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彦(1903-1927),原名姚光彦,字久生,别名仲云,今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大妥乡舍那村红岩溪人。+ j* L9 a9 ?9 J0 G
姚彦三岁丧父,四岁丧母,全靠姐姐教养。六岁时,聘请族兄姚光茂为师,教读《四书》、《五经》。他天资聪慧,性格开朗,遇有疑难,寻根究底,不明不休,且有礼貌,乐于助人,故深得亲族邻里喜爱。十七岁时,只身赴北京求学,入北京中国大学附中,后考入中国大学预科,一年后升入本科。在校期间,他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1925年,经同乡米世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同乡胡宝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结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献身革命,夜以继日地为党工作。姚在当时是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成员,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宣传组织工作。1926年3月18日,姚彦等同北京群众五千余人,在天安门前进行集会游行,要求拒绝八国联军司令部区谍。反动军阀段其瑞竟令卫队开枪,打死群众四十七人,打伤一百五十人。惨案发生后,北京一片白色恐怖,革命者转入地下斗争,姚彦遵照党的指示,抢救伤者和安葬死者以后,秘密活动于机关、厂矿之中。当年秋,米世珍因被认为共产党嫌疑犯,被北洋军阀警察机关拘捕。后经组织与姚积极营救,终于“查无实据,准予交保开释”。同年,党组织决定派姚彦去苏联学习,他以“情况熟悉,有利工作”为由,坚决要求留在国内工作,请组织另派他人。党组织批准他的请求后,曾在石驸马胡同组织“中山生活社”,筹划出版革命刊物,后因该社有人被捕而停办。从此,斗争更加艰险,行动有人盯梢,他经常巧妙地摆脱敌人跟踪,与李大钊、路有伞、谭祖尧等人联系。 y9 f0 H+ ^5 E- L% ~+ i" W
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奉命张作霖拘捕共产党人。4月6日,“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悍然下令将李大钊、姚彦逮捕,姚的妻子胡宝仙和两个儿子及六十多名居民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姚彦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并借用敌人要他交代的纸、笔,写出“方此国家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际,我军正应努力奋发,预备将来出而用世,以救同胞于涂炭之中,护国家如磐石之安······”的激昂慷慨文句,怒诉敌人的凶残。4月28日,反动军阀张作霖不顾舆论反对,竟横蛮宣布李大钊、路有伞、张艳兰、谭祖尧、邓文辉、姚彦等二十人绞刑。姚彦在绞刑架下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烈士遗体由旅京同乡胡治南、罗生、彭钰昌等十余人出面收敛,安葬于北京西郊湖南义园。
6 `; c+ U6 K% [0 C4 y7 g U5 x x" y
文章转自《中国土家族历史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