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1 15:23:24
|
只看该作者
刘湘,字甫澄,四川大邑人1889年生。1906年入四川陆军弁目队。1908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1909年保送四川陆军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在川军中任职。1916年在护国战争中,因阻击护国军有功,得袁世凯嘉奖,升任团长、旅长、授以陆军少将衔。1918年升任川军第二师师长。1920年在倒熊之战中站到熊克武一方,升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其后在靖川之战和驱刘之战中,地位拉高,实力膨胀。7 U% z# @1 W" d8 N Z0 N. N
速成系则是指川军中主要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其首脑人物便是刘湘。速成系的骨干人物有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张斯可、徐孝刚、王陵基、乔毅夫、傅常、鲜英等。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四川陆军弁目队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老速成;一是四川军官速成学堂的学生,称为新速成。此外,还包括与他们有师生关系的军人。
, q; c2 {# S6 C0 @; x6 w# _速成系形成于1918年6月,当时熊克武整编川军为七个师,刘湘任第二师师长,大量吸收速成系同学以代替其他学堂毕业生担任中、下级军官,并在合川开办军官传习所,以为羽翼,提出了“统一四川,问鼎中原”的远景目标。这样,速成系势力形成并不断膨胀。当时,武备系已经随刘存厚被逐出川趋于没落,第三军军长刘成勋虽是武备生,但却不用武备系而用第三军名义相号召。保定系和军官系(均在后面介绍)尚未形成强大势力,能与速成系抗衡的,只有熊克武的九人团。
. N S% _5 S1 s- z1 i8 o4 m驱逐刘存厚之后,1921年6月,川军各将领在重庆召开善后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湘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6月24日,刘湘又被四川省议会和川军各将领选为四川省省长。7月2日,刘湘在重庆通电就职,第二军军长由杨森代理。此时的第二军,下辖三个师、四个混成旅、两个独立旅,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刘湘出任四川各军总司令和四川省省长不久,原鄂军总司令李书诚和鄂西总司令潘政道特致电川湘两省当局,请求出兵支援,协力驱逐直系军阀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王占元,以使湖北实行自治。6 B$ m5 y+ f; w5 F, W* U7 b8 k, s
湘督赵恒惕有机可乘,决定出兵。刘湘亦考虑若进占宜昌,即可获取一处问鼎中原的前哨要塞,于是决定出兵,川鄂战争爆发。8月中旬,刘湘自任援鄂军总司令,出动两师四混成旅,兵分两路攻鄂。唐式遵为第一路总指挥,由长江北岸东进;但懋辛为第二路总指挥,由长江南岸东进。北京政府免去王占元本兼各职,特任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另派肖耀南为湖北督军,对付川湘军; B9 a' p3 Q+ ? S" J# J, C! I* K3 `" ~& l
8月19日,川军攻占巴东,随即夺取姊归,进逼宜昌。9月初,川军两次猛攻宜昌,不克。吴佩孚攻下湖南岳州后,即回师西援,于9月14日赶赴宜昌,发起反攻,于9月22日解宜昌之危,随后收复鄂西。11月下旬,刘湘又调集大军三路攻鄂。吴佩孚恐奉军南下和南军北进,遂与刘湘议和。双方代表订立川鄂停战分防条约,吴佩孚部孙传芳第二师驻宜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