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 ^# ?5 V2 [; |+ l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龙溪凹姚氏族谱》平议 2015年底QQ信箱中偶然获得“龙溪凹姚氏族谱、祠堂”影印件,有明清序言多篇,内容庞杂而丰富。其中追寻唐时龙溪天宝姚氏先祖故事,盘旋环绕,不费一定精力梳理、推敲,则很难悟得真铨。兹不揣固陋,姑予分析平议,对福建漳州、湖南辰沅姚氏宗亲追寻开基肇姓初祖,或有裨益。 一 《龙溪凹姚氏族谱·卷一》“姚氏建祠序”云:“龙溪凹”姚氏“···隋代宅于蒲坂,唐初住在漳州,有宋聿興,持盘向洪都而胥宇。大明定鼎,携手望辰郡,以爰居。宝磁三片各珍。原许符节有合,定鼎三区列势,更期世系无分。一自我始祖良珊公,卜吉沅西,继而先祖世泰公,归里联派,念矢一时,志笃万世。···爰是约我同宗,建祠龙市,庶几明伦有地,···讲让有时。···”落款“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岁季秋上浣十八代孙文贤谨撰”此序所述人(良珊、世泰)、物(盘、宝磁)、时(自隋、唐初、两宋、大明)、地(漳州、漳市、洪都、辰郡、沅西)故事,本文夹叙以飨。 二 《龙溪凹姚氏族谱·卷二》首篇“姚氏谱传”讲述自帝舜肇姓至荣公世系。 荣公之前,依谱,大体世系是:后汉姚伷,武康人,···姚僧坦生姚全、姚察;姚全生懿,懿生元之(崇);察子姚思廉,思廉子璹,姚璹孙姚南仲(原注:唐代宗广德时生),南仲孙姚勗,勖孙洎,洎孙顗,姚顗孙姚坦(原注:后周世宗显德中生),太平兴国八年(983),为益王府翊善。这段记叙,看似世系联绵,却扭捏紊乱,稍有姚氏族史知识者,不敢认同。我亦无暇矫正。权且参考清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以及新旧《唐书》,简述南仲世系:南仲生于开元丁卯(727),官右拾遗、太子太保,贞冠十九年(802)卒,祖玄,烈考发,子衮,孙康,康字汝谐,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南仲乃姚璹九世孙,龙溪凹族谱却误作三世孙;且将同辈姚勗列为“南仲孙”,明显与史不合;至于列勗、洎、顗、坦为其三、五、七、九世孙,亦有待稽考。 三 龙溪凹谱将姚坦列为姚南仲九世孙。按通常25年为一世匡算,九世225年;南仲生于公元727年,姚坦生于公元952年前后,相当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与龙溪凹谱记姚坦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中生”,误差不大;所记叙“太平兴国八年(983),太宗以姚坦为益王府翊善”,其官爵、故事,与志史无异。惜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记叙“京兆派”辍笔于姚察十一世孙姚康止。笔者手头尚欠姚南仲四世之後资料,故不敢贸然判定姚坦即是姚南仲後裔。姚坦性刚不阿。益王好作假山,坦谓“血山”,对王“检束不得自便”。王称“疾”,太宗赵匡义“杖乳母”。但序文评说姚坦“其忠良正直,略无隐讳”後,笔锋突然一转,突兀一句“其後裔匿迹闽省漳州府城西北天宝山住”并紧接畅叙:“及姚荣出,偶因夜游,忽见有明珠从所住天宝山中飞府城东北、九龙江内。随往看时,但见江水深碧,果有宝珠光现,因乘小舟于江心,以手捞之,宝珠不得。一线光影移过江边。仅得八方炉子一个。携归,延相玊(恩健按:按原文)者视,为八宝磁炉,又名皮玊花盘,因珍藏之。后而流寓江西焉。此一脉本支之不紊也。至于旁支分派,远而期、伷,近而坦、荣所分者。由汉而还,不及絮纪。晋唐以下,代多名人。就其见闻确征者,约略纪叙于中,以备参考。”这种“笔锋突然折转”“及姚荣出”,以神话偷梁换柱将姚荣组接入姚坦世系,掩盖其不知唐初至北宋一段历史、族史;盖欲接“姚思廉之後”,实妄也。 关于一段“明珠”神话,见于清光绪三年《漳州府志·地理·天宝山》:“···宋时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为渔人所得以貢,因名。”宋·王冕作《漳州进珠表》云:“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春,冕自庐陵移典是郡。越明年三月,龙溪属邑民邱,于九龙江网鱼,得珠一粒,围阔三寸七分,中有小珠七颗,如七曜,次如七曜者,不可胜数。县不敢留,条。珠之始于郡,冕熟而视之,殊大欢休。即日召厥属验之,复相称庆曰:‘夫珠至宝也。’···于是列表以进,寻奉敕书以旌至宝。···”。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春,渔人邱于九龙江打鱼得一巨蚌,老蚌生珠无数。时邑令王冕具表以貢。既见志史,当有此事。但至“龙溪凹姚氏族谱”衍为姚家一段“史话”,蒙以神话色彩,其之旨意昭然:“唐初住在漳州”之“龙溪凹”姚氏,至大中祥符年间,仍住在漳州九龙溪畔;大中祥符人姚荣,在此蕃衍生息,其“後”有一支分析江西。3 m1 R+ S3 I3 q& z
但神话色彩,虚实交错,模糊概念,令人一头雾水:* z; c$ O; }& d9 z3 a4 `
姚坦与姚荣相隔几代?按“龙溪凹谱”,姚坦生于后周显德年间,姚荣生活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相隔六十年三代。姚荣与其“裔孙”良能、良德、良珊“三公”相隔几代?“龙溪凹”谱记,明永乐年间“三公”迁江西,则可知相隔四百年十六代。十六代谱中全部断档,如何接?
P4 u3 _4 U( t( [% y% z 按,《漳州府志》所记载“明珠”朝代,推测姚荣生于大中祥符之前,约略北宋初期。既不详“唐初住在漳州”人事,又罗列汉唐之后名人众多,谓“此皆炳炳史册,近则祖于坦、荣;远亦宗于期、伷。”又安能接续世系?如此以神话过渡时空、世序,于史无补。姚期、姚伷,汉时人;姚坦、姚荣,宋时人;独无唐时人,独无“唐初”人,岂不令人疑团难释?窃揣测:时至明末清初,七八百年繁衍、迁徙,裔孙淡忘族史,最终只剩一句“唐初住在漳州”流传一代又一代。七八百年间三十几代先祖,若无族谱记载流传,确实无法靠人脑记忆流传,至多流传模糊概念,诸如“唐初住在漳州”、“跟陈元光来的”、“随王(审知)入闽”、“唐末来闽东”等等。 类此情况,非独“龙溪凹”姚氏如此,八闽乃至中华诸姓,无不皆然。然则,清乾隆四十四年姚文贤纂谱寻祖,从帝舜直至姚思廉、姚南仲、姚坦,盘桓迂回,不知南箕北斗,不可谓不认真,不可谓不辛劳。问题在于姚文贤摸到牛鼻“唐初住在漳州”,却未牵住,走错方向;从姚坦、姚荣倒推到姚思廉,抱住不放,以大量篇幅畅叙姚思廉之後至“荣出”接“三公”。谬误寻祖,大错铸就,尤须解铃。系铃人远矣,三百年后今人我等,宜共解之。 四9 z. ~, C+ u- L+ n* \* v
“龙溪凹姚氏族谱”记:“永乐十四年(1416),奉旨征各处核实民户、财力俱备者,适辰州安插。姚荣裔孙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应诏来辰。良能分居沅陵四都···良德、良珊分居沅陵一都。···因将荣公所遗八宝磁炉分作三片,以天地人为记:良能执天号,良德执地号,而人字一号,即良珊所执也。···良珊,元顺帝至正十二年生(1352),宣德癸丑九年(1434)迁沅烟岩子坪住···生子千邦,···(千邦)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因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泰,永乐庚子(年生)···世经幼亡···(世泰)死葬老坟侧右,···子文献,号君赞,正统庚申五年生(1440)···”“因将荣公所遗八宝磁炉分作三片,以天地人为记”“三公”各一。可见,“三公”祖自“闽省漳州府城西北天宝山住”,迁辰沅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谱中明瞭,毋庸置疑。
3 `2 F: r, a; p- x, A$ ` 五 兹再回前述,仅就《龙溪凹姚氏族谱·卷二·姚氏谱传》中阐述姚思廉行实中夹叙一语作一番分析。其语云:“···太宗置弘文馆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思廉···成父撰《梁》《陈》二史业。由蒲坂迁福建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当唐高祖兵入城时,思廉端笏正坐殿栏(槛),厉声曰:‘尔曹不得无礼!’” 这显然将姚思廉历史嫁接一番,谓姚思廉“迁福建漳州,住在孝贤坊下里”,又将唐高祖李渊灭隋得姚思廉故事佐证其气节;全然扭捏杜撰,只为说明“唐初住在漳州”者是姚思廉。姚文贤苦心至极。姚思廉历仕陈、隋、唐三朝,成父姚察之志,继撰《梁》《陈》二史大业;后为唐太宗朝“十八学士”之一,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赐爵丰城县男。贞观十一年(637)卒,李世民下诏谥“康”。《旧唐书》称其先世浙江吴兴武康人,陈亡,随父迁关中,为雍州(今西安)人。姚氏族史称其为“京兆万年派姚”。
) }8 w% v) o5 C* o6 U 志史未见记载姚思廉曾涉足八闽一步半寸;龙溪凹“姚氏谱传”谓其“由蒲坂迁福建漳州,住孝贤坊下里”,显然臆造。究其因,盖不知“唐初住在漳州”之开族肇基始祖名讳,而以大体时段之名人推测、组接。其作祟者乃虚荣心,攀慕名人以增光増粲。各地诸姓族谱常见,非独我姚氏。然则,唐初姚氏入闽者谁?“唐初住在漳州”“迁福建漳州,住孝贤坊下里”之姚姓者又是谁?惜姚文贤摸及牛鼻,却未牵牢牛绳。
; \' X3 P' L% G! ~ 六 查福建诸版省誌、漳州府志、云霄厅志以及台湾氏族志,均记载姚氏入闽最早见于志史者,是唐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入闽镇压“蛮獠啸乱”之“府兵队正姚廉洁”及姚姓“府兵”。斯为唐初,见于志史。姚文贤纂谱于乾隆四十四年,可能未见明弘治《八闽通志》、康熙《漳州府志》,以致不知有陈政率58姓南下镇压“蛮獠之乱”,中有“府兵队正”姚廉洁及其麾下姚姓“府兵”,却误认“唐初住在漳州”始祖为姚思廉。 志史均未见有姚崇、姚思廉本人及其後裔入闽确切记载;姚氏族谱记载,多为攀龙附凤、点缀门面而已。见于姚氏族谱记载姚氏入闽者,有“避黄巢乱入闽”“为侯官尹”之姚天明及其堂兄姚凤,有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入闽东任“盐铁副使”之姚廷义。此三人者,入闽均在唐末,离唐初约有两百年之遥。“龙溪凹姚氏族谱”罗列汉唐以来姚氏名人望族琳琳琅琅,面目各具,宗派殊异。唯独不明“唐初住在漳州”姚姓名人、不明自家显祖。亦难怪,自唐初至明初,七百多年;至清初,近千年,年湮世远,族谱不存,族史淡忘,传说纷呈,讹说敷衍,神话怪异,最终只剩此一句“唐初住在漳州”,势所必然。
: }; B- a* _6 P- _2 j) w" M( T. x 以不明始祖故,偶见某地“姚姓入闽始祖”即信以为同宗,纳头便拜,误认为祖,“一把香插错香炉”,亦非鲜见。
/ R$ _) ]4 Y c% E0 N3 K 七 唐初福建龙溪隶属漳浦,陈元光立郡奏准后,辟漳州府,府治从漳浦移龙溪,即今漳州。陈元光遂为民间拥戴为“开漳圣王”。推敲“龙溪凹姚氏族谱”所记,并依福建省志、漳州府志、云霄厅志、台湾氏族志等志史记载,姚氏入闽最早者,是唐初“府兵队正”姚廉洁及其麾下姚氏“府兵”。 以“龙溪凹姚氏族谱”所记、所挂姚思廉之後,了无蛛丝马迹。姚思廉隋唐人,姚廉洁稍晚,可能生于贞观中叶,时姚思廉已作古。广西今人姚耀宁《姚氏历代人物传略》谓其隋末应征作战,似误;而记叙姚廉洁随陈氏父子入闽开漳,“为姚姓最早进入福建发展的开拓者”,无讹;谓其乡贯“光州固始”,符合陈政率部南下3600名“府兵”乡籍吻合。寿州、光州与姚思廉雍州,分属两地,安可同地、同日而语?唐初,姚思廉及其子孙何曾入闽?恩健迄今收集八闽姚氏族谱五十本,未见有此记载,即便臆造传说。可见,谓姚荣、“三公”是姚思廉之後说,不能成立。因以推断龙溪姚氏“唐初住在漳州”者,应是唐初姚姓“府兵”,绝非姚思廉;盖此说符合历史,符合逻辑。至此,柳暗花明,水落石出。 八 台湾姚昶在其所著《舜裔姚氏世系研究》“四川威远姚氏宗谱八二——一二0世世系图”,将“姚荣裔孙: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挂于莆田姚天明七世孙朝璋之後,误。姚思廉五世孙崇桂、绩。崇桂四世孙孟瑜,即莆田韶溪姚天明父;绩四世孙南仲,“龙溪凹姚氏族谱”记南仲裔有姚坦、姚荣。固然同出姚思廉,派别不一(依龙溪凹谱)。且南仲、坦、荣均非“唐初住在漳州”者,姚思廉唐初未曾入闽,而南仲、姚坦亦未见志史记载涉足八闽。台湾姚昶未深考而轻率认定,有欠严谨。附叙备考。 福州琴亭瓮翁斋 姚恩健 2018/9/19 " M, {+ _/ a7 N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