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60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代姚崇家族碑志疏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23: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唐代姚崇家族碑志疏证

柳金福

×××出版社

凡例

一、本文所收均为唐代姚崇家族碑、志资料,唐以后的均未编入。所收资料中,作者存有拓片的,则直接附图采用;作者没有拓片,但刊在已公开发行书籍中的,则拍照后附图采用;只有录文,确实无法见到拓片的,未附图。

二、碑、志录文采用标准简化字,其中的异体、别体改为通行正字。碑、志残泐,及原拓字迹无法辨识者,在知道所残字数时,以“□”表示。

三、碑、志先列录文,后附疏证。疏证意在注明拓片图版和参考录文的出处,介绍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碑、志所涉史事做简单的考证和说明。

四、所收碑、志,多集中收录在石刻汇编类书籍中,这些书籍的详细出版信息,疏证中直接引用,不再一一注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2:47 | 只看该作者
目       录9 D  Z  _8 R! ]) |! h( G
一  姚崇书迹石刻……………………………………………………………………………1  p- p/ G4 w' k* R: ~' \
二  姚懿神道碑
" U- l- \3 Q" E5 a! ~% e1 C& n三  姚懿玄堂记
# a" s: }2 {& x; V四  姚懿墓志( x* l, }3 X  l
五  极南洞造窟碑
% `" H7 g% Y+ n* @% Q9 B六  姚崇神道碑8 c; Y9 D3 z$ j5 j
七  姚崇妻刘氏墓志
* J+ j" h/ W) ^! |/ P. U/ i3 g八  六绝纪文
) `( R* Z+ Z* e. H5 P2 i6 w九  姚元之造像记
& U% k" d2 H2 r! b  ^十  姚彝神道碑& p' W: y! o# i' b! T, k% H- z1 d7 X  J
十一 姚闉墓志# }& [8 q0 d! J: o& H. R
十二 姚勖墓志+ o4 T0 f, @' o/ M. ?" b5 M4 W7 d2 {
十三 姚缙墓志
! h( E: u. W6 z- J' N! ?! z! G十四 姚伾墓志/ w" |. b' _! \2 x) H0 Y8 R" j4 b
十五 姚侑墓志
) Z" H$ o" h2 G. _0 a: d& h十六 姚栖云墓志
. W4 v: a- ~. ]! a& I十七 姚元景造像铭1 b( H, B' }+ [' S& X+ ]
十八 姚合墓志* r% o* \; f/ t3 X  S# P
十九 姚合妻卢绮墓志
8 l9 E1 `! x' L# J5 W5 w二十 姚潜墓志
  X% F& h* ?/ ^# a3 o! ~, R3 T二一 姚潜妻马琬墓志  v( n- u5 O$ F2 ]/ A
二二 姚品墓志
" z, y$ }9 p% b! M! }0 U, D' H二三 姚辩义墓志
6 u) E9 o3 T0 F, }二四 姚爱同墓志
% ^* B" r% \3 d3 C1 W& Z& u二五 李行止墓志
' {4 O$ `% p2 n: Y% @7 b3 K4 q. K二六 徐恽妻姚氏墓志
8 C  M: r+ Z7 W4 O  Z9 b) ?2 G二七 徐放墓志
5 k0 _. P& {/ z/ v, E% w二八 郭献忠墓志% v* D3 L3 t0 i. s
后记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3:10 | 只看该作者

一、姚崇书迹石刻

【石刻文】

大唐开元三年

藩篱

姚崇题

【疏证】

藩篱 石刻,1919年在陕县硖石出土,被渑池县英豪镇姚氏族人收藏。200012月,姚姓族人将其捐赠给三门峡市文物局,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渑池姚学谋先生在其所著《大唐贤相姚崇》一书中说,开元三年七月,玄宗李隆基为昭宠紫微令姚崇,追赠其父姚懿为吏部尚书,文献。十月,姚崇奉旨为其父造义冢并行礼葬。期间,姚崇在家乡陕县硖石题“藩篱”二字,①寓意家乡硖石为东西两京屏障要冲之。字体书法雄浑有力,是目前见到的姚崇仅有的书法作品。

①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文史出版社,2005年。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3:34 | 只看该作者

二、姚懿神道碑

【碑文】

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

朝请大夫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胡皓撰

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徐峤之奉

夫应顺相成,君臣有待,岂不以参庸作辅,□□移屯。象阙不可以不临,山川不可以不守。于是开分都野,对乂天人。高爵命于仪刑,大邕煕于品物,五九伯,公实当之。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钦着神明,盖云祖始。子孙蕃邈,而迨于兹。曾祖宣业,陈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名重休。父祥,隋怀州长史、检校谷关都尉,炀帝诰以武能守于天险。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公都尉之季子,毅烈昭融,蓄大容远。艺工非习,学无师。燕雀知,鸿鹄自若,以待奋也。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诏公,吿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 ,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膺杨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賊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右二陕,左二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趾。中养浩气,外衍遐凤。紫芝淹留,赤松不返。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疏自列,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峡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举六察、按百城,导济江门,茂育云泽。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嶲州都督。公正以训吏,严以蓄戎。不罚而澂,不战而服,能以殷远,寿以衰迁。启全吿终,返真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呜呼哀哉,以三年七月十五日藁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未备迁礼也。公门传孝义,代蒙旌榜,至若鸡骛家禽,牛羊圈畜,互以相乳,不限所生,岂非名德继修,应形殊类也。公青云谁与,白日相邻,武杰文英,幽深天理。孝原忠极,保合神庭。馀力所存,致心无害。虽五善三变,穷妙曲成,而藏器迨时,移官于位,乃作藩翰,以制要荒。绥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远夷交顺,群物缉熙,存立大功,殁昭馀训,岂无明主而有遐遗命矣哉!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没。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隋左常降之孙,唐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景之母也。夫人于资福址,实受灵和,四德待行,三从及嗣。祖先导后,在闾成家。二子少孤,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出有庶官,入惟丞相。乃敷皇极,遂广人和。至矣哉,盖由内则有方,外成其大,而况乎众姜群妇,罔或不宗,于休夫人,岂古之明达者矣。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坊之私第。呜呼!遗令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志,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外用为窀穸,冀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崇等敬遵遗旨,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甲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葬于万安山之南阳。令公纯德佐时,高堂生感。永思不待,长号罔极,以为东茔已毕,西兆未殷,占考岁辰,奏加封树,以开元三年岁次乙卯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庀土有作。初,景龙年以时宰先人,特制追赠幽州都督。而神道贵静,玄宅不移,重广冥域,因成象制。天子于是乎昭宠大臣,追崇旧烈,又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命五品官一人监护,赐米粟各二百石、绢布四百端匹,庶事官供,特令优厚。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版筑相丽,贲饰其仪,丰不近奢,薄不违俭。名山大谷,异势盘纡,密圹重坟,灵式叙。是惟幽极,可以永安。撰德昭文,长垂不已。铭曰:

氏原德先,裔裔绵绵,曷时无儁,曷位无贤。重象曜质,纷纷秩秩,洁齐相亨,休复于吉。于是保之,文献非他,我生则睟,天爵云多。粤有符彩,宁施琢磨,英图烈烈,利用峨峨。瞻天历象,谒帝关河,庸勋远大,锡命骈罗。行行驷马,作藩荒遐。职职悟人,为范陶均。政闲谁黩,时修物育。陟遐未穷,归冥不复。慈告式明,卜宅离茔。东毕西贲,幽封大成。尊尊孝子,昭发家声。

开元三年十月十三日     

【疏证】

姚懿碑是玄宗开元三年(715)为“昭宠大臣,追崇旧烈”而后建的,原在今河南省陕县张茅乡西崖村西南姚懿的义冢前,建碑时距姚懿卒年已53年。1983年,因陇海铁路扩建遂移至今陕县西刘秀峰上。碑高2.9米,宽1.0米,厚0.35米,座高0.7米,蟠龙首。碑文见《全唐文》、《金石录》、《授堂札记》等多种古代文献,近代《洛阳名碑集释》、《洛阳新获墓志》、《全唐文补遗》,亦有刊载。

据碑,姚懿卒于龙朔二年(662),享寿七十三,其生年当在隋开皇十年(590)。姚懿,字善意,两《唐书》姚崇传中均有简略记载。《旧唐书》载:“父懿,字善意,贞观中,任嶲州都督。”①《新唐书》载:“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②碑云:“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硖石,县名,隋置,初名崤县,义宁二年省。武德元年复置,二年,割属函州。八年,改属陕州。贞观十四年,移治硖石隖,因改为硖石县,今属陕县。这里明确记载,姚懿父姚祥因官而在硖石定居。隋朝末年,天下动荡,姚懿藉其父为当地军事长官,被命为硖石县令,并赖其父的军事势力,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时年姚懿18岁,当在大业三年(607)。10年后的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太原举兵,攻占长安,次年建立大唐,开始平定各地割据势力。碑文中所说姚懿率众归顺大唐,时间当在武德三年(620)。此时,王世充在洛阳已废杨侗自立为帝。七月,李世民率兵向洛,途径崤函,在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下,姚懿“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他的这种举措,不仅免除当地兵祸,也为唐军东进扫清障碍。因此,受到了李渊的嘉奖,“乃降赐墨书金帛”,并“授鹰扬郎将、长沙县、水陆道总管”。在平定王世充及窦建德的战争中,应当说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德四年,王世充降唐后,李世民并未擅权论功行赏,将“举籍议功”之权交于朝廷。由于姚懿曾为旧职官员,他先受职于隋,后又经历洛阳王世充短暂政权,加之崤函军事位置之重要,当时敌对双方都派人对之劝降,在所难免。所以,论功行赏时,就有人举报他曾与伪郑政权暗通款曲,从而引起朝廷迟疑,影响了他的升迁。据碑所载,当时先是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不就,又除常州长史,仍遭拒绝。从中不难看出,朝廷当时让他离开原籍异地做官的担心持疑态度确实存在。本想自己有功于朝,希冀得到官职生迁的姚懿,此时当然心中愤懑不平,于是就在家乡筑室隐居,表达对朝廷待己不公的情绪。殊不知,此举竟使他隐居不仕长达30多年。据《唐刺史考全编》所考,姚懿出任峡州刺史之职,时间在高宗显庆(656661)年间③。这时,他已年逾花甲。待他出任嶲州都督时,已年过七旬了。龙朔二年(662),姚懿卒于嶲州官舍,寿73岁,归葬硖石县安阳公之原,即今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东。其墓地现有渑池姚学谋先生率裔众重建的姚懿神道碑。据姚学谋讲,姚懿墓已被人盗掘,原墓志已出土并为农家作垫石之用,虽经多年寻觅,仍无下落,实乃憾事。

姚懿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殁,葬于安阳公之原。后娶刘氏,生子元之(崇)、元景。姚懿卒时,姚崇年方12岁。

1)《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302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2)《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438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3)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卷一九八《山南东道·峡州》,271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4:20 | 只看该作者

、姚懿玄堂记

【玄堂记盖】

唐故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姚公玄堂记。

【玄堂记文】

玄堂在陕州东硖石县东北廿里崇孝乡南陔里安阳公之原,即怀州长史府君茔东南五百四十步。怀州长史府君坟高一丈,周迴廿三步,石人、石柱、石羊、石兽各二,列在坟南;碑一所,在阙南廿步,柏树七百八十六株。文献公坟高一丈五尺,周迴廿五步,石人、石柱、石羊、石兽各二,列在坟南;碑一所,在坟南一十四步,柏树八百六十株;阙四所,在茔西隅。右奉开元三年七月廿四日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既奉朝恩,爰加礼秩。以其年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卜兆叶吉,敢用封树。其明器等物总一百五十,事并此记,并同瘗于玄堂南一十二步。第十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梁国公崇,蓼莪增感,悲号靡及。恐松柏方合,陵谷迁贸,而前志先在圹内,事归幽密,不敢辄启。今敬镌贞琰,以立斯记。

【疏证】

此玄堂记是1983年陇海铁路扩建时在姚懿义冢内出土的,石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文载三秦出版社《全唐文补遗》第五辑、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等。

《姚懿玄堂记》不是墓志,它是开元三年(715)朝廷赠给姚懿官号、谥号树碑时姚崇作的文字记录。玄堂文中的怀州府君,即姚懿父姚祥,当时尚能见到姚祥的神道碑,如今已荡然不存。玄堂文记载姚祥、姚懿义冢的方位、形制、坟前的石人石兽及随葬的明器等甚。《唐会要》载:“旧制,碑碣之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上高不过九尺……凡石人、石兽之类,三品以上用六,五品以上用四。”①姚懿碑今上高2.9米,仍在限高之内,只是墓前所用石人、石柱、石羊、石兽各二,已逾制。其圹内名器实用一百五十件,也超出限制的九十件的制度。坟高一丈五尺,也略超出一丈四尺的限制。可见,唐时对此类丧葬事宜的规定并未严格实行。姚懿谥号“文献”,还可纠正《唐会要》之误载。《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中在列举朝臣享受复谥“文献”的九名大臣中,有高士廉、刘仁轨、姚崇、崔玄暐、刘幽求、裴耀卿、张九龄、李栖筠、郑珣瑜。②姚崇的谥号曰文贞,而非文献,这里把姚崇列入有误。当是王溥在编著《唐会要》时,未曾想到姚懿的谥和一班宰臣同谥,误把姚崇当作姚懿列入。当然,姚懿能够有此殊荣,应是玄宗优宠姚崇的结果。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八《葬》,8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下》,17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4:38 | 只看该作者

四、姚懿墓志

【志文】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妫汭淼其昌源,姚墟粤其灵壤。因生是宅,爰此开宗。蒸蒸大烈,绵绵逾永。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晋宋齐梁,人英历秀。文武将相,吾门盈之矣。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鬱断山之峰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资士远之忠亮,秀恭泉之方范。百夫之强,声高比兴;万人之敌,气盖关张。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价重三倾,礼登八命。去襜为理,道革齐都。露冕临人,风遗魏国。父祥,隋怀州长史。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僻,仪端右而作范。以二崤之地,当两京之冲,遂兼检校函谷关都尉。汉朝丞相之子,方膺此任,以公经济之材,故从斯委。乃密有部署,将攀鳞翼。未集大勋,奄违昭代。公食牛英气,扬乎金方;穿犀劲质,括乎赤羽。感遗志而不从,哀远图之此顿。遂因先部曲,更集豪雄。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适左卫亲府右郎将。子奇幼能,已追先日;翁归兼用,更在兹辰。副六军而处右,翊千门而高卫。而功冠于群,飞苍点白。左迁建安府折冲都尉。公迺拂衣挂冠,散岸林壑,不交当代,自出羲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議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陽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公以時惟偃武,志文崇文,表求明试,为举首。拜使持节峡州诸军事、峡州刺史。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謳谣属音。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纔闻叱驭,千里肃其自清;未及下车,六條翕其攸理。既而郑辰急节,谢酉延灾。将从扫第之期,遽追奠楹之釁。以龙朔三年十二月一日薨于馆舍,春秋七十三。公志道秉义,克家光国。属龙战于野,鹿走中原,解扉献节,登山梦景。而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余日,卷不离手。及载戢干戈,寄安州部,仁风大偃,惠声允塞。天无其惠,曾不慭留,余庆有归,高门重啓。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故洺州刺史志逵之女也。端庄不忒,琴瑟友之。鹊巢兴而成颂,鱼轩归而叠轸。贞规裕兮,嫔则婉兮。及昼哭生哀, 门示範。徙邹鄰而教德,广孟被以宣慈。母仪载伟,女史承式。长安元年,以子官加太夫人。虞堂高而养典宠,潘筵满而家園盛。克祚黄发,盈芳白华。悲夫,劳息交贸,哀荣遞袭。飒风树以警枝,淼寒泉而阅水。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慈室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其词曰:

姚墟奥兮灵壤崇,妫汭长兮宝派通。蔼三古兮声无穷,垂万祀兮烈有融。余庆繁兮秀于公,幹父蠱兮匪厥躬。分茅土兮奉攸同,縂符节兮扬仁风。孌河洲兮兆凤,裕琴瑟兮警鸿。肃梁案兮中缺,黯虞堂兮竟空。哀荣兮共尽,闌菊兮靡终。

【疏证】

姚懿墓志出土于洛阳万安山南原,是姚懿妻刘氏卒后,由姚崇、姚元景主持为刘氏与姚懿所镌刻的合祔墓志。石存千唐志斋,录文见三秦出版社《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此志载姚懿行状与《姚懿碑》相比较略有差异。一是称姚懿“今为河南洛阳人也”,不再称其为硖石人。从碑载可知,姚懿在硖石“隐居”期间,前妻张氏、李氏已亡,后娶刘氏,恐未再回硖石居住,即在洛阳伊阙南再置产业定居下来。到姚崇为其母刘氏造做此墓志时,就遵照刘氏生前愿望,不再称其为硖石人。如果能够找到位于硖石县安阳公原的原姚懿墓志,当不会如此称谓。二是模糊,淡化姚懿归唐后曾拒授职的情节。志云:“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亲卫府右郎将”。姚懿生于开皇十年(590),十八岁就被授予崤县令,时间当在隋大业三年(607),他再次授职已经是唐武德三年(620),怎能说是“居无何”?墓志有意淡化模糊姚懿作为前朝官员,在唐军压境情况下,毅然归顺的重要情节,无非是想粉饰先祖、不给后世留下前朝降臣事二君的口实。再看职务,志称曾任骠骑都尉、水陆军副总管,后来在姚懿神道碑中称鹰扬郎将、水路军总管,均为一个军府的长官,并兼战时的临时差遣。志文中提到的左卫亲府右郎将,即宿卫京师的左右卫府的副职官员,与后面提到的忠武将军、折冲都尉等,恐属虚衔,姚懿并未赴任履职。姚崇以朝中重臣在为其母撰写志文时当然可以略施遮掩,但到开元三年(715)由昭文馆学士胡皓奉敕撰写姚懿神道碑铭时,就显得庄重严肃。因此,志与碑,后者的史料价值要高于前者,也为史家所广泛采纳。三是姚懿及刘氏的卒年,碑、志不统一。碑载:姚懿卒于龙朔二年(662),刘氏卒于神龙年(707);志载:姚懿卒于龙朔三年(663),刘氏卒于景龙二年(708)。碑与志,都是在姚崇主持下制作,出现如此差错,原因尚不清楚,待考。作者曾就墓志石的真伪问题请教千唐志斋原馆长赵跟喜先生,赵先生肯定了志石的真实无误。四是刘氏临终遗言刊刻在碑而不在墓志。碑载遗言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心,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外用为窀穸,冀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刘氏不是姚懿正室,当为续弦,因子贵而尊,死后不愿再归葬硖石与姚懿合葬,情由可原。然而,正是这个遗言,加之姚崇事母孝心,肇始姚崇家族归葬洛阳万安山茔域百余年历史。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4:56 | 只看该作者

五、极南洞造窟碑

【碑文】

(前泐)力阐定能仁授运慈舟于菩海明慧炬于/(泐)银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泐)居于伊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泐)子孙□□□始愿男女长大皆于班秩即于此壁敬造一/(泐)二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泐)夫不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夫李行止任/(泐)令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泐)潞州司兵参军镜□任泽州陵川县/(泐)县令叡同任卫州司兵参军爱同任/(泐)弈任兖州功曹参军弇任宋州参/(泐)任弈任雍州砾阳县丞异任/(泐)曾孙广任左羽林军中/(泐)李氏□珪妻□南周氏彝妻陇西/(泐)祷力同沐荣庆各抽赀俸/(泐)子子孙孙常保安乐释迦之/(泐)物是不非冀后代子孙他年眷属登此/(泐)簪裙钗错大慈何报高龛/(泐)之后裔登此幽阁□祠音□/(泐)县徐峤之书。

【疏证】

极南洞造窟碑,亦称极南洞造像记、姚夫人残碑等。此碑至今犹存,只是剥蚀严重,字迹残损太多,碑文已无法完整句读。2010年,姚学谋先生在《河洛春秋》发表文章,对比清人陆增祥辑《八琼室金石补正》收录极南洞造像残碑文字,清人陆心源辑《唐文续拾》收录《都督姚意妻造像记》,刘景龙、李玉昆《龙门石窟壁刻题记汇录》收录《极南洞造窟碑》,又反复对照拓片,仿照《金石萃编》王昶提出的“缺其漫漶陊剥不可辩识者,其文闻于他书,则为旁注以记其全”的原则,重新考证,共识碑文258字。本文即据此采用。

碑文中目前能够解读的残句有:1、龙朔年中,[刘氏]居于伊阙南之别业句。高宗龙朔年号只用两年九个月,即显庆六年(661)三月改元为龙朔,到麟德元年(664)正月初一日,又改元为麟德。说明,龙朔二年(662)时,刘氏是居住在伊阙南别业的,这一年正是姚懿卒年。因此,姚学谋先生《大唐贤相姚崇》:“龙朔二年(662)十二月一日,由于操劳过度,姚懿在七十三岁时殉职于嶲州都督府,当时姚崇只有十二岁……龙朔三年(663)七月,刘氏夫人带着姚元崇兄弟及女儿护送着姚懿的灵车,跋山涉水,从数千里外的嶲州回到了陕州硖石故里。在路经洛州之龙门西山时,刘氏发愿修石窟造像。”①这一描述恐非真实。据此碑记载,刘氏是在居住期间因不断往来于别业与洛城之间、途经龙门石窟遂生为佛造像宏愿。2、二尚书同鸾台凤阁二品上柱国梁县□。句前缺夏官、春官,句后缺一“侯”字,指的就是姚崇。据《旧唐书·姚崇传》:“长安四年,元之以母老,表请解职养,言甚哀切,则天难违其意,拜相王府长史,俾获其养。其月,又令元之兼知夏官尚书事、同凤阁鸾台三品。元之上言:‘臣事相王,知兵马不便。臣非惜死,恐不益相王。’则天深然其言,改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谋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自军还都,遂豫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②景云初年,姚崇又以藩邸旧僚进封梁国公。由此不难推测,姚崇主持建造极南洞的时间当在神龙元年(705)之后、景云初年(710)之前 。这期间正是姚崇任职州郡有闲暇时间侍奉其母,也是刘氏年老寿终姚崇办理丧葬事宜的时间。3、女八娘吴兴县君, 夫李行止句。近年有李行止墓志出土,其夫人姚氏,即姚崇之妹。4、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句。女十娘,亦为刘氏之女、姚崇之妹。陈正观,《元和姓纂》卷三河东桑泉陈氏:“正观,潞、襄二州刺史。”③《全唐文》卷二五一苏頲《授陈正观将作少监制》:“正议大夫前襄州刺史上柱国陈正观……可行将作少监,散官勋封如故。”④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刺潞、襄均定在开元初年。《太平广记》卷四三九:“颍川陈观斫割羊头极妙。天宝中,有人诣正观。正观为致饮馔。方割羊头,初下刀子,刺其熟脑。正观暂乃洗手。头作羊鸣数声。正观便尔心悸,数日而死。”⑤郁贤皓先生据此认为,陈正观卒于天宝年间。5、爱同任句。2005年,洛阳出土《姚爱同墓志》,作者幸获一拓本,曾撰文考证。姚爱同父德素、祖懿、曾祖祥。可知,姚爱同是姚崇之侄。碑文中有叡同任卫州司兵参军句,其叡同当为爱同之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下省称新表)载姚懿三子:元之、元景、元素,缺德素名;从姚懿玄堂记知,姚懿子共有十一人之多,目前能够知道的只有五人(加德敏),尚有六人,待考。

①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河洛春秋》,2010年第一期,33页。

②《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302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元和姓纂》卷三《河东桑泉陈氏》,343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④《全唐文》卷二五一《苏頲》,2542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⑤《太平广记》第四百三十九卷《畜兽六》,678页,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5:21 | 只看该作者

六、姚崇神道碑

【碑文】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

张说奉敕撰

叙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定;四时成岁,亭育之功存。画为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由此言之,知人则哲,非贤罔乂,致君尧舜,何代无人。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盖维岳降神,应时间出者也。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勋王室,建旟嶲府。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昂成学,荣问日流。武库则矛戟森然,文房则礼乐尽在。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入为司刑丞。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曰能,遂掌军国。迁凤阁侍郎、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始则天人让王,承置醴之顾;终以飞龙利见,延参乘之恩。自此厥后,恒当大任。凡三处兵部尚书,三入中书令,一为礼部尚书、左庶子,又肃政大夫、总灵武军兵马,又司仆卿、知陇右监牧使。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扬、同十郡。景云初,以藩邸旧僚封梁国公,食赋百室。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于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骜狠化从。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去思睹颂,来暮闻歌。既登邦政,卒乘辑睦。及在宗伯,神人克谐。今之中书,是为理本。谋事兼于百揆,论道总于三台。公执国之钧,金玉王度,大浑顺序,休征来臻。懋德格天,名遂身逊。拜开府仪同三司,崇其秩,逸其志也。初,太夫人在堂,公授职西掖,颇限扃禁,求侍晨昏。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以泣,制曰:“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栋臣,安可暂阙”。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衰麻外墨,栾棘内毁。变礼中权,通识所贵。神龙之首,预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池台琴筑,优游暮齿。传爵士于祚允,保禄位于终始矣。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皇上悼焉,国人慕焉。抚床辍舂,曾未云比。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在疾也,王入赐膳,御医视药。于薨也,中使吊临,羽仪哀送。君臣之义,厚莫重焉。子异、子弈,思缀遗美,以寘罔极。有诏掌文之官叙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帝乃洒恩仙翰,镂泽丰民。日月临照于佳城,烟云变态于神道。宝其文字,别为群玉之山;禁其樵苏,即表三司之墓。铭曰:

源深自虞,派别从吴。避地鲁陕,居家洛都。神明远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忠俱。学刃攒植,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訏谟。戎柄尤重,王纶最枢。兼司任切,久政荣殊。黻藻弥焕,丹青靡喻。以宽容物,以鉴分区。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睹浑璞,谁详瑾瑜。伊皋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方辞汉禄,更辱齐租。既积而散,穷欢尽娱。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蓝田美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宏典谟。丰碑乃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曜光动,三泉泽濡。铨能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惭殚恧芜。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没终始,遐哉邈乎!

【疏证】

姚崇神道碑文,仅见于《全唐文》,《金石录》、《金石萃编》等均未见著录。据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姚崇卒后,张说奉敕撰写碑文,子孙为其树碑。然而自宋代以来未知该碑下落,疑在晚唐五代的战火动乱中已经被毁散失,如今只见其文,不见其碑。

姚崇(651-721),字元之,本名元崇,两《唐书》有传,载其生平仕宦甚详。张说撰此碑文历数姚崇官职,足见高屋见瓴、文笔洗练的大家风范。近年,渑池姚学谋著《大唐贤相姚崇》一书,采择史料丰富详实,运用传记形式并佐以文学构思,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可作为姚崇研究的重要资料。

历史上对姚崇身处乱世而三次入相、为政数十年而成就非凡的现象,多持褒奖肯定的评价。《旧唐书》云:“履艰危则易见良臣,处平定则难彰贤相。故房、杜预创业之功,不可俦匹。而姚、宋经武、韦二后,政乱刑淫,颇涉履其中,克全声迹,抑无愧焉。赞曰:姚宋入用,刑政多端。为政匪易,防刑益难。谏诤以猛,施张用宽。不有其道,将何以安?”①《新唐书》云:“姚崇以十要事说天子而后辅政,顾不伟哉,而旧史不传。观开元初皆已施行,信不诬已。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呜呼!崇劝天子不求边功,璟不肯赏边臣,而天宝之乱,卒悼其害,可谓先见矣。然唐三百年,辅弼者不为少,独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何哉?君臣之遇,盖难矣夫!”②《资治通鉴》云:“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它人莫得比焉。”③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是姚崇为相的基本特征。所以,被紫微舍人齐澣称为“救时之相”。然而,人非完人,姚崇为政的不足之处是,与张说不协;纵其子代人请托,收受馈遗;孙姚闳逼右相牛仙客举荐姚弈入相而坐死。子孙干政,收受馈遗,以至因此丧命,这些虽非姚崇所为,但以古代执政伦理而,难免被人非议。

①《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宋璟》,303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宋璟》,439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787页,岳麓书社,1990年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5:57 | 只看该作者

七、姚崇妻刘氏墓志

【志文】

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

左補阙徐景先撰
7 Q/ Z3 c' e; I0 _$ b

夫人讳    ,彭城人也。其先汉楚元王之后。夫受氏命历,开階胙

! g$ y  {! c) r) ?1 H$ O  ^
。曾构与极天齐峻,封盟比长河不绝。规模宏远,世纪可详。曾祖乾宗,唐平坊二州刺史、洪洲都督、宜春县开国公。祖策,唐雲融吉潁四州刺史、藁城县开国公。父君潁,华州参军、郴州平陽县令。并降灵台岳,联华国图。立德成於懋官,盛业称其可久。夫人服柔谦之训,降明之灵。含纯 嘏以内融,伉貞婉而特立。始则内资姆教,鬱为妇道之宗;终亦作配国 桢,式规王化之本。时梁公在跡沦吏隐,望属仓生。盘桓利居,始膺招贲 。夫人躬浣濯以立素。率纮组以底勤。怡顺而傍睦宗姻,尸斋而肃恭祭祀。方将贻训彤管,传经后师,而景命不融,与善冥昧。閟虹光於厚穸,坠瑶华於早春。以垂拱元年八月四日,终于郑州官舍,春秋三十四。时以聖历元年十月廿三日,权归殡邙山,礼也。夫人慈敬冲谦,秉心泉塞。正词以直道,柔色以颜。进止合环珮之声,内悬有挥揓之别。幽世永绝,遗范尚存。呜呼哀哉!今开府梁公,寅亮百揆,出入四朝。若伊尹之保成汤,周邵之佐文武。铭公彝鼎,绩柬帝心。乃下制追封沛国夫人。以开元五年岁次丁巳二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改葬万安山南大茔,礼也。永怀异室,载卜幽埏。爰加相国之封,乃锡侍中之賻。虽金铭之贵,礼隔于终天;石窌之荣,义光於殁世。长子故光禄少卿彝,克绍丕训,不幸早亡。次子太子中舍异,文艺温恭,时推孝友。悲泽而日远,怀蓼莪而罔极。门人尽饰,复见吊容。假葬有称,还尊正礼。铭曰:

懿兹邦媛兮,厥德自先。内循姆训兮,明淑惟贤,舄服副筓兮,不偕永年。夫贵妻尊兮,封邑乃传。哀荣备礼兮,永閟终天。

【疏证】

姚崇妻刘氏墓志,现藏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编》刊拓、录文,并作简要考证。

刘氏(652685),系乾宗曾孙、绍策孙、君颖女。其父祖名讳,两《唐书》无载。《太平寰宇记》卷一〇九吉州载:“唐武德五年,江左平,复置吉州,领庐陵、新淦二县;又析太和县,置南平州,以州人刘乾宗为刺史。”
% M9 h& c: }! l& m/ Y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此认为刘乾宗在武德五年至八年(622625)刺南平州,而刺坊州则未考。《元和姓纂》庐陵刘氏载:“汉长沙定王后,生安成后仓,子孙徙焉。梁安成内史刘元偃,代居吉州,云其后也。曾孙绍荣,吉州刺史。孙行昌,左司员外。孙淑,殿中御史。淑生禹锡,屯田员外郎。”②绍荣,据此志,当为绍策。荣、策,字形类似,易混。据《元和姓纂》记载,刘绍策当为梁安成侯内史刘元偃曾孙、诗人禹锡六代祖。《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刺吉州暂定在高宗时期,对其刺云、融
三州则未考。刘氏卒于历元年(698)十月,享寿三十四。刘氏卒后,先殡于邙山。开元五年(717)二月,改葬万安山南原大茔。生二子:长子彝,光禄卿;次子异,太子中舍。

志文撰者许景先,两《唐书》有传。《旧唐书》云:自开元初,景先与中书舍人齐澣、王丘、韩休、张九龄掌知制诰,以文翰见称。《旧唐书·杨烔传》云:“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秾华可爱,而微少风骨。”

①〔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袁州·吉州》,8页,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元和姓纂》卷五《庐陵刘氏》,692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23:36:45 | 只看该作者

八、六绝纪文

【纪文】

六绝纪文

宣德郎行蒲州河东县主簿韦元晨撰

大周长安二年,岁壬寅王正月,皇帝以东征西怨,乃睠秦京。万方辑睦,蒸人胥悦矣。然近盐之利,济时悠急,所以亲纡叡哲,俾乂人天。蒲州有盐池者,自昔润下之源也。地邻垂棘,与出□而崇宝。都连故峰,将流浍而分恶。滜煮海,为其沃利,清光紫气,成之艳色。往属夏潦秋汙,一变二纪。近承□□,频降赤车。兼命良工,归其要害,凿江使惭于秦守,漕渭且移于郑国。而乐成之议,著自舆人。虑始自难,□于帝。月既望,重制,令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公,弛馹按决,暂下三台,亲纡 馹,稽其绳具之准,较其繁省之机。龙泉克断,虎疑俱螫。盐梅且调于傅筑,风雨闲若于虞□。则知长□南泻,必资舟 楫之功;雄藩左镇,高推股肱之力。经始云毕,乃旋靶登于栖岩之寺焉。

此寺昔达禅□□□居,隋文皇□所创尔。其远图兜率,傍割耆阁,震逼于须弥之上,蹴蹋于昆仑之表。□披万谷,壑□□□,□□天之□观,安宫地之宫塔。幽窗洞户,循曲势而迂迴;促榭长廊,印高嘌而起伏。横飞鹫宇,□煮鹰堂,列剥□□,□晴虹之向饮。悬泉瀑布,疑仙女下拂。绣礎温而昼炟,藻栋明而春曙,信域□之壮观,岂□川之独美也。

蒲州刺史郁林公陇西李千里,紫授金章,垂轺建节,惠露霑于畿服,仁凤□于僚庶。时亦饮冰衔命,参厥成功。籍美青祗,求□赤水,乃请姚公,笔不加点,而情见乎词。文义□□,兴引弘远。鸾翔凤翥 ,闻五彩以成章;宫飞角动,调六律而生韵。至若上佳慈悲,将凭理,忠诚通□,触绪丹赤,见□微词,可谓国王之大臣,□释之栋梁。其所辑裁,列之于右。左史尹元凯,工于八体,□称二妙,同奉□臣,因而题记。

俄而,姚公按□返辔,皇帝赐之诗曰:“依依柳色变,处处看风起。借问向盐池,何如游浐水。”姚公答制曰:“归来朝帝□,胡□均天响。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自非君臣之义,宰辅惟贤,岂能俯天藻,亲垂□□实谓□常之事,希代之迹欤?

时有达识者称之曰:栖岩寺形胜佛境之绝也,姚中书学行人才之绝也,言诗合作文章之绝也,密勿纡暮寅亮之绝也,左史翰简虫篆之绝,归而□词锡隆宠之绝也。眷言六绝,高此一行,将以道压士林,声超文苑□矣!

   也,载劳州县,未隔舆台,言撤器于晋卿,非扫门于汉相。虽施祥敏辩,府君不接以几辞。赵尧刀笔,大夫脟轻为吏耳。忝乘高韵,奔伏下尘,疏其六绝,刻之于石。

永乐县营缮监长上杨惠庆镌。

【疏证】

六绝纪文,录自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

这是一篇颂扬姚崇的石刻文献。长安元年(701,武则天以七十八岁高龄率子孙、百官西幸长安。杜文玉《唐代宫廷史》中说,自永淳元年(682)以来,武则天一直住在洛阳,近二十年从未离开。然而,长安是李唐王朝的所在地和统治中心,是李唐社稷的象征。这次武则天在长安居住两年,改含元宫为大明宫;创设武举,吸纳军事人才;又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吐蕃与日本使臣;为酷吏所搞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缓和与李氏家族的关系,也是她最终放弃皇帝称号回到李家媳妇地位上来的一种早期姿态。 次年,即大周长安二年(702),派宰相姚崇到山西蒲州盐池视察。蒲州盐池,既关乎百姓生活,又涉及国家财税。从纪文中“兼命良工,规其要害,凿江使渐于秦守,漕渭且移于郑国”的记载看,姚崇还视察了漕运及水利设施。因此,姚崇这次巡视活动,既具政治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纪念这次巡视,地方官员还请姚崇游览了位于其境的栖岩寺。之后,又撰写纪念性文章,勒之于石,以示对姚崇、更是对武则天的颂扬。

撰者韦元晨,新表东眷韦氏署职殿中侍御史。《元和姓纂》:“競 ,库部郎中,生巨山。巨山生元旦、元晔、元晨。元晔,司勋员外。元晨,殿中御史。”②蒲州刺史李千里,原名李仁,是吴王李恪长子。《旧唐书·太宗诸子》:“永昌元年,授襄州刺史,不知州事。后改名千里。天授后,历唐、庐、许、卫、蒲五州刺史。”③《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刺蒲州就据此文定在长安二年(702)。左史尹元凯,《旧唐书》传曰:“尹元凯者,瀛州乐寿人。初为磁州司仓,坐事免,乃栖迟山林,不求仕进,垂三十年。与张说、卢藏用特相友善,征拜右补阙。卒于并州司马。”④镌刻者永乐县营缮监长上杨惠庆,暂无考。

①杜文玉《唐代宫廷史》,226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②《元和姓纂》卷二《京兆杜陵》,177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③《旧唐书》卷七十六《太宗诸子》,2650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502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2-23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