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1 17:01:32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一辈子的骄傲”/ R! v( @% T* {5 Y4 b
! L" ^* t: P6 T* A; ~ “开国大典时,我是四名国旗护旗手之一。亲眼见证毛主席将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2009年10月,建国60周年之际,燕赵晚报记者采访李元甫老人时,他曾用洪亮的嗓音说道。
+ L! S: x* C R6 ]9 O
4 I/ D+ [$ |! \6 u; z) K9 N+ W 李元甫同志,1930年3月出生,河北省任丘人,1946年1月入伍,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军近30年。1975年10月转业到建行河北省分行工作,1990年12月光荣离休。老人曾说,他一生中最光荣的身份就是“开国大典护旗手”,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幸运”和“一辈子的骄傲”。
8 V! d3 R1 Q b* v! t ~1 w( Q: \5 `+ E5 r# V9 I0 ^8 V
1949年10月1日7时许。当时年仅19岁的李元甫是北平纠察总队一大队的一名警卫员,驻扎在东四南大街史家胡同8号,离天安门很近。( B& \. `" Y, r' ^% w& K
( E' k) n9 j: z% z' |
那天他刚吃过早饭就接到一项光荣的任务,和战友刘俊英、藏图弟和卢喜钟一起,在开国大典上做五星红旗的护旗手,负责电动装置出现意外时手动升旗。0 r5 E$ X% F/ H Z
2 ]: o: ]3 Z) _$ I& {
在天安门广场22.5米高的旗杆下,国旗已经准备好。李元甫等四人被要求仔细地了解、练习升旗时的要领。“遇到大风怎么办?下雨又怎么办?我们都有准备。”李元甫说。一切就绪后,四人守卫在旗杆下,随时待命。- q# c8 }! U; f- X8 b% a5 L
" ~# W& [. z2 K! P7 C: p& t& W 下午,参加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和各界群众按照指定的地点陆续进入会场。整个天安门广场汇成了欢庆的海洋。7 I1 c( g# E, }0 f
* }1 c. r4 M# c' j( t
“当时,我们四个人心情无比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直怕有任何闪失。”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老人曾激动地讲道,下午近3时,毛主席登上城楼,他和3位战友准备就绪,笔挺地站在旗杆下,看着手中那块即将飘扬的五星红旗,内心无比激动。! p2 d4 U5 |4 b
# s0 J# {# K1 I8 c) c Z6 Q
“请毛主席升国旗!”李元甫听到林伯渠大声宣布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主席按动了电动按钮,随着国旗绳索的启动,李元甫四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面五星红旗,为以防万一,他们手中顺势交替倒换着绳子,护送着长5米、宽3.3米的崭新国旗升起,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N; N2 F& t2 C2 E2 o4 h+ T! |( a1 z( C( `4 A/ U+ V+ d
老人生活俭朴,T恤补了又补& D/ R# G7 m' x9 K7 s
. r1 Y2 w i0 z6 R
昨日15时许,记者来到老人位于工农路省建行宿舍的家中,看到老人的书房内仍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a. Y* m/ A- B; h2 z2 t
: b) u! T4 M! Y- c) Y
“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他对国旗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天早上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拂去书桌上的国旗和党旗上的灰尘。他常说,国旗代表着国家,我们要让它时时刻刻都保持鲜艳。”郝桂芝抚摸着老人的遗像哽咽道,从1994年开始,老伴儿经常到中小学、企业进行有关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北京、天津、山东,去过很多地方。即便过了70岁高龄,只要有人请,不管多远他都会去义务演讲。而且每次演讲他都对自己要求严格,常常深夜写稿、改稿,即使后来患上帕金森症无法握笔,也要通过口述让老伴儿替他修改。- |8 _- y1 ]# T5 i( s2 J
5 N8 X3 M. R$ F# w6 t# K" c, \; o
在收拾老伴儿的遗物时,郝桂芝翻出很多奖章和奖状,“他转业后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单位的表彰。”轻轻抚摸着这些荣誉,郝桂芝舍不得放下,这是老伴儿一生努力得来的成就。* E) j3 I9 q/ ~$ s0 F* H# B7 }
% x7 E3 e% C. |1 ?7 d' R2 s “他生前十分俭朴,几年也舍不得买一件衣服。”郝桂芝告诉记者,就在老伴儿去世后,儿子给他脱换衣服时,发现他穿在里面的T恤打了好几个补丁,很多地方都是缝了又缝。儿子看着这件“寒碜”的衣服,想到父亲如此节俭,大哭起来。
( ?' l3 K2 n% \* d* n7 ]: o+ _$ y. M/ K
说到此事,郝桂芝再也控制不住眼中打转的泪水,痛哭起来。她告诉记者,李元甫的身体一直很好,直到三个月前他查出癌症,他最大的心愿是活到2019年,迎接新中国第70个华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