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1 l" \' u# r8 v6 h
+ c3 N' s( R- H8 p" s! I, e, K
# z( }+ @0 G+ G. o4 t6 h% S% }
广州姚钟尧《南部县梅家乡姚氏》
7 d0 `* N$ `& y2 [
; [, i) Z$ q# Q# d3 D; z' l9 b, }8 A3 j: p8 P2 ?: B6 { i
南部县梅家乡姚氏【修谱人姚先培、姚先德】 奉继高公(配周氏)为始迁祖(一世)。 八世姚遇松撰碑文:“余访大王庙、流马场、落马堰、高寺沟、华严庵等地族人,俱云自花果寺迁出,谓均非系良能公宦游黄州之苗裔歟。至今分移迁徙,谱牒既失传,祖籍因之不问”。 姚遇松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立碑,还立了字辈20字,自一世起是:继风睿思仕,国文遇启培,荣昌显朝庆,英秀定占魁。 1974年姚绍修、姚绍义、姚绍德、姚绍志改造和续了字辈,共30字,自一世起是:继风睿思仕,国文遇启培(绍),家(先)兴(永)正明中,元邦君大安,定天建吉人,志学于万春。 Y川00*1[四川南部] 南部县梅家乡(九村六社老屋湾)姚氏宗志碑 八世姚遇松于清宣统元年立,正面刻“姚氏谱传”。部分碑文是:“虽与黄金凹诸长辈修有宗谱,册中只云: 自湖广黄州府入川,而未入川之始祖不闻。…… 幸访年余得蓬州先君子庠生姚悼榖生氏抄有族谱一册,余请观之,盖自昔年湖省所送,记载颇详。其中上至唐太宗学士姚思亷,由蒲阪迁闽之漳州,裔孙姚荣宦居江西。大明永乐十四年,荣公十八代孙姚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奉诏填湖。永乐二十年良能公为左御史,良珊公为左都督。厥后良能公迁黄州府知府,良珊公任辰州府知府,子孙多登仕籍。因各聚族于斯焉。此由湖入川,支分派衍之所由来矣。余访大王庙、流马场、落马堰、高寺沟、华严庵等处族人,俱云自花果寺迁出。谓非均系良能公宦游黄州之苗裔歟。至今分移迁徙,谱牒既失传,祖籍因之不问。” 2015年新修的族谱含此碑全文。 Y川00*2[四川南部] 南部县梅家乡姚氏族谱 1974年姚绍修、姚绍义、姚绍德、姚绍志等于1974年续修谱,并改造和续了字辈,虽然续修谱未付印,姚绍修将谱稿交给侄子姚先培。 Y川00*3[四川南部] 南部县梅家乡姚氏族谱 2015年12月 成立以姚先培主编 姚先德执笔的编写小组。此谱内容:介绍姚氏宗族源起发展世代名彦俊杰;明确三十字派,列出族人姓名伦序;介绍梅家乡姚氏族人分布从业及生活境况;简述部分先贤事迹;拟定家训戒规;对家族祠堂遗址先祖之坟墓碑文等遗迹拍照留存。 【尧曰:关于梅家乡姚氏和南部县姚氏的祖源问题 南部县姚氏早在清道光年已说不清楚自己的祖源。梅家乡姚氏姚遇松力图弄清祖源,于清宣统元年找到蓬州(今蓬安县)良能良德良珊三公裔姚氏族谱,并认黄州府良能公是先祖。而南部县其他支系并非都认同。 姚遇松找到的蓬州三公裔姚氏族谱,似乎是良珊公后裔姚文贤于清嘉庆七年纂修的族谱——《龍溪凹姚氏族譜》。 良能公裔、湖南永顺县晓寨姚茂勇对此谱点评:文贤公清嘉庆七年版谱是三公后裔内容最规范的的谱。但关于流源,文贤公似乎加入他个人的理解和判断。其实,文贤公的九龙江得宝、八宝磁炉,对于三公流源来说就是一个自编自导的假故事,完全是借题发挥而已。研究三公后裔家谱不把其排除在外,是永远跳不出文贤公谱的。】
3 J( Z4 C5 A; U- L& F; H
2 d: ^! [/ T( `( ~2 @) x
尧曰:分析和比对: 梅家乡九村六社老屋湾姚氏宗志碑$ c+ y2 @2 b1 ~1 E5 ^
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原梅家乡9村6社)姚氏宗祠。: I1 W( S% C N$ ^! @' R
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原梅家乡9村6社)姚氏宗祠就是梅家乡九村六社姚氏祠堂!9 g3 I7 Y: A7 B5 q- `% B
" f2 j/ }; \! r, G; j! D; x& n9 \
6 N* | P$ o8 _. f, s& C' E) ?( T$ X4 |7 U* P' W& ?
0 c2 D* l, n1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