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8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姓祖源有虞氏之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7 11: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尚海 于 2009-9-17 07:31 编辑 % Z$ Q: d, y/ y1 \0 _; y- Q
% C* f0 p. L" s4 ?9 k% o9 c  f0 [
即倡议 姚、妫、虞,陈、胡、田、袁氏联合起来!共同研考有虞氏及虞舜至妫满世系!力争形成共识!
8 ]* e% H3 w# H/ A/ n/ J4 W9 v) d. z% P9 Z9 x9 O
今先抛一砖,望多引些玉来!
: Z. ^' G8 d/ G. ]
4 K6 O0 k! L+ K. q5 {; s, l' w" s. j
                           众姓祖源有虞氏+ N: j- e- j+ F9 k, K2 d# S

6 i7 X3 ?% f  j8 @1 l
# Z9 R% y* c7 \  i一、关于有虞氏
2 j) d9 P! x  v2 }) X
9 a' n" w+ M* L2 n2 g; d    (一)、虞
+ R9 C- U: n4 \  C* j% Z7 ]9 ]5 a6 M3 x( }2 W" F
    说文解字曰:“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毛传》说:“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 \+ a3 Y" u! W! O% ?! f0 [/ F
- x# J& j/ Y6 s; r2 n" @' v    (二)有虞氏起源及融合! Y: r6 Y- a1 [7 u4 |. a

" c1 d# m' [3 ]( _; N& q
" s8 o* G7 {* t3 t0 W# e
    有虞氏部落初起于燕山一带(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内),以后逐渐南迁,到达山东、河南一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虞氏都生活和活动在这一带。在远古时期,这一带属于东夷范围,有虞氏属于东夷部族是理所当然。然而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到舜帝青年时期有虞氏部分族人跟随虞舜向国中山西南发展。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淘唐氏地域永济巿东南方中条山山北一,并在此定居筑寨名曰虞乡,尧帝赐舜虞乡侯并妻之二女于妫汭就在这里。后来,舜帝年五十代摄天子事时,尧帝加强对虞舜的控制,准重建有虞氏国,赐号虞国,封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张店古城附近建都。六十一岁的虞舜登帝位后,无意屈居陶唐要另立国号,虞舜放弃平阳,选择了曾是神农之后烈山氏柱都城,又是尧的旧都蒲坂(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建都,改国号为虞。
" k2 b# `% r0 }$ X& L: C# Q
    有虞氏部落与有熊氏部落起源地不一,但起源时间相近。直到黄帝在涿鹿(今属河北)与蚩尤展开决战并战胜蚩尤后,有虞氏部落才有机会加入黄帝所领导的华氏族部落集团。在东夷以蚩尤氏部落力量最大,处东夷范围领头地位。黄帝战蚩尤时,有虞氏部落邦蚩尤的可能性大。蚩尤战败国灭,东夷地区大多数氏族部落投向黄帝族,融为华氏族部落集团是顺理成章的。
( t' d9 {3 c; c# A; S% [( g
  ^- P% F( K5 P* i) a8 n
    (三)有虞氏图腾之变迁

( }4 R: H% v7 O+ z2 [( h
    1有虞氏初以虎为图腾
/ o* O: N, U: J
    有虞氏原是一个以狩猎为生的部落,古狩猎为生的氏族总有谈虎色变的感觉。有虞氏怕虎又崇拜虎,为壮氏族之威,便以“虎”为图腾。因虎易伤人,有虞氏族人便以“虞”为图腾,借虞似虎非虎之虎威,取仁不杀生来教育族人,向外展示,或假想有这样即勇猛又仁善的动物。
9 `6 |) }( o/ D9 w9 @4 Z# }& d
    2有虞氏传到虞幕时已由仁兽虞变以鸟为图腾。

% A" A9 s& G: q! w! t
    《国语·郑语》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即虞幕能分辨音乐指挥乐队,能辨听、协调鸟图腾部落发出的各种信号,虞幕己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

1 M- c' e0 b7 y& ~) N5 K/ L) j
    3有虞氏传到句望时己由鸟变以鸟龙为图腾。

# M) h4 k4 c4 b5 ?& t
    《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东方句芒(即句望),鸟面人身,乘两龙。”到句望时,有虞氏部落已经从燕山一带迁至今山东、河南一带,所以称为东方句芒。蚩尤战败国灭后,有虞氏部落己融入黄帝族,受到了来自龙图腾部落的影响,将龙纳入自己图腾之中。
' ~# e$ m  @2 u+ l( o
    4有虞氏传到虞舜时己由鸟龙变为凤龙,以凤凰为图腾。

$ O9 A5 D9 B1 O) t$ _
    《洛书·灵准听》曰:“舜受终,凤凰仪,黄龙感。” 《宋书·符瑞态》曰:“舜即帝位,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法苑珠林》卷六二引刘向《孝子传》曰:“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补已,言鸡为子孙,视之,凤凰。《黄帝梦书》曰:“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也。”
  U8 u: U! Y4 |! }6 y  H
    东汉许慎《说文》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鹳颡鸳思,龙文而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即凤的前部象鸿雁,后部象麒麟,额头象鹳,腮部象鸳鸯,身上的花纹象龙,背部的样子象龟,下巴象燕子,啄部象鸡,而且颜色种类颇多。

0 J3 F* e6 u* ]+ h2 L
    世界上本无龙,也没有真正的凤凰。龙图腾的演变是远古时期中原各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结果,凤凰图腾也是远古时期东夷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标记。时至夏朝中华民族才以“龙”为全民族的象征!
' D, b7 D5 m$ V' @. w( ]

* h, ~6 z" |: I) M1 w3 l' e3 [5 K
    (四)、有虞氏,是在舜帝之前就有的部落国
. v% x9 k/ c% f  w5 i5 ?
 0 c  d0 B7 ]# c2 t  q& p9 S
    1
、不少书籍都说有虞氏自虞舜始,这是大错特错的!童书业在《“帝尧陶唐氏” 名号溯源》中曾指出:“有虞大约本是个时代很长的国家(《韩非子》说:‘虞夏二千余岁’,可证古来的传说虞夏历年是很长的),它的初起当与夏并时。”
& D! @" q: n; ]9 _
    2、《上海博物館藏战国楚竹書·子羔》中叙述子羔问孔子舜的出身时,“孔子曰:‘有虞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在《子羔》所代表的楚地古史传说系统中,舜的父亲是有虞氏的乐正,这说明至少在舜的父亲的时代,有虞氏这个部族早已存在。) Q. P+ ~5 V. \3 u2 b# G1 z

# K2 v+ `, [$ [# Z: E    3《左传·昭公八年》曰:“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 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帝舜。”
$ D+ R. o1 Q! j8 {: Y- P1 ?9 E) z7 d0 p% `' s! n% W, g6 a
    4、《国语·鲁语上》曰:“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4 S3 T  r' \( C( c1 X& x6 W    幕即虞幕,幕是颛顼时代中后期人,很受到颛顼重用。说明有虞氏至少在颛顼时代即存在,说有虞氏自舜才有是错误的。6 L" S$ v8 j9 S6 v! L4 G

3 G) p0 H4 |( O, i: t9 ^8 h(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07:30:34 | 只看该作者
    (五)、舜帝的先祖& ]: }  N. s* g6 G
  f; T# F$ y6 [, O: K5 `7 ^
    1史记·五帝本记》曰:“虞舜者,名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 X  \4 o) b, _5 @9 v% E) Z
4 P8 a; u3 l5 _0 y& a0 |    2、虞幕, 《左传·昭公八年》曰:“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
6 c8 }7 o0 \' n7 m4 ?2 b  @    《国语·郑语》记载史伯答郑桓公问时,叙述虞、夏、商、周四代的祖先为:“虞幕”、“夏禹”、“商契”、“周弃”。可见“虞幕”作为有虞氏先祖是一种普遍的传说。虞幕与喾应视为同时代人,应理解为穷蝉的父辈。
) M8 a3 Y/ x4 G9 J( r" X/ ], ?5 ~3 }
    3、“有虞迵”是有虞氏国前期国王
  p! F# X% f, ~- e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楚国的竹书,是1994年上博从香港文物市场高价购得这批竹简,共1200多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博士对这批竹简进行了研读。郭永秉说:“司马迁的五帝说法所依据的史料,不会早于战国晚期。而战国中期的不少文献资料,汉代已失传了。由于上博楚简写于战国中期偏晚,因此,它记述的上古帝王世系要比‘五帝’系统更可靠。”% X. O$ ~; e8 o9 K! x

' Z3 ~( M+ l" r) w8 A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二》中《容成氏》共53支简,其中在5、6号简里,则叙述了一位帝王的事迹,简文说:“禽兽朝,鱼鳖献,又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 郭永秉博士推断说,“‘又吴迵’应为名词,否则‘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 这句话就缺少了主语。‘又吴迵’应读作‘有虞氏’,才符合音韵学规律和楚人用字的习惯。”) W6 P5 k) \0 D
( V. f+ E+ h% h2 H* {
    从《容成氏》有关舜以前的古史传说看,尧之前掌政的部族是有虞氏,尧经过公推的方式上台后,又最终传位给同属于有虞部族的舜。其帝系应当归结为“古帝王-有虞迵-尧-舜”, 有虞迵当与颛顼同时代人。' S+ l1 E; a% |8 d$ y& C- X+ `$ @; y
7 h. U0 c( G% M
    (六)、虞舜不是颛顼之后( O# x8 A- {! j" X" ]4 P( ^9 }6 Y
) l: f, A: ^; G( ^
    1《国语·楚语下》在观射父对楚昭王之问时云:“颛顼继东方鸟夷族少皞氏之后主政,”可见他是东方的某一部落的首领。所居之地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号高阳氏。属华夏集团,起源于昆仑丘。' Z, Q  `# r. T  k4 ~" y5 |
- c; d: k8 S" `) H8 B+ p
    2、舜号有虞氏,属东夷集团,起源于燕山。《孟子·离娄下》曰:“舜帝生于诸冯(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卒于鸣条。”而《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等书皆云“舜卒苍梧之野”(在今湖南宁远县九疑山)。' y" a$ {) h% f
- h( w, H2 G0 y% \+ }3 ?
    3、罗泌在《路史·后纪十一》中说舜“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而下,其祖也。”;崔述在《唐虞考信录》曰:“舜出于黄帝是错误的”;汉代经学家郑康成亦认为舜不是高阳氏颛顼之后裔。1 H# H4 [% W& x0 X  F9 Z

+ U& r0 i2 @% g2 M, z3 E    4、《吕梁碑》载: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舜。按汉代刘耽《吕梁碑》说,穷蝉父是幕,不是颛顼。幕即是虞幕,为有虞氏之始祖。
7 S% ]5 \- d3 u1 J) A2 M; N8 V. [7 }& [: Y+ Y2 x0 c) d7 {
    5、《国语·鲁语上》曰:“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以此说幕是颛顼时代中后期人,因为虞幕受到颛顼重用,有虞氏为报恩,将颛顼亦尊为其祖。2 x( D% |- N8 H7 F8 y2 ~  E
 
: g  A& T  \# E  M' Z7 ]* ?    黄帝属华夏集团,起源于昆仑丘,号有熊氏,颛顼、帝喾、帝尧以至于禹,都是黄帝后裔,颛顼的图腾先是魚后变为龙。

# B" F, x2 C* ^6 {! `. x    舜帝属东夷集团,起源于燕山,逐渐南迁山东等地,号有虞氏,虞幕的图腾是鸟,到舜时图腾变为凤凰。; I, `, }3 s& b. S
' ?) l9 S  C" ]1 i3 v9 N0 e
    6、虞舜不是颛顼后裔,而是虞幕的后裔是显见的。: q) g# {6 ~' l0 E$ i
    正如《国语·鲁语》在古代制祀原则条中曰:因“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故“有虞褅黄帝而袓颛顼,郊尧而宗舜。”
6 }/ w' Y; n0 I1 x% |5 @6 x# x
: c" [) A6 g& `* _   (七)、虞舜之上溯世系0 a* B; n- h7 H. n; d
  s) [( j; j. M) \2 ^9 r, L: {: t4 ^
    综合以上多处述说,考得舜帝上溯世系如下:
5 V' q0 a; ^4 J  f+ n1 I6 e
& I& H' K! ?1 C% v4 q4 Q. i  g; Q  |! T3 H
黄帝(一世)-昌意-韩流-虞迵-虞幕-穷蝉-敬康-句望一桥牛-瞽叟-舜(十一世)
6 G9 f, c. S8 V% p4 A5 d/ _
5 |& t# H$ q5 \6 q  J- J
    这个世系与理论上的十一世一致。它是以《史记》为主传统的舜帝世系叧说!同时尊黄帝为始祖。由于上博楚简资料早于司马迁写《史记》所依据的史料,因此有关舜帝上溯世系,此说更接近史实,更可信。
8 S) \* h/ m+ ]! I6 n1 Q5 t+ b. D
( y5 x/ k( ^1 E; ?& H
二、疑有虞氏源于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氏
, ?! {7 ?+ s7 A& g7 @- [' z+ l! ^5 [
9 }) b7 T2 y1 I0 F& I2 e+ ^

: \9 s2 Z0 d, v% C3 P
    《山海经,大荒西经》曰:“大荒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山海经,海外东经》又曰:“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上两引可解为天虞即天吴,虞与吴古时常通用,故此天吴氏又称天虞氏。朝阳之谷就是今山东聊城市的朝城和阳谷的合称,当时的天吴氏族就居住在这里,他们的大首领叫水伯。

2 o& i( ]% i# n$ t
    据传说,蚩尤三苗九黎族众被轩辕黄帝族追杀,逃亡至鲁西的东平、台前、黑虎庙等地居住下来,称邹氏。邹氏与东夷屠比氏联姻,他们的后代称邹屠氏。邹屠氏又与天吴氏联姻,后代称驺虞氏。
% ?; m! Z9 Q3 a) J
    驺虞氏的图腾为虞。说文解字曰:“虞,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3 C- |. Q0 P& B

$ [3 ]9 P3 _9 m: W' G- {7 s
    有虞氏的图腾由虎变为虞。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起源于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氏。4 i& V- p6 h5 V, ^# Z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0-11-16 10:23:26 | 只看该作者
有虞氏图腾的变迁:虎——虞——鸟——鸟龙——凤龙。今方得知,“龙凤呈祥”是源自于此。
; [; r  ]# k$ B; I' q+ D" a关于姚氏图腾——桃,姚网还没见有详细的文字解释。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0-11-16 10:3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2-7 22:19 编辑 2 L/ U% l+ W1 [: R

5 D4 P4 P+ T/ Y1 }( ?' I6 P学习二楼知识,得知尚海先生对舜帝与皇帝的世系,有着另一种研究结果:“黄帝(一世)-昌意-韩流-虞迵-虞幕-穷蝉-敬康-句望一桥牛-瞽叟-舜(十一世)。  在这里,自黄帝始,舜帝是11世而不是第8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4-4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