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82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沂市有多少南昌姚氏分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8 20:3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临沂古称沂州府,明清时有很多南昌姚氏迁到此地,后居于此。现在有两分支已经归宗:
2 i; h$ o  A' r3 s8 c6 D   1.苍山县长城分支---长城镇姚村  1995年入谱# C2 @3 J) p: `% C( F
   2.临沂分支   始迁祖姚绍福 清代中后期迁入 2010年入谱
- Q! v. b5 l% o! Z1 y/ X" _5 ^: w0 l' I$ a6 o/ {9 Q- }8 L! V
据查老谱迁入沂州府的宗亲还有很多,请临沂的宗亲代为寻找,不胜感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14-1-19 09:29:46 | 只看该作者
——苍山县长城古镇的变迁
/ j9 h1 H; w) d. @8 d6 Z+ C 长烟烽火襄贲城    , C4 a7 o! C6 ~& l
                ——苍山县长城古镇的变迁( ?0 B+ H5 [9 ^* }2 z* Q
    在山东南部苍山县和江苏邳州接壤的平原上,有个叫长城镇的地方,这里既不是万里长城必经之地,也没有留下古代的城墙关口,仅有孤零零的小山称卧虎山,山前有一不大的古城遗址,当地人叫城子,现在是镇政府驻地。正是这个地方,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和临沂、兰陵一样,留下了战国烽烟、秦汉县治、兵家必争、刀光剑影的血火沧桑。                     
3 C* b5 x/ D5 q3 Z! w 公元前380年左右,齐、楚、越等大国在黄淮区域争霸,楚国占领鲁国所属的今苍山县域次室(兰陵)直到开阳(今临沂)、莒国(今莒县)一带,成为楚国插入齐鲁之东、越国之西的一只锲钉,新开辟的东北边疆。当时今苍山县域楚国版图上北为鲁国,西靠齐国,沂河以东是越国。荀子《强国》篇载:“说齐相曰: ……楚人则乃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 ……” 楚国在泇河以东沂河以西的战略要地卧虎山前筑城设襄贲邑(今长城镇驻地)。襄,辅佐之意;贲,军事要塞之地。楚国有虎贲军拱卫,和开阳城(今临沂)楚军遥相呼应,辅佐西南楚地,防御沂河东部越国的进犯。前334年(楚威王六年),楚灭越国。第二年,楚威王亲领大军伐齐,进围徐州(今微山东北),大败齐国,扫除了越、齐两国左右对楚国城邑兰陵、襄贲的威胁。公元前380至前223年秦灭楚共150多年间,襄贲城邑由楚国统治(见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0 y2 E- A$ t% |
) c1 R! x0 q4 V7 z* h' Q% |7 ^              公元前350年诸侯称雄形势图; f* l7 x2 y, V! n4 U% ~$ V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全国实行郡县制,始设36郡,襄贲邑设立县治所,属东海郡管辖。该郡辖区包括今鲁南和长江以北的江苏范围,郡守驻郯县(今郯城),辖12县。
3 o! {1 M. {# s" s. T7 \* X; T
6 C5 y9 r! B1 N8 y3 V8 _0 @( v         秦朝山东南部诸郡(襄贲县在东海郡)
" G, @: {! e% _5 V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仍实行秦朝的郡、县、乡、亭、里的行政管理制度。襄贲县属徐州东海郡。据江苏省东海县尹湾村汉墓出土的汉代简牍记载,当时东海郡占有今鲁南苏北地区,设置38个县、170个乡,688个亭,2534个里。襄贲县有7个乡21个亭居东海郡第六位。相邻的兰陵县13个乡,缯县4个乡,郯县11乡,下邳13个乡。襄贲县境为南北走向,东以沂河为界,南至中泇河与古沂河(今中运河 )交汇处。时任行政官员是:襄贲县令王贺 、县丞夏侯武 、左尉陈褒 、右尉 朱福 ,古代万户以上人口的县设县令,万户以下人口的设县长,襄贲县设县令,说明人口户数在万户以上。是一个人口较密集的地区。东汉末年王莽篡权,改国号“新”(公元9-24年),王莽改制15年间,将东海郡改名沂平郡,襄贲县改名章信县。因王莽改制引起社会混乱,不得人心,东汉恢复旧县制,襄贲县属东海郡。两汉时襄贲县知名的人物有:西汉名将绛侯周勃,刘邦拜为襄贲令。东汉刘辅,敢于直言之臣,由襄贲令升迁为谏大夫。东汉神将祭肜(?-73年),从河南偃师县长升任襄贲县令,面对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诛破奸猾,殄其支党,雷厉风行,数年襄贲清平无事,治理有功,被刘秀拜为辽东太守,为汉家镇守北方立下赫赫战功。襄贲侯刘虞(?-193年),东汉末年的君子,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又天性节约,升迁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2 T& E3 x* C3 t  s/ \
& O! N1 f) e0 _! [7 f4 ]; p" W* v         襄贲县在西汉徐州刺史部东海郡的位置, z% k; g1 @, F  x5 N( _4 o! D
汉末魏初,中原大乱,军阀混战,宦官专权,汉室倾覆,以徐州(今郯城县北)为中心东海郡,户口百万,得以偏安,百姓殷盛,谷实甚丰,流民多归之。随着天下的巨变,向来平静的东海之国迎来了一场“噩梦”。汉灵帝初平四年(193年)下邳人阙宣聚合兵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阙宣共同举兵,攻取华、费等地。靠镇压黄巾起义收编青州兵起家的曹操占据兖州。当初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了躲避董卓之乱,逃到琅玡(今临沂),却遭到陶谦部属杀害。曹操因而对陶谦怀恨在心,率领兵马攻打陶谦,连续攻下十余座城池,“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陶谦采取坚守策略,不再出城迎战。曹操也因粮食不足而撤退。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为报杀父之仇,亲率兵马再一次攻打陶谦,连下五城,一直扫荡到琅玡、东海两郡,此时陶谦和刘备合军在郯县东部堵击,被曹操打败,遂攻陷东海郡驻地郯城,越过沂河。据《水经注》记载,沂河当时流向是“东过襄贲县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县西”。曹操最后攻占了襄贲县城(今长城),曹兵屠城襄贲,所经过的地方都放纵军士肆意掠夺。此役坑杀男女数万人,百姓死亡,暴骨如莽,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正如曹操诗《蒿里行》中所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原本“百姓殷盛,谷食甚丰”的东海郡县,如中原各地一样,处在战乱、抢掠、饥饿、瘟疫、死丧诸险恶灾难之中,人口流徒,户口骤减,田地荒芜,烟火断绝,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公元196年,襄贲为曹魏政权统治,为恢复战争创伤,在战乱荒芜的土地上,曹魏政权推行了强制屯田制度,将无主土地划为公田,分给军队和流民耕种,设置相当县级的典农官员负责,屯田官也是地方行政长官。屯田上的劳动者称典农部民、田兵或屯兵、屯田客等,但屯田客无人身自由,奴隶式的强制管理,沉重的的经济剥削导致了劳动者的反抗。《三国志 吕虔传》记载,在襄贲县管理屯田的官员是典农校尉叫杜松,因对屯田民众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激起民众反抗,在屯田部民灵母等人带领下进行了暴力抗争,后被曹魏政权镇压下去。公元264年,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员改为太守、县令或县长。
* J# K" Z! M  c1 v" D公元280年,西晋短暂统一中国,推行分封制,宗室诸王坐大。公元291年,襄贲县属东海郡。这一时期,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骄奢逸乐,卖官鬻爵等腐朽行为,导致了“八王之乱”达16年之久。 其中就有东海王司马越,305年从东海起兵西进攻入长安,亦使襄贲县民众饱受战乱之苦。司马氏政权骨肉相残,自掘坟墓,造成国力衰竭,政权崩溃。先是永嘉内乱,导致“五胡乱华”。胡人超过汉族人口。汉人随东晋政权大量南迁,南迁人口估计超过了半数,而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都极为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屠城掠地,攻占都城洛阳,汉人惨遭屠杀。接着晋朝官民大量南逃迁徙,史称“永嘉南渡”,持续达80多年。当胡人铁骑横扫中原时,襄贲县的地主大户、门阀士族,以及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佃客、奴婢、同乡同里的人等等,在临沂王氏、东海司马氏的带领下,开始了不归的迁徙之路。襄贲县二庙徐氏家族、长城何氏家族是当年南下势力的代表,其后人在江南繁衍生息。襄贲何氏家族移居福建,是“入闽八姓”之一。
6 [* h) v  d* m1 Y; w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山东南部至淮河一带成为东晋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战场,在东晋(318-419年)存亡的100年间,北方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襄贲县先后被3个民族的5个政权统治。分别是:羯族建立的后赵国(319-351年),氐族建立的前秦国(351-394年),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国(337-370年)、后燕国(384-407年)和南燕国(398-420年)。襄贲县仍归东海郡管辖。
2 ]; j2 s$ q# W, Y在江南地区,公元318年,连续三代在临沂被封为琅玡王已南下镇守江东的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东晋政权实行了侨置州、郡、县的政策,让北方人民集中居住,仍沿用北方原藉地名。襄贲县属东海郡所辖,公元317年,西晋政权从江南吴郡海虞县之北境划出地盘为东海郡,设立南东海太守,从今长城镇南迁的襄贲县设在曲阿(今丹阳市)。335年时丹阳境内有襄贲、祝其二县。351年,东海郡移京口(今镇江)。465年南朝宋永光元年废除了襄贲等侨县,其户籍人口并入曲阿县(丹阳 ),襄贲侨县在江南存在了148年,南下人口也渐渐融入江南社会,这是东晋以后实行“土断”政策的结果。
7 `- a& x; i+ G北襄贲县两迁四易。北方襄贲县(今长城镇)旧地在十六国时仍是东海郡襄贲县。409年5月东晋大将刘裕举兵北伐,收复淮河以北,直达沂水北穆陵关,灭南燕。襄贲县城复归东晋。420年刘裕禅位代晋改国号宋。北魏政权强盛,422年山东东部、西部被北魏占领,并逐渐南侵,襄贲县境成为边地,436年南朝刘宋政权将北东海郡襄贲县治所迁到厚丘(今江苏沭阳北),废厚丘县易名襄贲县。原襄贲县治所(今长城镇)作为襄贲县城,自公元前380年楚国筑城设县,到南迁今沭阳境内,存在了800多年,最后只在卧虎山前留下了长方故城一座,易名长城延用至今。467年北魏夺取刘宋淮北四州,兰陵、长城等边城尽归属北魏。480年南齐萧道成政权将淮浦县(今涟水县)北境划归襄贲县。495年南齐萧鸾政权废淮浦县(今涟水县)易名襄贲县。直到隋朝建国后,襄贲县名在淮河岸边存续150年。到585年,隋开皇五年将襄贲县易名为涟水县,从此两次迁徙四易其名襄贲这个县治地名,被沉封在历史长河中。所以今江苏沭阳、涟水二县都称过去叫襄贲县,现涟水县城内设有襄贲路。1978年徐州北郊铜山县茅村乡洞山村汉墓出土,现存于徐州市博物馆的“襄贲丞印”铜官印,就是那个时代的明证。
' K; q1 ]. O, _9 L1 M9 k3 Z* |6 M东海襄贲故县,古镇长城。永嘉南渡后,南北襄贲遥相呼应,涌现出许多文学家、天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以长城何氏家族二庙徐氏家族成就突出,长城人何承天(370-447年),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世称何衡阳,博通今古,尤精历数,在文学、考古学、史学和天文学诸方面都有建树:曾考订“元嘉历”,订正旧历所定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在形神问题上他批判了佛教的“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其曾孙何逊(466-519年 )与族人何思澄(481-532年)、何子朗父子能诗善文,并齐名于世,被称为的“东海三何”。其中何逊成就最大,是“永明体”新诗体的重要作家之一,诗文十分讲究韵律,开唐代律诗、绝句之先河,有《何记室集》三卷传世。何远(470-521年)是梁代著名的“良吏”,官至武昌太守、武康令等职,为官清廉,疾强富如仇敌视贫贱为子弟,时称“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二庙、芦塘一带的徐氏家族中,徐摛(472-549年)、徐陵(507-583年)、徐俭(528-588年)、徐份祖孙四人为大名士。被称为“一代文宗”的著名陈大臣徐陵(徐扌离长子)编写的《玉台新咏》撑起了“玉台诗体”的门户,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诗迷之最,徐勉(466-535年)与其子徐悱(495-524年)、刘令娴伉俪,在南朝梁文坛上享有盛名。徐孝嗣(453-499年)南朝宋齐文学家、尚书令,著有文集12卷,在当时的政界、文坛及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出身寒微的东海襄贲县人鲍照(414-466年)、鲍令晖兄妹,名扬诗坛,著有《鲍参军集》传世。这些在战乱分裂时流落他方的文人墨客,不忘桑梓之地,有的一生辉煌或破落后,叶落归根,葬于故土,千百年来,风雨沧桑,至今留有墓葬遗址的寥寥无几,尚待考究,仅有何逊古墓在长城村落的汪塘中漂零,向人们诉说着远去的辉煌。永嘉南渡回归故土者寥寥无几,大多客死他乡,天涯孤魂,远望北国,又为江南人士所景仰,也为故土后来的人们在青史中觅寻。
- V' O* K2 e* y  d公元436年襄贲县城更名长城至今,已经1500多年,再未设立过县级治所,在隋唐至明清年间,一直为郯城县所属,名为郯城西北乡。在百年前的长城古镇上,有一牌坊,上书“长城古镇”四字,后被战火所焚毁。长城古镇在作为襄贲县城时,于公元194年遭曹操血腥屠城,鸡犬为之不留。另一次有史料记载的战争灾难是清末农民起义,长城为鲁南幅军著名圩寨,幅军首领刘兆青率幅军和居民数千人防守,被清军总兵黄国瑞率清兵2000人围困,自1863年2月4日至3月25日城破, 刘兆青及苏正益等幅军首领被俘,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清兵破圩之后,逐户搜捕,大开杀戒,参加抗击清军的民众千人残遭屠杀,另有圩民数千人被流放他乡。4 w1 W* [2 V4 J6 ~4 S
襄贲故城遗址为长城镇驻地和长城村驻地两部分,前者为古代驻军或衙门驻地,也叫城子。随卧虎山向南延伸数百米的高台,东西约百米,南5公里外有呦鹿山,和卧虎山遥遥相望,护卫着这片广阔的平原。春秋战国,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虎啸鹿鸣,也许就是当年争霸称雄的写照。古燕溪河从卧虎山后的东北向西南流去,不失为城郭向北防御的天然屏障。长城村为居民住地,古有圩墙防护,村中一棵古槐,历经千年风霜,村中一墓地汪塘,是1500年前在外飘零一生落叶归根的南朝著名文学家何逊之墓,一汪绿水,几支残叶,向人们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14-1-19 09:28:3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姚付总,现居山东临沂,祖上自清末从山东费县马庄镇宋家峪迁往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余,姚姓占50%以上。据考证,从迁入地来分,本村姚姓有两个支系,人口最多的一系即我们这一系,均从费县马庄镇迁来;另一系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20%,在我们这一系迁入姚村之前即居住在本村,但是现在他们从何处何时在姚村居住,已无从考证。因本人对山东的姚氏发展史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宏观地熟悉一下山东姚氏宗亲的相关历史,特发布此消息,以求如愿,谢谢!9 J" A- g. A/ C4 i( L- b0 P8 m

6 g7 q3 J8 m) x& G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14874-1-1.html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1:38: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3-9 21:09 谢谢您了!西王庄的宗亲应该是南昌姚,即使只有一户了,只要能联系上,我们南昌姚氏就不会抛下他们的。
- k* E8 w: j9 z, J7 B
客寓山东沂州府向城集的族人:南昌谱载,第三十七世经辉公,字元伯,生于清康熙十四年 子二 盛萱 盛荚 寓向城集后未详。
" w0 |4 ^. V% w( H  u1 k  第三十三世中胜公 名(钅徙) 行参一 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 子一 铭进 客寓山东兰山县蘑山集* _* p7 P! p3 H; G$ C, Z/ E
  四十二世定麟公 行扶五 生于清嘉庆七年 妻江南赣榆县青口镇王氏 客寓山东沂水县依信庄
# X% d+ g; C- V" u0 s: M' u' J$ n  三十八世盛忠公 字敬诚 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 子二 世荣 世华 客寓山东沂州府卞庄集
* w2 |' s+ c) S+ `$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1-19 21:57:55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19 09:42
: L/ R$ {& d/ b/ T总付宗亲,你们村占20%人口的那支姚氏的字辈是不是"…公卿绍起奉景…"等字辈?如果是的话,那就是我们南昌 ...

0 N1 y- w7 q$ s4 L6 R        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余,姚姓占50%以上。据考证,本村姚姓是两个支系,人口最多的一系(姚总付这一系,即从费县马庄镇迁来的一族);另一系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20%。少数派这一支很可能是南昌姚,因为“据说祖上是行医的”,因为姚绍峰说南昌姚谱有载有人到沂州(今临沂)。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09:41: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9 21:57 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余,姚姓占50%以上。据考证,本村姚姓是两个支系,人口 ...
9 V) A, R% Y2 R
据史料考,自清雍正十二年重设沂州府以来,沂州府辖一州六县,即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和莒州。) {! G: i( U; w9 ~
  现在的临沂市辖三区九县,三区是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
9 R5 l# \. i. A2 g" t$ F3 [9 E3 A  九县是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平邑县、费县、莒南县、苍山县、临沭县、郯城县。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9:4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总付 发表于 2014-1-19 09:28 本人姚付总,现居山东临沂,祖上自清末从山东费县马庄镇宋家峪迁往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 ...
, S  F/ G: a1 q6 y" L
总付宗亲,你们村占20%人口的那支姚氏的字辈是不是"…公卿绍起奉景…"等字辈?如果是的话,那就是我们南昌姚氏后裔。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
发表于 2014-1-19 09:49:14 | 只看该作者
具体我也不是太清楚,我们村里的姚宗亲是两个不同分支,我们这支是从费县马庄迁入,汝良公后裔;2另一支据说祖上是行医的,其他信息就不了解了,有机会回老家我去打听打听 有机会也把他们推荐到姚网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0:4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兰山县马头镇您熟悉吗?谱载南昌姚第39世 世源公 盛铜长子 字盈川 行玲一 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 殁于清道光二十九年 葬山东马头镇……子二 继桂 继柏  5 h0 N- |, I9 v$ ~%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1-19 17:52:14 | 只看该作者

4 T6 n4 w) Z6 V' L总付,看你的贴子咱们应该是是一支的,你前面说咱们是汝良公后裔,请讲讲咱们的迁移史好吗?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20:05: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总付 发表于 2014-1-19 09:28 本人姚付总,现居山东临沂,祖上自清末从山东费县马庄镇宋家峪迁往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 ...

( c& K, m1 @; s$ R0 i您对山东姚姓的发展史比较感兴趣,请问您对山东各地区的姚氏了解有多少?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0:27: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9 21:57 山东苍山长城镇姚村,现在姚村人口3000有余,姚姓占50%以上。据考证,本村姚姓是两个支系,人口 ...
" ], b+ f6 b6 U
是啊,教授说的对。山东苍山县长城集,向城集都有南昌姚氏的后裔,最大的特点就是行医卖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