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196 天 连续签到: 269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8 21:49:29
|
只看该作者
举世无双的千古佳话“岳母刺字”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母教经典。有人说,岳飞背上的那四个字是“尽忠报国”,有人说是“精忠报国”。一字之差,到底是哪一个呢?
4 H) L" x2 C3 }5 [6 _# }8 p( F北宋灭亡后,国难当头。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岳母姚氏以大局为重,毅然送儿子投入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拜师周侗后,武艺高强,一身系于宋室安危,又怕儿子在复杂局势下思想动摇,于是,临行前,在儿子脊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意在叮嘱岳飞要时刻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 W. W' K Q9 i2 D' _
那么,“精忠报国”又是怎么回事呢?岳飞从军后,屡建奇功,收复失地。绍兴三年秋,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皇后又将这四字绣刺在锦旗上,赠送给岳飞,以示鼓励和褒奖。因封建皇帝的居高临下,人们就把岳飞称为“精忠”元帅,“精忠”二字成了岳飞的代名词,再加上他秉承母训,尽忠报国,所以,人们就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精忠报国”。
6 t8 C5 r, N* i L: P. j, l: T" J4 U$ K
一代贤母 魂归庐山 " j+ Q& {( _: I% S7 m8 e
3 }) ~/ C: M; Q2 \/ g! H
岳飞母亲姚太夫人,是妇女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国家危亡之秋,励子从戎,教子尽忠报国,被国人尊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陈慕华、雷洁琼、宋平、岳岐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岳母墓题词。
4 I* L5 c4 g$ [$ x众所周知,岳飞幼时是在艰难困境中度过的,岳母惊涛救子,含辛茹苦,为国培育了栋梁之材。故乡汤阴沦陷后,岳母因子从戎,颠沛流离,后随岳飞军中奉养。当时岳飞驻守江州,因深爱这里的地理环境,故把江州概诺第二故乡。绍兴六年(1136年)三月二十六日,一代贤母姚氏谢世鄂州(今湖北武昌)。当时,故乡汤阴还在沦陷中,魂归故里已是不能。岳飞奏报朝廷。为此,高宗帝特支银1000两、绢1000匹,并赐葬江州今址(九江县沙河乡株岭山)。岳飞和岳云等跣足徒步,扶灵柩直往第二故乡江州庐山之株岭处安葬。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开阔,形似卧虎,故以名之“卧虎舔尾”。岳飞在“丁忧”期间,悲痛万分,于墓侧建屋守孝。为追思母恩,建亭于母墓后。青山有幸埋贤母,层峦叠翠如堆螺。于是,亭因山应景而呼之曰“叠翠亭”。不久,战事再起,岳飞移孝作忠,奔赴抗金战场。夫人李氏携族人在这里居住守墓。 ( X8 U8 Z7 D: H; n& v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沉冤遇害,精忠门第跌入万丈深渊,岳夫人等家中老小被流放岭南,墓区一度无人守护。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岳飞冤案平反昭雪,飞妻李氏携子孙返回九江岳家市居住。自此,墓地又由裔孙守护祭祀。明、清时期,当地政府曾出资修茸。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岳母墓非常重视,多次出资修护。1959年11月公布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设专门机构(九江县岳母墓管理处)负责墓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一代贤母姚太夫人之墓历经870余年至今保存完好。 8 X( F- n% \: c5 k! \" ^/ z: O$ N- {
为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1996年春,九江县委、县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征地30余亩,在墓区故址上修复仪门、岳母祠、孝庐、叠翠亭、石翁仲等设施。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赞助下,工程历时8个月,于1997年元月28日竣工对外开放。 # C; ?% R5 d9 J Z) o# M' m
! h% E( M4 } _ U6 D" @. f修建后的仪门、岳母祠、孝庐、叠翠亭依次而上,仿古建筑,庄重典雅,布局合理。仪门右侧墙壁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上方横匾为舒同题词“一代贤母”,两边悬挂着“鞠育劬劳励子从戎尊懿范;躬行慈教尽忠报国仰干城”楹联。进入院门沿着两侧立有石马、翁仲的甬道,登石阶30余级到岳母祠,“岳母祠”匾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敬题,祠门两边的楹联为“精忠报国惊寰宇点点背花依稀宋史纵横斑斑犹渍英雄血;贤母义方树懿模煌煌彤管弈叶江州形胜赫赫长留姓氏香。”门左边还挂着“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铜牌,祠内有岳母坐姿塑像,上方横匾“母仪万世”,像侧为楹联“刺字精忠子垂史册孙垂史册就义成千秋共仰;教儿报国功在家邦利在家邦高风懿范万古咸钦”。像前设香案。厅左壁嵌三碑,为雷洁琼题书的“母教传千古;美德励后人”、岳飞后裔岳士杰题书的“母教典范”、石刻“岳母教子图”;厅右壁亦嵌三碑,为陈慕华题书的“千古母范”、宋平题写的“伟大的母亲”、石刻“岳母刺字图”。
" d, ?( x5 R$ W( ^$ x1 F出岳母祠,登20余级石阶就到了孝庐。这是当年岳飞为母守孝时住的房子,庐门两边的对联为“母真巾帼完人今古宜哉第一;子誓河山还我忠孝允矣无双”。再上20级石阶达墓。墓向西北,墓地纵6.1米,封土高1.7米,圆形拱顶,石灰石结构,碑正中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前有宽10米、深4米的拜台和祭器。墓前两侧为九江县人民委员会1962年“重修岳母墓碑记”。拜台前置秦桧等五奸跪像,左立“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右立1997年“重修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记”,台左有石阶登“叠翠亭”。
& H- D9 ]; j5 S! ] G" E" N: B) e
$ c$ ?. D6 J8 u3 {5 _八百多年来,谁也记不清,谁也数不清,海内外有多少华夏儿女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来这里谒墓,庐山脚下的株岭山因此名扬四海,光华四射!生长在株岭山一带的人们,也因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埋骨在自己的家乡而感到自豪。每当清明时节,总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来到岳母墓前祭扫。作为岳母墓的管理人员,我们长年累月守候在这里,保卫着这里,建设着这里。因为,在这座古坟里长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人人敬仰的伟大母亲!4 A- `6 z l0 B- R- H4 g) D
) Z1 O# B9 a3 ^% l d/ O% i# s2 T% m
. D! f$ d1 J" ?8 M P# o) k" J; B! p" E, o+ N \
$ u2 [/ T0 t" f.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