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 \8 e4 G
( {) C$ ~( h5 Z+ w6 T
W/ P& I4 g, u+ [& j1 l007广元市(5县市:利州区,青川县,旺苍县,剑阁县,苍溪县。)不确定是否有姚氏祠堂 苍溪姚氏(平远姚)原来有个广东姚氏的祠堂,今尚存? 苍溪县的平远姚姚鹏(良字辈)云:从家谱来看,有记载的始迁祖是姚贞楹、姚贞梁、姚贞栏三兄弟,一起由广东平远县大柘迁移到四川苍溪县县城。三位先辈的后人是:姚靖青、姚靖文、姚靖德、姚靖耀(上述名字可能有些是同音不同字),人口估计约上百人,目前分成三个大家族,根基都在苍溪城。苍溪原来有个广东姚氏祠堂。第一辈由平远迁移到苍溪,至我良字辈已经有6代了【(臣心常)贞靖 卿士若尹良】。我家古谱本原来从广东带过来的,但毁于文化大革命。现有的族谱是我爷爷生前凭记忆录入的,好像录入了我的前6代左右。 008遂宁市(4县市:船山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1个姚氏祠堂 YC川003、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文笔山村(原常林三大队)通奇公支系姚氏祠堂【群友遂宁姚志远】 联系人姚永华(遂宁姚会会长)。 ——2020年通奇公裔姚氏续修谱建宗祠,资金困难,通禄公通寿公裔姚氏(姚永华之族)慷慨捐款相助(2024-01-27通奇公支系姚氏感谢信)。 据姚永华介绍:遂宁姚氏多来源于湖南之良能、良德、良珊三公(湖南“辰州三祖”),尤以良珊公后裔居多,是否有其他支系的传承还在进一步深研中。姚氏祖辈们先后入川至遂宁,经过300余年之繁衍,现发展近2万余人,目前通禄通寿公、通奇公等支系修谱成功,遂宁姚氏(共14支系)其余各支系虽有家谱也正在处于期待修谱中。遂宁姚氏通奇公支系字辈:再启正通宗昌胜秀 士荣思宏泽 培本肇锡光文明开世永 承继希元良。】 009内江市(4县市: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姚氏祠堂空白 010乐山市(10县市:五通桥区,沙湾区,金河口区,峨眉山市,夹江市,开研县,犍为县,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姚氏祠堂空白 011宜宾市(9县市:宜宾县,兴文县,南溪县,珙县,长宁县,高县、江安县,筠连县,屏山县。)1个姚氏祠堂 YC川Y004、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麻园村姚氏宗族历史纪念馆(姚启昌之族祠堂) 见:祠堂续集P221~222,供稿人姚启昌。 ——四川省兴文县姚氏族人,入川始祖姚延钰(觉祥公,一世)是广东平远景清公第七代镮公之子,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 年)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至原四川省江安县中心乡白土里鸣滩口(现四川省兴文县五星镇金钟村滩子口)落户为 家;后因时局动乱,觉祥公携全家迁至四川省纳溪县大洲驿居住;时局稳定后, 觉祥公再度迁回,重建家园,繁衍生息,其后裔分布在川、滇、黔及全国各地, 枝繁叶茂,他们或耕或读、或军或工, 都在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奉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第一次修建宗祠 觉祥公第七代孙姚学秀勤奋努力在清廷为官,由于热心家族事业,忠孝不能两全,公私岂能兼顾便辞职回乡、捐赠土地、筹集资金亲自主持不辞千辛万苦选址在白土里修建了姚氏宗祠,为姚氏族人供奉祖先和祭祀活动提供了方便的场所,同时也激励和鞭策了姚氏后人, 由此姚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解放后, 因宗祠属公共财产,便捐献给附近的农民使用。 第二次修建宗祠 2003 年兴文姚氏族人多次讨论研究,决定重修姚氏宗祠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一、成立筹备组组建了由姚启昌任组长、副组长及成员数十人参与。 二、筹集资金:1、第二次修谱结 余资金。2、广泛发动族人捐款、涌现出了一批以姚柱良、姚明秋、姚星让、 姚小园(女)、姚兴涛、姚巨均、姚朋林为代表的族人慷慨解囊,多则几万元, 少则几十元,人多拾柴火焰高,经努力共筹得资金三十多万元。 三、选址,经反复观察,多次酝酿, 最后决定购买姚明良、姚明杰老房基作为宗祠地基约 800 平方米,并向五星镇人民政府、兴文县国土资源局申请、县国土资源局颁发了宅基地使用证。 四、经过族人七年的不懈努力,宗祠于 2013 年落成竣工。宗祠坐落在灵秀的金钟山麓,恢宏大气占地 800 多平 方米、建筑面积 180 平方米、砖混结构、 两层房楼,底楼设计大厅供奉五尊祖像、办公室、保管室、卫生间、二楼会议室, 姚氏入川牌位。 五、宗祠管理:姚启昌、杨文琼夫妇自愿义务照管。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祭祖,每月初一、十五祭祖,每逢清明节、七月半、除夕,按照民间习俗均进行了祭祀活动,宗祠香火旺盛。 自觉祥公入川兴文 418 年以来,繁衍生息、枝繁叶茂,至今 21 代、人口两万多人。 字辈,自一世觉公起是:觉文春天系,业学(7)思仕世,光启明星聚,尊贤代永彰,承先惟以德,源远自流长,孝弟传宗脉,辉照帝皇家(40 ) 供稿人:姚启昌 【尧曰:姚廷明2020-09-12在姚启昌会长陪伴下拍摄兴文县五星镇姚氏宗族历史纪念馆。纪念堂大门联:百四余代轩辕虞舜子孙;五千年来人文传承历史。纪念堂门联:故元尚书世第;帝王宰相名家。 2013年聚会合影,宗支族长姚启良老先生近90岁,收藏新旧族谱。宜宾姚兴伟提供所有照片,包括习近平手植树。 Y川00*[四川兴文]兴文县五星镇姚氏族谱,2000年续修完成,主修姚启良。】 012广安市(4县市:华蓥市,岳池县,邻水县,武胜县。)姚氏祠堂空白 013南充市(7县市:阆中市,蓬安县、营山县、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3个姚氏祠堂 YC川004、南充市西充县青狮镇红庙嘴村姚氏祠堂 联系人姚松(八世昌字辈) ——红庙嘴村位于西充县青狮镇政府东面一公里处,因以前有一庙红瓦红墙而得名。始迁祖姚之义、姚之富二人,大约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725)携手从湖北沔阳迁徙至西充县青狮镇红庙嘴村,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据传,之义之富二公共有八个儿子,成为今天的姚家八房,至姚松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传人。因各种原因,现今只有一支的脉系能完全理清。至今占地范围扩展至周边几个队,大约有700多人,也有部分后人迁居外地。 原有的姚家祠堂就建在朽石垭下。族人姚鸿斌老板主持重建的姚氏祠堂,就建在原址之上,坐北朝南;他私家别墅就建在祠堂右边十余米处。祠堂西南角就是姚家户的朝门,曾有一牌坊,上题“邦国之光”四字,据说是清朝某一皇帝赐给先祖姚光印的。官帽山脚下和狮子嘴脚下的姚家人都是之义、之富二公后裔,他们隔河相望,血脉相连。龟子山的东、西脚下均有之义、之富二公后裔居住。新立的字辈,自一世起是:天光长荣,永世德昌(以姚之富的子侄天字辈为一世)。 南充市今有3个姚氏祠堂,其中南部县姚氏祠堂2个,是四川各县姚氏祠堂数量之最: YC川005、南充市南部县大王庙镇刘家坝金子山村姚氏宗祠 联系人姚永刚 ——始迁祖鼎野公和祖妣刘氏,于明代中期自花果寺迁刘家坝而居。历数代耕耘,置田地,建宗祠,累代相传至今。宗祠立刘家坝久矣,依族谱推断,乃大清道光年间,当为九世祖诸公所为。到了改革开放时,宗祠几乎只剩余断墙残垣遗址。族人开国 、先根、先成、先明等首提"筹资修祠"之倡议,继有如绍益、绍煦、开举、树全、先武等众宗亲鼎力相助和众多子孙力挺,于庚辰岁(公元2000)复办首届清明宗亲会,广集赞资,次年(辛巳年)十月,遂启初步修缮之举。祠堂座落于大王镇境内金子山山脚下,在大王镇金子山村3社辖区内。祠堂供奉一世祖鼎野公、二世祖尚宾公、三世祖际唐公等。2022年全面修缮逾百日,世姚会网总版主川蓬安也参与,现已接近尾声,8月可完工(2023年已落成)。 大王庙姚氏字辈48字,自十一世起是:洪开绍先永,盛世庆文光,克家隆宪治,元德继福长;攀登高科学,国强民富康,诗书忠良本,俊杰久东方。 YC川006、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原梅家乡九村六社老屋湾)姚氏宗祠 联系人姚绍修、姚绍义、姚绍德、姚绍志,川蓬安姚波提供宗祠图。 ——始迁祖继高公(一世,祖妣周氏),自花果寺迁出。七世姚遇松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立碑,还立了字辈20字,自一世起是:继风睿思仕,国文遇启培,荣昌显朝庆,英秀定占魁。1974年姚绍修、姚绍义、姚绍德、姚绍志改造和续了字辈,共30字,自一世起是:继风睿思仕,国文遇启培(绍),家(先)兴(永)正明中,元邦君大安,定天建吉人,志学于万春。 014达州市(7县市:通川区,达县,渠县,大竹县,万源县,宣汉县,开江县。)2个姚氏祠堂 + H6 m1 Z: A6 Q ^8 b, M
(3) - i. F; }: P7 n" U1 c3 `
3 \% u a, M2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