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贵池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性民间戏曲表演活动。它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贵池傩戏流布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北麓的贵池县境内方圆百十里偏僻清寂的山区,主要流传在诸湖姜,茅坦杜、唐,元四章,刘街姚、汪、刘、章,桃坡王、谢、潘、柯、叶、邱、吴,棠溪韩姓,清溪汪、程、杨等十几个大姓宗族中。安徽贵池也因傩戏繁盛而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贵池傩戏可以说是国内迄今为止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较古老完整的古代戏曲。) q: b$ G- L' f; r7 J: t \
贵池傩戏有其独特的封闭演出体系,它无职业班社,几乎都是各氏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蛮赫,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贵池傩戏是安徽一种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是中国古代家族宗法社会族傩表演的一个活的标本,在中国傩学界有一定代表性。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重视。因其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丰富,池州市目前正拟将贵池傩戏傩文化申报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傩戏傩文化这种珍贵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戏曲、民间文化艺术、民族民间宗教嬗变、宗族结构与变迁、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和皖江地区政治、经济等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近年来贵池市刘街乡殷村姚姓、烽火刘姓、荡里姚姓、茅坦乡老屋唐等宗族,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仍按旧习的程式和规范演出傩戏,届时各村社香烟缭绕,红男绿女并肩接踵,各戏会争姿斗色各呈异彩,锣鼓钟钵箫笛琐呐齐鸣,旗伞高跷林立,鞭炮震云铳炮冲天,喧腾达旦威武壮观,到处都是一派狂欢景象。今天,这里方圆百十里之内仍流传着两句谚语:“傩戏家家有,一家更比一家丑”。 足见这里有适合傩戏生长发育的社会土壤,也说明各宗族傩戏野拙土艳,特色纷呈。傩戏成了山民们终岁勤劳、单调平板的生活中、一年一度难得的消闲和娱乐契机。贵池曾以“杏花村”闻名于世,今天这里同样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傩戏之乡”。/ w1 a7 |, v6 Z
傩作为一种驱除鬼疫祈求吉祥的仪典,商代甲骨文中即有之。周代盛况空前,被奉为“国礼”之一,周代以后傩逐渐由“宫廷傩”向“乡人傩”演变。《论语·乡党》有“乡人傩”(民间傩);《吕氏春秋·季冬》有“有司大傩”(宫廷傩);此外古代还有随军屯戍边疆的军傩。贵池傩戏则源于民间的“乡人傩”。3 V" |. a# b! H6 O4 e5 L9 Z
贵池傩戏萌生时间尚无定说,我们认为它的萌生时间最迟可追溯到贵池人民对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晚唐贵池文人罗隐(文孝庙)诗云:“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杏花村志》卷八。可见至少在晚唐时期这里便有将昭明太子当作“鬼神师”祭祀之俗。“池人祀昭明为郭西九郎。时新覆大舟,人以为神之感也”。陆游《入蜀记》亦有类似记载。后清人郎遂在《杏花村志》卷五《池州昭明会记》中载之更详:5 Y5 _ I7 ^; e9 d2 R5 U
“池人故事八月十五日为梁昭明千秋。其朔,遣耆老一人杖骑而告庙,谓之「列马」……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者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或于东门之桥,或于南门之狮子口……薄奠而毕,脱面具交还明年之扮演者。”9 p. C/ a d x+ J& x
当时贵池人民便以“跳傩”(戴面具扮角色)这种形式来祭祀这位享祀规格很高的“文孝昭明圣帝”、“案菩萨”,但早期的“跳傩”还不具备戏曲的主要特征,“扮会迎神者”只是戴面具扮神相的傩舞,是贵池傩戏的萌发。真正形成既有戏剧情节表演艺术,又有角色行当分工和舞台砌末等具备戏曲特征的“三段体”贵池傩戏,至少是在明中叶前。明嘉靖刊本《池州府志》曾有较明确的记载:2 }% a- x/ H3 Q1 O& i; H a
“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日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象,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
, [5 `" |" U$ T+ S# y9 u' d
{7 Z# n8 Q2 | |