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2 22:53; s1 |1 C9 U$ E& [7 A4 t; i2 m# q " V' l7 l5 [% s [3 R! m 【昆明】徐章,《斜月三星集》 徐章先生的祖母姚九畹出生于昆明著名中医世家,其先祖姚方奇在清乾隆末年,就是昆明著名中医。据《昆明县志》记载,自姚方奇之后四代,姚家出了七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医,到徐章先生的祖母已是第五代了。其祖母的父亲姚静轩、大哥姚志沣、二弟姚仲逵及四(堂)弟姚贞白也是云南著名中医,三弟姚蓬心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后到美国留学,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系昆明医科大学消化疾病专家。至今,姚氏家传已是七代名医,是名副其实的医学世家。: ^9 X& H4 [* U- a' u- Y/ \1 d0 v' D . L! K8 `" @5 d) N ( m$ P- z4 g- h+ I5 T: X 读徐章先生的《斜月三星集》(云南网) 最近,有幸拜读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徐章先生撰写的44万多字的回忆文章《斜月三星集》。 徐章先生1939年生于昆明,1963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从事医学教育、临床医疗,默默工作了一生。 徐章先生还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等。 d9 q! M- h" D6 Q 徐章先生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古稀之年学会电脑,融尽了三年心血,带病撰写并三易其稿,于2013年定稿的《斜月三星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四个老昆明家族的历史,一代老昆明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及其思想、情操、工作、生活、爱情、家庭、事业,以及亲人、朋友、同学、学生、患者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徐章先生撰写《斜月三星集》的目的,不为出书立著,只为自己免于忘却,朋友有个回忆,儿孙有所了解,不要忘记这一代人,他们终归创造了一段历史。. ?0 L1 [: ]" J- c6 Q: m9 J! \5 r 徐章先生在后记中说,《斜月三星集》书名,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说的是花果山水帘洞的美猴王为学本事,到处参访神道,漂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一身真本领,引出了一本世界名著《西游记》。) `3 r5 d; b: Y% H 心者,一牙新月,三颗星星也;“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指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真谛只可神会,难以言传…… 同时,徐章先生取该书名为《斜月三星集》,与他所学临床医学专业和从事心血管病专科有关。他承祖训、家风和校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崇德精业,团结奉献。”他说:“三星是我追求的对人对世要有爱心;对医对患要有仁心;处人处事要有诚心。”这三心就是一个良心。几十年来,徐章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百多年前来中国贫困地区行医的苏格兰医生梅藤更也说:“好的医生应该具有三个‘H’:Head是知识,Hand是技能,Heart就是良心。” + y1 U2 l# N1 Z8 I8 I, e& F$ u 徐章先生的祖父徐嘉瑞(1895~1977)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史学家、诗人、民间文艺学家和教育家。他研究范围涉及戏剧、历史、文学、民间文艺等多个领域;由徐章先生长兄徐演执行主编、云南出版集团暨云南大学出版的《徐嘉瑞全集》对今日中国文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徐演先生编著的《徐嘉瑞略传》是对《全集》的补充、导读及详注,对研究和了解文史及徐嘉瑞老先生都很有帮助。 徐章先生的祖母姚九畹出生于昆明著名中医世家,其先祖姚方奇在清乾隆末年,就是昆明著名中医。据《昆明县志》记载,自姚方奇之后四代,姚家出了七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医,到徐章先生的祖母已是第五代了。其祖母的父亲姚静轩、大哥姚志沣、二弟姚仲逵及四(堂)弟姚贞白也是云南著名中医,三弟姚蓬心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后到美国留学,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系昆明医科大学消化疾病专家。至今,姚氏家传已是七代名医,是名副其实的医学世家。 徐章先生的父亲徐声灏先在北平大学医学院、贵阳医学院读书,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读书至毕业。先后任昆华医院内科主任,昆华高级医事学校教师兼教导主任,个旧市人民医院院长兼内、儿科主任等。为医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徐章先生的母亲胡沅秋系昆明著名糕点铺“合香楼”后人,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品格,默默无闻相夫教子奉献一生,堪为贤妻良母典范。徐演先生编著的记实小说《老昆明合香楼》,详细叙述了云南糕点发展历史及“合香楼”的兴衰。合香楼糕点铺最初成立于1859年,其老掌柜胡善曾在清廷大臣舒兴阿府为厨,擅长白案。慈禧太后幼年,曾吃过胡善做的点心。1854年舒兴阿调任云南巡抚,胡善全家随官入滇,17岁的儿子胡增贵也随父亲在今如安街抚台衙门当厨,做得一手好厨艺。1863年胡增贵辞去抚台衙门职务,在如安街三转湾正式开张了合香楼糕点铺,开创了云南糕点业的先河。除了经营满族宫廷传统糕点洒琪玛、重油鸡蛋糕、酥皮点心等。还独家创制了以火腿馅料为主的中秋月饼“四两饦”。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寿诞时,云南巡抚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为感皇恩,上贡寿礼中就有合香楼精制的糕点。慈禧太后品尝之后,赞不绝口,提御笔书写“合香楼”三字,并盖上玉玺朱印。合香楼将其刻成匾额,高悬店铺正中作为招牌,一时传为美谈,领先成为云南最大的糕点铺,与吉庆祥、冠生园齐名。7 ]* F$ L$ t( z+ U 徐章先生与夫人吴荣芙系昆明医学院同学。吴荣芙医生亦出生于中医世家,原在昆医第二附属医院轮转各科当医生,掌握了多科医术技能。到云南商业厅职工医院(现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后,成为该院技术骨干,深受患者欢迎。她任院长达九年之多,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努力工作,与职工打成一片。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医院工作取得较大进步,被评为“文明医院”、“二级甲等医院”,成为云南省企事业单位医院中的佼佼者,深受职工和上级好评!6 W3 B& ]+ j: ^$ Q, O8 c( |" a& O 吴荣芙医生的祖父是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因善于用中药附子治好了很多疑难危重病人,被世人誉为“吴附子”。吴老先生不但行医救世,还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于1948年自筹资金开办了云南第一所中医药学校——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兼教师,为学生传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创了云南中医教育的先河。解放后,吴老先生将学校无偿捐献给国家,先后担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省中医学校校长,云南省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云南中医分会副会长等。 吴荣芙医生的父亲吴永元自幼饱受医学熏陶,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吴佩衡老先生学医,勤学苦钻,得到真传,具有很高的医学技能。他诊病极为认真负责,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极好,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不幸于57岁时因病去世。 吴荣芙医生的母亲陈菊仙原系小学教师,在学校教学有方,认真负责;在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之余,帮助公公吴佩衡老先生整理医案,学习中医,得到真传,后改行从医,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妇科、儿科方面很有造诣,声望极高,深受同事、学生爱戴和患者的欢迎好评。 吴荣芙医生的五叔八孃和姐弟亦得吴佩衡老先生真传从事中医或中医教育。, X2 B# E7 a$ q# a4 @) T 徐章先生吴荣芙医生伉俪,深受中医世家熏陶和真传,志同道合,在各自岗位上,继承发扬救死扶伤的医风医德,深受同事、学生和患者敬重和好评。《斜月三星集》记叙了他们与许多病人的医患关系和治病的真实故事,令人动容! 徐章先生吴荣芙医生伉俪不仅医术精湛,还多才多艺,能书会画。徐章先生还喜欢唱花灯、演京剧,写剧本。是学校、医院的文艺骨干……7 C. `% C1 {: E( ^, I 徐章先生吴荣芙医生志同道合,夫唱妇随,以身作则,教子有方,在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身教言教,以及儿女的自身努力下,子女们都大有作为…… 《斜月三星集》图文并茂,美不胜收!弘扬了人类真善美和高尚品德和情操,充满着老昆明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其亲情浓浓,生动有趣,质朴率真,感人肺腑!不失为激发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好教材! |
云南昆明西门或西山区中医世家姚氏(姚方奇)) ^4 K: c; p/ n8 ^ v/ I. A 7 p: G5 t# L" T4 W 楚图南于1980年代初谈话: 你们姚家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也很高。以医德著称的有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另是昆明的姚家。 作者姚钟华:父亲姚蓬心(1910—1987)是位著名的消化系统专家,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母亲王氏。 大伯父姚志沣。 P- W/ k0 }5 e7 @) ]1 r 姚静轩有三子:长子?、次子仲逵、三子蓬心。 孙子毓庆。 9 D/ D ~3 ], }8 U5 R& U1 G) a 云南名士陈荣昌编纂并亲录赠我祖父的《昆明县志·艺术列传》,录写的时间是1918年,也就是祖父逝世前一年。昆明县改市是1920年代初。 这份列传记述了我们祖上自清代乾隆末姚方奇以来五代名医之医德医术,生动具体,读来感人甚深。 其中写道:“姚方奇字伟生,世居小西门外,为人诚笃孝友,乾隆末以武职从军西征得异人授以岐黄术……家虽贫怡然自乐,惟闭门课子,而子时安遂尽得其传,孙曾辈相继以医闻,皆承方奇之教泽也。”“道光癸巳地震后各乡瘟疫流行。(时安)日携药往治,全活甚众。惟不喜与冠盖者往来。总督程橘采病,召之不往,曰我布衣粗知医为里邻疗微疾耳,总督贵人何敢冒昧,程怒欲罪之,得县令孔某解免,于是隐居课子,著有《医易汇疗》数卷,因乱失其稿……” 关于我的曾祖姚文彬,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有张氏子,家贫母病危,时已四鼓,诈以总督命召之,往至半途,忽叩头曰:实因母病危急,恐夜深公不出,故诈言耳。文彬不责其诈,反嘉其孝。往诊,已不可治矣。次晨,亲送十金以殓,其厚德如此。”他经常送药济贫,并说“我籍医谋食,无冻馁足矣,有余当济人”,故“身后无余财”。 这份县志,陈荣昌先生编纂出版后,又不断被续修,我见到的一种铅印版中,又补充了祖父姚长寿(字静仙)的材料,其中称他:“长寿承家学,通《灵素》、《难话》,精研《伤寒脉法》……凡诊一切危难症,应手辄愈……里人有谣曰‘入其门,病去半,服其方,病皆逭’。”祖父先后为滇省锡良(云贵总督)、李经兮治愈顽疾,“咸优礼之”,锡曾榜其门曰“岐俞世绪”……其临证处方,又能神明变化,著有《水壶馆集》、《内难要旨》、《姚氏医案汇编》等千卷行世。他在医界,德高望众,集其大成,曾任“神州医学会会长”,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出殡时,自发参加者不绝于市,以致万人空巷。出殡队伍前边已过了大南城(近日楼),尾巴还没有出福寿巷家宅。 《县志》记述了姚府五代名医的生平与医德、医术。这种家风世代相传,从清中期到民国年间,姚氏逐渐成为滇中渊源最深远,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医学世家之一。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2 22:53& y. T$ U2 x4 X ! ~6 q f6 q! M Z 昆明名医世家姚府果然是我曾发帖介绍的昆明名医姚方奇家。 : O e2 Y+ w6 V 姚方奇传(《昆明县志· 艺术列传》) 姚方奇,字伟生,世居小西门外。为人诚笃孝友,乾隆末以武职从军西征,得异人授以岐黄术…… 惟闭门课子,而子时安遂尽得其传,孙曾辈相继以医闻,皆承方奇之教泽也。 中医世家世系:姚方奇-姚时安-姚灿章/姚质斋/姚炳南-姚静仙等-姚贞白-姚克敏(姚贞白之女)/姚承济-姚济白/姚佩兰-姚芹 2 f7 f) l& G% s( k* | 至第五代姚贞白(云南“四大名医”之一)时,流派特色更趋突出显著。贞白自1930年悬壶问世以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化原理为辨证线索,因地、因人、因时为治疗特点”的姚氏医学流派,为姚氏医家之集大成者。并创拟“姚氏资生丸”、“姚氏生精散”、“首乌延寿丹”等验方,《巽园医话》、《姚贞白医案》等著作也相继传世。 第六代传人,姚贞白之女姚克敏,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重点传承了姚派历代在妇科方面的独特疗效和特色,在妇科方面独树一帜。其弟姚承济主任医师与他人合作研制的“姚氏电脑专家诊疗系统”填补了我省计算机在中医领域运用的空白。 P$ h( @& N$ c$ H. @9 B9 y& T w) e 第七代传人姚济白、姚佩兰、王寅、徐波、张仕平、张先华、张晓琳及第六代及门弟子施慧等,都已经成为云南中医药界的中坚力量。第七代传承人姚佩兰正在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重要贡献。 第七代传人阮圣翔和第八代传人姚芹、冯绮、高春泽等,正努力汲取学术流派的精髓。 姚氏医学流派以其独特的学术特色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享誉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诸多百姓皆受益于姚家医术。姚氏医学流派作为云南中医学的重要代表,在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医学结晶越来越融合的时代,必将不断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普惠广大的民众。 (根据姚尚明转帖“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历史(图)”改写)4 N* v {' {* V I; @! I |
姚钟华的曾祖姚质斋先生,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小姚”。6 q' t8 E/ T% S8 `6 `& U 二爷爷姚长治先生,是祖父的同父异母兄弟。' L4 M w+ ~/ O: y0 d8 M- W( K* O 我的曾祖质斋先生从小到老,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小姚”。这是因为我们祖辈学医都是自幼熟读古文及各种医学典籍;另一方面,则因他小小年纪就随大人在诊室中开方断脉。质斋从小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当时昆明四乡常来请他出诊,总是拉一头毛驴来,他年幼爬不上去,要大人将他抱在驴背上,由人牵着下乡为老百姓看病,事毕又用毛驴驮送他回家,于是“小姚”医生之名远播。这一称呼竟延续了几十年,直至他去世。) {4 [+ `% S/ G 1957年暑假,我在美院附中读书回家度假,到观音寺写生,有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妇见我作画,好奇地问我姓什么,家住何处,我一一答之,老妇们笑着说:“啊!是小西门小姚家的人了。”某年,云南巡抚的小姐有疾,请质斋先生为其诊治。进得闺房,小姐卧于床上不露面,只从蚊帐中伸出玉腕让其诊脉,少许,质斋起身向巡抚称贺,说恭喜大人,小姐有喜了!巡抚大惊失色,缘小姐尚未婚配,喜从何来?后来巡抚送重礼到家里,让质斋不可外传。后来我看电视剧《大宅门》,其中有相似情节,但我家没有遭遇白家所受的迫害。/ s* e% q S* f/ n, U4 B 我的二爷爷长治先生与祖父同父异母,因幼年丧父,是祖父将他抚养大并授以岐黄之术,所谓“长兄如父”也。0 f& ~9 k9 M; _* ~6 Y, M 我儿时他住在翠湖边(老昆明称“海子边”),我随父亲去看望他,见他穿着中式衫褂,像鲁迅先生一样蓄着胡子。院子里种着竹木花草,像一位隐士。听父亲说,他医术很高,民国初年就很出名。一日天色已晚,院中闪进一人,形貌魁梧不凡,求他诊脉,诊毕开方时,问及姓名,那人说:“讲出来怕惊吓了先生,我就是官兵通缉的大土匪头目金某!”二爷爷还是吓了一跳。不久,据说这个土匪头子被抓住了,并被斩首。父亲说那时他还小,也挤着去看热闹,城门楼上,挂着金某满脸血污的一颗很大的头颅! 民国初年,时常有兵匪之患。某年,有兵匪沿街抢劫,无一幸免。兵匪打门,家人惊恐来告,二爷爷却亲自去开门,笑盈盈地拱手道:“各位长官辛苦了!请进,请进!”遂大呼佣人倒茶做饭,将悬于大梁上的陈年火腿、腊肉等取下,炒菜、煮汤,亲自为这些兵匪递烟敬酒。兵匪们被这突然到来的盛情招待惊住了,竟然不好意思再行抢劫。待他们酒足饭饱,称谢而去,二爷爷又亲自到门口拱手相送。二爷爷的智勇,使家庭免遭一劫。 |
姚钟华在书中指出:, m7 M; [2 }/ z3 h% W+ z% ] (文革期间)一位“知情人”恩将仇报,带领红卫兵抄了我叔父姚贞白的家(当时他身为昆明市中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并在他所在医院贴出了《揭开姚氏祖传的黑幕》的长篇大字报。我看到一份油印传单,内容是说我们祖上历来都是为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官僚及走资派服务的,而现在的后台是我的姑父徐嘉瑞(时任云南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徐将父亲、叔父等黑帮安插在医界……在哭笑不得的无奈中,我也不时在想,我是什么人?父亲、亲友又是什么人?那曾经有几分使我引以为荣的祖辈们又都是什么人? 其实我对自己的家世是不在意的。小时候只听说我们家是“五代名医”,到了父亲,学的是西医,留日、留美。而到了我这一辈,包括其他堂兄弟姐妹,也有一半不学医了,我则是学了绘画。我们家也不重视这个传统,连家谱都找不到了。: d0 K2 o, i+ e c |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4-13 10:577 T+ m0 Z: q" H 可惜“家谱也找不到了”。好在他和徐先生的文章,还能找出一些资料。! T4 z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4-13 10:59 编辑 % F0 J# [; l# o: W% Opszyyao 发表于 2021-4-13 09:29. I8 n2 p1 ?. ~1 b) h5 X" g 看到“连家谱也找不到了”,我的心凉了半截。可惜!% C2 O4 F" x; R A( j 我所知道的,云南白药的配方与姚家人有关。可见,云南的姚家人为云南的中医药曾经立下汗马功劳。0 P, k) k2 H U7 b- ~& v' x" \% r |
pszyyao 发表于 2015-3-3 22:398 X, X; }* a) k 今天翻箱底,翻出好东西 z8 \2 D1 N$ w* c (转帖)昆明名医世家姚府轶事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22&fromuid=171654 Q- r' W( O- Z2 G7 e" j9 P (出处: 姚氏宗亲网) |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3-3 22:55 编辑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5-3-3 06:16$ t7 v. N: u+ {$ @1 R) E 昆明小西门 姚方奇家族医学流派传承脉络图 " k" @7 _. Y' ^$ I$ | (文件太大,传不了)+ ~5 x% Z# [" i |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5-3-3 06:164 _; i0 I* L; B9 t5 g$ Q% [! f 楼上1#+4#,就可以看出这家名医世家的概况。' e0 Y8 K) y# g( h3 H 这家人原是有谱的。* p" l) ]* X' @% y: h- X1 m 谁能补充昆明小西门外姚氏(姚方奇-姚贞白家族)的情况?( A9 y- w. R" T. @' P( n6 t, 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