! S8 q* j4 G: ?    同月,二道、复兴、赛金、双河、陇城、歧山等乡划归仪陇县,三兴、高梁两乡划归营山县。
; C- u2 l9 K  j) K) _! p
+ w9 S$ ~+ w3 z  J- P  n- X
    1952年 1月21—24日,召开蓬安县第三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p3 t2 X1 K) ?+ G& \. @    同月,实行工资改革,职工工资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
; u* a* y' {7 m, b8 P$ A1 |4 H+ |  O    2月,周口乡以刘全贵为组长的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 A( ~4 c( @5 _) _
    同月,全县大张旗鼓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同时开展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 a( H1 N# J$ F4 G" y: X    3月,二道区署迁至徐家场,更名徐家区。
/ k' C, S) z+ r    4月,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赴蓬安县视察工作,在蓬安中学初中部礼堂就“三反”、“五反”和抗旱斗争作报告,并与蓬中校师生分别座谈,当场解决具体问题。- N9 j/ Z7 Q/ V2 i2 p) c% ]) {. z
    同月,中共蓬安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干户百组十乡”的爱国增产创模活动。- U6 s! O3 L# I% A
    4月,由县府组织,在各乡分批集中烧毁地主的房地产契约,给农民发放土地证、房产证,到7月 底止,全县有94765户农户领到了土地、房产证。* H4 V5 h% }' h& J* D
    6月,县建立两个钩虫病防治组,分赴一区(周口)、二区(河舒)、七区(徐家)、八区(利溪),免费为患者治疗钩、蛔虫病。
$ w- G  r5 h( ]( g    10月,刘全贵互助组7户41人成立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e% d  A2 }/ K* |5 S    12月6日,川北区劳动模范、赴苏联访问团团员南部县枣儿乡的谢瑞珍赴蓬安作访苏报告,随带中型拖拉机一台到蓬安,在县城东门广场作耕、耙地表演。
2 K6 S: p  d& \- I3 |8 L% V# \    15日,全县完成抗美援朝捐献战斗机1架的任务。
$ P( ]! o+ X: ^$ q. j8 Q
' O6 j/ M7 h% s% q, R( M5 F2 J
    1953年 1月18日,县组织工商科和商会、国合商业、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试点工作。
6 J4 Q2 r) ^+ p. ^, A+ x    同月,成立蓬安县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委员会。
+ z7 |2 U7 `& X! E. s$ G    2月2—7日,召开蓬安县第四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U+ ?; a7 a, X* x1 G# S    3月,成立蓬安县扫盲委员会。
1 q8 o/ w: k3 J    4月28日,县内部份地区遭大风、暴雨灾害,间有冰雹,大如鹅蛋。三合乡十一村白鹭;野兔被打死,作物损失严重。. O$ @$ m( v. P' ^: E
    5月初,成立县防疫领导小组,在全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0 q) M- n  \) S    6月30日,蓬安县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束。全县总人口403141人,其中,男208118人,女195023人。7 C) f, A! s1 O! d  ~5 Z: p
    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0 W* p/ b* C0 Z& j* z; _0 W    是年,改中小学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招生。同时,小学停止试行“五年一贯制”,恢复“四二”分段六年制。
* h. Q3 D1 h' t* v' R
, G  |5 x( }8 D- p. h
    1954年 2月,成立县计划委员会,负责全县国民经济(含社会、经济两部份)的计划编制与综合平衡。
  p; A" g4 A. A9 y2 s# E    3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3 K3 m) ?- S. ]# P) f3 w, y$ ]
    同月,全县第一座小型水库——周口乡马家沟水库建成。
+ w, ~% |, t) x2 D    7月2—4日,召开蓬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h# `) \) p0 R% I; M+ O3 u    8月,全县精减行政人员225人。- s( _  z! A/ ^  C: |
    9—11月,按行业归口,49今合作店整组为12个公私合营商店。. X- X% E4 _1 K& R5 {: `9 k9 d, L
    12月初,蓬安县优抚代表奖模大会召开。
- u7 c+ U1 k6 p9 Z& M    同月20日,万和乡陡滩子全县第一座连拱坝石河埝(堵水坝)建成。
9 P+ W' Q4 c  F; N! T5 P    同月底,县向革命老根据地发放救济款2.99万元。
3 M2 z3 `0 ], b/ r- H
. C) i* s4 R# ~: g& M$ I
    1955年 2月4日,蓬安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 u, a& d, f2 F+ R& P# r
    3月1日,使用新人民币,并按国定比率,收兑旧币。' K" S( H3 n, J" d/ E( \% p- z; h* x4 x
    6月,全县城乡普遍开办识字班、夜校,开展扫盲。
% [! B, N2 M9 v9 J( s6 u/ H/ w* a0 W    9月12—15日,召开蓬安县第一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 F2 |# V1 F# q2 h7 s
    10月4—11日,县召开四级扩干会,贯彻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的精神。& k6 ]3 O' t* m  r" k1 {8 P
    同月,开工整修县境嘉陵江河段,至次年1月淘滩12处,排除砂石2600立方米。
, n, J: A2 t/ a" B0 F* R6 K8 f    12月1日,全县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
& z4 F9 x  E) D  L2 c    12日,周口乡互助村5个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S- A  d- g* g    同月,采用民工建勤方式,对南蓬营公路进行首次岁修,次年春竣工。3 p  }3 U5 C, u8 [5 H2 E% i) l
    是年,全县农村贯彻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一定三年不变政策。
4 B5 F3 V* f  h
/ r  E8 _) N9 S9 V5 t: U
    1956年 3月10日,县颁制《公费医疗实施办法》。$ {6 N3 I0 l, f* f' H2 l$ `
    15日,县制定《蓬安县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4月又制定1956—1962年《蓬安县农业发展简要规划》(草案)。( o& ^3 K+ v. |5 L3 Y# I+ v
    4月,马回乡燕子窝建立县第一座机灌站。2 k$ Q. l* }( Y& ]2 B- X0 U* X
    5月27—31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 D& ]$ f2 u; Y& C- m    6月6—10日,全县连降暴雨,山洪冲断田埂16190处,受灾水稻8423亩,旱地作物41594亩,倒塌房屋87间,伤亡5人。! |, A7 v! X+ M+ T6 O
    25日,嘉陵江洪水猛涨,冲毁城东堤坝,涌入县城南门,淹没沿江13个坝、4个场镇。中坝千余群众被洪水围困,县委、县人委及时组织人力,调派木船,由副县长石宪级等率领前往救援脱险。
/ G- \. n; }6 g- A, z. a' e+ d  U    7月1日,蓬安县人民电厂建成发电。2 c2 g9 X* f% V5 C
    11月4日,开放兴隆、罗家、福德、河舒、周口、徐家、盘龙、金溪等10个耕牛调剂市场,允许耕牛上市交易。  G( v& ]- k5 U* E. m8 g
    12月26—29日,召开蓬安县第二届一次人代会。
$ v0 R; \- e/ R6 r  B    同月,职工工资改为货币工资制,并进行工资调整。
3 c- I; {+ N& a7 T2 T    是年,蓬安县第一中学——杨家中学建成。
- v* u6 C" E  w/ B% `& k

/ L% N! f1 A- I, [    1957年 1月,蓬安县第一座小型溪河电站——方家桥引水式电站竣工发电。7 G$ {/ I* R: W4 `" h1 w( ^
    2月,全县开展“一人二鼠、三(麻)雀、四挑肥”的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 V! i) Q3 J) G    3月,对解放前为革命牺牲的280名烈士的家属发给追恤金,计2.1万元。+ c$ u6 F& b- R& G7 @
    同月,县、区两级下放109名干部到乡镇工作,占行政总编数23.9%。
# N. Q2 I1 [$ l9 ]0 D3 ?4 j    4月,县畜牧站况昌清研制出“四黄素”兽用新药,荣获国家科技奖。9 t9 {. Q8 A8 j9 }1 b7 }
    5月21日,中共蓬安县委成立整风学习领导小组,开展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8 a0 b7 M8 y5 S  H* d    6月,四川省蓬安师范学校成立。 。! ?* x* H$ d2 F
    11月,全县对待业人员实行计划安置。
: ^, Z) C# ^& `8 M7 Z9 F7 d    12月15日,县级机关驻地,由陵江场迁至今周口镇。

+ S0 z& D/ G! ~( F, l0 K* x( l# e( v, v( ?. ?0 f8 @
    1958年 1月31日,全县改3天一场为10天一场。
; f9 K, z( n/ ^- k    4月,灭鼠能手沈前明应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之邀,赴北京交流灭鼠经验,作现场表演,受到专家肯定,被聘为该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顾问。" C2 ]" L* R; O4 e/ V' K7 A- l
    5月13—14日,召开蓬安县第三届一次人代会。  ^! e: j" d+ O, w
    同月,成立蓬安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8 y5 p9 C& y9 b9 w8 c
    7月30—8月4日,县召开三级扩大干部会议,贯彻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c) b: S: ]# ~' F3 K) U/ d& }
    8月28日,周口、清溪两乡41个农业社,联合建立蓬安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即红旗人民公社。/ J; |2 }8 F$ ]% _% E
    9月10日,红旗人民公社第一管理区始办全县第一个农村公共食堂。
6 `2 w) R9 d  |) }2 l' h    同月,蓬安县科协成立。
3 V" Q/ z, p/ h! P4 a& L4 n+ `* @# P    10月,《蓬安县志略》编成。
5 I- ^" d8 f0 U. r; v    同月,全县第一所幸福院在锦屏公社第一管理区试办。
8 f# I6 B5 I, }9 Q% A% _    12月,全县各乡全部建立人民公社。5 A/ K7 ~. W5 \: t2 y- L  Q7 R( I
    是年,蓬安县锦屏中学、徐家中学成立。
5 e. Q; ?7 i$ z

, I; Q5 a: `0 i1 {, ^! r0 G! d4 B    1959年 2月,贯彻中央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县农村实行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制度。
% }; D. N8 M5 x+ \/ T    4月,对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队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瞒产的“三反”运动。2 E! ~  u& ^. P% K6 F1 G
    同月,全县完成第一次土壤普查。
8 R* `% B; W" _    10月中旬,全县开展“反右倾”斗争。; A) U; R6 k7 X1 S
    是年,蓬安中学毕业参加高考125人,被录取113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2:36 | 只看该作者
1960年 3月9日,朱德委员长偕夫人康克清由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陪同赴蓬安、营山、仪陇等地视察。在蓬安,听取了中共蓬安县委书记石宪级的工作汇报,并品尝蓬安广柑。他指出蓬安广柑“味道好,应积极发展”。同日,赴营山视察后,在去仪陇途中,路经徐家人民公社时,察看了油菜丰产片。他指出: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
9 q# U" \0 V- F' e( }    4月,天旱,持续到8月。2 N7 |  A1 @1 ]: E& f
    6月,蓬安中学沈前九、城关小学李光莉和杨家中学学生唐原德和卫生防疫站的沈前明等选为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代表,赴京参加会议。7 h# P- u% P: c) r- }
    7月,兴隆公社七管理区公共食堂,误将白砒当苏打使用,199人中毒,经抢救190人得救。, G1 R1 ]6 ]5 e0 J/ U9 [
8月,县将生产队集体土地的3—5%划给社员作自留地。" T' q) y- T$ e2 `* Z
    10月,蓬安县中医院成立。
1 F4 p* N" e# c" i3 b' ?    11月,县召开四级扩干会,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接着,在全县开展纠正“共产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瞎指挥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 m1 V$ T0 r. f& _/ k% D
0 O* n% j; c4 O; o8 m( ^: l
    1961年 1月,县决定,周口、河舒、金溪等12个场镇由惯例每月场期9次改为6次;其余15个场镇每月3次。6 o' j6 b, Z4 y9 a: R" F
    2月13日,县决定农村居住稀散和距离食堂较远的社员,可以分粮到户自煮自食。" x( ~! N. f7 t% y$ f
    3月,全县给社员增划自留地、果树、竹木、柴山,允许私人养猪,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v" o# Z% Y5 i$ _3 K
    5月,全县农村取消公共食堂。社员口粮分配,实行基本口粮加工分粮,分配到户。
$ ^2 @! h1 l! }3 q8 n- K) Z& k% [    10月3—4日,召开蓬安县第四届一次人代会。2 C  }6 _6 ^3 G. ]  s

) f8 w+ y7 z1 v: J( Y' H* L    1962年 1月,全县各区、社和企业普遍开始进行整风整社运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分散主义、打击投机倒把。6 V' l: y+ g7 Q% V! z( J
    2月3日,增设中坝、西阳、金城三公社。: f$ R+ B6 i. b6 l' K. O
    3月上旬,县召开1200余人参加的五级扩干会,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7000人大会)的精神,总结蓬安1958年以来在大办工业、农业、公共食堂中的失误,县委书记王龙渊代表县委作自我批评。
2 i0 V+ S# J$ S3 i+ K9 ^8 A    5月1日,全县场镇逢场期恢复为三天一场。( _/ x% D& U# s; J/ ]
    3月,中共蓬安县委对全县1959年以来,主要在“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处分的进行甄别平反,至年底基本结束。
7 A- @0 V5 F* ~7 v    9月,全县49个公社先后遭受旱、涝灾害。% z( H  ]2 E0 }+ Y# p2 q% ?
    10月,对“大跃进”中上马的地方工业,分别情况撤、停、并、转。
8 ~5 w* K; x/ O& \    11月,全县精减重叠机构15个,精减行政、企事业人员700余名。  F1 {/ F+ t8 H# n8 Z, N5 Y
. G# t) d4 Q9 {! F% ]. [, `* Q6 ]
    1963年 3月,全县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兴隆小学陈广群拾得8500元支票1张,归还失主。
  [$ u6 b" ?4 Z* L+ t4 v8 B    4月,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
/ p! b& L& b- S8 u. U# D1 Y    5月,中共蓬安县委组织工作队,在红旗、清溪等公社开展以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试点。
% I; H& B+ P$ M    5月29日召开蓬安县第五届一次人代会
! w, K7 ^* {! ]  \7 ^0 Q    7月12—13日,召开蓬安县第五届二次人代会。& U. j: v$ Q) |/ a
    同月,全县职工调整工资。! {5 A! a! x$ `3 Z7 ?
    是年,蓬安县河舒繁殖示范农场获奖,得工农一7型8马力手扶拖拉机一台。! U9 W/ _& }( m, A5 P

, c2 X7 E0 @. B7 j. N* d% \    1964年 2月1日,报道郑培亮舍子救船事迹的长篇通讯《急浪丹心》于《人民日报》第六版新辟的《社会主义风尚的阳光照亮我的心》的专栏发表,同时配发了《险滩上的抉择》,对郑培亮的事迹作了评介。
, ~  F- B  f. g    2月19—21日,召开蓬安县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蓬安县总工会。4 Q& z5 H, a- D4 Y- S
    2月24日,四川省交通厅、南充行署、蓬安、营山两县在蓬安县礼堂召开奖模大会,奖励江轮木船社驾长舍子救船的郑培亮。4 c3 S# y$ n1 e) z4 }3 o3 @* R
    3月,全县各级建立试验田58处,219.5亩。示范种植矮脚南特、矮子粘等水稻良种。; K, f3 M9 w) H. h/ p3 ^3 B; W
    5月26日,蓬安县城镇知青和城镇青壮年143人,到兴隆公社落户。同年秋,又下放27人到凉山州落户。2 i# ?9 E7 p, K! c& p  E2 \" R
    6月30日,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束,总人口430594人。其中,男性218582人,女性212012人。
+ V- E$ q7 W9 V, \    是年,夏至秋末,连续90天大旱。中央粮食部副部长周康民赴罗家等灾区视察后,省发放救济款60万元,退库粮635万斤。
3 {2 B9 S( E# {. b, b    秋,蓬安县召开2100余人参加的五级扩干会,落实毛泽东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全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 z% Z' p. k$ T    11月,抽调干部500余人,组成南充专区社教工作团青居分团,赴南充县青居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次年,又赴岳池县苟角区开展社教。直到1966年12月底,撤团返县。
$ \1 @0 x& L) z/ Y1 M3 X* V2 o+ M4 E' ?$ a; g8 T
    1965年 2月,引进黄麻,试种成功。到1972年,蓬安被列为四川省黄麻生产基地县。
! G# m6 d) E/ B* r    6月,县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7 P1 b5 L. [( t1 k: L
    8月,召开蓬安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陈刚耻等6位代表出席省贫协代表大会。
* {6 Y- a+ T2 |4 }% @& b9 G    12月22—26日,召开蓬安县第六届一次人代会。, I! @1 A& q% p: N  z: o" _3 O; x
    12月中旬,彭德怀元帅,从南充去广安了解三线建设情况,绕道至蓬安视察。  A; {1 \; A+ ]1 Q+ j" s" l; u

- E# y2 b/ r! P5 e    1966年 2月26日,全县改10天一场为5天一场。
' o* e  }9 l' t! i    3月15—2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6 K8 b$ R4 E3 i( \1 E! Q& B
    5月22日,中共蓬安县委向各级党委传达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5 c- _1 A6 [- F8 s# Y    6月,成立蓬安县文化革命小组,并向剧团、文化馆、电影院、蓬安师范及各中学派出工作组,发动文化大革命,上挂下联批判“三家村”。
" L( a  h4 h! _9 Z    7月中旬,县文化革命小组将蓬安师范学校和全县各中学的教师和师范66级学生集中到南充地委党校,开展“文化大革命”,提出火烧百分之百,批判“资产阶级代表人物”。9月4日返县,又集中  在蓬安师范继续开展学习批判,直到10月初方结束。* `) U0 L8 w6 H% K  O; e8 P: y
    8月,提高粮食统购统销价格,平均增价25.43%,并对职工实行粮价补贴。; ]( v" o3 ^' G* ?3 }0 \* Y. f( B
    9月18日,蓬安出现第一张炮轰“黑县委”、打倒县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字报。
" L2 E; Z9 \- p! ~9 I0 V' F/ m' q6 J0 a7 T    10月5日,中共蓬安县委于各中学、师范选派红卫兵516人赴北京,18日参加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
7 j6 \3 n8 Q/ A( r' g0 ~+ \! m    同月下旬,全县各中学停课,师生纷纷成立“红卫兵”组织,进行大串联。
! ^* a' A3 S1 @, i# r    10月底,外地赴蓬安串联的红卫兵和蓬安县各中学的红卫兵召开大会,批斗中共蓬安县委、县人委和县委宣传部的主要负责人。从此,中共蓬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工、青、妇等组织的工作开始瘫痪。 ; ^0 k$ u* d9 T* p! g9 s. F2 j

7 n) e) b) X8 k" b" O8 w) K    1967年 1月27日,“毛泽东主义蓬安县革命造反派接管委员会”,一哄夺了中共蓬安县委、县人委的一切权力。- J* P4 Q" P- Z/ V
    3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蓬安县人民武装部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成立蓬安县生产委员会。
/ s# u' ~5 `8 `9 n    3月24日,兴隆公社七大队发生特大杀人案件。邓彰周全家6人被其养子邓洪钧杀死,房屋被烧毁。邓洪钧跳塘自杀。! D& I7 @" I* [* l7 R# A
    4月10日,改生产委员会为蓬安县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次年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蓬安县武装部生产指挥部。
( V5 M6 `- J+ D* t3 Z/ {    5月20日,成立蓬安县“反逆流指挥部”,6月初,成立蓬安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至此,蓬安“文革”正式分成两派。0 V) x/ [2 x' T8 D8 n) Y
    7月7日,改3天一场为7天一场,星期日为逢场日。7 n2 V- {6 ]! {3 _, y) }4 i* M, k, n
    7月,蓬安县人民武装部发表声明,支持“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的革命行动。接着又发表声明,支持两派组织的革命行动。
( C. l3 |2 f% i2 w% N1 @. s    8月8日,周口镇两派组织发生武斗,伤数十人,死一人。" g  W: C2 ]1 D* l# f9 n
    9月,一派组织,抢走县人武部军火仓库部分枪械。
; K7 Q3 @  z' ~/ n8 |5 [9 K  Y同月,县重点文物青云塔被清溪公社一些人炸毁。, \; _1 u" b! d& x
    12月,蓬(安)、南(部)公路动工修建,至1969年2月,全线竣工通车。
- E. A& c3 Y* b5 Z% \4 J8 V9 Z& }0 x+ k
    1968年 3月,县两派组织各选派地方负责干部代表2名、群众代表2名,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四川省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
/ N, ?: Z& t* {0 P( J5 e; u    4月4日(清明节前一日),全县降大雪。从当日下午至次日上午,积雪约3寸。- o9 S5 R- H' W6 X% P9 Y
    同月13日,徐家场发生武斗,双方共死亡3人。1 _/ `* k; z1 r1 k( P- O0 v
    12月14日,周口粮站加工厂失火,烧毁机房14间,664平方米。
7 I9 Y  H! ?: C' W6 b% [6 _. S$ p. J    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0018部队进驻蓬安县,两派联合向省、地革委会、成都军区、南充军分区递交了《关于建立蓬安县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 v# f& E% |& n( X
    是年,重庆、南充两市知识青年下放蓬安各公社生产队落户。至次年,全县共接收3632人。' e* R' e+ P/ `! J) D

. y; D# N1 x7 S    1969年 3月4日,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蓬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委员43名,由0018部队作战科科长陈玉升任主任。至12月底,全县各级、各单位革委会、革命领导小组全部建立。
& l$ S  ~$ E/ e0 K7 s) d/ s    4月,县革委将原县委、县人委、检察院、法院的机关干部及各中学教师700余人,集中于蓬安中学和九一厂,“清理阶级队伍”。7 e# F3 i4 B8 q- A% b, l6 E
    5月,两派组织解散。
- n* J8 f9 g$ l1 [- M& N5 {    7月,全县除城关完小、师范附小外,其余完全小学校均附设初中班。. l/ f  p+ d5 d; j
    9月,县自来水厂动工修建,次年竣工供水。: q! d6 B; _! U
    10月,县革委组织工宣队进驻蓬安师范、蓬安中学。+ T5 c. W7 \$ ^+ u6 R- N$ `* t
    11月,全县各区中学、小学由贫下中农协会进驻管理。5 @! n" z$ }& I3 U. d* `* X
    是年,县人民医院为马回公社一妇女成功切除腹部巨瘤一个,重达13.5公斤。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4:22 | 只看该作者
1970年 2月,全县开展打击反革命,反贪污、反盗窃、反投机倒把的“一打三反”运动。8 H; w3 ], Z* N+ j* n" \$ d3 P
3月,由省革委批准,定址燕山寨的四川省蓬安县“六.三”微波站动工兴建,至次年2月竣工投入使用。& M, _; i! K- ^0 r- u+ q8 a
   同月,蓬安县航运公司,自制成160马力拖驳一艘。& z( L) u1 f! E
   同月,县国营农机修造厂建成投产。
- s. ~5 I" P( ?$ C; x   5月,蓬安县缫丝厂动工兴建,当年建成投产。
8 o8 s- Z  v* H- u. E1 P   10月,组建蓬安县民兵团,赴大巴山修建襄渝铁路。至1972年8月,铁路竣工后返县。
. p& H6 v- T  Q   11月,经省革委批准,蓬安县自建国助的马回电站动工兴建。

" f( r' I5 l$ r: S: H8 m7 ?$ j1 \   1971年 1月7日,县召开2250余人参加的五级扩干会,再次动员全县学大寨。
8 ?( z" T( f0 \2 H. O+ b# ^   1月,实行开门整党整风,逐步恢复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生活。
) M9 e2 H. @1 _2 X$ S+ j   6月27—29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 W+ v% a/ M5 y! C. }   10月,实行推荐升学。. }( ^6 U2 O/ {+ N" {7 O
   11月1日,全县抽调干部干余名,分赴城乡,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整风文件,开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叛党叛国的罪行。& s8 P; |) Y/ v+ D  Y! k. x2 d

! V7 T' `% ^8 e: s4 ]6 H: h   1972年 5月16日,南充丝二厂货车一辆在新民乡吴家大垭口翻车,驾驶员等5人死亡,重伤4人,轻伤1人。
( ]$ ~$ d. }; E1 K  [   8月,全县第三次调整职工工资。9 Z0 q2 ?) m! J0 {, }& D) E7 Q0 M
   9月,蓬安一渠县(罗家至渠县新市)公路正式动工修建。至1975年5月,竣工通车。

# V$ N2 F0 x7 u7 M0 F% Z7 _+ j
8 m# B. B+ F# h. F   1973年 3月,红旗公社、县农场试建沼气池成功。至次年12月,全县共建沼气池3984口。) L' ^+ b0 [1 _' W1 X2 u
   6月,召开蓬安县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5 ?+ n/ i( T9 ?# D5 y
   9月5—7日,嘉陵江周口洪峰水位达海拔298.9米,沿江14个公社,273个生产队受灾,损失近45万元。
& N$ `% D5 Y% p   3月,召开共青团蓬安县第五届代表大会。

' |* {% u- f( ~4 J3 ~# Y9 f1 ^! m; H- g# _% z6 D. [3 N
   1974年 1月,县成立党的基本路线工作团(即“三分之一”工作团),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教育活动。
8 u; N) t" t6 |' i" S) N   10月,县成立推广沼气领导小组。
) u+ c0 D2 m, Z   是年,全县建立柑桔密植园,面积达2000余亩。
& w2 t" |) G$ F% z# p. J' t) O8 K( w
$ f9 R" l$ e* V, S- F% c0 L
   1975年 1月1日,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第67队建立,队址设城郊黎家店。3 t  _; b5 k& K7 T0 x
   3月,引进杂交水稻。至1985年,全县杂交稻栽植面积达80%以上,并在广兴、石门两地建立制种基地1478亩。3 G& r5 U3 M8 F& H& |# W
   同月,引进“天府三号”花生良种。至1978年,蓬安县被列为四川省良种花生基地县。% t  I2 b+ |7 \- Z/ D  N3 K8 V, a, {
   4月,在济渡公社乌鸦嘴村陈家堰建立全县第一座溪河电灌站,装机l台(13千瓦),保灌面积700亩。   o- g4 z6 P2 ~
   5月,县决定:降清溪、柏杨、大泥、骑龙等公社建成柑桔生产基地。
( @) }4 N1 @6 x0 q# w   11月27日一12月4日,县召开6000余人参加的五级扩大干部会议。
+ U4 o: C- O# Y$ F

( u. d- K, ^- B" s9 j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县人悲痛异常,15日蓬安师范全校师生开追悼大会哭祭。" r( t5 Z- w7 K
   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单位多自发举行悼念活动。
# l+ k3 K- t3 {' D+ J2 v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城乡普设灵堂致哀。18日,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民集中于电影院前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农村生产大队亦普遍开会追悼。
4 D. A; `! n; q/ h& j   10月23日,县城集会,欢呼中国共产党中央粉碎王、张、江、姚“四人帮”。
3 h* \3 a7 {) v8 z   是年,农村推广示范红苕高温大屋窖117口,防治红苕黑斑病成功。

9 c! G3 j8 }! `7 q5 |3 W# u0 G# s0 J! V) _. T) {6 S
   1977年 3月,在河舒、兴隆、广兴、红旗、石门等地推广杂交水稻温室无土两段育秧示范成功。! A! E: F  F# D. S
   6月1日,马回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
0 H7 L9 {) k! E2 I. t3 g   是年秋,全县中小学恢复招生考试升学制度。0 S5 h& S: I6 n: ^. }; u; G
   10月18日,省委赵紫阳、杜心源、王黎之等来县视察。" V! q0 t# T. H# H! O2 _
   11月,全县第四次调整职工工资。. S- i3 U: l/ f
   是年,周口中学建立。

; m2 h1 \* q4 Z; s2 K7 E
7 h* }, x0 X! Y  L2 B' x1 Y7 ?   1978年 2月,蓬安县雪茄烟厂破土兴建,至次年1月正式投产。
9 o! V6 V7 m$ c6 L& r; A% m. Z   9月,中坝乡黄林桥1只旧木船超载摆渡,翻沉,死13人。0 l0 [4 U. R; g2 R3 A
   10月一11月,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原有名称。
, S0 i" b* Z" R   12月,县组织高产公社、大队干部5人宣讲团,巡回各公社,交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高产经验。

9 u; {- y. x5 V* p6 C
1 ^  X# L2 ?( X: v   1979年 1月14日,全县场镇统一改为按公历5天一场。4 U$ k' p8 g) s2 T, K9 ^* A
   2月,中共蓬安县委召开四级扩干会,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研究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方针在全县贯彻实施的各种问题,并制定了全县发展规划。) Z5 ~% J1 x- v5 j) p2 r
   3月,全县开始体制改革,对重点企业试行扩权工作。; Q9 m) S) E8 l5 D0 D4 c9 }
   4月,县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对错划右派、历史积案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全面清查。
$ W9 l* O. z- v. z; a   春,在农村部分生产队推行“统一核算,分组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罗家区福德公社四大队在全地区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
9 j" N) q2 n, D& M/ B9 r   7月1日,县航运公司自造成72马力客轮1艘、客驳3艘。
& y) K8 v) T" F; c( ?! O   同月,县召开1260余人参加的五级扩干会议,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通过本县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
0 |& m9 j+ G4 O- z6 _4 u   7月14日—15日,兴隆、罗家两区持续暴雨,雨量分别为207毫米、195毫米。, H9 b* {  ^$ T. E7 e
   8月,在全县农村生产队,推行“统一核算,分组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
8 {/ w3 C& Z6 x1 X6 h8 n0 X1 @5 a   9月,县丝厂和县商业局等10个单位的109名职工,向全县职工发出“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书。至年底,全县有5595对一个孩子的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证。
! @% A" u9 |! I7 P, b7 w  e+ f1980年 1月,装机5×800千瓦的马回电站,全部竣工投产。
7 L& [9 s+ R5 t& L$ H   同月,全县第五次调整职工工资,并由三类工资区升为四类工资区。
1 E. Z  L( L& {3 L' \# C   同月,对全县孤老、烈属、烈士遗孤和抗日战争中入伍、军龄较长、贡献较大的复员退伍军人,增加补助。定期定补对象较前增加到547人,年定补金额增至5.9万元 (每年分两次付给)。
: M# U& b$ u% L: \   2月9日,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4 a6 S2 J! x- I8 O" [+ v8 O
   2月,县贯彻国务院关于从事个体工商业者可以到城镇租店经商的文件。至年底,全县个体工商业者增至1985户。" z+ ]  j3 ]# p
   7月,全县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至1981年12月,按全国地名称谓统一规定,更改了部分公社、大队名称。
2 ^7 l. K' W; }) ?2 t% X   是年冬,县土产公司因柑桔收购量过大,储藏、销路欠佳,损失260多万斤,计3.9万元。- e; |: A9 `3 s/ \( R6 o: p
   12月,县园艺场培育的“100号”锦橙被省评为柑桔优良品种第一名。
/ W7 {" g9 ]7 r7 l
' e2 I$ l0 d' M7 B+ e4 A   1981年 3月20—27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蓬安县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0 {: u4 Z' a. F3 T3 M
   3月21日—26日,召开蓬安县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
2 \8 F& a) `4 H9 m' _6 S- N   同月,省汽车运输公司67队东风牌货车代客车,载客51人,由周口开往河舒,于枣儿垭坡处翻车,死7人,重伤6人,轻伤26人。 3 `# n$ Q+ u3 n6 ]5 I3 d" F6 ~
   同月25日,县水产养殖公司同中央、省、地联合投资82万元,在白玉乡修建良种鱼场。至1982年完工,投入生产。# m( d6 Q# H* K; @
   7月13—15日,嘉陵江出现特大洪水。周口洪峰水位高达海拔301.335米。周口对面,高7米,长1000米的龙埂被冲毁,嘉陵农场良土150亩,桑树10000棵,柑桔700棵,全部被毁。8月12日,嘉陵江再次洪水成灾。6 e7 T# P( R3 a4 n% f5 z2 L; D
   10月,县民政局编印《蓬安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L4 A; @! t- s+ p# N3 B7 S8 S2 I9 Q
   11月,全县开始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土壤利用概查,至1984年5月结束,并整理铅印《蓬安土壤》一书。
7 ~. Y" x+ ?* r   同月,全县3l场镇,改5天为3天交错逢场。7 b$ F( }* K! ^4 I- v
   是年,全县农村普遍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专业承包责任制。
* d3 K- ^" j3 Q
7 o/ _3 h# I. A: D" m7 W9 N
   1982年 3月1日,在全县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 N0 S& f8 _6 o& X( V3 R
   4月,县人民政府组织全县开展第一个计划生育月活动。 # {5 T9 H! f1 q, ^& ~
   6月30日,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全县总人口590621人。其中,男306434人,女284187人。8 U/ k0 @% w5 J9 R6 M5 u
   是年,县财政收入达1231万元,突破千万元大关。" H4 I9 A) K8 V0 t& d: M9 t( l
   是年,县园艺场培育的“锦橙蓬园新秀100号”荣获全国优质甜橙第二名,农牧渔业部授予蓬安县政府金质奖杯, 蓬安县被列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县。
/ o* g; q  B7 v/ Z  z9 V+ F* e; c   是年,蓬安县农工商联合公司收购广柑,管理不善,霉烂损失65万余斤。

! s" Q. n" }  Q( C1 n
" T4 }& S9 X2 F" G9 I! T   1983年 春,恢复农村乡、村建制,改生产队为农业合作社。/ }$ D5 o* M: w" u1 b4 \) R* W& r
   2月,全县50乡(镇)均建立文化站。: i  J3 X% a6 V
   3月,旱第一批工商业企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u3 o0 B& V' c   4月,中央农牧渔业部在蓬安县召开六省大面积试用氟硅尿防治小麦锈病现场会议,蓬安县植保站获集体三等奖,刘永梅获个人二等奖。
! e+ s, u6 n5 G* O' Y5 g) M( U% F$ D   8月26日至27日,从快从重从严打击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1 x0 m" Q% e" s" O. ?
   9月,完成全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并铅印成《蓬安县农业区划报告》一书。
0 C- Z) D' k+ g. g   10—11月,县人民政府实行机构改革,共设34个局(委、办),减少机构20%,人员相应减少30%。
  l+ L6 ?6 k( b# \1 P9 g   12月,县农机厂制造的SFQ—40型粉碎机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 ]: t2 S" _) N7 q7 Q
是年,部分国营企业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并实行利改税的管理体制。
0 [$ m, u  l. z2 G
- P- j1 k9 P- W% D  b2 S
   1984年 3月,在全县选择柑桔优良母本2660株,建立良种母本园4个,当年培育良种柑桔苗12万株。至1985年,增建柑桔良种母本园15个。. _9 C! j+ L  p9 S; R5 b
   4月14—20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蓬安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n& {) i6 g6 {   4月15日—19日,召开蓬安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Y% p  i) w- Q, a( L* J  s
   5月1日,成立《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开始搜集资料编纂新《蓬安县志》。( l' ~% A2 O+ S7 b
   8月11—14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蓬安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a3 m$ P& w2 C3 v2 |) D  s+ ~
   11月,全县区、乡镇先后建立财政所。次年,实行“划分收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支出包干,节约留用,一年一定”的财经管理体制。$ [+ X  f% u4 ?9 g6 G# `
   同月,蓬安县中型马回水电站(装机4.61万千瓦)筹建工作开始。
3 b/ G& k. |7 o7 l# V   是年,县成立集资办学领导小组,至次年底,共集资270.7万元。

$ u) U" [% Q9 V& A% ?; g2 v' l5 R3 f) x+ h0 S, F0 C* }, V
   1985年 1月,中共蓬安县委在全县分三批开展整党,至11月结束。全县重新登记的党员计16755人。1 |! e( p  }" J" N; q% x
   2月,县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85)1号文件精神,对粮食、生猪、红黄麻、柑桔等,取消统购、派购,开放价格,实行合同订购制度,合同外的实行市场调剂,价格自由浮动。
/ ]% ?% ^6 ~* D; N   3月,全县开始工资制度改革,将原等级(工级)工资改为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的结构工资制。
! q, K8 E4 f# _) p7 @' {& O   同月,全县开始分批对城镇房屋进行普查,并签发房产证。4 l  f+ m( o: @$ X, V
   9月10日,县召开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 d* T4 X2 m2 y/ c' b1 T   同月,为移风易俗,县人民政府议决,拨款25万元动工修建县殡仪馆。
9 z* A2 [. C. l. C0 U6 b0 Y0 U4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37:29 | 只看该作者
蓬安县建置沿革(自南朝至1953年)
; z+ \' n! B& b0 X9 B: T : ^: D$ s5 x# Z. W- Y% g: d
& w9 E2 G/ f* X  Z& f1 i( ?/ h$ {7 Q
  
. |/ n% _; f/ x6 Y2 s . a/ @0 ^  R/ w3 ^  U' e
  
4 T8 `; o9 L# J1 H8 r蓬安县境,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属巴国地。周先王四十年(公元前239年),秦灭巴国后属巴郡;惠文王更元后九年(公元前316年),属巴郡阆中县。南朝宋、齐时期,隶属仍旧。+ d0 G* G, `1 I) m$ l
南朝梁时,县境始置县,北部为大寅(后改名蓬池),南部为相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北周所置蓬州由安固(今营山境)徙治大寅,南宋淳祐(1241—1252)间,徙治今河舒乡燕山寨,元至元十五年(1278),再徙治相如。至元二十年(1283),省蓬池县。明太祖洪武(1368至1398)中,省相如县,直属蓬州。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民国2年(1913),废蓬州改名蓬安县。1 z- d% j! H' k; [- }3 ^1 X1 H
州县沿革1 B+ k: _4 z7 Y; ?3 l2 T% B& x
相如县  蓬池县1 g0 C5 Q) ?/ @+ f1 N
一、相如县
- G+ f, k* }7 Y/ C6 R9 q0 Q) h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安汉县北置相如县。西汉司马相如曾在此寓居,故名。治所在嘉陵江东今利溪、河舒乡交界处,与鸡宿山(今量金斗)隔溪相望的两河塘附近。东邻渠,南接安汉,西北邻南部,北靠大寅。据清光绪方旭《蓬州志》载,“相如属境,南有今南充之北陲,东南有岳池之半,东有营山之废朗池,西北有南部之废新政,其理所距今府治八十五里”,隶属于与县同置的梓潼郡。+ `/ [! W' A' A. P2 g% z; a: |. _
南朝梁天正二年至太平二年(552—557),西魏攻占蜀地期间,梓潼郡废,相如县改属南渠郡。
* t% O# U$ a6 ~/ ~8 z- E# u隋开皇三年(583),罢诸郡以州统县,相如县属隆州。隋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属巴西郡。
' F8 L+ q0 M6 Z/ d! F2 ~- H' k唐武德元年(618),复改郡为州,相如县仍属隆州。武德四年,割隆州之相如、南充之果州后,相如县改属果州,同时析出东境置朗池县,析西北境置新城县(后改名新政县)。武周神功元年(697),析相如县东南境置岳池县,治所徙于嘉陵江西岸今锦屏乡陵江场,东邻朗池(今营山境)、流江县(今渠县境),东南邻岳池县,西南邻南充县,西北邻新政县(今仪陇新政区一带),北邻大寅县。天宝元年(742)改果州为南充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果州,相如为其属县。后梁开平元年至南宋宝庆二年(907至1226),县隶属如前。宝庆三年,果州以理宗“初潜”之地,由州升府,名顺庆府,相如仍为其属县。南宋宝祐六年(1258),相如县由顺庆府改属蓬州。* E/ S/ r0 b7 E& v
元至元二十年(1283),省蓬池县,其地分别入营山、仪陇、相如三县。相如县则东邻营山、渠县,东南邻岳池县,南邻南充县,西北邻南部县,北邻仪陇县,仍属蓬州。" n5 W# z3 a- B( Z5 b$ W7 _
明洪武(1368至1398)年间,相如县省,直属蓬州。# J( D" m1 Q, L4 U, P. x
相如县由置到省,历时880年左右。7 u8 c6 Y2 @. `0 ?' i% ?' K
     二、蓬池县
5 }2 }4 c1 {. u$ b9 {6 f* ^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分阆中县地置大寅县,以邑西大寅山为名。治地在今县境北部茶亭乡蓬池坝(有说先治斗子山,后治斗坛口),东邻安固县,北邻仪陇县,南邻相如县,西邻西充国县,属隆城郡。) Q- h+ Y! K3 i- L) f
    隋开皇三年(583),隆城郡废,大寅县隶属蓬州。隋大业三年(607),废蓬州置巴西郡,大寅县属之。
; y. O0 h$ L* t( r/ h- _5 h* d    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蓬州,大寅县仍属蓬州。武德四年(621),析相如县西北置新政县后,大寅县西邻新政县。唐开元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至758),蓬州先后改名咸安郡、蓬山郡,再复名蓬州,大寅均仍为其属县。唐广德元年(763),大寅县以治地蓬水绕流,更名蓬池,后省C确切年代无考);开成元年(836)复置,至南宋末(1279南宋亡)隶属未变。   
" w0 h. Q$ G4 \4 _# t    元至元二十年(1283),蓬池县废,其地分入仪陇、营山、相如三县。
1 ~9 {8 U9 N: v6 F  W: A蓬池县从置到废,历时781年。6 c& q* n1 N0 F! o5 [
蓬  州
5 x* U. u- {6 {/ @2 e: M    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分西魏时隆州隆城邵、罗州伏虞、义安郡置蓬州。以州内大小蓬山为名。州治安固(今营山安固场)。领安固、宣汉、仪陇、大寅4县。$ o& W4 t) ~( I3 ~% P+ q. R+ y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渠州景阳郡改属蓬州,州领安固、伏虞、仪陇、大寅、宕渠、绥安(开皇十八年改名咸安)6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蓬州废,所领6县分属巴西、清化、宕渠3郡。5 j0 R- n4 ]$ }# r* c  q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置蓬州,仍领安固、优虞、仪陇、大寅、宕渠、咸安6县。武德三年析仪陇县置方州;武德八年废方州,仪陇县还属,仍领6县。唐开元二十九年 (741),蓬州徙治大寅,州属山南西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蓬州改名咸安郡,唐肃宗至德二年再改名蓬山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名蓬州,仍领仪陇、大寅、伏虞、良山(唐玄宗天宝元年由安固改名)、蓬山(唐肃宗至德二年由咸安改名)、宕渠6县。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朗池县由果州改属蓬州,州领7县。% e" w7 \" q4 E7 K) @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省宕渠入良山,州领6县。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废道置西川、陕西路,州属陕西路。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并西川、陕西路为川陕路,州属川陕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分置利州路,州属利州路。北宋神宗熙宁三年至熙宁五年(1070至1072),省蓬山入营山(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由朗池改名),省良山入伏虞,州领蓬池、仪陇、营山、伏虞4县。
: J8 j5 Z* Y% Z4 X    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蓬州徙治云山(又名运山,今河舒乡燕山寨),以抗御蒙古军。理宗宝祜六年(1258),相如县由顺庆府改属蓬州,州领蓬池、仪陇、营山、伏虞、良山(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228)复置)、相如6县;是年,张大悦降蒙古元后,置蓬州路宣抚都元帅府,并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徙相如县治地(今锦屏乡陵江场),至元二十年,置蓬州路总管府,省良山县入营山县,伏虞县入仪陇县,省蓬池县分属仪陇、营山、相如县,领相如、仪陇、营山3县,届顺庆府。后复为蓬州,隶属未变。
7 g; x  e8 c* s" k, u8 v# v/ f+ V    明洪武间,省相如县,其地由蓬州直辖,蓬州并领营山、仪陇二县,属顺庆府。洪武十年(1377)省营山、仪陇二县直属蓬州(洪武十三年两县复置)。- V# ^4 H6 x5 A
    明崇祯十七年至清顺治三年(1644至1646),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期间,蓬州属“大西”顺庆府。
& \4 t  T) b' y. H9 _4 r4 K1 J    清顺治七年(1650),蓬州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仍属顺庆府。$ z* `" q* L3 t: |# O
    明正德十三年《蓬州志》载,蓬州直属地东邻营山县,至营山县界封窦铺30里;南邻广安州岳池县,至岳池界金城山100里;西南邻南充县,至南充县界罗村铺(今南充县江陵乡)70里;北邻仪陇县,至仪陇县界岐山堡(今仪陇岐山乡)115里。东西宽约110里,南北长约220里。
+ `& J% h9 H- g- e, N    清,蓬州境域与明基本一致。
+ ~. `0 a: R' t3 Z9 Z8 |蓬安县5 l; D& B  C! U5 P1 @* V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四川于11月先后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和大汉蜀北军政府(简称蜀军政府),蓬州属大汉蜀北军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蓬州属四川省川北道。中华民国2年(1913)3月,废州改县,改蓬州名蓬安县,以汉属安汉县,近为蓬州,取故州、县首字为名。3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蓬安县属嘉陵道。5年至23年,四川军阀混战,防区割据,蓬安先后为石青阳、胡占鳌、何光烈、罗泽州、陈光藻、李家钰、杨森等大小军阀的防区。22年(1933)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九军、三十军部分军队由营山、仪陇、南部6路进军蓬安,解放了县境嘉陵江以东的中、北部地区,先后建立8个区苏维埃,分属川陕省营山、仪陇、阆南县苏维埃。县境南部和嘉陵江以西地区为军阀杨森和罗泽州的防区。24年,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 d( u4 d% M# r* d! Q! c  Y
    民国年间,蓬安县位于北纬30º41'36"至31º18'24"和东经106º9'43"至106º42'5"之间。东邻营山、渠县,南邻岳池,西邻南充、南部,北邻仪陇。面积约1568平方公里,驻地城中镇(今锦屏乡陵江场)。
3 b8 i7 V3 P/ `* u    1949年12月12日,蓬安县解放。1950年,四川分设四行政公署,县隶属川北区行政公署南充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撤川北行署后,属四川省南充专区专员公署。1957年12月,县治地迁至周口。
/ n0 K2 ^+ w7 _" d5 i    1969年,南充专区改名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再改名南充地区行政公署,蓬安仍为其属县。至今依旧。7 p" `/ k7 a& T% x/ z% u( D
    1952年至1953年初,乡镇区划调整时,县境划出二道、复兴、双河、赛金、岐山、新城入仪陇县,三兴乡9个村、高峰乡7个村、东升乡7个村、金甲乡2个村入营山县,会龙乡一个村及场镇入南充县,平头乡1个村入南部县。划入营山县万寿乡4个村入文昌乡,南充县正源场和8个村入正源乡,南充县会龙乡1个半村入会龙乡,兴隆场及附近村民入兴隆乡,南部县平头场及附近村民入平头乡;1959年8月,广安县蒲莲公社六角大队入南燕乡。县境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界于北纬30º44',至31º17'和东经106º10'至106º41'之间,东西宽约22.11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面积1300平方公里。东邻营山、渠县、广安,南邻岳池,西邻南充、南部,北邻仪陇。县驻地周口,距成都227公里,南充41公里(直线距离下同)。最东点福德乡团堡山村,距县城32.5公里;最南点风石乡金钩村,距县城45公里;最西点群乐乡石河井村,距县城30公里;最北点诸家乡青云村,距县城36公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6 04: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