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譜始祖赫以上眾先祖原有老譜記載,但后世遭遇時局動亂致老譜遺失。使本譜族人與其先祖無法接續,故本族譜以赫祖為始祖。赫祖于元朝末年生于四川省綿竹縣城西祝溝姚家村。有兄弟三人長曰宏,次曰赫,三曰伯。伯祖仍居原籍,宏、赫二祖于明朝初期同遷于山東昌樂縣城西堯溝店,(现后代仍在尧沟镇尧东村居住—姚震亭注),至今已六百余年。數年后,宏祖又遷昌邑南鄉山陽店居住(现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姚震亭注)。赫祖生四子曰:貞、璉、玘、篤。 二世璉、玘祖同遷于臨朐冶源街(现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政府驻地的冶源东村、冶源西村、冶源南村、冶源北村连为一体,5村俗称“冶源街”—姚震亭注) 五世在甲祖遷于安丘。 五世在壬祖遷于壽邑。 五世誠然祖遷于濰縣。 六世欽祖遷益都姚家臺(现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姚家台村—姚震亭注) 六世鋼祖遷臨朐姚家溝(现临朐县上林镇姚家庄村—姚震亭注) 六世鑑祖遷壽光楊家莊(现寿光市北洛镇杨家庄村—姚震亭注),其長子云霄祖遷壽光張建橋(现山东寿光市城区东--姚震亭注) 九世嘉謨、嘉言祖同遷昌樂城西西郝村。 十世永昌祖遷昌乐北展高家莊(现山东昌乐市北展乡高家庄—姚震亭注)。 十世久昌祖遷鄒平青陽店(现邹平县青阳镇青阳村)。 明朝嘉靖年間,七世明道祖由昌樂縣遷博興大營村,至今已四百八十余年。他所生三子四孫,其長孫作舟祖生二子德和勝。德祖遷博兴西八里村,勝祖遷高青堰頭村(现山东高青县高城镇堰头村—姚震亭注)。其孫進善祖遷廣饒縣城西北姚家莊,他的六個玄孫中的貴祖又遷龍居鹽坨村(现东营市龙居镇盐沱村—姚震亭注)。 六百年來,族人繁衍眾多且散居四方,若按一字命名,勢必重名者甚多,故族譜中規定每世按四字命名,以防重復之弊。字樣開列如下:. 十八世 齡曰鴻守(茂树鸿守) 十九世 華振田甲
' E |" F. O; U( t* A# v 二十世 登元瑞愷(荣春元夏)5 f% w+ O- {% d7 p7 ?5 t0 [$ c
廿一世 恒長其化(恒兴锡化)
; q- C Y d: `/ `& Y 廿二世 子林克力(子太克力)( o4 U, P1 d% o& D/ u, c9 a6 c
廿三世 邦國澤嘉& U. s( x- R8 ]
廿四世 基文維儒
. c# G4 S. }6 ?* Y) f 廿五世 希昌顯達6 }) N! m _( A3 r8 W+ n) ^0 A* T
廿六世 學賢豐美
4 z- n+ j* l) K" Q+ E/ T# C 廿七世 家道衍祥% \2 R9 |6 {* O3 l0 M
廿八世 名揚孔章
) p9 p+ ]9 i3 N 廿九世 福壽傳芳 吾姚氏宗譜歷經四次修序相傳至今: 首序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公元一七七四年) 十三世孫 尚質撰書; 重修于清朝道光九年(公元一八三零年) 十三世孫 欽撰書 二次重修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十六世孫 桂芬撰書 三次重修于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 十九世孫 增生華英撰稿 以上修譜皆各有序言,因其均為文言文,難懂費解,故改為白話文概述之。但吾等才疏學淺,實難慰眾望,請諒解。
" Q8 L* Z. ~5 e# N 公元二零零八年元月整理并撰稿 9 ]2 m% U; l' \4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