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关于宋状元姚勉和姚勉撰(姚家人)墓志铭

查看数: 5711 | 评论数: 30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12-26 22:4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1-1 21:07 编辑 0 ~$ N& a6 Z3 k* i; u7 p4 ~ . t9 B- l. e% q1 f* T                         & ...

回复

pszyyao 发表于 2014-12-27 10:20:0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2-27 10:21 编辑
/ n4 B/ T: t* m" E$ {- M+ D
! h  C/ C; A( q) U, I
                                           鄢文龙《姚勉评传》节录
       第一章 世居灵源,源出丰城7 w* a$ h% j5 f- T0 n
    姚勉,是江西宜丰灵源姚氏的骄傲。他不但文章盖世,学术超群,而且品格高尚,刚直不阿,一心为国向民。遗憾的是对于姚勉的生平,正史《宋史》无传,即便是谱牒记载亦欠完整。但我们从姚勉的出生、“雪坡”的来历、寓居、岳父对他的帮助与影响、妻子、嫡子、殇女与侄子等方面,特别是他的岳父邹春谷与妻子邹妙庄对他整个生涯的重大影响,可以知道他的家世与渊源。
             第一节  诞生新昌 —— 出自侧室,弃雪野外
- \( a2 ?; X* f8 j      姚勉,字飞卿,号成一,天德乡人。出自侧室,初诞时,嫡母不肯举,弃野外雪中。越二日,过者尚闻啼声,父怪而育之。勉既长,知其事,因别号雪坡,不忘本也。①' ?# g" f% D& a! `3 j& `9 u
  姚勉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因生自侧室(小老婆)遭到嫡母的妒忌,被抛弃在野外山坡雪地里。在那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不要说是刚出生的婴儿,就是活脱脱一个大人,在山野雪地中躺上两天,不死也难免冻病。
0 A) {. Q- d+ h2 F* q  V  但奇怪的是,姚勉在地上躺了两天两夜,居然没有生病,更没有冻死。两天后,一过路人听到他在那里呱呱啼哭,跑近前去一看,见一婴儿用一块破棉絮包着,所躺之处,并无积雪,而且四处热气腾腾,啼声铮铮,并无饥象,圆眼大睁,有声无泪。路人见情,觉得惊奇,马上把他抱回村子,询问谁家如此缺德。姚勉的父亲知道后,也觉得奇怪与不安,慌忙带回家抚养,嫡母知情后,也感到此婴非凡,再不敢胡作非为,与侧室共同精心抚养。姚勉长大以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心想自己能够有今天,多亏了路人的搭救和父母的抚养,叹息之余,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雪坡”。意在使自己不忘记这段历史,激励自己奋发向上。①
( ^5 Z& J6 V8 _2 Q, S  据其《姚勉集·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云:“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盖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族虽异,然得姓自有虞氏则一。凡询新昌姚氏者,咸以为一族。而二氏子孙亦知柯分同根,派别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孙而溯鼻祖,不可以异视,相与讲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可见,家灵源者出自丰城。/ d: a& S9 f' X3 a' e& n2 V
  姚勉在《姚勉集·与太守陈监簿》明确说:“某,瑞之新昌人也,今家于郛。”在《姚勉集·灵源天境记》又进一步指出:“维新昌灵源,乃先君子世居之乡,意必有佳山水以为适,而求弗可得。”《姚勉集·惠应庙塑魁星像序》中“维吾新昌,魁脉相续,竹溪雷公以南省魁天下,某不肖,以误膺亲擢焉”,则更进一步得到佐证。2 x' q; N: c  r9 S. G& {
  姚勉,“乳名二郎,学名冲,避国讳改名勉,字述之,一字成一,号蜚卿,又飞卿,南宋瑞州府新昌县天德乡(今宜丰县新庄乡)灵源村人。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丙子二月生。”“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宋真宗时由河南陕郡迁入。尚忠的曾孙振,宋哲宗元年元符三年(1100)赐进士,特奏状元。勉公是尚忠的第九代孙,应当说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但自从‘殉靖康难’后,家境逐渐破落,传到勉的父亲居敬手里,已是‘屋四间,且瓦破不覆椽’了。”①5 A3 n$ Q) \4 m$ k3 ~/ g$ m/ Y2 n
第二节  寓居丰城 —— 廷对第一,志魁天下
  e- c/ @- `% w  姚勉在《姚勉集·竹溪记》中自叙说:“余,旧丰城人也;伯大,延平人也。”姚勉少年长时在丰城龙雾洲度过,据丰城湖塘邹舍村族谱记载,姚勉少年时,家境贫寒。一年,家乡遭受灾荒,为谋求生计,年纪尚幼的姚勉便随父母逃难到丰城湖塘邹舍村。邹舍,位于丰城赣江西部(简称“河西”)湖塘乡乡治西南1.8公里的庵舍上。姚勉全家人在此定居后,由于初来乍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老小生计没有着落,父亲只得帮人做短工,以砍柴为生,母亲给人做奶母,姚勉则在本村邹春谷家做童工,以放牛为生,寓居在春谷先生家中,全家生活十分清苦。在丰城旧志《寓贤传》中有姚勉“实生长于丰之龙雾洲”之句,清康熙《龙洲志》也有“昔宋姚公勉,虽原籍新昌,实生长于此地”的记载。
: o. D  Q3 A% a( W$ v, Z0 Y  姚勉在龙雾洲生活,住的是民间瓦房,名曰“绿野堂”,后改名“雪坡旧寓”。清《龙洲志》云:“雪坡旧寓,在今姚巷口,宋状元姚勉所居旧址。”龙雾洲有“云涧书院”,姚勉曾求学于院主毛霆甫门下。《龙洲志·书院》云:“云涧书院,在马草湖,毛霆甫创。”又名“龙马山房”。宝佑元年,姚勉中了状元,洲人在村中特立“状元坊”。
  g6 v' U) @- p  姚勉的东家邹春谷,虽是个不第秀才,名气却很大,还是富豪之家,时人称“员外”。邹春谷见姚勉从小聪颖好学,勤奋活泼,十分喜爱,便送他去书塾读书。姚勉长大后,邹春谷将长女竹堂许配他为妻。竹堂死后,又以二女梅庄为配,姚勉中试后,到京城上任,梅庄随身相伴。①
. n: n. k, ?! s, [1 ~+ Y  姚勉“少时俊颖绝伦”、“慷慨有大志”,清康熙《新昌县志》载:“少时颖悟,日诵数千言,居常作文有魁天下之志。”“尝与范子坚登凤山寺,观锦水鸳鸯,一出一没,首尾苑然,范指示之曰:‘文境当如是’,遂大悟。”②
4 z7 t) d) v' N( @/ H  中状元以前,姚勉大部分时间在丰城龙凤州(又名龙雾州)海棠寺云涧书院读书,受业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乐雷发。姚勉离开龙凤洲之后,又经常到离龙凤州不远的感山海慧寺经馆深造。住殿旁“洞明寒碧轩”,即原云卧房,后改名“雪坡书屋”。寺前有甘露台,姚勉在此赋《甘露台》诗,诗曰:“讲师会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为教绝顶峻层出,莫放浓阴荟蔚遮。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5 v4 I) r% m' J# \, I, o
  甘露台前有“止蛙池”,据《曲江志》载,姚勉在此读书,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勤奋。相传,在一个仲春的晚上,门前蛙声四起,鸣不绝耳。当时姚勉正在静思作文,被蛙声所扰,便持笔前往探视,信手用朱笔向青蛙头上一点,警告它不要乱叫,倾时,蛙不再鸣,从此后院内安静。为记其事,寺僧建立“止蛙池”并绘图作为纪念。
, b& _. q5 i6 m& C9 D1 p  姚勉在感山海慧寺学习勤奋,稽览众书,工于诗文,精究诸子百家。与寺僧云卧相交甚厚,互有唱和。《龙洲志·寓贤传》云:姚勉“读书海慧寺,与云卧(名晓莹,号雪樵,宋丰城罗湖人,住持海慧,有诗名)常游赏往来曲江滨,故矶山(龙山)多吟咏。”3 i9 _  I' T& S8 s; A* M, {4 p
  清同治《丰城县志·艺文》中,辑录姚勉游龙山、感山所作诗文六首。其中《寄感山二诗僧》是姚勉中状元后,来到感山海慧寺探望云卧不遇而作,表达他对云卧的怀念情感:6 W0 `5 m9 a  H; {
      欲听茶鼎转风松,底事云房白昼封。
% M* L9 U$ C+ r3 }! w* R. z" _      应在山中采樵去,云深何处问行踪。
      读君桑苇疏篱句,知得犹存用世心。
% q  l. W0 s" m5 `3 q+ @3 d' r+ z6 P      拄杖借将来解虎,不须坚卧白云深。; p+ A9 g7 ]: E3 [! N. O  r
  又作《游曲江分韵得月字》诗一首:& G7 s' ?9 n0 \# U& q- @
    曲江矶头山崒嵂,此景江南夸第一。
5 W6 a  ?% C  X# C      渔舟晚弄烟波间,市楼春映晴岚出。
  E6 v& d1 x% u$ e5 G8 F9 i2 _      拥舆长吟入画图,席地草饮成真率。
7 ?) {- m5 y4 j& |# Y& O5 A( \      更叩山房僧榻眠,卧听松风待明月。8 N% `/ z- f  w% `
  诗中赞赏他在此学习时的美好生活环境,抒发了对龙山风光的留恋之情。
! ?& L& Q. z7 m/ F  同时代人罗公寿说,姚勉在学生时代“豪迈跌宕,不拘小节,每乡举辄比世罕有,识为第一流人物”。《盐乘》载其青年时事迹:“一日,勉过二馆,有客卒然呼字曰:‘姚飞卿曾读勉斋文未?’勉公唯唯。曰:‘何句最佳?’对曰:‘入门求己者饿死,出门求人者辱死,与其辱也宁饿!’客大沮,四座叹其不凡。”                    : C. W0 @% @. S4 i# v
                 
; P9 q$ c9 S/ Y+ f9 ?0 F       第二章  瓦不覆椽,与天相觌
$ f$ E2 Z1 n% F0 S4 M             第一节  岳父春谷 —— 知遇之恩,永志难忘' `/ w: D7 O7 o$ W) O% [! J
      岳父邹春谷,丰城名儒。湖塘邹舍村人。见姚勉才华超众,为人耿直,不嫌其“一介寒士”,力主将大女儿竹堂相嫁。竹堂去世后,又将第二个女儿梅庄继续嫁给姚勉。二女均才貌双全,诰封宜人。% Y8 t3 i. X+ u+ a- g3 q& T+ j
其《姚勉集·丰城邹君墓志铭》云:. g- c  [& C: j; y; L. Q, l
       始某未第时,家徒四壁立,读书声与腹雷并作,过之者弗睨也,孰有以子妻之者。乙巳冬十月,忽晨有数客至,出延之坐,不知中一人乃邹君也。去数日,媒以书来曰:“丰城邹君有息女,不肯与凡子,择名士,欲以为婿。昔者微往,见子则大喜,以为毋论其文,在相法亦当富贵,决意婿子。或有短之者曰:‘姚虽儒,贫也。屋数间且破,瓦不覆椽,日与天日相觌,风旁雨上,何以处君女?’邹君笑之曰:‘之人也,虽无屋,可婿,况犹有椽乎。求士诏近矣,之人且举且第。’邹君之意如此,子以为如何?”时先君子闻此言,大贤之,即许诺。明年丙午,某试乡举不中选,丁未游太学,复不遇。人皆笑邹君大误,君不之改。戊申,某始受室。己酉,不幸先室人即世。笑邹君误者哄矣,君亦不之顾。又五年癸丑,某始以集英廷唱赐进士第一人。时邹君则留次女未嫁,俟某之成名而继之婚。某亦感君之知己也,罔敢背德义,遂继好。前笑者方止,咸服君有知人之见。某方窃禄斗升,亦愿奉两家翁宦游四方,乐也。呜呼,岂料某不孝不天,至自京仅一月,先君子弃我,不两年,妇翁又弃我乎!大德不报,哀哀靡忘,不为之铭,是没其素。
$ _. o5 D9 g/ [- l( {( a; k; K" m  君讳一龙,字伯骧,世为豫章丰城东湖人,后徙邹舍。曾祖某,祖某,父某,皆有德而隐。君和易谦厚,质直谨信。少勤于学,事亲孝,为兄友,田畴室屋皆择取下者,而以华腴让其弟。在乡里,虽田夫野老,待之一以礼。与物无忤,好善急义,每损己济人。姻党间尝有困于讼者,君质田拯援之,后竟不偿贷,君亦不问也。有横逆必自反,犯而不校。然刚肠嫉恶,有悖于理道者,未尝与之坐,视之如仇,虽请召弗往。及儒士至,则爱之如父母,倒屣迎御,挽留继日,燕觞娱乐,去则馈之赆。他人之门可罗雀,而君门外日有长者车辙。性不嗜酒,惟喜酝旨以饮客。岁所收仅足厨传,家无赢财。人皆笑君不事产业,务储峙,君则亦鄙其奴事钱粟也。喜教子,择名师馆之,日夕偕寝食,铿然夜诵,率至明发。君坐其间听之,不翅弹丝吹竹之乐,未尝有欠伸态。好儒嗜书,盖天性如此。女不肯泛嫁,子亦不肯轻娶,以是殁之日,二子皆未婚,幼女亦未有适。始娶陈氏,早卒。再娶李氏,竹林先生之孙,武冈宰恕己之女,今提点淮东刑狱使者宗正丞义山之从女兄也,前君二十年卒。某之妇及君长子则其出。三娶周氏,皆儒族。
( S; K; G+ w9 B( j+ ]  君生于嘉泰甲子之七月辛巳,殁以宝祐乙卯之十有一月甲午,仅年五十有二。初苦痔,继以喘,知弗可疗,乃却药不御。将属纩,语不及私,惟戒子读书,嘱某与师以改葬其父及教子而已。余问者皆弗答,麾家人使去,曰:“吾不死妇人手。”沐颒已,正枕衾,逝于正寝。闻者皆悼叹。於乎!如君者,当求之古人也,今人盖不多见。犯姗笑,择寒士为子婿,一不止,又继之,虽不获飨有其报,其事则可书矣。天虽不假之寿,殁而有称,即寿也。况所积者遐,其后必昌欤。有子二,成大﹑可大。女子子三,妙善﹑妙庄,则婿某者也;妙端在室。岁丙辰,君殁且期年矣。宅兆未协卜,某误恩得召,虽以禄养弗及,不忍士辞,亦念君未葬,不敢负所托。改外太舅葬,既有远日,十月庚申,乃克相二孤奉襄事,葬君于归德乡之栗田,附先墓,且乐丘也。碣之阡以诏后。铭曰:" @) O6 q  _  ~+ R+ m
      呜呼邹君室此区,其生之年雅号儒。教子以经志勤渠,择婿一事最可书。若此婿者世岂无,识之未遇则罕如。天啬其年人所吁,积善之庆必有余。山中峩峩墓之庐,过贤者幕当下车。
) d+ c7 t( {$ c! A  B0 g      从姚勉为其岳父邹春谷撰写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出邹春谷是一个和易谦厚﹑质直谨信的人。他从小勤于学习,事亲孝,为兄友。在乡里,即便是田夫野老,也都以礼待之。与物无忤,好善急义,损己济人。横逆必自反,犯而不校。兴不嗜酒,惟喜酝旨以饮客。喜教子,择名师馆之。好儒嗜书,女不肯泛嫁,子亦不肯轻娶,有远见,不慕荣华富贵,唯才是择。
  V( s6 {# C$ `7 [6 \
            第二节  夫人妙庄 —— 明敏英悟,知书达理- [/ Y: g8 G! ~  `( b
      姚勉先是娶邹春谷长女邹妙善为妻。邹妙善,字美韶,端惠淑顺。二十一岁嫁给姚勉。尽管姚勉家徒四壁,邹妙善却安贫若素。对长者极为孝顺。娴静少言。喜读书,废寝忘食。遗憾的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4 W% w2 m2 V) `9 m0 v1 e0 |
  其《姚勉集·梅庄夫人墓志铭》,让人感激涕零,足见其感念之深,悲不自胜:(略)

0 Y; ^4 M( w: h- r& O5 \! o
       (《姚勉集·梅庄夫人墓志铭》见楼上)

# b6 z8 K: G. }1 ?6 O/ ^+ S( ^4 r       姚勉先娶邹妙善为妻,一年内,己酉年五月,生女荣,但仅仅在六月辛丑朔,邹妙善才二十日即殁。第二年,女荣也不幸早殇。因为女荣早殇,让姚勉悲不自胜。
  B, X/ C' X. }( _  姚勉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膝下无亲子。姚元夫,乃小妾黄之所生,后告庙立而嫡之。因此,姚勉视之甚切。夫人邹妙庄,爱元夫真若姊之子与己之子,缝组裘履不曾懈怠。, a6 A0 y: b4 u( b! T- B  ]
  先室无子,没后,妾黄生子元夫,告庙立而嫡之。夫人归,爱元夫真若姊之子与己之子,缝组裘履不少懈。(《梅庄夫人墓志铭》)
7 k0 k! z3 r9 x$ ]/ Y. C# h  在《姚勉集》中收有一首《劝学示子元夫》:' r/ q# C. z2 t7 F5 {5 B* C2 Y
  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着工夫。
7 ~" ]9 O; {) \% t. }8 Q( ]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 Y& Y9 _+ u# x% B( s5 d  这里,包含着姚勉对元夫的疼爱;这里,更表达了姚勉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希望儿子用志读书,向圣贤学习,以使日后事业有成,功成名就。9 J, d- ]/ W8 C
  因为有元夫,姚勉自邹妙庄去世后再也没有婚娶了。完全对元夫寄以厚望,让元夫恪尽子职。% S+ N# I+ t% {& b9 K& L
  在《姚勉集·梅庄夫人墓志铭》中姚勉这样陈述自己的心扉:
, ?* h& T6 q3 y0 x7 d  且有子元夫,娶决不再矣。俾元夫尽子职以报劬劳,某也益自植立,复植立其二弟,使邹之门户终显有光。
7 I, L- f- Z% P  事实上,元夫没有辜负姚勉的期望,他接受天子之命,承继姚勉之文脉,正是“光前振起家声远,裕后留遗世泽长”。; b! Z! f& y% C6 a
  正如《文及翁序》所言:“不幸之幸,成一有从子龙起,得升天子之学;有一子元夫,已受天子之命。振家声而接文脉,不在兹乎。”
0 H% `4 X9 d, V$ Y+ w      让姚勉欣慰的是,他有一个侄子,名叫姚钟。五岁时就显出其不凡之才。跟随姚勉学字,写诗。对创作有极大的兴趣,既有雄才大略,又具雄辞劲笔。经常挑灯夜读,废寝忘食。文宗元祐,贯穿经史。姚勉对侄子甚为欣赏,褒奖有加。9 [1 ?  W& r' B# g: h  \" M
  在《姚勉集·侄阿钟觅字与诗》中,姚勉对侄子的赞誉之情跃然纸上:3 h% w9 s7 w) Z1 t( A4 B, e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
) j8 T& V# G# ]/ A' f& K4 r* e% y9 _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5 y2 z* z; A. A% A. f  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 a4 `3 E2 r# k0 N: \: a' Y3 G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6 \3 e! s: o) p- y# _( B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7 Y7 `( x( R; C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 a& ^6 |2 s: @/ h3 q2 p( k$ f
  ......
- a9 q8 [( o6 z7 T  羲献帖,李杜诗,遗纵虽在不必追。( ?" Q6 I5 i+ w; g0 ^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X+ a& m8 i' a% o$ z0 T

5 S" q% \5 C# j

' R! }  X. J) `(8)
- d% Z# H# e( E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3:51:27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3:453 f, k- l( `- v$ g
我也是这么思考的,思廉公上下四代人被诰封丰城公(男),那影响力一定是非常大的!
% Q* N5 @& D" R: l
  这里有姚闻闻宗亲的一篇文章,他也认为姚勉公是思廉公后裔。说明:此文系转载姚闻闻的博客,我又转自姚茂勇宗亲的博客
+ \. ~$ }$ g' A- y
$ V2 N5 {* Y9 s7 l7 M, Q9 I# [( w8 ]
宋状元姚勉祖系考疑
姚闻闻
(2012-07-20 14:10:35)
标签:杂谈分类: 史评

: p0 I' \9 R. c' Z8 u* s% `
8 k  a8 m0 {# i& a2 y5 e" u  K
     宋状元姚勉《侄阿钟觅字与诗》“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粟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器重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鳩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不学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祐。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竟秀生诸郎。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皇。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浪浪明月芜。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贯经穿史包今古。雪坡疑叔未足多,下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具高科,汝今群从多兄弟,勳业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师学圣贤,朝廷再拜传忠义。羲献帖,李杜诗,遗纵难在不必追。请庚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见《豫章丛书集部五》《雪坡舍人集》卷十八 “古风”二百零一页,这是证一。

" L3 f! P1 q" r. `! b/ N   《舍人集》里,姚勉在《乐致语》里,再次说姚“为弘文学士之孙,箕裘不坠;生奕世状元之里,衣钵攸归。”的句子。此在《豫章丛书》集部五《雪坡舍人集》卷四十五《乐致语》《礼席致语邹娶姚,代希圣作。》四百三十七页,这是证二

( V) s0 a# r; }, e4 o% e    问:证一说是“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鳩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证二说是“为弘文学士之孙,箕裘不坠;生奕世状元之里,衣钵攸归。”当何解?

; T, `0 x, O+ {9 t7 x5 ?
    再问:证一、证二不管他是打油诗也好,还是此地不称“阿”的习惯也好,可两证都是《雪坡舍人集》的文献(之所以称文献因它是江西省高等学校古籍整理项目)内容,而且在此文献中多次出现姚勉自己说是丰城公弘文学士姚思廉的后人,在《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中又说“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盍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有的宗亲又说,这个《铭》中的那个“盍”表怀疑,姚勉也在疑问,就按宗亲的此说(这个虚词“盍”维侃先生解为通“盖”当语气词,连词“是”解,我也问过西南大学的古文教授如维侃解说一致,无赘言),可士平宗亲又发现了更有力的证据:证(一)雪坡舍人集第二十三卷二百三十九页《发解谢判府蔡寺丞启》提到当时瑞州知府姓蔡,还有“念瀛州学士,疏国爵于丰城,书脉之传七百载,而江西夫子,擢伦魁于京汴,文派至此百余年。”。证(二)在此卷二百四十二页《发解谢新昌赵判县启》,此文中又知县宰姓赵,《同治版新昌县志》查到了赵时稼为宋朝人,更明确自己的世系来源:“粤自瀛洲之学士,肇开剑水之国封。由子而孙,遂家是邑。南唐仓监当五代之乱世,而避地于灵源;江西夫子以七举而伦魁,益有声于乡郡,为弟子以千数计,而至今日仅百余年。试询竹楼书院之基,犹在梓里故山之侧。继以八行状元之名子,尝都三舍释褐之上游。高传而曾,儒益以世。”。如果丰城公不是姚勉的先人,一个状元,对自己的族史就这样随意,当时的族亲们都随他胡来,要知道几千年的宗族思想,姚勉状元有这个胆吗?
. B( }% m: T$ p9 M
    三问:从文献角度《雪坡舍人集》分析,姚勉状元说是姚思廉的后人全书是一致的,按避讳分析全书也从没有出现“姚思廉”三个字,到是“姚崇”“姚元崇”出现过。哪这是为什么呢?

$ u* D7 Y0 ^- U. l
    四问:按有的宗亲说胡思敬编的《豫章丛书》不可信,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研究学问的态度或思想,可史学研究总要找资料或实物考证吧,哪我们拿什么资料来研究呢?(以史料说话,权作学术讨论。)

' L. k" ^0 B/ w# p, D
    经过上述文献分析判断:姚勉为姚思廉后裔毋庸置疑。绝不是姚崇的后裔,更不会既是姚崇又是姚思廉后裔,因为姚崇、姚思廉在二十四史里已有定论。

! I& Y1 [7 v+ V  y8 j- k2 I% Z
   说明:此文系转载姚闻闻的博客。
   
. v1 G" _* B. F! k* g" q3 h

) Q; p2 ^# c/ O) C$ a
( v5 ~% d6 P% O! }, i" {" S3 M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2 17:48:53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 13:329 Z! [5 _7 t5 N) N
鄢文龙教授编写《姚勉评传》一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书

& O& Y( Q$ A/ j8 D4 o$ [( X) J   谢谢钟尧老的导引。0 d' K7 {* v) y/ g3 d. i/ j
   我仔细看了【姚勉评传】的参考文献,有一些遗漏。从明朝嘉靖的县志上看,对灵源姚的评价是不客观的。因为发生过姚文龙投降元朝,并血洗新昌县城事件。此其一。其二,行先老看到的仅仅是1700左右的灵源家谱,对1404年的南昌家谱他没有看到,难免以偏概全。其三,姚勉的文集是由他的侄子收集的,到了胡思敬的时候,他自己也是说“伪阙特甚”。甚至连姚勉的墓在哪里,他都搞错了。; a( \  V) P6 J- }*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30 17:12:41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12-30 17:40 编辑
: r0 L% o8 ]2 ^" B6 L* j3 d& \+ C) q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9 18:15
4 A: N: L) [1 e0 [' a% N) S. q是的,仅凭姚勉公鼓励子侄辈的一首诗和:“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这段话,是不能就 ...

" u' S2 P  K) f! s$ t1 {

/ p- P. k* P* u, X+ J( i

' A9 A# C8 W2 s  }  L
( \. j% {, }" J6 b

- o6 B- W% r: [4 i5 b
: b( j3 j* g+ J# r8 ]

4 q) b/ c; }: W  C) j4 J
# t/ X; _* c. Z' i
在《王智慧帝:貞觀政要 - 品讀 (47)》这篇文章中有一段:
' D9 m% {8 l% Q0 [7 [, P9 d. |2 b% p
  思廉忠烈,仁者有勇
: j2 p8 Y2 |7 M: ~& E  貞觀元年(627),太宗曾在閑暇時候說到隋朝滅亡的歷史,感慨地嘆息說:“姚思廉不懼怕刀槍,顯示了忠貞的氣節。拿古人與他相比,也沒有什麼人能夠超過他的!”姚思廉當時在洛陽,於是太宗寄贈給他彩帛三百段,並附一封書信,說:“懷想你忠貞的風范,因此贈給你這些東西。”當初,在大業末年,姚思廉擔任隋朝代王楊侑的侍讀學士,到了起義的軍隊攻克京城長安的時候,代王府的官吏大多嚇得四散逃跑,隻有姚思廉一個人侍從代王,不離左右。義軍士兵將要登上宮殿,姚思廉厲聲喝道:“唐公率兵起義,本來是為了匡救王室,你們不得對代王無禮!”眾人被他的話懾服,於是稍稍后退,分布在台階下面。過了一會兒,唐高祖來到,聽說這種情況,認為姚思廉是位義士,允許他扶持代王到順陽閣。姚思廉哭泣著拜辭離去。看到這個情景的人都感嘆說:“真是一位忠烈的人!‘仁者有勇’,說的就是姚思廉這樣的人吧?”
1 b2 Q# D6 q% n" l5 {4 d1 M
  本文来自:
http://book.people.com.cn/BIG5/69399/73592/73593/5064302.html& s" t4 g& L4 h
    这段中讲到了思廉公忠烈,仁者有勇 。而处在风雨飘摇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小朝廷统治之下的文人们,历经了靖康之耻金人凌虐,蒙元荼毒,南宋文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气节和忠勇,而姚族之中的佼佼者思廉公,恰恰就具备了这些优点,所以我想,勉公在写给侄子阿钟的信中提到了思廉公,恰是看到了思廉公的这些优秀品质和不屈气节,用以来激励后代,要求他们苦读诗书,忠君报国,驱逐鞑虏,还我河山。而不一定就是认思廉公为直系祖先。而勉公一生忧国忧民,多次与奸相贾似道,投降派丁大全作斗争,也显示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一点与思廉公也相同。
, q# K: D7 \0 H& ]' w" R6 C

9 L# Q; _1 j3 [, o* V
6 j. v+ S5 H#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9 18:15:22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12-31 11:47 编辑
8 j! [, {/ O7 K* ?, e; y. j# A) V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12-29 16:33, K, v& z/ _" @
在《姚勉集•侄阿钟觅字与诗》中,确有 “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这是文学类作品。但 ...
9 v. D. H6 _, ^: s) c: C
是的,仅凭姚勉公鼓励子侄辈的一首诗和:“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这段话,是不能就此得出勉公支系有可能就是思廉公后裔这个结论的,还需要参考灵源姚氏老谱的。  . V! D3 A" V3 @0 G, V2 V6 L
2 Z2 r& g# \3 ~. T) h
庭叱百万无鳩雄---这一句,明显的就是利用了诗文中艺术夸张的手法,来烘托思廉公的忠勇无畏。试想,哪有这么大的庭院能站的下百万大军?很明显,姚勉在诗中称姚思廉为鼻祖等等,都是写诗的需要。
0 Q) k# {! M5 T: |
9 V% l* r7 r; a+ Q' @& j& ~6 t$ f1 i- i  另外据说姚勉公修过姚氏族谱,那么到底哪一部哪一家的族谱是勉公修的呢?在谱中,他所著的家谱谱头,始祖到底是谁呢?还需要认真的考证。

0 D- W0 C3 q5 I, f) z& U& z: Z; q; i2 T

, _5 t9 A# H$ D5 o  好像在湖南平江谱中,或者湖北赤壁姚氏谱中有勉公所撰的谱序。- N, O: Y2 ~$ y# J

/ \8 T& W. I* M% [9 b) L5 M) a1 j# {0 B0 K5 l
9 v- }* Y& k" g% g% W' X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12-29 16:33:23
在《姚勉集•侄阿钟觅字与诗》中,确有 “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这是文学类作品。但在其叙事类作品《姚勉集•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中则:“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盖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盖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为什么要用盖?就算语气词,也是含有不确定的语气。
7 m9 u  i. P$ A. {5 j1 F2 Y2 T, g3 k8 R& B0 \# ?' d& f3 y5 ]0 v4 j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4:02:07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3:51) f+ ]0 }2 U% ]; Z. z
这里有姚闻闻宗亲的一篇文章,他也认为姚勉公是思廉公后裔。说明:此文系转载姚闻闻的博客,我又转自姚 ...

' ]4 r" H0 ~% q7 l  姚闻闻宗亲问:“姚勉状元有这个胆吗?” 我以为,不是有胆没有胆的问题,而是姚勉对于自己祖辈的事情到底知道多少?文中的江西夫子又是谁?南唐仓监又是谁?姚闻闻宗亲仅凭姚勉文中的内容,就确认姚勉是思廉公后裔,有多大把握?7 E2 p) O: `, ]7 n' u) o8 I; q

) y  ?1 m9 n$ Q- |3 k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3:45:44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12-28 14:04 编辑 / J- ?( Y9 z* i& [/ ?# _7 S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12-28 12:001 E& ?% W! _; S3 s! [/ W
且灵源姚或许与姚思廉封丰城县公有关

  W7 X; e+ S3 c2 |  我也是这么思考的,《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中记载,思廉公上下四代人被诰封丰城公(男),那影响力一定是非常大的!
$ o% _. t* M7 T2 W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28 13:20:26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12-28 14:07 编辑 : _5 e, \4 i3 o4 l5 s4 ^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12-28 12:33. B3 l9 ]4 H& ^
回绍峰:尚忠公谱中的尚忠公不是五代时期人,而是北宋初人,其在谱中记为,公元1004年从河南迁灵源。

8 W  x5 z/ O0 I; M- G$ T谢谢克保兄!那么尚忠公的活动年代又向后推迟了50-90年,也就是离姚勉生活的年代又近了几十年,姚勉公在他的著作中没有提到,却提到了丰城公。! D1 C# v* T! [( g
  《锡公墓志铭》中没有记载其是思廉公裔孙,是锡公和他的子孙们不了解,还是忘记了记载?而姚勉公却提到思廉公是其鼻祖,有点令人怀疑。   姚勉撰《菊坪朝奉致政圹志》中, 姚勉撰《菊坪朝奉致政圹志》中
  Y0 |/ x" e3 S9 ?6 ^+ t; Q0 q4 E9 Y, a! P1 D
, [    E7 K* q& j+ f) f
        “先君子菊坪先生之墓也,姓姚氏讳某字行简,瑞州新昌人,寓髙安。髙大父曰特奏状元进贤府君。曾大父曰释褐状元黄州府君,。大父曰汀州府君。考曰学正存斋先生”这一段的世系记载,基本与《南昌谱》中记载的世系相同。
锡公(17世)是勉公(20世)的曾祖父,《锡公墓志铭》中未记叙的事情,却在姚勉公的诗中出现了,是勉公以姚家名人为己荣,教育鼓舞后代子孙要求他们努力进取;还是写诗需要?亦或是确实其是思廉公后裔?如果确实是思廉公后裔,姚家人一定会感到万分荣耀,那么《锡公墓志铭》中为什么没有记载?是失误或者是遗漏?
" i6 U# |, K6 u* l" w! b5 k* |" H# [8 G9 x5 V( }4 Z
, [  f5 V& {! G
. P1 C) u2 A1 i+ q4 L% d( t        0 r* c3 G5 N% x! V- A* G9 z7 `5 S

2 O$ j# _4 H8 m4 g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